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

第211章 各方安排

得知吳氏女情況之後,徐庶當即主動下馬。

並且還給劉備丟過去一個加油的眼神,拉著孔明一起主動離開入城去。

吳氏女笑的很開心,細心給劉備擦拭身上的污泥,並好奇問道:

“這位郎君看起來頗爲面生,可是玄德公在荊州的助臂?”

劉備本來被吳氏女照拂還頗有窘色,但聽問起來徐庶後,表情立馬不一樣了。

當即滔滔不絕說起來赤壁之戰前的荊州時光來。

彼時雖難展志,但麾下已有徐庶與諸葛亮二人。

想不到三人共聚不過一年便橫遭變故,如今四年過去方纔再聚首。

吳氏女笑的溫柔嫺靜,一邊細心給劉備整理衣冠,一邊靜靜聆聽。

徐庶遠遠回望一眼,然後轉頭拍拍孔明肩膀:

“全賴諸葛武侯,主公如今與困守荊州相比,大不同矣!”

孔明無奈:“元直何必如此作弄於我?”

徐庶哈哈一笑,親暱的攬著孔明肩膀笑嘻嘻道:

“吾乃真心實意也!”

“名貫千古,功貫千秋。漢臣表率。”

“彪炳青史,獨留其名。誰不羨哉?”

徐庶向來直來直去,對孔明的感受都寫在臉上。

慕其名,嘆其才,惜其命,憐其運。

孔明心下也感動,當初南陽之友不僅僅是因才名,也因互相之間氣味相投。

徐庶更是心性豁達,存義而不惜身,能結爲友實乃幸運。

因此孔明異常熱情道:

“元直如今脫身而出,也該尋一良配了。”

徐庶當即轉臉打了個哈哈:

“這成都城倒是也別有一番味道。”

或是因爲許都憋悶太久。

或是因爲如今劉備治下太多新奇玩意兒。

或許是劉備治下百姓讓徐庶既懷念又陌生。

總之,徐庶如今對一切都好奇的很。

孔明也笑笑,當即在前領路,給徐庶介紹起這個如今只能算初具規模的成都來。

益州本地人中,最爲上心者當屬張鬆。

閒暇時去小太學給這羣益州的孩子授課,忙時乾脆就紮根在府衙正廳辦公。

在這裡寫公文時,張鬆時不時還會擡頭看看半空中。

雖然已經過去了半年,但如今張鬆依舊覺得猶如在夢中。

去歲此時,就在這間府衙裡,他看著不聽人言的劉璋品美酒賞舞姬,不聞天下之勢,只圖昏昏度日。

今歲此時,還是這間府衙中,他看著光幕展開言後世知千秋祥瑞臨,聞聽亙古之勢,爲大業不惜身。

短短不到一年,不管是他張鬆,還是整個益州,抑或是百姓與大姓,命運都已完全不同。

一邊將手上這封敦促種植甘蔗的公文封好,張鬆一邊搖頭感嘆命運的無常。

然後便看到那位諸葛軍師打著哈欠進來了。

一起進來的另一人素衣佩劍,嘴角含笑身材挺拔,略有風塵倦色,難掩孤毅傲骨。

張鬆最近經掌公事,因此瞬間將荊州送來情報中的人名對上。

於是當即主動跳了起來,於張鬆而言劉備便是最大的恩主,而眼前這位徐庶於主公困頓時相投,如今更是從北方來奔,更值得張鬆敬重。

徐庶簡單行禮,然後看看張鬆笑道:

“聞聽益州張子喬,以短小之軀,藏萬丈之志,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張鬆心下有點刺痛,不過擡頭看到徐庶眼神坦坦蕩蕩,便明白過來,這是一個何其磊落之人。

於是怒氣頓消,主動引著徐庶落座。

徐庶好奇看看張鬆案上如山的公文,笑道:

“剛纔孔明還與我說,若非有張鬆幫襯,他與主公如何能如此輕鬆?”

張鬆連稱不敢,但心下也愈發歡喜。

“元直剛從北來,認爲曹賊會如何動作?”

