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6章 寧夏哱家

以王通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是萬曆皇帝第一號心腹親信的身份地位,到底什麼事情需要他親自去辦。

自七月起,分駐在陝西的錦衣衛就多次密報,說寧夏副總兵哱承恩有不軌之心,幾乎是同時,寧夏巡撫黨馨也是密奏京師,說副總兵哱承恩橫行不法,與套寇多有勾結。

寧夏是大明九邊之一,和最西邊的甘肅鎮相鄰,在河套地帶的邊緣,所謂的套寇,就是說在河套一帶活動的蒙古部落。

自從正統年起,大明在西邊的勢力就逐漸的從河套中撤出,而且處於守禦的態勢,在那裡活動的是蒙古各個部落。

哱承恩,這個“哱”姓不是漢人姓氏,而是蒙族,最熟悉邊事的肯定是邊地的漢人和草原上的民族。

蒙族在蒙元時候佔據中華,明太祖朱元璋驅逐韃虜之後,也有不少的蒙族留下,而且蒙族和大明的交流很順暢,並不像是其他民族那樣完全不相通,很多漢化或者說親善大明的部族和酋長經常有投靠,在大明做官,這其中軍界和邊鎮最多。

蒙人比漢人多了幾分野蠻,在戰場上這野蠻往往就是勇悍和戰力的代表,而且他們本就是草原上出身,在邊鎮作戰,更有熟悉地利的便捷,所以蒙古豪酋在大明做官,往往能做到很高的位置。

哱承恩在寧夏鎮的勢力極大,儘管是副將,可總兵卻做不了什麼,事事要問訊於他,原因很簡單,巡撫和總兵手下的親兵家丁加起來不過一千五百於,而哱承恩手下足足兩千三百餘,都是能征善戰的精銳。

這僅僅是在哱承恩屬下的,還有依附於哱家的大小西北土豪,這些土豪漢蒙都有,這些人動員起來,也是一股可觀的力量。

況且這邊草原上的各個部落,自然願意和蒙人打交道,不願意和漢將往來,寧夏總兵張唯忠在寧夏鎮說話沒有聲音,外人只知道哱將軍,不知道張大帥。

有這樣的勢力,哱家在草原上本就有自家的部落,更是專有邊貿之利,西邊的花馬池等地的池鹽也有近三分之二在哱家的控制之下,等於是他家將寧夏的鹽政也把持住了,更向陝西內陸輸入池鹽,獲利極大。

手中有兵,又有財源,交遊廣闊,這等驕橫也是難免了,哱承恩今年纔不過三十五歲,他能到這樣的地位,卻不是因爲他如何勇悍,而是因爲他的父親哱拜。

哱拜是嘉靖三十三年的時候投靠大明,依靠戰功一步步到了遊擊將軍的位置上,在五十六歲的時候以副總兵的官銜致仕,然後將官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哱承恩。

寧夏和甘肅算是大明的西方邊疆,各族雜處,規矩就不如東邊那些邊鎮,對蒙族的將領往往很是優容寬待。

哱拜雖說已經告老,可他是寧夏土著,又在軍中效力多年,寧夏鎮大大小小的軍將都是他的晚輩,就連總兵張唯忠在他面前也擡不起頭來,要客客氣氣。

這麼各方面疊加,哱家在寧夏鎮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獨霸專制,他一個副總兵獨霸專制,寧夏總兵、寧夏巡撫向那裡放,沒有油水,還要被人欺壓,自然矛盾重重,可想而知,上疏密奏中不會有什麼好話講。

如果僅僅是巡撫和總兵甚至是監軍宦官的怨言,朝廷上下不會有人當回事,文武相制,大小平衡,這正是朝廷想要看到的局面。

而且陝西三邊總督那邊卻是沒有什麼壞話,哱家驕橫歸驕橫,給各處的孝敬也不曾少了,該打點的都打點。

這樣的事情充其量說是官場腌臢,閒談一笑罷了,驚動一個錦衣衛都指揮使去,那卻是萬萬不必,對錦衣衛來說,就算是從京裡派個千戶去都是多餘。

不過王通收到的消息並不是這樣......

