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

對政治再沒有敏感性的人,在聽到朝堂上這一幕活劇之後,都知道王通這次回到京師了,而且會在這個位置上站的很穩。

既然王通在朝堂上的說的很明白,都督京營這個位置並沒有按照傳聞中那樣授予他,京師中有足夠份量,又有統兵經驗的勳貴,而且這個人又傾向於萬曆皇帝,襄誠伯陳金勝並沒有太出乎別人的預料,成爲了當然的人選。

不過這個任命同樣是讓人感覺有些諷刺,襄誠伯陳金勝都督京營,他的兒子卻是勇士營的營官,這陳家掌握的武力差不多佔到了京畿武力的一半。

的確是諷刺,王通因爲這個傳聞惹來了多少非議,陳家父子獲得任命,卻沒什麼動靜反響。

這也正常,勳貴掌兵一般抓不住兵,僅僅是掛個名目,而且禁軍五個營,代表宮內的宦官纔是真正的主管者,京營十餘萬,最核心的兵馬都掌握在虎威武館出身的軍將手中,這個倒不會產生什麼尾大不掉的弊病。

陳家父子加上皇商唐家,當年在京師的勳貴圈子裡算是邊緣,如今卻算是最頂級的人家了,父子皆有實缺高位。

還有一個任命並不怎麼讓人注意,衛輝府知府徐廣國因爲考績優良,超拔爲河南布政使司右參政,這個若是再進一步,很有可能就是地方上的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就算進京也少不了個侍郎的位置。

有人感嘆,王通起伏波折,可能和他搭上關係的人都是富貴了,徐廣國一個舉人出身,陳家一個敗落了的勳貴,都有了這樣的地位,更不要說錦衣衛裡面的一干販夫走卒,都是榮華富貴。

自王通上奏辭官之後,儘管奏摺當廷被萬曆皇帝燒掉,差事繼續辦下去,但以往王通在京師的時候,三天最起碼私下召見一次,但這一年,一直到九月中,萬曆皇帝纔有了第一次的召見,還是屬於那種類似朝會的公議。

誰都知道這是萬曆皇帝在爲王通辭官的事情生氣,不過這個疏遠誰也不會認爲是王通將要失勢,只會認爲王通接下來會站的更穩。

言官清流,朝廷的大小官員,敢於在立儲上和皇帝勢不兩立,敢把一條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聖賢大道的程度上,但在如今這個局面下,他們同樣知道如何去討好皇帝。

王皇后體弱多病,久無子嗣,且縱容外戚橫行鄉里,敗壞天家名譽,大體上的理由就是這幾條,百官們紛紛上疏,請萬曆皇帝重立皇后。

王皇后的靠山是慈聖太后,如今太后出宮被圈在武清侯那邊“養病”,鄭貴妃的兒子是太子,這個局勢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大家在立儲這樁事上已經站錯了隊,亡羊補牢,奉承下鄭貴妃也是好的。

這等立場多變,民間自然會有諷刺,可當了官,除卻那有些風骨的,誰還在乎這點小事,立後這件事也是沸沸揚揚。

宮內召對的這件事也是如此,儘管下面關於皇后的奏摺,萬曆皇帝一概留中不發,但還是將內閣首輔申時行,內閣次輔王錫爵、新任禮部尚書朱衝,還有王通來商議這件事,本以爲還會有些糾結,但實際上卻沒什麼阻礙。

萬曆皇帝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已經將文官徹底的壓服,這改易皇后的事情不過是餘波而已,大家也犯不上去爭論。

禮部尚書朱衝甚至還建議了下禮儀的問題,到最後反倒是萬曆皇帝自己斟酌了下,覺得今年事情實在是鬧的太多,不如改在萬曆十四年初改易皇后爲好,衆人也都是贊同。

十月末的時候,王通的家眷在兵丁親衛的嚴密護衛下進入了北直隸,今後王通的任職之處在京師,家眷們自然也是在這邊。

鄭貴妃如今在內宮呼風喚雨,而且這鄭貴妃和當權的宦官張誠、鄒義,甚至趙金亮的關係都頗爲友善,這更讓鄭貴妃的權勢煊赫,外面的王通儘管沒有出掌京營,可他的權勢讓人無可置疑。