孔明直言相問。

對此徐庶顯然早已考慮過,當即不疾不徐道:

“曹賊必伐荊襄。”

孔明嘆口氣點點頭:

“與我和士元之斷,不謀而合。”

道理很簡單,漢中這塊地兒,不管誰佔了都沒關係,但姓劉的佔了就絕對不行,尤其是劉備。

以曹賊所圖,也不會坐視劉備坐大,而能選擇的戰場無非就是漢中與荊襄。

漢中易守難攻,荊襄地勢開闊。

關中民生凋敝,若進漢中甚至還需從河南調糧草。

荊襄地連許都,若挺兵而進可說基本無後勤之憂。

因此不管最終會打成什麼樣子,第一場正面戰鬥必然是要在荊襄展開的。

孔明專注聽著徐庶侃侃而談,最終擊節讚歎:

“元直辨析軍勢尤勝當初,堪稱洞若觀火。”

徐庶笑笑渾不在意道:

“故而,等見識完光幕之後,我便要速歸荊州了。”

“元直怎麼來了便要走?”

劉備急匆匆進來,一進入府衙便聽到了徐庶的話,當即大驚。

徐庶寬慰道:

“欲圖主公大計,豈能偏安?” “然無論益州還是漢中關中,庶都不明地理。”

“唯熟荊州,且如今江陵商貿繁華,公安工學興盛,庶願爲主公拒敵於江陵之外。”

劉備沉默,這個道理當然明白,但心中依然不捨。

看氣氛略有沉悶,徐庶眨了眨眼睛促狹問道:

“不知何日能吃上主公喜酒?”

“還是孔明說我才知道,竟錯過主公與孫夫人喜酒,憾矣!”

劉備哭笑不得,不過也暫時沖淡了剛剛升起的離愁。

對此孔明倒是心底明白,等成都走上正軌之後還要對南中亮出刀刃,漢中懸而未決也離不開人。

而荊州,他本來的打算是讓法孝直獨控漢中,讓更熟悉荊州的士元回去幫襯雲長。

但既然元直回來,那倒是免去了士元奔波之苦。

閒話少敘之後,徐庶則是忽然記起來一件主公甚爲糾結的事情。

“主公極爲掛心的那個陸遜,應是江東陸家的陸議。”

劉備頓時瞪大了眼睛:“根本沒有陸遜這個人?”

雖然早有猜測,但劉備不明白徐庶是如何斷定的,拋出了此前的疑問:

“江東大姓,既不避諱又不避禍,爲何改名?”

“賜名。”

徐庶吐出了兩個字:

“臣在許都聽聞,程立夢登太山,捧日,曹賊遂加日於立上,故而改名。”

劉備頓時懊悔的拍拍腦袋,得勢時間太短,再加上以前的遊俠經歷,導致牽涉到改名,劉備的第一反應就是避禍。

而如今看來,遜字有孫,確實更像是一種榮寵。

看劉備的模樣,徐庶寬慰道:

“如今魯肅未逝,呂蒙尚寵,何來陸議立足之地?”

懊悔過後,劉備反倒發現自己糾結於此的心思反倒是出奇的淡了。

茍茍世家之輩,有何懼哉?

如今帳下臥龍鳳雛齊聚,元直孝直俱在。

劉備甚至還挺想與這些汲取大漢帝國鮮血崛起的世家好好碰一碰。

光幕所警世家門閥之禍,一刻也不敢忘。

與其遺禍數百年,不如由將其親手掃滅!

府衙正廳閒聊過後,劉備便興沖沖領著徐庶,要去給他挑一個在成都的住處。

而且看樣子明顯要徹夜長談了。

孔明倒也理解,畢竟對於主公來說,元直的迴歸意義重大。

孔明則是徑自去尋張神醫。

……

李世民本來是打算要直接宣召孫思邈的。

但想想後世關於閻立本的碎言碎語,雖然委屈,但至少而已說明了一件事。

唐朝這些個因技傳世的人,名聲上未必就比他李世民要差了。

既如此大唐國主心態也放得開:

無論是畫是詩是文是醫,這些的興盛都需要一個盛世來作爲底子。

既如此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太醫署走起。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見觀音婢召入宮的那個姓武的女稚童。