萬事都有聯繫,有因有果,王通打下了歸化城之後,草原上的勢力格局,甚至草原上各個民族的心態都是大有變化了。

寧夏鎮面對的方向正是河套一帶,在俺答部獨霸草原的時候,寧夏鎮防禦的主要敵人就是俺答麾下各支力量。

俺答部在草原上獨大,實際上同爲蒙古部落的其他各部未必願意,自成一家多麼快活,何必在別人屋檐下,爲俺答一家賣命呢?

正是因爲這樣的心態,哱拜和哱承恩在寧夏鎮這邊的草原上都是如魚得水,有各種各樣的協助,有幾個頗有規模的大部落都是和哱傢俬下結盟。

俺答部也不願意和大明時時保持在作戰的狀態,他也勒束自己的部屬不要太靠近明朝的邊牆。

這實際上是給寧夏哱家和一些部落鑽空子的機會,大明畏懼俺答部不敢出塞,俺答部爲了貿易和和議不靠近邊牆,結果寧夏邊牆外的肥沃河套地,就成了哱家的勢力範圍。

哱家從草原上向內陸輸入牲畜和草原上的特產,然後又將大明的貨物輸入到草原上,在其中大發其財,甚至連俺答部都要在這裡採買。

邊境有警的時候,哱家往往可以第一時間得到草原上通報的消息,他們會派出兵馬虛應故事的出塞,對方也會很給面子的退走,甚至會讓一些不要緊的小部落被哱家殺掉吞併,成全哱家的軍功。

在這樣的情況下,哱家的勢力自然越來越大,哱家的位置也就越來越高。

而且哱家的近三千家丁親兵的確不是嚇唬人的,因爲都是以蒙族居多,養他們的成本可比養活大明的漢人親兵要便宜許多,而且勇悍並不差。

哱拜和哱承恩都曾多次領著親衛和俺答部的騎兵野戰,互有死傷,雖說沒有大勝,但有首級帶回,而且不落下風,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在大明邊將中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甘肅、延綏、榆林、固原、大同幾個邊鎮,誰也不敢出去。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在王通領兵打下歸化城之後完全改變了,俺答部糾集了幾萬騎兵和王通的大軍會戰,結果是被全殲的結局,歸化城也幾乎被洗了一遍,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那麼不到一月的功夫稱霸萬里草原的勢力就這麼灰飛煙滅了。

俺答部勢力灰飛煙滅,各個邊鎮在愕然之餘都是做出了反應,寧夏鎮哱家的反應就是派兵出去圈地,在河套一帶佔據了不少的地盤,在這段時間,哱家的勢力更盛,但蜜月也就是持續到這時了。

歸化城商團的形成和壯大過程,就是歸化城商團武裝在歸化城以西廣大地域的燒殺搶掠的過程,哱家在草原上的勢力,在草原上的手下,都是大小蒙古部落,這些部落在歸化商團的眼中那就是一塊塊肥肉。

自己能打的下來的,就自己打下來了,自己打不下來的,就扣上一個“俺答殘餘”的帽子,迴歸化城請救兵來。

哱家的勢力在河套之地損失慘重,偏生還不能聲張,因爲在俺答部存在的時代,這些部落都是被哱家當作“敵人”放養在草原上,如果拿這個損失去鬧,少不得一個勾通敵國的罪名扣上來。

歸化城的商團武裝不說,陝甘一帶的地方豪族和邊鎮將門的各個勢力都是出塞圈地,原來畏懼韃虜如虎,現在俺答部這最大的心病一去,其餘的也可以倚多爲勝了。

而且他們也熟悉地形,也知道如何才能發財,以往哱家專有的各項大利,一點點的被人奪去,鹽池被人佔去,邊貿被人擠壓,你哱家在寧夏鎮勢大,在陝西又算得了什麼,難道比得過秦王,難道比得過陝西總督,大家都要發財,你一個內附的軍將,還是靠邊站去吧

