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一六章 守仁受命

宋楠知道了叛軍的大致行動,心中甚爲憂慮,照如此發(fā)展下去,安慶恐將不保,南京也難守住,若被朱宸濠攻下南京,後果將難以設想。

南京是留都,是太祖建立大明時的都城,其戰(zhàn)略意義極爲重大;南京一旦被攻下,不僅從人心上給了朱宸濠稱帝的信心,且南方諸省皆成離巢之卵。有了長江天譴爲屏障,朱宸濠可以從容佔領長江以南沿海西南諸地劃江而治。這不是聳人聽聞,朱宸濠私下勾結的南方軍政官員雖然並未全部投入朱宸濠的懷抱,但一旦南京被拿下,和朝廷遠隔一方不通訊息,這些人的行爲便不可預知了。

問題是,宋楠如果調集兵馬南下剿賊,起碼還要準備數(shù)日時間,大軍抵達南京安慶一帶也需要六七日時間,這當中一耽擱便有十幾日的光景;雖叛軍也需要休整,安慶也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但若不抓緊採取措施,在大軍趕到之前穩(wěn)住局面的話,讓朱宸濠攻下了南京城之後,平叛大軍趕到便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那將成爲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zhàn)。

有著長江天譴爲天然工事,宋楠知道那仗有多難打。

宋楠在奉天殿的燭影中徘徊良久,在衆(zhòng)官員呆滯的目光中來回踱步,終於做了個決定;此次平叛需要有人牽扯朱宸濠大軍攻擊南京的腳, 步,這個人必須要拖到朝廷大軍趕到戰(zhàn)場,不僅需要大智慧,還需要大謀略。

宋楠一下子便想到了王守仁,雖交往不深,和王守仁于軍事上也談論的不多,但宋楠覺得王守仁不論從文才還是軍事才能上都有一套;同他共赴贛南的途中,兩人一路上談論了不少這方面的內容,王守仁對很多戰(zhàn)役都有著獨到的見解。

宋楠決定賭一把,事實上,除了王守仁他也想不出什麼合適的人選,也誰都不敢相信。現(xiàn)在的問題是,王守仁手中只有兩衛(wèi)兵馬,江西全境落入寧王手中之後,贛南一帶卻安然無恙,王守仁必然陳兵以待,寧王爺不打算先和他死磕。但若要王守仁拿這兩衛(wèi)兵馬去反攻寧王的叛軍,卻又是不現(xiàn)實的,爲今之計,要讓王守仁有召集調動左近州府兵馬的權利,這樣才能集結兵馬牽制叛軍的步伐。

宋楠立刻趕到乾清宮中,正德剛剛睡下,宋楠也顧不得許多,站在牀頭將自己提議王守仁出人剿賊兵馬副都督的話說了。

正德硬撐著上朝,身子早已不爽利,回來後又咳血數(shù)口,哪有心情去討論這些問題,只閉目擺手道:“朕將剿賊之事拜託與你,你便便宜行事便是,你的決定朕自然會支持;從現(xiàn)在起,關於剿賊之事決定你可和司禮監(jiān)張永商議擬旨而決定,事後張永報於朕知曉便是,不必再事事請旨了。”

宋楠躬身退出正德的臥房,他心中不知何種滋味,正德說出這樣的話來,預示著自己可以全權決定討逆事宜,雖然僅侷限於討伐反叛之事,但宋楠第一感覺到了爲所欲爲的感覺。這種感覺真的很美妙,難怪那麼多人要做把持朝政權傾朝野予殺予奪的權臣,那麼多人要爭奪至高無上的權利,怕是迷戀於這種不受拘束的權利吧。

宋楠和張永火速擬旨,任命王守仁爲剿賊兵馬副都督之職,通報內閣之後,一小隊傳旨的親兵連夜快馬奔赴江西宣旨;宋楠不惜從京營中挑選出五十匹神駿來作爲他們的腳力用於路上換乘;算算腳力,若日夜兼程的話少則三日,多則三天四夜便能抵達贛南,那時候寧王大軍也許只能攻下安慶,絕不可能攻到南京城下。

