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67章 稅務局

當時所謂再造一個天津衛的說法就半是笑談,誰想到今日又提起來。

不過王通這次卻不敢用玩笑的態度應付過去了,因爲朝會上戶部尚書提起陛下就是天下,內庫就是國庫,陛下不應聚斂財物,而應將們庫財貨交付國用。

戶部尚書說的大義凜然,卻沒想萬曆皇帝當即就暴怒,抓起身邊一個筆架就砸了過去,筆架是玉石雕成,份量不輕,而且萬曆皇帝臂力不弱,也有準頭,這一下要是砸中了,搞不好立刻就是頭破血流,

還是王通眼疾手快,一把將戶部尚書扯開去,朝會上不管是太監還是大臣都是跪下,齊聲說道:

“陛下息怒!”

“朕在天津衛,在歸化城收了點銀子,日子過得寬鬆些,你們就看不過去了,從前可有天津衛?從前可有歸化城?你們的日子難道過不下去了嗎?還不是一個個的想要多撈些,少交些,這天下不光是朕的,也是你們的,你們就願意這樣敗壞!?”

萬曆皇帝的喝罵,讓下面的戶部尚書從滿臉通紅變成了滿臉慘白,最後磕頭在地上,萬曆皇帝冷笑了聲繼續說道:

“稅賦連續少了三年,明年如果再少的話,你這個差事也就沒必要做了,告老還鄉就是。”

看著有內閣大學士要開口,萬曆皇帝又是說道:

“朕派到兩淮去的內官已經是來信了,說是今年的鹽稅銀子怎麼說也能有四百萬,爲什麼,還不是砍了三個巡檢,鹽政衙門裡砍了幾個書辦,這就都老實了,你們再不好好做,朕宮裡能幹的人多,都派出去!”

宮內派稅監、礦監等專門負責收稅的宦官去地方,是朝臣和地方上最牴觸的,被認爲是惡政,自嘉靖年間起,宮內就不再向地方上派出這等臨時差事性質的宦官,朝臣們聽到萬曆皇帝突然提起這個,各個變色。

戶部尚書宋鎮更是臉色慘白,他做這個位置不久,賦稅變少,國庫也變得空虛,他想不出什麼辦法,就琢磨著在皇家的內庫上做文章,反正將責任推給皇家,自己就沒有責任,而且能將天津衛和歸化城兩個財源拿到手,不僅眼前的窘迫局面可以解決,自己也能撈到不少的好處。

不過,他畢竟是新任,有些禁忌並不是那麼明白,一上來就是觸了黴頭,還引起萬曆皇帝的這番話。

宦官們到地方上收錢,往往不講究什麼手段,誰有錢就向誰下手,地方上有錢的自然都是豪伸大族,官員親屬,宦官們一到地方上搜曹,受損最大的就是官員,所以朝臣每逢此事都要據理力爭。

這次宋鎮引起此事,必然會被上上下下的官員敵視,將來的麻煩還多得化。

戶部尚書宋鎮提出內庫補國庫的建議,是他自己爲了出風頭推卸責任,衆人看笑話的心思多,他算不得申時行一系,也算不得王遴這一系,只是有人告病出缺,他恰好資歷符合補上來了而已,正看看笑話間,卻聽到萬曆皇帝要向下面派宦官斂財,這個就是觸犯大家利益的事情了,少不得要據理力爭。

派內官下地方上收稅,有先例卻沒有法理,而且肯定會讓地方上沸沸揚揚,無法收拾,實在是麻煩的很。

而且以目前的局勢,怕是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也不會支持,王通又一直在一邊默不作聲,萬曆皇帝也沒有堅持自己的動議,只是氣呼呼的散朝。

散朝之後,照例留王通私下召對,然後又是提起了再造天津衛遠個話光。

眼下這個局面不是說從容議事,而是要找個理由搪塞過去,王通和萬曆皇帝相處的太久了,知道皇帝現在這個樣子是發脾氣了,應付過去再說。

王通腦中思緒飛快運動,實際上眼下就有幾個立竿見影的法子,比如說天津衛商稅全面鋪開,可這個對自己系統就有切實的損宇了,涸澤而漁的事情,王通不願意去做,再有就是歸化城那邊的各項稅賦由內庫變爲國庫,但這個萬曆皇帝肯定不願意去做。

“陛下,天下間實行平安牌子如何?”

