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0章 孤家寡人

自從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出生之後,天下間稍微有些證據常識的人就知道,這立儲的事情早晚會被提出來。

若是萬曆皇帝寵信王恭妃,這鄭貴妃只是個無所謂的人,皇長子自然是儲君太子,這個沒有任何的疑問。

恭妃生了皇子纔是個普通的妃子,鄭貴妃還沒有生子的時候就已經是貴妃了,現在又生了兒子,據說當年慈寧宮慈聖太后李氏曾經逼著萬曆皇帝立儲,萬曆皇帝強頂了回去,從種種方面判斷,萬曆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白。

按規矩,長子當爲皇儲太子,但萬曆皇帝並不這麼想,這件事要有糾纏反覆,這個內廷外朝,在野士子誰都看得明白。

不過,這對更多的人來說”代表著機會”越是這種會有反覆的”就越有下注投機的機會,何況還牽扯著立儲。

如果這時在立儲上出一分力,將來儲君變成了皇帝,那出力的人就會得到百般的回報,這個歷朝歷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北宋時韓琦的能力比起文彥博和富弼來不知道差了多少,但地位上卻遠遠高出,而具世代尊榮,因爲什麼,就是在立儲這件事上戰對了立場,事後得到了回報。

天子是九五至尊,那是人人都要討好巴結的,他也不會稀罕別人的討好和巴結,但若是能在對方沒當皇帝之前就出一份力或者示好,那就有大大的好處了,遠的說誰,呂不韋在秦王身上押寶”到最後變成了秦國的丞相,近的說誰,大明這麼多司禮監的大太監和內閣的大學士”有多少是東宮伴當和太子伴讀”馮保不是嗎?張誠不是嗎?張居正不是嗎?徐階不是嗎?

這是一飛沖天一本萬利的東西,誰都知道要抓住,可誰都知道先做出頭鳥的那人肯定會有罪過,萬曆皇帝對言官的處置屬於懶得理會”但真要動手絕不會手軟的,大家寒窗辛苦”一次次科舉大考才熬到如今的位置”如果被處置了那就一切白費,而且就算說對了,被免官去職之後”誰知道今後還會不會被人記得。

大部分的清流言官仗義直言的目的是爲了撈取好處,博取名聲”如果做了這些還要吃虧”還要丟了好不容易得來的官位,那就不值得了。

至於說維護什麼聖賢道理”民生疾苦,刺探不平事,讀書這麼多年”誰的腦子也沒壞掉,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如果有人敢於挑頭倡言”那大家一窩蜂的跟上,這個害處就小了很多,上疏的人多”自然有個法不責衆的說法”要懲治的話,那自然是朝著挑頭的那人下手,這種事大家自然願意仗義景從。

就算得不到什麼好處”也能得個仗義直言的名頭不是,日後也可以吹噓自己曾在立儲之爭上上疏。

從文官這個整體來看”在張居正死後”張四維丁憂,萬曆皇帝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他越來越習慣依靠宦官和武將來做事,將士大夫拋在了一邊,長此以往,要文官何用”長此以往,讀書何用。

必須要有個行爲來讓當今聖上知道,他要受到朝臣的制約,他不能隨心所欲,立儲這件事上想必是萬曆皇帝最著緊的,那大家都要來豐爭看。

個人的好處,聖賢大義,士林的利益”這些都是大家行動的理由,但還有個關鍵是,今年六月”京察就要開始子。

吏部尚書楊巍雖然沒有明說,但消息已徑由他的門生傳了出來”如果這次立儲之爭上”誰和主流唱反調,或者置身事外,那就等到京察的時候見真章吧!

科舉成功,被選官之後,只要不太蠢,不要得罪得罪不起的人”那就會在官位上穩穩坐著”上司也沒有權力無緣無故的撤換了你”上司的上司也不行,總要有個理由才行,就算有了理由,也要看其他人認可不認可。

同樣的,升職也是如此,調職也是如此,除非是當今天子親自發話,可皇帝日理萬機,又能記住幾個五品以下的官員名字呢?

但在京察上,京師五品和五品以下,外省四品下(包括知府)的所有官員的升職、降職、撤職、調職都在吏部的決斷之中。

實際上就等於是吏部尚書和文選司決定你的去留,而且這是大明的典章制度,是找不到什麼理由來反抗的。

說什麼都是假的,到手的好處,屁股下面的位置纔是真的,要不去參加”官位就要丟了,誰敢冒這個險,而且參加這個事情,挑頭的不是自己,又有些許好處,爲什麼不參加。…………

御史和給事中品級不高,不過卻是實實在在的言官,能在這個位置上的人”自然都有個好筆頭,能寫出好文章來。

姚博妻兒都在別人手中,自然不敢怠慢”洋洋灑灑三千餘言,引經據典精彩非凡,通政司這邊和司禮監這邊都給行了方便,奏疏也到了萬曆皇帝的手中。

“說什麼國無儲君不穩,若朕有個三長兩短,國家豈不是要亂。”,萬曆在朝會上直接就是把奏摺拿了出來”當著內閣六部大臣的面,一邊晃動手上的奏摺,一邊冷笑著說道。

這奏摺在沒有遞到宮中時,這些大佬們有很多就已經看到全文”眼見萬曆皇帝這般反應,倒不是十分的意外,有的人微微低頭,更多的人卻是在看著萬曆皇帝。

去年那麼對王通,明明是顯示帝王心機手段,爲什麼在那之後”朝中這些大臣反倒是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萬曆皇帝心裡翻滾著這個念頭,下面這些大臣的神情落入他的眼中,卻更是讓他怒氣〖勃〗發。

萬曆皇帝想要說什麼卻又是停住,手扶了下扶手又是放下,到最後還是站起,將手中的折本狠狠的摔在地上,喝罵道:“無君無父的混帳,這是盼著寡人早死嗎!!”,萬曆皇帝呼呼的喘著粗氣”眼睛都是紅了起來,掃視著殿中的大臣們,到這個局面下,申時行輕咳了一聲,率衆跪下,開口說道:“請陛下息怒!”