內有寵妃,外有權臣,文臣失勢,這個架構符合大多數所謂暗無天日的情況,這奸妃和姦臣勾結,陷害忠良,這個戲文筆記中實在是太多太多,已經有文人開始寫類似的本子,親善他們的戲院準備排演。

對這個,王通也就是一笑置之,這等事對他來說算不得什麼,沒必要投入太多的關注,不過楊思塵卻慎重對待,並且說,百姓無知,戲文如果這樣說,民間真會如此認爲,他這邊也請來一干人寫戲文準備反擊。

京師、北直隸、山西、山東、河南這幾處北方省份,王通都有相對得利的耳目在那邊,而且畢竟是北方,京師控制的比較有力,關於王通和這次京師變革的議論,很快就是被壓制了下去,而且很快開始傾向於萬曆皇帝這邊,但對於江南來說,則是完全反過來,那邊本就是文官士子的大本營,這次變革最大的受損者就是他們,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的輿論。

王通對此事倒是很樂觀,若是放在從前,江南的這些怨氣,王通根本都不會知道,現如今,南京錦衣衛千戶張連生奉承的很勤快,各類消息都儘快的向京師這邊傳遞,在王通的意思下,三江商行這邊派出很多骨幹去往江南,那邊商機無限是一方面,王通去過一次之後,也覺得有必要在那裡建立自己的消息渠道。

經過萬曆十二年和十三年兩次被逼迫到尷尬境地之後,萬曆皇帝終於意識到,皇帝天子的地位並不代表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自己下令下面的人就會聽從。

原本在宣府和薊鎮以及京畿外圍統兵的一干虎威武館出身的軍將,都被調往京營和禁軍領兵,萬曆皇帝不斷的加強這方面的控制。

萬曆皇帝在做這些調遣,王通這邊卻是跑了幾次天津衛,儘管在京師呆的穩了,但王通也知道,自己權勢煊赫,在京師待的時間長,影響力就會變大,不管怎麼說也會對天子的權勢和影響造成削弱,還是離遠點好。

在天津衛的海上勢力中,按照湯山私下裡說的,沙大成連養在南直隸的一房外宅都接到了天津衛來,而且還在永平府和順天府相鄰之處大肆置辦田土,準備徹底紮根,但沈枉在天津衛住的時間卻變少了。

張世強那邊已經有人混到了沈枉的身邊,沈枉到底有沒有第二個後代,今年過完年之後就會有明確的回報了。

遼鎮這方面對天津衛排斥的越來越厲害,不過海路的運輸優勢實在是太大,天津衛的貨物價格優勢也是極大,想要趕出去根本不可能。

但天津衛的商人們越來越被向外排斥,原本開設在遼陽、瀋陽的幾個商鋪都被向外趕,如今只在遼河口的娘娘宮,寧遠衛的望海臺,還有蓋州衛的連雲島三處開設店鋪,大商人們都通過各種渠道和王通反映了他們的擔憂,如今還能賺錢,將來會如何?

不過到了十月末左右,封海封河,只能通過陸路走永平府和山海關,繞遠路去往遼鎮,一切都是麻煩,這件事並不是那麼急。

到了十一月,歸化城那邊有事。

歸化城是大明疆域在北方的突出部,周圍皆是敵國,無事反倒是怪了,但這一次卻是在京師這邊掀起風波。

戶部和工部以及內廷御馬監在歸化城都有官員派駐,他們有的是常駐,有的是春季去,臨近年關回來複命。

歸化城的事情很簡單,一支商隊在去往歸化城北方某地的時候被人劫掠,並不是每一家商隊都能守的紮實,在馬賊來到的時候,可以結成車陣等來救援,這支商隊被馬賊突入,然後死傷大半,其餘的人逃了出來。

