天天看小說

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

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

大唐天子想要組建船隊出海,對此甘露殿內(nèi)無人反對。

“即使後世有育種選種之法,有那科學(xué)肥料,有那新耕種之技……”

杜如晦頓了頓組織語言道:

“但即使這些全無,這玉米畝產(chǎn)已足有稻麥一倍還有餘?!?

對一個重農(nóng)的帝國來說,單單這一點誘惑力就已經(jīng)非凡。

而且認(rèn)真算來,如今有罐頭有地圖,五牙樓船即使是後世也頗多盛讚,能確保戰(zhàn)力無虞,再加上沿岸小心航行,風(fēng)險應(yīng)當(dāng)是不大的,唯一問題就是往返可能要以年作單位了。

但……募敢之士便是!

李世民便也不再猶豫,當(dāng)場決定:

今天諸般事畢之後,拉著劉仁軌談?wù)勑?,便將其派入海師,順帶評估一下能否出海。

可行便組建遠(yuǎn)航船隊,去探索西方,尋《幾何原本》,收攏異族人才,宣揚(yáng)大唐威名,打探美洲的消息。

若是返回的快,說不定在經(jīng)過印度時候還能捎上玄奘大師一行呢。

打定主意之後,李世民回看了一下馬爾薩斯陷阱這個詞兒,他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

身爲(wèi)皇帝,治理兼併是影響到皇家切身利益的,因此李世民對這陷阱敘述堪稱感同身受,而且也愈發(fā)明白。

太平世道愈久,兼併只會愈發(fā)嚴(yán)重。

後輩此前說封建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李世民深以爲(wèi)然。

魏晉南北朝時的王家謝家司馬家都是猶在眼前的例子。

損天下而肥己家,是對這些大姓最爲(wèi)恰當(dāng)?shù)拿枋觥?

他們就如同一羣只知道吃的肥彘一般,先是吃掉了鄉(xiāng)里,然後再吃掉州郡,吃得國家衰弱,最終自身難保。

但李世民同樣也清楚,治學(xué)再興盛也不可能人人爲(wèi)聖人,後世所說的吃人還是無法避免。

既然這樣,將他們放出去吃外人,總好過吃大唐百姓吧?

不過這些的前提還是要看開海結(jié)果如何。

【白江口之戰(zhàn)除了史冊的寥寥二十字之外,另外一個與此有關(guān)的東西是《唐劉仁願紀(jì)功碑》。

而這個碑說起來也頗多坎坷,因爲(wèi)劉仁願本人的最終結(jié)局是流放雲(yún)南,此後史冊中就再沒出現(xiàn)過他的名字了。

不過順著這個紀(jì)功碑的贊文捋一捋,倒是能夠做出另一個猜測:

唐失朝鮮半島,很大可能還是和劉仁願的被流放有關(guān)。

白江口之戰(zhàn)後,一方面是唐朝本身力量捉襟見肘,一方面也是爲(wèi)了安撫百濟(jì)以示誠意。

因此熊津都督府的官員基本都是百濟(jì)人,此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點羈縻化的苗頭了。

而關(guān)於熊津都督府的最高長官選屬,事情就相當(dāng)微妙。

劉仁軌功勳卓著,因此百濟(jì)第二次被滅之後,劉仁軌駐守當(dāng)?shù)?,劉仁願班師回朝?

664年,劉仁願領(lǐng)高宗之命,返回熊津接替劉仁軌任職熊津都督,這本來是挺正常的輪換,但兩個老戰(zhàn)友最後鬧到了高宗面前。

因爲(wèi)劉仁願拿著高宗的命令堅持要換,劉仁軌認(rèn)爲(wèi)朝鮮半島問題還很多,比如還沒完全安撫的百濟(jì),以及野心昭昭的新羅,換防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兩人的意見都沒錯,於是鬧到了高宗面前,按理來說這種事兒就是選一個拿定主意就行了,但高宗展示了一把高端操作:

劉仁願被召回。

劉仁軌繼續(xù)駐守,但熊津都督職位被褫奪。 然後高宗一封詔令下來,在長安享樂的扶余隆就一臉懵逼的成了熊津都督。

扶余隆抵死不從,長安有吃有喝有的玩兒,百濟(jì)那破地方啥都沒還冷的要死,狗都不去!

本來皆大歡喜的事兒,高宗硬是能讓大家都添堵。

這件事之後,劉仁軌缺了都督的名頭在熊津怎麼幹都不痛快,不到一年就主動申請回國。

扶余隆還是抵死不從,於是劉仁願再度動身,接替劉仁軌駐守百濟(jì)。

劉仁願兢兢業(yè)業(yè)沒說啥,在百濟(jì)幹了三年,成果斐然,當(dāng)?shù)氐陌贊?jì)人還自發(fā)給劉仁願修碑表功,也就是流傳到今天的《唐劉仁願紀(jì)功碑》

隨後的事情很簡單,667年唐朝發(fā)動了滅高句麗的計劃,駐守熊津的劉仁願自然要配合出兵。

但出兵有延誤,雖沒有貽誤戰(zhàn)機(jī),但這件事最終還是被報告了上去。

此時的李治身體已經(jīng)越來越差,愈發(fā)虛弱的身體也讓高宗性情變得逐漸暴躁,看到這份報告時便想起來曾有人風(fēng)傳,說劉仁願“圖謀割據(jù)海東”。

