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5章 佈置

萬曆十一年十月初的時候,萬曆皇帝下旨,令錦衣衛指揮同知王通督辦總領大同,剿滅馬賊,防範韃虜。

差不多是九月下半,韃虜的騎兵開始在大同邊牆頻繁活動,十月初京師那邊就有旨意下達,這對於大明來說,可是難得的高效率了。

督辦總領四個字,說白了就是“總督”,原本宣大總督是負責宣府和大同兩個邊鎮防區,王通則是專領大同,大同巡撫,大同知府,轄下的各州縣,以及大同鎮,這各處的民政軍政都是由王通總領管轄。

京師來的宣旨宦官念了旨意之後,還把原來屬於大同總兵的王命旗牌交給了王通,也就是說,王通可以調動大同鎮的兵馬。

接旨是在太原府接的,宣旨宦官照例要歇息兩天在走,據說這宦官住在驛站的時候,大同鎮監軍徐文派來了心腹問候。

少不得送上一份厚禮,監軍本就有邊鎮太上皇的意思,現在他頭上又來了個王通,怎麼也要問明白根底。

“張誠張公公嘴裡常唸叨的,鄒義鄒公公那邊,據說和王大人是結義兄弟”

宣旨的宦官也是個極有分寸的人,上面這話說沒說,其他人也不得而知,但過後一天,徐文就連忙派人問候,並詢問王通何時來大同,謙卑客氣。

山西上下弄的一頭霧水,這位欽差到來明明是查宗祿拖欠,突然間變成了督辦馬賊清剿,又突然間變成了督辦總領大同,備虜備戰。

不過這位做事不太按照常規的年輕大人去大同也好,查宗祿的種種作爲雖然和大家沒什麼干礙,卻讓人摸不到頭腦,總是心裡沒底。

山西巡撫、山西布政使以及一干官員,少不得去王通那邊送行,說一些勉勵的言語,還要商定一些軍民的政務,真要開戰或者嚴陣以待,山西就是大同的後方,民壯的協助,物資的輸送都要跟上。

整個晉地都是忙碌了起來,若是有心人算計下,就會發覺到有些不合邏輯的事情,比如說宮內的旨意未免來的太過及時,就算路上順利異常,難不成這邊送告急文書的使者到了京師,那邊京師就下旨不成。

細算起來,搞不好是這邊剛進城門,傳旨的宦官已經從城門出來,而且傳旨宦官臉色蒼白,疲憊之極的樣子,這一路上都沒怎麼歇息,看來是騎馬急趕,這個也不太合規矩,大同只是告急,卻沒有到真急的時候,傳旨怎麼如此的匆忙

但這樣的細枝末節,誰會去關注,差個一天兩天的,難不成還要質問天子,讓他收回旨意不成。

大同總兵府邸已經被清了出來,王通當仁不讓的住了進去,既然由他總督大同,那宣大總督翁文達也就樂得清閒,在自己的駐地不過來。

其餘諸人,大同巡撫梅文進,大同鎮監軍徐文,大同鎮副將馬棟自然要會同議事的,除卻梅文進之外,徐文和馬棟,一個是宦官,一個是武將,可都是清楚王通的份量,他二人如此,梅文進也只能隨大流了。

“馬大人說得有理,如今以大同鎮一鎮之力,不足以抗衡俺答部的大股韃虜,本官當上奏朝廷,請援兵前來。”

第一次議事,王通就說了這番話,原本還擔心王通年輕氣盛,逞強做事的徐文和梅文進都鬆了口氣,王通這意見和馬棟一致,倒都是守成萬全的主意,衆人形成了共識,立刻是聯署附名,派六百里加急去往京師求告。

大同總兵府邸之中,除卻王通的親衛之外,其他官員豪商送來的丫鬟小廝全都被清了出去,聽差聽令的只有親衛們,安全完全可以放心。

王通在書房中,譚將站在門邊,一個個的人向裡叫,下面的親衛對王通的計劃多少知道些,知道這是將主要傳令四方,但沒想到被叫過去的第一個人是齊武。

親衛齊武進了書房,譚將就關上了門,王通這幾十天勞心勞力就一直沒有停下,即便是健壯身體,也顯得有些疲憊,見到齊武進來,王通揉了揉額角,笑著說道:

“別人看不出,你整日裡想著,估計能看出一二來”

剛說完,齊武已經跪在了地上,磕了幾個頭說道:

“屬下願爲大人赴湯蹈火,粉身碎骨”

王通擺擺手,開口說道:

“這等話不必說了,本官這裡有封給薊鎮總兵歷雲來的信,你今日啓程,加急送到,給你六個人,三十匹馬。”

“屬下領命”

齊武接過信箋,起身剛要出門,王通笑著感慨了句,開口說道:

“大同鎮這般局面,一定要有強援方能平安,這個時局,真是”

這話齊武當然聽得到,身子震了下,連忙匆匆出門,他這邊一走,第二個進來的人卻是陳大河,王通和陳大河說話就簡單的很:

“去天津衛傳本官的將令,按照預先安排,立刻開始準備,等京師旨意一到,立刻啓程準備。”

陳大河接了命令,連忙出門,譚大虎和譚二虎都是跟他在一起,也是一人多馬,越快越好。

吩咐完了這兩撥信使,王通這才慢條斯理的自己寫了一份奏摺,封進鐵盒之中,讓鮑二小領著人去京師上奏。

這三撥安排完了,王通這邊總算消停了下來,也不說話,出去抓了根桿子操練起來,覺得筋骨都送下來,這才停住,此時額頭上已經見了汗水。

既然是總兵府邸,院子裡總要有個校場的設置,一切都是方便,王通練完之後,譚將那邊已經拿著手巾等候。

王通擦拭了下額頭上不多的汗水,卻注意到譚將穿著皮袍,天氣雖然轉冷,不過王通和下面的親衛都是單衫,譚將這個打扮,說明他身體已經有些弱了,看著譚將的兩鬢也有白髮,王通心中也有感慨。