一想到如今方纔五歲,未來卻是自己的妃子,大唐皇帝便隱隱約約感覺不太對,而且頭痛。

於是,貞觀改元后頭一遭,大唐皇帝親臨太醫署。

這可以說是一件相當令人新奇的事兒,畢竟是個人都知道如今的聖上不過三十歲,正是龍精虎猛的年紀。

基本可以說,他們能醫的疾病,陛下幾乎不會得。

而陛下身上的痼疾,他們也醫治不了。

再加上懾於玄武門這個半公開的勁爆秘密,以及剛剛被獻到太廟的頡利可汗。

太醫署這種在官階上不上不下的官員們,對他們陛下的感情就尤其的複雜。

唐朝有跪坐無跪禮,因此李世民來溜達一圈也顯得分外隨意。

而趕來的太醫令略一琢磨也能猜出來陛下爲何來此。

孫思邈。

對這位藥王,太醫署一開始是不服的,畢竟陛下不垂詢他們反召民醫,本身就是對他們能力的一種否定。

但孫思邈入太醫署之後,靠著過硬的專業碾壓,輕鬆就擺平了其中的齷齪。

如今太醫署大貓小貓都在此迎接而唯獨不見孫藥王,反倒讓太醫令心有惴惴。

不過李世民渾不在意,交代衆人自便後,自己便徑直去尋孫藥王。

“陛下之疾已有緩解,何苦召我?”這是孫思邈見到李世民的第一句話。

揉揉腦袋,李世民知道這不是虛言,最近半年他飲食已經偏於清淡,魚肉佔了大頭。

味雖寡淡,但能感覺身體負擔確實輕鬆不少。

“藥王便不疑惑,那《五臟圖》是朕得自何處?”李世民語調輕鬆。

“陛下喚民名即可,勿稱藥王。”孫思邈推辭:

“《五臟圖》功在千秋,民此行專爲答謝陛下而來,謝過之後便要返家。”

李世民點點頭,毫不意外,換了個說辭:

“朕若是告訴你,這幅圖來自於數百年後呢?”

明天開新。

(本章完)

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695章 關鍵人物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177.第177章 舊人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480章 小年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748章 暗香浮動231.第231章 詩聖詩仙命不同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106章 故鄉第809章 翦勝野聞164.第164章 消渴癥第84章 士元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584章 環環相扣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98章 全軍覆沒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612章 也就還行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527章 兄妹第80章 無愧丞相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706章 難熬時光第9章 爺投漢辣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689章 恢弘雅量356.第355章 擊砲第553章 渡河,北伐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18章 居長安絕不易第21章 涼州大馬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39章 襄樊戰略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76章 凜凜人如在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9章 爺投漢辣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21章 涼州大馬第643章 理學興衰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544章 管不管第731章 雙帝同輝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8章 曹氏傳統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21章 涼州大馬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86章 版本回滾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730章 一頓大酒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692章 要講證據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
338.第338章 人蔘攻擊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323.第323章 查無此人劉仁願第658章 投龍玉璧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604章 汝有何能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695章 關鍵人物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177.第177章 舊人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480章 小年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12章 進擊的車神第488章 單選題多選題第492章 燈火神龍第748章 暗香浮動231.第231章 詩聖詩仙命不同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106章 故鄉第809章 翦勝野聞164.第164章 消渴癥第84章 士元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584章 環環相扣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695章 關鍵人物第98章 全軍覆沒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638章 知易行難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713章 歷史大舞臺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561章 野蠻其體魄215.第215章 朕不服第612章 也就還行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527章 兄妹第80章 無愧丞相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706章 難熬時光第9章 爺投漢辣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689章 恢弘雅量356.第355章 擊砲第553章 渡河,北伐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418章 居長安絕不易第21章 涼州大馬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39章 襄樊戰略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76章 凜凜人如在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第9章 爺投漢辣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21章 涼州大馬第643章 理學興衰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544章 管不管第731章 雙帝同輝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8章 曹氏傳統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21章 涼州大馬第677章 最簡單的打法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86章 版本回滾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376.第375章 唐史殊途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730章 一頓大酒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809章 翦勝野聞第692章 要講證據127.第127章 真僞出師表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界首市| 大冶市| 高唐县| 客服| 墨玉县| 凤阳县| 汉源县| 治多县| 曲阜市| 怀宁县| 万盛区| 珠海市| 西林县| 石棉县| 九江市| 尉氏县| 卢氏县| 深泽县| 尼木县| 孟连| 图木舒克市| 繁昌县| 夏津县| 渝北区| 安达市| 阜康市| 祁门县| 柞水县| 海丰县| 沿河| 松阳县| 江口县| 建德市| 黄石市| 松原市| 招远市| 来凤县| 孟村| 武宣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