哱家的場面一點點的崩壞,原來不少依附於哱家的部落,都去歸化城找個商行,要不然就在陝西找個更有勢力的投靠。

一直是一步步向上走的勢力,突然間到了這樣,哱家如何能忍受的了,自然心中生出種種怨氣。

若是隻有他一家還罷了,偏生河套的各個部落,比如說最大的火落赤等部落,寧夏和甘肅的土豪軍將,都在俺答部被滅掉,歸化商團在草原上肆意擴張的風潮中受損,偏生他們都是沒辦法在這個風潮中得利的。

哱家不必說,火落赤手上沾了太多大明的血債,甚至開始歸化商隊行走草原的時候,他們還以爲來了肥羊,要啃上幾口,但卻鬧的和歸化商團誓不兩立,而且火落赤也是過萬人的大部落,歸化商團和陝甘豪門都盯的緊。

寧夏和甘肅的土豪軍將,情況大多是和哱家差不多,都是藉著大明和俺答之間的局勢上下其手,現在局面大變,他們熟悉當地和塞外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自然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人人都有怨氣不滿,這寧夏哱家又是西北頭一等土豪,衆人自然就是以他爲首,形成了一個滿腹怨忿的集團。

這個集團仇視歸化商團,仇視陝甘高門富貴,甚至是仇恨漢人,仇恨大明......

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82章 第一天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29章 禍事又上門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1042章 海上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932章 王帳之議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626章 柳三郎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79章 開館在即第606章 入夜第65章 查案所遇第947章 城內開花城外香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055章 新人們第803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642章 頃刻皆成空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1121章 海戰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948章 狂歡之後的災難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02章 入宮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9章 惡客登門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793章 糾結第42章 娓娓道來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498章 見舊人 立錢莊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842章 南京海瑞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199章 治安司有用第1338章 冀王第880章 私掠稅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826章 我的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995章 襲擾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32章 兩尺窄幅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
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82章 第一天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29章 禍事又上門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1042章 海上第381章 窩藏大罪自豪於心第952章 實力懸殊下的處置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536章 烈日當空 吳家叔侄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41章 尚膳監食檔第932章 王帳之議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80章 防患未然 親情難捨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491章 雄心壯志第450章 斷人財路爲大仇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626章 柳三郎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79章 開館在即第606章 入夜第65章 查案所遇第947章 城內開花城外香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055章 新人們第803章 如此清流不如狗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642章 頃刻皆成空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77章 這一仗我想打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1121章 海戰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948章 狂歡之後的災難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02章 入宮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878章 雖在異鄉卻似家第19章 惡客登門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398章 奇怪的搜查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188章 自居恩主搬家謀劃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502章 服從爲天職大難或大功第724章 請欽差做主第793章 糾結第42章 娓娓道來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445章 何人剪除陛下羽翼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259章 進一步退一步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498章 見舊人 立錢莊第287章 鐵彈攔河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1049章 快要結束的戰鬥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842章 南京海瑞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372章 事了你不說我不說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199章 治安司有用第1338章 冀王第880章 私掠稅第1089章 點將聚兵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826章 我的第435章 虎威大勝卻不歸第451章 敵敵爲友 棟樑將折第995章 襲擾第809章 龍顏大悅觀閱兵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112章 溫柔鄉是死地 帝王家無常理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32章 兩尺窄幅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南乐县| 扶沟县| 诸城市| 永丰县| 安丘市| 高淳县| 遂溪县| 太谷县| 古田县| 青铜峡市| 昭通市| 云和县| 富顺县| 大英县| 丹棱县| 阿拉善盟| 香港| 辽宁省| 河北省| 博湖县| 四平市| 隆子县| 双流县| 高密市| 城步| 郸城县| 凌源市| 来宾市| 云南省| 大庆市| 玉溪市| 福泉市| 潞西市| 山西省| 三原县| 四子王旗| 中西区| 施秉县| 偃师市| 宁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