譚將看已經跟隨王通五年,現在也是五十出頭的年紀,和養尊處優,五十歲正是黃金年齡的文臣不同,很多武將到了這個時候,精神上還好,身體卻跟不上了,因爲許多舊傷開始有影響。

王通擦完汗,還沒張口,譚將卻開口說道:

“老爺,薊鎮十幾萬兵,能戰的不過是五萬餘人,從薊鎮那邊調兵過來,若是強兵自然好,若是其他的”

“不必擔心,薊鎮調來這邊的兵馬一定是他們的最強的。”

沒想到王通這樣肯定的回答,譚將禁不住一愣,王通不是妄言的人,他這樣說,一定就會實現,譚將沉吟了下,又是問道:

“老爺,薊鎮兵馬會有多少過來”

“從薊鎮來大同路途頗遠,軍需糧秣也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各方也要量力而行,最多兩萬,但最少不會少於一萬五千。”

譚將明顯是鬆了一口氣的樣子,跟在王通身後一起向屋中走去,進了正屋,一名親衛匆匆跑過來,稟報說道,說是三江商行在山西分號的幾名掌櫃來到,王通吩咐讓人進來,譚將自去安排接待。

戚繼光既然安排了齊武在自己身邊,並且賭自己會主動對俺答部用兵,那肯定不會只是讓自己私生子過來哭告幾句,說些大義凜然的言語就算完事。

天下間強悍兵馬就那麼幾處,邊鎮之中,一個是薊鎮,一個遼鎮,遼鎮是李成樑的地盤沒什麼可說的,但薊鎮兵馬,戚繼光卻整訓了十幾年,這等精銳兵馬,就是爲了對韃虜用兵準備的

這麼多年練出的精兵,跟戚繼光的關係都是深厚,即便戚繼光不在薊鎮總兵的位置上,也不是使喚不動,如果齊武說動王通,齊武應該會有聯繫薊鎮各處軍將的手段,讓他們前來盡心盡力的協助。

王通並不知道戚繼光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安排,但王通覺得,這樣深謀遠慮的名將既然將齊武派到自己身邊,那肯定在薊鎮也有安排,朝廷下旨調兵,總兵歷雲來肯定會配合,加上齊武的居中聯絡,自然不會有什麼意外。

但也不是完全確定,王通這邊也還有其他的備案,正思索間,外面幾名掌櫃已經進來,在山西這邊做事的掌櫃,有幾名是張世強當年挑選的第一批密探,做探子不行,發到店鋪中,商業上倒有才幹,他們又是體己人,晉和和勇勝被三江商行吞併之後,就派到了這邊來。

進了屋子,少不得以下人見主家的禮節磕頭行禮問安,王通安然受之,這樣的禮節雖然繁瑣,卻能讓人知道本份所在。

落座之後,也沒有客套,一名掌櫃稟報說道:

“天成衛白羊口那邊的莊子已經快要堆滿,可外面還有貨物送來,雖說咱們的人看得緊,但也怕白羊口那邊的兵丁走漏風聲,這次來見老爺,就是想問能不能將這邊的貨物運到宣府去,賣得的現銀折給馬將軍那邊,這樣大家也方便。”

“再等,接下來也不會有太多的貨物過來。”

“老爺,山西各處大商家的存貨數量差不多摸清了,這份單子請老爺看下。”

第345章 再相見比你高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820章 婚禮第711章 公私雙分 一地雞毛第64章 黑袍光頭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1082章 夜議第1059章 見駕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726章 漸緊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595章 漸齊備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611章 天明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42章 娓娓道來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726章 漸緊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831章 徐家議欽差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956章 生意經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684章 本官是來救你們的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640章 雖不捨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20章 針鋒相對第423章 出發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
第345章 再相見比你高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552章 如鼠如兔 豈敢稱兵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79章 佔住抓住 長久經營第820章 婚禮第711章 公私雙分 一地雞毛第64章 黑袍光頭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1082章 夜議第1059章 見駕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429章 攻守血戰大聲召喚月票第840章 這是大明的江南嗎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726章 漸緊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595章 漸齊備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736章 圍殺 特別白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1016章 這是一塊好地啊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732章 藩王算個什麼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611章 天明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42章 娓娓道來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331章 孫海引君遊西苑第726章 漸緊第241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691章 上位者何須關注小事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68章 無心實有心說史實爲今第903章 無情 無憂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44章 非長久之計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831章 徐家議欽差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956章 生意經第456章 大搖大擺第943章 細說寧夏局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684章 本官是來救你們的第92章 你忍我不能忍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1048章 自找苦頭死戰苦戰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265章 醜事不遠揚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220章 務虛的大年三十第640章 雖不捨第896章 失耳目 暗流涌第561章 定計定策 大言互欺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20章 針鋒相對第423章 出發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久治县| 滁州市| 罗田县| 上蔡县| 鹤庆县| 富顺县| 密云县| 鹤壁市| 广元市| 扶绥县| 上犹县| 安乡县| 察雅县| 高青县| 昆山市| 齐河县| 疏附县| 定结县| 宜丰县| 郯城县| 青川县| 阿合奇县| 隆回县| 安达市| 蛟河市| 中超| 鄄城县| 凤山县| 双桥区| 平果县| 武穴市| 开鲁县| 定陶县| 车致| 阜宁县| 会同县| 江都市| 南充市| 长海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