京城中,宋楠馬不停蹄的調集兵馬物資糧餉率大軍南下平叛之時,江西南部死守贛州的王守仁迎來了數(shù)十騎繞道福建趕來的滿身倦塵的傳旨錦衣衛(wèi)親軍。

此次傳旨的人不是內廷太監(jiān),也不是朝廷官員,而是錦衣衛(wèi)大漢將軍營的僉事李大牛。隨同他一起前來的居然還有前番跟著宋楠一起來平叛的錦衣衛(wèi)總衙指揮僉事王勇。這搭配有些不倫不類,王守仁也覺得納悶,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錦衣衛(wèi)大漢將軍繞道福建境內趕來傳旨的途中,在武安樑野山的山道上遇到了王勇率領的兩百錦衣衛(wèi)親兵,而王勇之所以在樑野山出現(xiàn),就是當日爲了掩護鎮(zhèn)國公押人犯撤離時留下阻擊追兵的。

王守仁自然喜出望外,多了錦衣衛(wèi)的幾百人雖然不算什麼,但多了那幾百隻火銃可不是開玩笑的,起碼於守住贛州城有極大的作用,王守仁正擔心這座贛州城如何能在滿目盡墨的江西屹立不倒;事實上他手下已經有人建議撤往西南的貴州和粵地,避免成爲叛軍的眼中釘了。

任命王守仁爲剿賊兵馬副都督的聖旨當著贛州衆(zhòng)官員的面宣讀出來,王守仁立感壓力巨大,雖然升官重用是可喜之事,但王守仁知道,這個副都督可不好當,絕不是簡單的升官升職那麼簡單。

果然,在隨後內堂的敘話中,李大牛將宋楠帶來的要求一一闡述,其一,要以兵馬副都督之名立刻集結廣東貴州福建的衛(wèi)所兵馬,乃至江西境內不願依附寧王反叛的兵馬,形成大軍集結之勢,動作要快。其二,必須在朝廷大軍趕到之前拖延住叛軍攻打南京的腳步,南京不能丟,一旦丟失平叛之戰(zhàn)將曠日持久。

這兩條說起來簡單,王守仁卻頭皮發(fā)麻,他本來的打算是守住贛州等待朝廷大軍到來,他是贛南巡撫,贛州不失便是他的勝利;而現(xiàn)在宋楠任命了他爲副都督,就是將整個戰(zhàn)局的壓在他的肩頭,讓他無法拘泥於贛州一地。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宋楠要求他集結兵馬,但粵黔閩之地的衛(wèi)所守軍極其有限,不少衛(wèi)所的將領都已率軍倒戈加入寧王叛軍之中,這些都是寧王之前結交經營的結果。可以想象,這種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如果寧王攻下南京城,倒戈的官兵還將會更多。

另外,就算自己手頭集結了部分兵馬,要阻止叛軍攻下南京城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寧王兵馬舉事時號稱十萬,到現(xiàn)在連下九江南康兩府聲勢浩大,現(xiàn)在已經號稱二十萬大軍了;雖然這其中水分頗大,但起碼有八.九萬真實的兵力,光是這八.九萬大軍,就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敢問李僉事,鎮(zhèn)國公有沒有說要老夫如何拖延叛軍攻打南京?”王守仁皺眉問道。

李大牛搖頭道:“我家大人沒說,只說了,以王大人的智慧必有妙策;哦對了,我家大人說什麼圍魏救趙之策可用,我卻沒弄明白什麼意思。”

王守仁心中本來就醞釀著一片混沌的想法,一聽到圍魏救趙這兩個字,頓時如烏雲中閃起的一道電光,瞬間照亮了周圍的一切。

“妙,一語點醒夢中人,只能是這個辦法,必須是這個辦法。”王守仁拍著大腿道。

在衆(zhòng)人愕然的目光裡,王守仁款款道來,詳細解釋了什麼叫圍魏救趙。

“如今的形勢下,九江南康兩府盡失,叛軍主力已經集結於安慶府,粗略估計,攻擊安慶府的叛軍起碼有五六萬人。我這裡就算是集結左近州府兵馬也不過四五萬兵馬,集結完畢再趕到安慶府救援,顯然已經太遲了。除非我們直接趕到南京佈置防線,或許能起到作用,但時間上恐怕也很緊。”

