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正氣浩蕩文淵閣

二十。過年的歡慶已經消縱之後的疲憊也巳聯及,切都走上正軌了。

但內閣每天議事的所在卻安靜異常,京師之中凡是有一定身份的人。都知道內閣首輔張居正雖然勤於政務。但對於酒宴美色也是愛好,正月向來是他老人家盡興的時分。可去年張大人的父親病故,子女要盡孝,嚴格一些,連酒肉葷腥都不能碰觸,莫說是縱情聲色了。

所以自從正月十六上朝之後。張居正就一直是陰沉著面孔,心情並不是太好。

去年清查出來大批被隱藏的田畝土地,朝廷的稅基大漲,戶部各司的官吏,一直到上面的侍郎、尚書。從去年臘月開始到現在,臉上的笑容始終沒有斷過。

將近三十年的苦日子總算熬過去了。去年國庫就開始有盈餘,今年甚至可以盼望國庫充盈了。

四周都是些小規模的叛亂,各省自己調集兵馬就能評定,又沒有災荒。花錢的地方不多,這裡外一算明年也能寬鬆不少。

也難怪戶部的官員們高興,從前每年爲了地方、軍隊已經宮中各處要用的銀子錢財,從尚書到下面的主事都是絞盡腦汁,從現在開始就不用了,怎麼能不輕鬆高興。

財政寬裕,各方面前跟著好過,大家的心情都是不錯,可誰也不能把這種喜悅的心情反應在臉上,因爲張閣老心情不好。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張四維深的首輔張居正信重。他本人也是恭謹勤力,張居正交待的事情。在他這裡從來不會過夜,一定徹底做好,人有很有能力。從來辦的妥帖,這地位權勢愈發的水漲船高。

如今張四維在內閣的排序名義上在首輔張居正、次輔呂調陽、還有大學士馬自強之下,可實際上的權力已經排在了第二位。

這不過是兩個多月的變化,天下人無不慨嘆能者多得,要知道這第二位的位置原來內閣首輔張居正屬意吏部尚書張瀚,沒想到那張瀚自己看不清形勢。

大清早,內閣大學士和六部尚書以及相應重臣次第進入文淵閣,進來之後點頭問好,然後正色端坐,等待張居正的到來。

一向是和顏悅色,對每個人都笑臉打招呼的張四維,這次進屋的時候卻有些神色慎重,也不知道有什麼心事。

看到張四維這般模樣,一些心思重的大臣都是心中惴惴,心想莫非有什麼大事,這張四維可是張閣老的親信之人啊!

不多時,首輔張居正也來到了屋中。屋中諸人一同起身拜見問候,張居正臉色平靜的點點頭,坐在那裡打開幾個摺子看起來。

閣老大人心情不好,大家要是露了笑臉未免是對首輔大人不敬。所以陪著不說話吧。

按照這些天的規矩,閣老大人來了,文淵閣中差不多有一炷香的功夫靜默,幾今年紀大的老臣都要強打精神。要不然這一小段時間恐怕會睡覺了,等皇帝過來那可就是君前失儀。天大的罪過、

“閣老,下官昨夜在兵部知道了一個消息,說是遼鎮總兵李成樑率大兵疾行出塞,攻打泰寧部的速巴亥,此次有十成的把握,算計時間三五日間就有大捷的消息傳過來了。”

”他李成樑還真是名將啊”

“速巴亥這賊酋禍邊十餘年,也不知道這一次能不能斬了此人首級…”

聽到張四維的這句話,諸位大臣一陣嗡嗡嗡的議論,吏部尚書李幼滋和禮部尚書申時行對視一眼,這分明是好消息,爲何這張四維卻是那副喪氣模樣,這其中有古怪。兩個人都在那裡沉默著沒有出聲。

張居正輕咳一聲,屋中頓時安靜下來,張居正沉吟著說道:

“李成樑善攻,部下多驍將勁卒;取勝也是情理之中,但泰寧部的速巴亥,他三年三勝,那速巴亥卻仍然爲禍關外,此次若有大勝,褒獎歸褒獎,此中關節也要對他言明。”

衆人高興的時候,張居正卻說出這番話。儘管也是這個道理。可卻在這個氣氛上潑了一盆涼水。

張四維立衰起身。臉上毫無失望的神色,躬身領命說道:

,?正

“冉老見的明,下官這邊眼界卻是窄了。等那邊的軍報過來,一定擬票辦理。”

他這般的低姿態,張居正也滿意的點點頭,衆人對視一眼卻都沒有說話,心想心思剔透的張四維難道是爲了招不自在說這個話嗎?張四維坐下,卻又掏出個摺子來,朗聲說道:

“我這邊還有個摺子,是天津兵備道潘達延私沁,他也拿不定主意。所以請我這邊看看。是否遞到進雙叫川邊去?”

說到這裡,張居正的眉頭又是皺了起來。冷聲說道:

“都已經做到兵備道了,都察院和兵部就沒有教給他規矩嗎。上疏也弄出這麼多的古怪來。”

“閣老恕罪。薊鎮一地的軍餉糧草都是由潘達主持籌集發放,不過。錦衣衛千戶王通去就職之後卻和他起了衝突。”

張四維說的很慢,內閣首輔張居正卻臉色沉了下來,諸位大臣們對張閣老的喜惡還是能大概判斷的。這王通的名字顯然不會讓張閣老高興,但張居正所說的卻說明他判斷的清楚:

“那潘達沒事得罪王通做什麼?”

“好叫閣老知道,潘達按例給那王通派發的軍餉打了個八折的折扣,然後米六鈔四。這也是主軍客軍的規矩,不過那王通卻大怒,說是不能打折扣,而且堅決要全米不要寶鈔,潘達也是爲難,這規矩全天下都這般做,王千戶那邊給了不打折扣的全米餉銀,若是薊鎮其他營頭鬧起來要如何?”

他話說完,屋中諸位大臣卻都坐不住了,戶部尚書邸嶽敏很是激動的站起,先對張居正那邊抱拳一揖。聲音略有些發顫的說道:

“軍餉發放,必然有損耗車丐。若不折掉,這豈不是在大明身上流血割肉,再說,這米鈔的折扣,也是根據各地的情況確定,豈能說改就改,閣老,如今國庫纔剛剛緩過氣來。若是在這個事情上掀起風浪,大明九邊重鎮,內地各省,那麼多兵馬,這一發下去,恐怕又要出事了。”

“武夫粗鄙,餓著他們肚子,才能防著他們不生出事來,薊鎮的戚總兵當年在淅江的時候。下面的兵丁還不是餓著肚子,糧餉都拖欠了半年,一樣大敗僂寇,立下大功,這就是說,當兵的吃飽餓著和勝負沒什麼關係。咱們只要選對了領兵的將官也就能打勝仗了。”

“遼東的李成樑,據說近二十萬兵馬的軍餉都被他剋扣下來養了家兵家將,這麼多年的長勝,就是靠這些家兵家將打出來的,這還是給了折扣,要是發了全餉,他能折騰到什麼樣子,萬一有個別的心思?”

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起來,沒有一個人認爲發全餉是好事,禮部尚書申時行也不出聲,就是在那裡不斷的點頭,看著像是贊同的意思。他心裡有數的很,這發餉的糧餉折扣。米鈔的比例,戶部和兵部以及下面相關的官員們不知道從中分潤多少,而且這相關可是方方面面都牽扯到了,地方府州縣城、省裡、朝廷。不誇張的說,動了這一塊,天下間有六成的文官都要受損。誰敢去碰。

,??萬比

如果那個文官贊同,那必然被衆人攻許,種種有的沒的罪名砸在頭上,徹底的萬劫不復。所以在這個文淵閣中一說出這個事情,每個人都必須表明自己的態度,要不然這位置都坐不穩了。