店鋪掛平安牌子,可以保平安,遇事可以尋找錦衣衛申訴,大明沒什麼商稅,官員們也以收稅多爲恥,可官員和差役對店鋪的勒索卻是極爲常見,這平安牌子實際上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商稅,同時藉著錦衣衛的權威革除一些陋規。

“田義,你怎麼看?”

“萬歲爺,京津每年平安牌子能收上三十萬兩,有十五萬兩都是撥給治安司和天津衛那邊,如果天下間都是實行這個規矩,每年三百萬兩以上還是有的,不過如今這平安牌子都是由錦衣衛的差役收取,如果擴展到天下各省,是否也要錦衣衛這邊來做?眼下錦衣衛各省分駐千戶,如果收取是否要分駐到每縣,如果不用錦衣衛收取,下面黑幕重重,會不會利國不成反而害民?請陛下三思!”

田義四十餘歲,正是壯年,聲音中少了尖利,卻有幾分渾厚,他反問幾句,已經將事情說明。

萬曆皇帝陷入了沉思,王通垂手低頭站在那裡,眉頭卻皺了下,田義這話說的處處出於公心,可其中卻有個意思,如果平安牌子鋪開,要是按照現在的規制辦,錦衣衛的勢力就會急劇的膨脹。

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維護平衡,王通權重已經是個問題,平安牌子鋪開,錦衣衛勢力膨脹,王通權勢進一步膨脹,萬曆皇帝自然不願意看到。

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田義說的沒錯,但他完全可以換個角度來說,現在這樣的陳述,明顯是針對王通。

田義和王通並不是一個陣營,王通也不指望對方和自己親善,但卻沒想到對方心中有敵意。

“這法子雖然可行,可讓錦衣衛這邊遍佈天下,怎麼也需要幾年的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想想別的法子吧!”

萬曆雖然用這個理由否定,可明顯是田義說動了他,王通擡頭,看到田義正在盯著自己,萬曆皇帝臉上的焦躁之色絲毫未減。

還沒等萬曆皇帝繼續發問,王通臉上卻有了笑容,溫和的繼續說道:

“陛下,錦衣衛的職責是內衛、偵緝、維持治安,當年收平安牌子規費也是事出有因,並不應該是常態,此次平安牌子推行天下,又怎麼能依舊讓錦衣衛辦這個差事,臣覺得,稅賦乃是天下大事,而戶部和地方上盤根錯節,不知道多少人在這稅賦上吸血,朝中若無強人,地方上就是膽大妄爲,這稅賦年年減少就是明證,如此大事,卻這般趨勢,對江山社稷可是大大有害。”

“說說該怎麼做吧,這些事朕天天看到。”

萬曆皇帝沒好氣的催促了一句,王通笑著點頭,開口說道:

“陛下,事關江山社稷的大事,自然是宮內的人做起來最放心,不如新設一衙門,總管天下稅務,爲了防止地方上下其手,此衙門不歸督撫布政使管轄,而由內廷直控,兩京一十三省,省、府、州、縣,各級稅官不由地方任命,而是該衙門直管直接任命,地方無權干涉,以稅賦收取多少決定考覈升記……,

王通才幾句話,萬曆皇帝已經是聽的入神,王通說到這裡,田義忍不住插嘴說道:

“若是這般,爲求升遷恐怕是層層橫徵暴斂,到時候必將激起變亂,那豈不是成了惡政。”

這田義果然是和朝廷中的清流一個路數,一文錢收不上來,真鬧了變亂,朝廷無錢發餉,連壓都壓不下去,那又如何說。

“定下稅額,各處都有稅基,覈定稅基之後定下稅額,比稅額多收些,那是他的本事,要是短少,那就是他的錯處,設立這個衙門正可以藉此再次清查天下田畝,並釐清天下商鋪生意。”

萬曆皇帝連連點頭,這時拍手說道:

“這個主意不錯,一舉數得,這個衙門叫什麼名字好?”

