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八五章 三起三落的老將

事情的發展令人難以想象,黃沙崗大捷過後幾個時辰,常寧的兵馬尚在打掃戰場,常寧和他的手下將領們還在商議著下一步該如何進攻的計策的時候,從身後八十里外的甘肅鎮方向傳來了隱隱的火光。

站在左近的山坡上,甘肅鎮方向的火光清晰可見,若細細靜下心來聆聽,還能聽到類似於爆炸一般的沉悶的轟隆聲;這一切讓常寧狐疑不已。

這一次爲了和眼前的韃子兵決一死戰,甘肅鎮幾乎傾巢出動,甘肅五衛人馬盡數出動,留下的只有三千多守禦長城左近關隘寨堡的兵馬,甘肅鎮中也只有三千多兵馬留守。常寧開始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可怕之處,可現在,他的心頭一片恐慌。

&nb*豬*豬*島*小*說;不久之後,負責瞭望的哨兵傳來了更加不妙的消息,北邊長城關隘上的烽火臺上的烽火已經全部點燃,亦即是說,甘肅鎮肯定是受到攻擊了。

常寧別無選擇,立刻下令揮軍去救,然而他忽視了他的面前還有三萬多縮在萬安縣城中的韃子兵,明軍尚未調轉馬頭,萬安縣的城門打開,韃子兵傾巢出動在黑沉沉的夜裡衝殺過來。

常寧無可奈何,只能下令接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曠野上,一場生死激戰再次上演,然而和白天的那場戰鬥不同,明軍的心態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後方甘肅鎮正遭受圍攻,他們如何能安心的和麪前的韃子糾纏;在這種心態的驅使下,明軍且戰且走,往甘肅鎮方向靠攏,打算能及時退入甘肅鎮中,固守堅城再圖他法。

天色微亮的時候,明軍在黑夜裡不知道損失了多少人馬,但總算是可以看見甘肅鎮高大城牆的影子。雖然城中冒著煙火,但常寧看到城頭上飄揚的龍旗的時候,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這一夜雖然損失了起碼一萬多兵馬,但手下的兩萬多人如果能退守城中,依舊可以阻擋住韃子的步伐。

就在他下令全體退入甘肅鎮中的時候,讓他心碎膽寒的一幕發生了,城樓上飄揚的龍旗在晨風中發出喀拉一聲響,像一隻斷了線的紙鳶落下了城頭,於此同時,一方橫眉怒眼的雄鷹旗緩緩升上了城樓的旗桿上,那是韃子的軍旗,那是韃靼人的標誌。

低沉的號角在四周響起,城頭上下也冒出了無數韃子的身影,一個人影叉著腰出現在城樓上,發出震天的狂笑聲,操著半生不熟的漢話高聲叫道:“我大元達延汗在此,爾等投降,不殺!不投降,全部殺光!”

轟隆隆一陣亂響,城頭拋下數千個圓滾滾的物事來,跌落城下的碎石地面上翻滾不休。那是數千顆人頭,全部是鎮中軍民的人頭。

常寧目齜盡裂,但他知道,今日已經沒有了活命的機會,投降是不可能的,堂堂大明大將軍若是爲了活命便投降,簡直是畢生的恥辱,即便是爲了手下這兩萬多條性命也不行。

常寧緩緩的下令整頓隊形,手下的將領士兵們知道最後的一刻就要到來,紛紛默默的做好了準備。常寧坐在馬上,看著四周埋伏在此的韃子兵馬緩緩的迫近,追逐了自己一夜的韃子追兵也從西方填上缺口,心情反倒一片清明。眼前的韃子,光是目力所及,兩處匯合便有七八萬之衆,可見當初的情報是完全錯誤的。韃子兵利用突破嘉峪關往東奔襲作爲牽扯,成功的調虎離山,將甘肅鎮的守禦兵力掏空,然後突襲甘肅鎮長城隘口,迅雷不及掩耳的拿下了空城甘肅鎮,將固若金湯的九邊重鎮的防禦體系撕扯開了口子。