按照歸化城的規矩,既然是在這邊掛號的商隊吃虧,自然要找回這個場子,受到損失的那家商行也是咬牙切齒的調動人馬,如今草原上不少部落的親貴子弟都在歸化城內外居住,這一干人都是本部落武力的骨幹,在這裡看到了歸化城的繁盛,也都有用手中刀槍爲自己求個出身的意思。

這次一號召,除了應該過去的三百餘騎之外,城外志願跟隨的人居然也有千餘騎,一干人浩浩蕩蕩的出發,那夥馬賊早就跑的無影無蹤,那裡還能找得到。

但大隊人馬出城,總不能空手而歸,索性大家又向東跑了兩天,找到了一個察哈爾的外圍部落,直接洗了,將牲畜財物人口搶掠回了歸化城。

然後察哈爾部糾集了幾千騎兵前來報復,攔截在那個方向上的歸化城商隊,然後歸化城的各個商行自己彙集了兩千餘護衛,帶著大車火器,又有三千餘城傍騎兵跟隨,將那幾千騎兵打敗。

接下來如何不知道,因爲上奏此事的戶部員外郎要回京師了,他回來之後奏疏彈劾,理由是,擅啓邊釁,替大明招禍,而且有違仁德,會讓草原各部離心。

睡到晚上七點起來,吃完回來寫的,第二更達成,看來八月的全勤問題不大,^_^

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329章 重罰 造船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16章 生意開業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1106章 忠孝豈有兩全時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595章 漸齊備第955章 佈局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432章 驅奴攻城 喊聲如雷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763章 慢攻城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022章 下船威第253章 夜探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96章 誰前倨後恭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1097章 彼此第32章 兩尺窄幅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616章 王都堂第985章 遼陽一日夜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61章 伏殺與殺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257章 趕羊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76章 事驚心第601章 混沌第607章 夜中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967章 稅務局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
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957章 回程不得閒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329章 重罰 造船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708章 清流不言 富貴何來第937章 從容應對不足一提第354章 京師 宮中 漸變第16章 生意開業第115章 不知敵 觀冊驚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431章 戰中小憩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419章 人心不同 今學古用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1106章 忠孝豈有兩全時第126章 小心萬全 另有枝節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595章 漸齊備第955章 佈局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第432章 驅奴攻城 喊聲如雷第489章 番商空手套白狼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第746章 浪打礁石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558章 不可辱 爲何喜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782章 利字當前 蠱惑人心第1027章 嵊泗的海盜第206章 夜談 遙助 名帖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48章 送上門的師爺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763章 慢攻城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022章 下船威第253章 夜探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625章 難道虎威軍在第96章 誰前倨後恭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575章 除夕抓賊說古怪第590章 送上門的罪證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1097章 彼此第32章 兩尺窄幅第107章 要堵漏 不認錯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616章 王都堂第985章 遼陽一日夜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61章 伏殺與殺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154章 少年羣毆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148章 要不是小爺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257章 趕羊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132章 動兵抓人頗無奈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859章 以身相許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76章 事驚心第601章 混沌第607章 夜中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917章 甘爲爪牙求庇護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936章 寧夏哱家第758章 聽我號令 向前衝鋒第967章 稅務局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40章 薊兵意外糧草相托第475章 大善之政他在京師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015章 本來要成爲汗王第715章 新戲動京師第682章 值房如戰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建平县| 安顺市| 连平县| 卓尼县| 当涂县| 丽水市| 卢湾区| 乌拉特后旗| 岱山县| 娄底市| 孝感市| 石首市| 阿拉善右旗| 宣化县| 贵德县| 富阳市| 天镇县| 盐源县| 马鞍山市| 屯留县| 南部县| 铅山县| 金坛市| 区。| 阳信县| 包头市| 连平县| 沿河| 慈溪市| 淄博市| 涟源市| 开远市| 吴江市| 平原县| 宽城| 杭州市| 巴彦淖尔市| 依安县| 隆尧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