那邊張誠一干太監也是跪下,說了同樣的話語,這個應對沒什麼錯誤,中規中矩,但對於緩解萬曆皇帝的怒氣卻沒有絲毫的作用,萬曆皇帝左右看看,所有人都是低著頭,沒有什麼人能幫上忙。

在那裡自顧自的喘了幾口氣,萬曆皇帝又是坐回椅子上,擺手說道:“又不是你們上疏,都起來都起來,這個混帳東西,寡人要嚴懲,這樣胡言亂語,到底是誰來唆使,張誠,安排錦衣衛拿了,下獄問明白了!”

自從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去往歸化城後”錦衣衛各司向上彙報根本不去找那僅剩的指揮僉事,直接就走向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和御馬監提督太監鄒義那邊請示,萬曆皇帝下令也是直接向那邊,可那邊張誠卻沒有回答。

萬曆皇帝一愣,隨即大怒”轉頭望去,卻看到張誠臉色發苦,動作很大的搖頭,萬曆皇帝剛轉頭看了一眼,剛剛起身的大臣中已經有人跪下,開口揚聲說道:“陛下,言官不以言獲罪”姚博雖然悖逆,但所說也有幾分道理,貍下,社稷爲重,考慮萬全,爲江山社稷,爲列祖列宗,陛下有子”當立儲君”定下名份,可以使奸邪小人少了可乘之機,使社稷萬代,若不然,真有不敢言之時,名份不正,恐有亂事啊!”

地上跪著的大臣聲音鏗鏘有力,神色也是堅毅的很,萬曆皇帝陰著臉沉吟了下,開口說道:“沈鯉,寡人的家事,你這麼著急作甚啊,難不成這姚博是你唆使的?”

沈鯉在地上磕了個頭,又是直起上身開口說道:“陛下,天家無私事,陛下的家事有關江山社稷,那就是天下事,臣身爲禮部尚書,這大禮之事,自然責無旁貸,長幼有序,乃是人倫至理,皇長子如今康健聰慧,爲何不定名份”姚博敢於直諫,所說又有何錯”陛下明鑑啊!”

萬曆皇帝雙手猛地握緊了扶手,想要站起爆發,卻覺得沒有什麼底氣,他掃視了座位下面的一干人。

申時行、王錫爵、許國三個內閣裡的,算上兵部尚書張學顏不會和沈鯉一夥,而楊巍(吏部尚書)、王遴(戶部尚書),舒化(刑部尚書)、楊兆(工部尚書)、趙錦(左都御史)則是一派。

但申時行幾人也不會爲這件事和楊巍這一派爭論,萬曆皇帝也知道外面的文臣一系,對這個立長立幼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他也不想將這件事過早的掀開,但是他不想,卻沒想到外面的言官先是掀開了。

朝臣中不是袖手旁觀的就是堅決支持立長的,萬曆皇帝沒有任何的同盟”他下意識的轉頭看了看”內官這邊他或許可以依靠,張誠神色恭謹,張鯨微微低頭”張宏和田義兩人臉上全是激賞之色。

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和隨堂太監田義兩人支持立長,萬曆皇帝知道,這麼多人和自己唱反調,自己有沒有能力將他們全部壓服,萬曆皇帝思緒百轉,沒有一點信心。!~!

第609章 血夜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12章 困獸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789章 太后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55章 山門見血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79章 小隙成深澗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406章 關外大木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816章 一 二(三)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932章 王帳之議第360章 何苦來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1012章 困獸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360章 何苦來第1120章 陸上海上第7章 見義勇爲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16章 生意開業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500章 願爲大人做鑽營之事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044章 開場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610章 凌晨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1085 出自公心第1115章 兀良哈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862章 十分突然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
第609章 血夜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第1012章 困獸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120章 藉機下臺階 新僕登主門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660章 罵人隨意 罵君重罪第216章 稀缺從衆 來信嚇人第789章 太后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855章 山門見血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267章 矇事與質檢第979章 知威 老兵 行軍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934章 枯燥無比的攻防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460章 親衛子弟 天津堅甲第179章 臨頭不自知尺書有真義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288章 心虛必有鬼雷大卻無雨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292章 王通的天津衛第579章 小隙成深澗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861章 臨陣反水投王通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406章 關外大木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816章 一 二(三)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932章 王帳之議第360章 何苦來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1012章 困獸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960章 言語自有溝壑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360章 何苦來第1120章 陸上海上第7章 見義勇爲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824章 家事 政事 國事第492章 意料之外合乎情理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468章 故意不見 字字爲金第16章 生意開業第473章 多管齊下關他門第500章 願爲大人做鑽營之事第441章 安樂富貴 不見勇將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133章 列陣混元寺前第641章 烈火烹油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564章 殺虎不成被虎噬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044章 開場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610章 凌晨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1085 出自公心第1115章 兀良哈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47章 馮保有話相告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862章 十分突然第892章 爲何 爲何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富顺县| 武汉市| 九龙县| 大宁县| 手游| 北碚区| 临清市| 汉沽区| 双柏县| 政和县| 鲁甸县| 林口县| 福泉市| 柳河县| 衡南县| 保德县| 永康市| 湖南省| 惠水县| 彝良县| 榕江县| 天等县| 孝义市| 文安县| 青阳县| 武胜县| 芒康县| 怀集县| 资阳市| 波密县| 犍为县| 潢川县| 菏泽市| 酉阳| 麻江县| 治县。| 文水县| 祁连县| 陵水|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