贛州總兵王冕道:“那怎麼成?叛軍數(shù)目與日俱增,他們若拿下安慶府便會順流而下直攻南京,我們趕到南京也許來得及,但倉促應戰(zhàn)又無策應;甚至有可能是根本趕不及的,駐守南京的兵馬總數(shù)不足三萬,怕是我們趕到南京城外,南京已經陷落了。”

王守仁點頭道:“便是這個道理,所以圍魏救趙之意便是,趁著寧王大軍的目光瞄向安慶府南京城的時候,咱們端了他的老窩,來個釜底抽薪。南昌及周邊各府的兵力不過兩三萬,我便不信,若我們大舉進攻,朱宸濠會渾然不顧後院著火,一門心思的攻打南京?這便是圍魏救趙之計,攻南昌逼得叛軍回頭交戰(zhàn),解南京之憂。”

王冕雙目放光,拍著手掌道:“原來如此,好計策,好辦法,然後我們在鄱陽湖設伏,以逸待勞的等著他們,這計策確實可行。”

王守仁道:“哎,鎮(zhèn)國公身在京城,於形勢猶如親臨,這圍魏救趙四個字道盡了天機,我雖有類似想法,一時之間卻未能瞭然,慚愧慚愧。”

贛州總兵府遊擊將軍蔡猛忽道:“若寧王不上當該怎麼辦?又或者他舉兵回援,我們與之實力懸殊如何迎戰(zhàn)?”

王守仁撫須微笑道:“他們不回援,我們便抄了他的老窩,再去攻南康九江,讓他的兵馬成爲無根之萍,要知道他的糧草輜重物資可都在南昌,這是他的老窩。若他們回援,我們達到了拖延的目的這是其一,其二,兩軍交戰(zhàn)可不是數(shù)量的簡單對比,兵之事複雜紛繁,人多未必便能贏,我卻是一點也不怵他們回頭。”