今日雖然斃命於此,但這裡的消息一定要傳出去才成,否則這兩股韃子兵匯合一處,往東南可一舉拿下山丹、永昌,從而威脅到另一處重鎮番鎮的安危,或者他們直接下涼州之後往東南深入腹地,那便是四面開花之局。

常寧命身邊的親兵取來筆墨,就在馬背上鋪開一張信箋,用口中的唾沫潤溼了筆尖,草草寫了遞交給兵部的戰報,上寫道:“陸大人,韃子兵行調虎離山之策,趁我大軍攻擊西部入侵之賊時偷襲甘肅鎮得手,現已匯合一處,人數當在八萬左右。卑職被困死地,當死戰不降爲國盡忠,唯請朝廷速速調派兵馬,做好萬全計劃,不可再中敵軍詭計。若驅除韃子之日,請大人莫忘了替我等戰死之人收屍安葬,撒上一杯水酒足矣。”

常寧寫好信箋之後,叫來手下傳令兵,將此信交給他,命他務必衝出去報信,命名五百騎兵佯裝突圍,護送傳令士兵突圍;五百騎兵死傷大半,傳令兵也成功突圍,常寧再無顧慮,大喝一聲,高舉手中九尺鐵槍帶人衝向敵陣。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廝殺,兩萬餘大明士兵面對七八萬韃子兵馬,生生廝殺了三個多時辰,直到午時將盡,這場慘絕人寰的大戰才以最後一名明軍士兵身首異處而告終。

白花花的陽光之下,空氣中瀰漫著腥臭腐敗的氣味,交疊的屍體和慢慢流淌的鮮血將砂礫地面覆蓋染紅;大批的禿鷲在空中盤旋,甚至已經等不及戰場上還在走動的活人便撲下來撕咬血肉。

自昨日和韃子交手,黃沙崗中參戰的四萬多明軍官兵,如今已經幾乎全軍覆滅。韃靼人付出的代價固然不小,他們死傷了近兩萬人;但對他們來說,這兩萬人換取的是四萬多明軍士兵的生命,以及甘肅鎮這個極爲重要的突破口;有了這個突破口,整個大明朝的九邊防線便已經被撕裂;就像一座巨大堅固的堤壩,一處塌方,其他地方再堅固也失去了意義。

禿猛可站在高高的甘肅鎮城頭之上,哈哈大笑聲中,他鷹隼般的目光從甘肅鎮下方滿是屍體的戰場上緩緩東望,遠處藍天白雲之下,翠綠的青山橫亙在目,他的目光越過高山,越過遠處的風景,看向了遙遠遙遠的地方。

沒人能體會大明上下君臣們的心情,早上還沐浴在陽光之下,夜裡便一頓冰雹砸下來,所有人都如墜冰窖。這個巨大的落差,讓所有被連夜召集進宮入御書房的核心重臣們依舊緩不過勁來,個個沉默不語,只用眼神相互的交流窺探。

正德臉色煞白坐在椅子上,頭髮顯得極爲凌亂,顯然是得到這個驚人的消息實在過於震驚,以至於忘了打理一番;他的面前,陸完跪在地上,屁股撅起老高,聲淚俱下的告罪不休。

“皇上,請責罰臣吧,這一切都是臣的過失,臣沒有考慮周全,請皇上責罰。”

正德厭惡的看了一眼陸完,喃喃道:“責罰你有什麼用?能讓朕的四萬將士活過來麼?能讓甘肅鎮收復麼?朕很是後悔,朕就不該聽你們的話,朕應該信宋楠所說的,韃子詭計多端,就不該輕敵冒進。朕後悔死了。”

這幾句話比打耳光還要傷人,當日參與決策的衆人基本上都在這裡,這話便是在指責這裡所有的人。

楊廷和淡淡道:“皇上,當日決策非陸大人一人做出,要說責任,我們在做的都有責任,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韃子詭計奪取甘肅鎮,情形已是十萬火急,然臣認爲,事情並沒壞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如今要做的是趕緊制定方略,阻止韃子東進,要扼守番鎮涼州,這兩處不容有失?!?

正德微微嘆了口氣道:“宋楠呢,叫他來,朕想聽聽他的意見?!?