在皇帝的猜忌之下,很快劉仁願便被以“逗留不赴”罪名押回長安。

心有委屈的劉仁願給高宗當(dāng)面辯解,此舉反而更使得高宗暴怒,下令處死劉仁願。

不過隨即就醒悟過來,劉仁願再怎麼說也有滅百濟(jì)、鎮(zhèn)熊津、徵高句麗之功,如此處死實在不妥,因此便改爲(wèi)流放今雲(yún)南姚安,此地實在偏遠(yuǎn),劉仁願後來也不知所蹤。

在這種情況下,扶余隆這個領(lǐng)了熊津都督職位四年的草包被高宗強(qiáng)令回熊津繼承家產(chǎn),至此熊津從上到下的官員都是百濟(jì)人,徹底從直屬變成了羈縻。

也因此新羅很快就迫不及待的動手了,畢竟如果劉仁軌或者劉仁願在的時候進(jìn)攻熊津,那相當(dāng)於主動進(jìn)攻大唐。

但如今熊津一個唐人都沒,新羅進(jìn)攻那就是藩屬之間的扯皮,怕什麼?

結(jié)果也一如新羅所想,前後花費(fèi)了四年,最終雖然被唐朝扇了個大嘴巴子,但新羅切切實實把百濟(jì)吃到了嘴裡,這一巴掌捱得心甘情願?!?

這一次光幕緩緩敘述的事情相當(dāng)簡單,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科技,但卻引起了李世民的慨嘆:

“稚奴……”

以事見人,李世民彷彿看到了一個逐漸走入陌路的皇帝。

雖然無人敢明說,但恐怕終其一生都會有人私下拿這個皇帝和他父親比較。

要讓李世民說的話,稚奴在皇帝位置上做的並不好,但想想廣神,嗯……也算不上差。

而且再想想,稚奴一開始就不是作爲(wèi)太子被培養(yǎng)的。

被他壓迫的癲狂的承幹是貞觀十八年被廢流放的。

但最終成爲(wèi)太子的不是觀音婢第二子青雀,而是第三子稚奴。

可見這選太子也頗多事情,那時候的稚奴才多少歲,十六歲?

從太子被廢,到他李家二郎嘎掉,不過才五年。

李世民沉沉一嘆:

時間,太短了啊。

(本章完)

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814章 盛唐標(biāo)準(zhǔn)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96章 水軍陸戰(zhàn)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155.第155章 一騎當(dāng)千第580章 殘火復(fù)明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63章 歌未竟第567章 天策府寶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36章 驅(qū)儺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469章 鐵騎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480章 小年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810章 餘波漣漪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560章 就是大送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661章 螳臂當(dāng)車與脣亡齒寒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679章 秋風(fēng)漫卷征塵路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22章 嘎嘎亂殺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614章 伴生之患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491章 近代曙光第6章 新禮物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582章 中流砥柱第730章 一頓大酒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jìn)京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737章 俺也姓趙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21章 涼州大馬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61章 操之過急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第99章 隔岸觀火第63章 三國與認(rèn)知失調(diào)第58章 侯音之憾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2章 江淮與江東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478章 壓歲錢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689章 恢弘雅量第417章 儀表堂堂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xiāng)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798章 孤家寡人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35章 正旦(續(xù))159.第159章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第571章 流水怒濤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813章 秦漢七璽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98章 全軍覆沒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342.第342章 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zhàn)後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47章 武廟傳世第731章 雙帝同輝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
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814章 盛唐標(biāo)準(zhǔn)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96章 水軍陸戰(zhàn)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155.第155章 一騎當(dāng)千第580章 殘火復(fù)明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63章 歌未竟第567章 天策府寶324.第324章 強(qiáng)叩國門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36章 驅(qū)儺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469章 鐵騎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683章 宛城舊夢第480章 小年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810章 餘波漣漪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第560章 就是大送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661章 螳臂當(dāng)車與脣亡齒寒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679章 秋風(fēng)漫卷征塵路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22章 嘎嘎亂殺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614章 伴生之患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第491章 近代曙光第6章 新禮物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第582章 中流砥柱第730章 一頓大酒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jìn)京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737章 俺也姓趙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21章 涼州大馬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61章 操之過急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第99章 隔岸觀火第63章 三國與認(rèn)知失調(diào)第58章 侯音之憾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2章 江淮與江東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第478章 壓歲錢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689章 恢弘雅量第417章 儀表堂堂257.第257章 虯髯客李世民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xiāng)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798章 孤家寡人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35章 正旦(續(xù))159.第159章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第571章 流水怒濤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813章 秦漢七璽341.第341章 中道崩殂鴻門宴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98章 全軍覆沒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43.第343章 戰(zhàn)利品就要舉起來342.第342章 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zhàn)後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第47章 武廟傳世第731章 雙帝同輝354.第353章 拔營五丈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清市| 定边县| 兰考县| 武宁县| 永嘉县| 三门县| 林甸县| 岳西县| 海林市| 华亭县| 郎溪县| 三明市| 罗山县| 清流县| 都匀市| 耒阳市| 临猗县| 河池市| 顺义区| 镇平县| 江城| 晴隆县| 溆浦县| 积石山| 绥中县| 临海市| 祁门县| 苏州市| 梅州市| 利川市| 改则县| 策勒县| 潢川县| 余干县| 信宜市| 新闻| 运城市| 威宁| 大同市| 开平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