王勇加了一句:“莫忘了,朝廷大軍已經在鎮(zhèn)國公的率領下南下,多則十餘日便可到來,有什麼可擔心的呢?”i1292xh118

第七一九章 心腹之患第一一八章 鄉(xiāng)親第二五三章 兄弟相見第二十一章 請君入我甕(上)第四五四章 錯綜複雜第二九三章 提拔第八十六章 鬧衙第七二一章 僞裝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窗事發(fā)第二二四章 冰心第五六七 打翻在地第六六五章 相約第三一二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一七一章 同流第五七三章 國之大事第一零五章 家事第二零三章 老公爺之怒第六三六章 指東打西第四三六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二五一章 強勢第七七零章 三王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追尋第一一二章 少年第二三七章 民生維艱(上)第七六七章 空中轟炸第八四零章 盡人事第八六零章 京城大搏殺(三)第八零二章 王爺和土匪的那點事第二九一章 左右爲難第四九九章 上元之夜(中)第八一三章 撕咬第四十八章 魚兒已上鉤第三七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七十五章 烤鴨第一八五章 暴雨來臨第四五七章 觀雪樓第八五三章 隱秘傳遞的信息第四六一章 下馬之威第五零六章 幕後事第四四零章 尖峰時刻(三)第八六九章 大結局(二)第六章 彼道還彼身第六十二章 靠山尋上門第二九五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一九五章 奉天殿上第二一零章 我是皇上我怕誰第四八零章 奇談怪論第七九三章 苦心第一八八章 各有安排第六七四章 庇護第四二八章 浮生難有清閒日第四二七章 歸來第二二六章 早有安排第二零七章 交鋒之日第九十三章 討要第七十章 勁爆第二七一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四五九章 打成一片第六零一章 朝廷的軟肋第四九三章 王爺駕到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一四五章 巢穴第一二五章 省視第四五零章 內有乾坤第二百章 得道雞犬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八六七章 真正的遺詔第六七三章 真面目第七四零章 要挾第四五五章 屍體的秘密第六九八章 序幕第七六二章 布龍湖畔(續(xù))第七五四章 踐行第一九二章 明月橋頭第二百章 得道雞犬第五三三章 機關重重第五九零章 大婚之禮第五三五章 飛渡第三一六章 大佬之威第一三八章 侍讀第三零九章 賠禮第二一三章 誰是佞臣第一二八章 開賭第二六八章 咫尺天涯第四十二章 誠言釋冰心第四八六章 能屈能伸的郡主第五一五章 欲迎還拒第四章 同根煎何急第五五七章 識破第一七八章 豹子第六二九章 失敗者的印記第三十九章 惶惶滿城兵第五十四章 原非無情人第五一八章 今夜有暴風雪第三八九章 備戰(zhàn)第八二四章 當世聖賢的攻城計第四七七章 有所發(fā)現(xiàn)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八五零章 闖京城第三二七章 唱新曲走老路
第七一九章 心腹之患第一一八章 鄉(xiāng)親第二五三章 兄弟相見第二十一章 請君入我甕(上)第四五四章 錯綜複雜第二九三章 提拔第八十六章 鬧衙第七二一章 僞裝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窗事發(fā)第二二四章 冰心第五六七 打翻在地第六六五章 相約第三一二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一七一章 同流第五七三章 國之大事第一零五章 家事第二零三章 老公爺之怒第六三六章 指東打西第四三六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二五一章 強勢第七七零章 三王子第七百八十九章 追尋第一一二章 少年第二三七章 民生維艱(上)第七六七章 空中轟炸第八四零章 盡人事第八六零章 京城大搏殺(三)第八零二章 王爺和土匪的那點事第二九一章 左右爲難第四九九章 上元之夜(中)第八一三章 撕咬第四十八章 魚兒已上鉤第三七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七十五章 烤鴨第一八五章 暴雨來臨第四五七章 觀雪樓第八五三章 隱秘傳遞的信息第四六一章 下馬之威第五零六章 幕後事第四四零章 尖峰時刻(三)第八六九章 大結局(二)第六章 彼道還彼身第六十二章 靠山尋上門第二九五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一九五章 奉天殿上第二一零章 我是皇上我怕誰第四八零章 奇談怪論第七九三章 苦心第一八八章 各有安排第六七四章 庇護第四二八章 浮生難有清閒日第四二七章 歸來第二二六章 早有安排第二零七章 交鋒之日第九十三章 討要第七十章 勁爆第二七一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四五九章 打成一片第六零一章 朝廷的軟肋第四九三章 王爺駕到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一四五章 巢穴第一二五章 省視第四五零章 內有乾坤第二百章 得道雞犬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八六七章 真正的遺詔第六七三章 真面目第七四零章 要挾第四五五章 屍體的秘密第六九八章 序幕第七六二章 布龍湖畔(續(xù))第七五四章 踐行第一九二章 明月橋頭第二百章 得道雞犬第五三三章 機關重重第五九零章 大婚之禮第五三五章 飛渡第三一六章 大佬之威第一三八章 侍讀第三零九章 賠禮第二一三章 誰是佞臣第一二八章 開賭第二六八章 咫尺天涯第四十二章 誠言釋冰心第四八六章 能屈能伸的郡主第五一五章 欲迎還拒第四章 同根煎何急第五五七章 識破第一七八章 豹子第六二九章 失敗者的印記第三十九章 惶惶滿城兵第五十四章 原非無情人第五一八章 今夜有暴風雪第三八九章 備戰(zhàn)第八二四章 當世聖賢的攻城計第四七七章 有所發(fā)現(xiàn)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八五零章 闖京城第三二七章 唱新曲走老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安岳县| 伊金霍洛旗| 余干县| 长子县| 新巴尔虎右旗| 稻城县| 永靖县| 涡阳县| 阳谷县| 宁明县| 南雄市| 休宁县| 门源| 黑水县| 仙桃市| 潮州市| 深州市| 肇州县| 托克逊县| 洞口县| 西峡县| 布拖县| 澎湖县| 郯城县| 奇台县| 闻喜县| 宿松县| 绿春县| 汾阳市| 潍坊市| 中卫市| 平泉县| 中宁县| 云浮市| 德保县| 绥化市| 全州县| 双峰县| 太湖县|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