“陛下,國稅局如何?、,

“兵仗局、銀作局、酒醋面局不錯,以後這二十四衙門就要變成二十五衙門了。”

萬曆皇帝笑著點頭說道,“局”這個官衙名字,只是用作內廷相關的衙門,這個國稅局一聽就是內廷的。

“萬歲爺,王大人這法子高妙,不過這麼一個從京師到下面縣的大衙門,從籌備到設立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且不說這個,朝中的糾纏恐怕就要積年累月,還是要有個應時見效的法子纔是。”

田義又是說了句,萬曆皇帝回頭瞥了眼,神色淡淡,田義身子顫了顫,躬身退了步,萬曆皇帝轉過頭,卻順著田義的話頭說道:

“王通,還是要有個見效快的法子纔是,眼見著這國庫裡的銀芋一點點少下去,雖說現在還沒什麼大礙,但朕心裡著急啊!”

萬曆皇帝對賦稅之事有一種執著,這個倒不是今日,不過今日朝廷上的爭論卻讓萬曆皇帝有些鑽牛角尖了。

“陛下,松江開埠如何?”

王通腦中電光一閃,脫口說道。

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593章 雙局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669章 京師清流第311章 借亂殺人列馬出牆第820章 婚禮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679章 收服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651章 大明多虧有你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54章 老虎屁股總有人摸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557章 天津海防 倒也不懼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664章 自討苦吃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608章 夜深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684章 本官是來救你們的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690章 變動第763章 慢攻城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65章 查案所遇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830章 下江南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196章 強敵未必難 雷霆斃賊將第818章 抽打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17章 生意經第640章 雖不捨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369章 人非聖賢 誰都有錯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777章 遊園會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493章 不得閒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111章 今日知爲皇帝之貴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308章 猶豫第793章 糾結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998章 虎威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741章 北疆動
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593章 雙局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627章 有才當用心安身疲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171章 工部任主事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669章 京師清流第311章 借亂殺人列馬出牆第820章 婚禮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239章 國事家事第679章 收服第386章 海上敵來 火燒廣船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651章 大明多虧有你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54章 老虎屁股總有人摸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847章 秦淮河上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557章 天津海防 倒也不懼第657章 各路派人看王通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135章 武夫總有殺人時第929章 不願爲 不得不爲第664章 自討苦吃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608章 夜深第759章 勝利不代表戰爭結束第684章 本官是來救你們的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690章 變動第763章 慢攻城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44章 崇文門生人難進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65章 查案所遇第438章 首級貴如金!!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830章 下江南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754章 出陣而戰第191章 離京在路上第1112章 決心和結果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196章 強敵未必難 雷霆斃賊將第818章 抽打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190章 東廠保平安第534章 人力系統年少親衛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114章 鼓聲響起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17章 生意經第640章 雖不捨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369章 人非聖賢 誰都有錯第1035章 呂宋血案第243章 獲利艱難合夥重來第777章 遊園會第689章 又有新秀來第97章 服人未必服心第493章 不得閒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108章 魚無水如何第111章 今日知爲皇帝之貴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554章 深陷其中 羣情涌動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308章 猶豫第793章 糾結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234章 家中小事 立營練兵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300章 嫌隙生大明開發商第105章 何以報德第474章 關門容易後續繁第722章 王通所爲 衆官不明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998章 虎威第773章 明辨 挑撥 留客第741章 北疆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嘉峪关市| 高要市| 钟山县| 龙海市| 武定县| 绍兴县| 西乡县| 理塘县| 镇宁| 昭苏县| 南汇区| 库尔勒市| 盐池县| 时尚| 景泰县| 岚皋县| 巩义市| 宜川县| 富裕县| 蒙阴县| 都安| 郁南县| 高平市| 盐边县| 瓮安县| 长宁县| 勃利县| 兴安盟| 陇川县| 宜兰市| 中西区| 平乡县| 湖北省| 县级市| 黄龙县| 兴义市| 台州市| 清苑县| 金平|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