張侖在角落裡開口道:“無人通知他,他如今的身份,若無皇上準許,是不能參與這等大事商討的。”

正德張張嘴剛要說話,楊廷和道:“皇上,這裡都是當朝重臣,所經歷之事不知凡幾,我大明和韃子交戰也不是一日兩日,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次失利難道便讓我大明上下慌了手腳不成?臣建議,立刻命三邊總制楊一清會同陝西行都司抽調各衛所守軍增援涼州番鎮,同時下令各鎮總兵府嚴密主意韃子動向,以免韃子趁我大軍抽調之際故技重施。另外皇上需要立刻指派一名大將軍去西北全權指揮對敵事宜;臣建議請定國公徐光祚出山總督軍務。越是此時,越是要鎮定自若,穩住局勢。我們一亂,百姓的心也亂了,皇上,要鎮定啊?!?

正德定定神,噓了口氣道:“諸位大人認爲楊首輔的提議如何?定國公能否擔當重任?他最近賦閒在家,不知可還有心氣禦敵?!?

楊廷和道:“定國公老當益壯,當然能勝任,皇上不必擔心。只需給他派些得力的助手便罷,皇上大可任命楊一清爲副手,或者以啓用神英仇鉞等人爲副,都是可以的;我大明將才濟濟,根本不用擔心;若非英國公需的統帥團營穩定京中形勢,英國公也是個極佳的人選?!?

大家都聽得出,楊廷和故意迴避宋楠這個名字,他知道,這幾年大明朝一旦有事,皇上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宋楠;現在這個情形,皇上心目中的第一人選也必是宋楠了;他不能讓宋楠再有翻身再起的機會,事實上他的話也並不虛誇,這樣的戰事統帥大明朝隨便數數便有十幾個人能勝任,點出定國公只是爲了分量更重,讓正德覺得安心,不再糾結於宋楠罷了。