內閣次輔呂調陽很少發表什麼意見,他家中是江西的大族,銀錢土地都是不缺,所以也從不在錢財上有什麼污點,而且呂調陽年紀大了。即便不表態也沒人會針對他。

不過這位老臣沉吟了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他身份資歷畢竟擺在那邊,呂調陽的這個動作,張居正都是擡起頭。其他人也是安靜了下來。

“閣老,諸位同僚,咱們大明成祖爺的時候,發給軍中的糧米錢財開始米鈔混用,又有折扣,一直到了今日,爲得是什麼,還不是爲了羈靡住這武夫,武人舞刀弄槍,不讀聖賢書,不知道聖賢道理,稍有放縱便要做下無法無天之舉。”

衆人紛紛點頭,呂調陽白鬚飄飄。滿臉大義凜然的神色,朗聲又是繼續說道:

“太祖爺、成祖爺定下的規矩。便是咱們文臣爲先,協助天子統領這天下,文貴武賤這也是祖宗規矩。可如今各處武將飛揚跋扈那裡有把這規矩放在眼中,若無這軍餉控制,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亂子來?自立國以來。從無兵亂,這便是這規矩的好處。這等千年萬年的規矩豈能爲一個陛下親信的奸佞外伺候的書辦文吏,各個熱淚盈眶,激動的不能自制。

時間過得真快啊,

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325章 金銀何處天子大婚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654章 遭賊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690章 變動第599章 兩個月不到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9章 籌辦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章 無奈閒差第844章 心仍在第743章 大軍自行 敵在身側第1025章 清城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846章 吳縣運河邊第174章 朝爭第256章 待明日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1338章 冀王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899章 立太子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6章 滿門血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789章 太后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640章 雖不捨第1128章 開始第226章 痛快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043章 殘酷第61章 威風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986章 獵殺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132章 廷對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5章 查案所遇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968章 論松江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183章 未必如所料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
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325章 金銀何處天子大婚第550章 不滅餘寇不回鄉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654章 遭賊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690章 變動第599章 兩個月不到第636章 非心腹至親不能做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49章 籌辦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章 無奈閒差第844章 心仍在第743章 大軍自行 敵在身側第1025章 清城第505章 登高望遠韃虜破膽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846章 吳縣運河邊第174章 朝爭第256章 待明日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385章 遊覽天津衛的僧人第931章 草原處處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1338章 冀王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899章 立太子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寧海上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898章 風雨欲來第56章 滿門血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1103章 父子相逼第180章 天子撒潑 首輔直言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789章 太后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729章 代王府的家奴又如何第640章 雖不捨第1128章 開始第226章 痛快第574章 人多眼雜燈下黑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043章 殘酷第61章 威風第792章 和王通相比第25章 無心插柳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1065章 萬曆十九年的插曲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986章 獵殺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618章 捨不得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132章 廷對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65章 查案所遇第364章 財帛迷心殺人莫怨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968章 論松江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367章 山不就你你就山第1045章 燃燒的港口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117章 如此欺人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020章 全方位的建言第183章 未必如所料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915章 此時客來 厚禮十萬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284章 各有各招廷論金銀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448章 商校籌劃 大有文章第156章 裡外亂打第507章 雪原虜騎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遂昌县| 即墨市| 垦利县| 天台县| 银川市| 新田县| 读书| 朝阳区| 齐齐哈尔市| 思南县| 板桥市| 通渭县| 伊金霍洛旗| 铁力市| 沽源县| 光山县| 乃东县| 嘉兴市| 西乡县| 聂荣县| 东阳市| 洞头县| 西峡县| 湟中县| 章丘市| 陆河县| 安图县| 且末县| 泰州市| 雷波县| 武定县| 阳东县| 绥德县| 积石山| 田东县| 五寨县| 来安县| 合阳县| 江阴市|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