第一五三章 圈套第六五七章 斷章第四一三章 喝我洗腳水第六零九章 闖營第一零六章 挨刀第六百四十九章 弱點第五六七 打翻在地第二八三章 盤腸大戰(終)第八三六 決戰大江之上第七一三章 義士第三二八章 忽然成了香餑餑第三三一章 何妨以退爲進第五十章 疑兵驚破魂第一四五章 巢穴第一六八章 義盡第三八二章 東路潰敗第六九八章 序幕第四四三章 各懷心事第三七七章 舌戰羣臣(續)第一三三章 謝宴第一零一章 問罪第四零三章 戰前會議第五七二章 指手畫腳第七十二章 攤牌第二八五章 宋夫人火銃第二一二章 局勢失控第二八九章 貌合神離第二零六章 救人以自救第七零五章 固原之危第七十八章 歸案第七二二章 敗露第四七四章 慌不擇路第八十九章 幫忙第二三六章 內有蹊蹺第二三零章 朝堂對決(中)第五零七章 陰謀顯現第二二一章 教本宮滑雪吧第一七零章 了結第三百章 奪職第五六六章 哇,龍袍第一一四章 太子第六八三章 跟緊了,莫掉隊第二十三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五八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六二一章 殺器的雛形第一章 大夢五百年(上)第三八五章 剿賊兵馬大都督第五二九章 再上西樓第一一三章 麻煩第四十六章 疑鬼又疑神第五三九章 倒戈第十八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五零七章 陰謀顯現第一七四章 下藥第七三六章 長城保衛戰(一)第四八五章 共臥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八六一章 京城大搏殺(四)第六零三章 熱火朝天第四四三章 各懷心事第四二四章 因果恩怨今日了第八十五章 破臉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八四零章 盡人事第七九一章 聳人聽聞第二五三章 兄弟相見第六九六章 秣兵歷馬第三十七章 撥霧見蔽雲第四十五章 飆戲四方樓第七七一章 一顆種子第七五零章 龍虎回春丸第三九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六九章 包藏禍心第七八五章 善者不來第四一三章 喝我洗腳水第三二二章 悲劇的新婚之夜第六零三章 熱火朝天第二五八章 逆耳第一二七章 籌碼第五八七章 另起爐竈第七四零章 要挾第七六七章 空中轟炸第四二二章 緣由第八七零章 大結局(三)第三四一章 養虎爲患第八四四章 是非誰能斷第二五二章 表錯功第五零五章 上元之夜(下)第七六一章 布龍湖畔第一二九章 老千第八二五章 無厘頭第三十七章 撥霧見蔽雲第二八九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二章 請君入我甕(中)第五二七章 某汪的末日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四一一章 別有天地第四零八章 趙大將軍第六二八章 規則的漏洞第四十三章 死灰又復燃
第一五三章 圈套第六五七章 斷章第四一三章 喝我洗腳水第六零九章 闖營第一零六章 挨刀第六百四十九章 弱點第五六七 打翻在地第二八三章 盤腸大戰(終)第八三六 決戰大江之上第七一三章 義士第三二八章 忽然成了香餑餑第三三一章 何妨以退爲進第五十章 疑兵驚破魂第一四五章 巢穴第一六八章 義盡第三八二章 東路潰敗第六九八章 序幕第四四三章 各懷心事第三七七章 舌戰羣臣(續)第一三三章 謝宴第一零一章 問罪第四零三章 戰前會議第五七二章 指手畫腳第七十二章 攤牌第二八五章 宋夫人火銃第二一二章 局勢失控第二八九章 貌合神離第二零六章 救人以自救第七零五章 固原之危第七十八章 歸案第七二二章 敗露第四七四章 慌不擇路第八十九章 幫忙第二三六章 內有蹊蹺第二三零章 朝堂對決(中)第五零七章 陰謀顯現第二二一章 教本宮滑雪吧第一七零章 了結第三百章 奪職第五六六章 哇,龍袍第一一四章 太子第六八三章 跟緊了,莫掉隊第二十三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五八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六二一章 殺器的雛形第一章 大夢五百年(上)第三八五章 剿賊兵馬大都督第五二九章 再上西樓第一一三章 麻煩第四十六章 疑鬼又疑神第五三九章 倒戈第十八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五零七章 陰謀顯現第一七四章 下藥第七三六章 長城保衛戰(一)第四八五章 共臥第八零四章 上鉤的魚兒第八六一章 京城大搏殺(四)第六零三章 熱火朝天第四四三章 各懷心事第四二四章 因果恩怨今日了第八十五章 破臉第三八一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八四零章 盡人事第七九一章 聳人聽聞第二五三章 兄弟相見第六九六章 秣兵歷馬第三十七章 撥霧見蔽雲第四十五章 飆戲四方樓第七七一章 一顆種子第七五零章 龍虎回春丸第三九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六九章 包藏禍心第七八五章 善者不來第四一三章 喝我洗腳水第三二二章 悲劇的新婚之夜第六零三章 熱火朝天第二五八章 逆耳第一二七章 籌碼第五八七章 另起爐竈第七四零章 要挾第七六七章 空中轟炸第四二二章 緣由第八七零章 大結局(三)第三四一章 養虎爲患第八四四章 是非誰能斷第二五二章 表錯功第五零五章 上元之夜(下)第七六一章 布龍湖畔第一二九章 老千第八二五章 無厘頭第三十七章 撥霧見蔽雲第二八九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二章 請君入我甕(中)第五二七章 某汪的末日第四四二章 西北秘聞第四一一章 別有天地第四零八章 趙大將軍第六二八章 規則的漏洞第四十三章 死灰又復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玉山县| 井冈山市| 东宁县| 松桃| 策勒县| 安陆市| 扎兰屯市| 格尔木市| 颍上县| 刚察县| 吴江市| 渝中区| 莱西市| 正蓝旗| 柳河县| 中阳县| 策勒县| 江达县| 清河县| 辽阳市| 溆浦县| 潮安县| 阳山县| 赫章县| 拉孜县| 龙陵县| 加查县| 普宁市| 砀山县| 子洲县| 松潘县| 大邑县| 巴林右旗| 雅江县| 侯马市| 遵义县| 上杭县| 分宜县| 高清|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