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朕自籌一百萬兩

卜花銀加額度二十萬兩,這是張居正和馮保議定的數心兒叫且已經報慈聖太后李氏得到同意。

不過這件事在張居正的爭取下。決定到萬曆皇帝大婚後再提出來下旨決定,因爲那時候宮內的用度減少,或許還有再壓縮的可能。

慈聖太后李氏力求節儉,馮保又有其他撈錢的路子,張居正的這個,建議他們二人自然是完全同意。

卻沒想到今天萬曆皇帝在朝會上提了出來,雖說國家大計是張居正定下,但在這個場合,天子說出。那就是旨意,上下就必須要認真對待。

張居正皺著眉頭又是看了馮保一眼。卻發現馮保也在詫異的看著皇帝,他的目光到是和邊上的張誠碰上。張誠也苦笑著搖了搖頭。

看來此事完全是小皇帝自己的主意。張居正肩膀動了動,站的更端正一些,皇帝不是那個奶聲奶氣的小孩子,已經長大了,自己也越來越有決斷,或許應該用更慎重的態度對待。

聽到皇帝這句話,張居正還算是平靜,戶部尚書馬自強則膝行上前幾步,懇切的說道:

“陛下,天下財賦本是定數。宮中金花銀多用一些,宮外就少用一些,如今府庫充盈,只是收上了從前的積欠,花錢處還有很多,三十萬已經是戶部咬著牙擠出來的,請陛下慎思慎行啊!”說完之後,重重磕頭,朝堂上的氣氛有些變了,張居正也顧不得什麼君臣禮節,只是回頭掃視了一圈。

張居正雙眼極有神江被他眼光掃過,衆人都感覺心中顫了顫,張四維和申時行幾乎是同時出列拜下,激動的陳奏道:

“陛下,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今國家中興,處處都是用錢之處,萬不能擅開惡例,按刮民財爲一家用啊!”

“加金花銀,江南江北平民百姓稅賦又重,天下必將不寧。或有外患內賊趁虛而入,請陛下慎思!!”

這兩個。人說完,馬自強、李幼滋,不再內閣的各部尚書,都御史等等人都是出列跪下,言辭便給的就說幾句慷慨激昂的話,覺得言多必失的。就跪下磕頭。

萬曆皇帝臉上始終帶著笑容。衆人跪下的時候他臉上的笑容僅僅是稍微僵硬了下,但還在笑著。

這樣的笑容落入大臣們的眼中,更顯得莫測高深,張居正一撩朝服下襬,也是跪在了皇帝的面前,肅聲說道:

“陛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臣民就是陛下的子女,陛下吃穿用度,俱是天下臣民供應。做長輩的多用一分。做子女的就少用一分。爲天下計,請陛下愛惜子民。莫要奢侈用度。”

“寡人還沒說加多少銀子,爲何諸位愛卿就這麼懇切,都起來都起來,君臣議事,跪這麼多話都沒有辦法說了。”

羣臣們卻沒有起身,萬曆皇帝也不堅持,開口笑著說道:

“馬愛卿,寡人問你,這金花銀都是那裡來的銀子?”

“回稟陛下,金花銀都是江南各省的賦稅折抵。”

“這些賦稅什麼稅啊?”

“多是田真。”

一問一答,衆臣漸漸直起身,目光交流,這個問題按說都是常識的東西,被萬曆皇帝拿出來講,衆人越發覺得詭異。

“田賦?也就是說寡人要加金花銀的額度,攤派還要攤派在下面的百姓身上是吧?”

“聖明天縱莫過於皇上,陛下多用一分,百姓農戶就少用一分,還請陛下體恤民生,不要增加金花銀。”

“寡人在裕王府的時候還不過也記得來府上的客人經常說什麼江南豪富,資財聚斂不在田土出產,而是在工商貿易,既然農戶百姓的稅賦不能收,爲何不去收取商稅?”

一聽萬曆皇帝提起商稅,屋中諸人齊齊色變,張居正抗聲說道:

“陛下。國之財賦正途在於土地,田賦操役纔是國家支柱,商稅乃是微末小道,若大用,定然敗壞江山社稷,陛下萬萬不可有此打算,請陛下三思,請陛下慎之!!”

“請陛下三思,請陛下慎之!!”

衆臣異口同聲的說了句,然後一同磕頭下去,屋中能聽到近乎整齊的悶響,萬曆皇帝眉角挑了挑,臉上笑意淡了些,又是開口問道:

“張先生,除卻鹽稅之外,大明一年的商稅能有少?”

“回稟陛下,天下商稅去年一共二十七萬,主要在運河上稅關所的。但祖制此稅須用來修繕河工。整飭漕船,不得挪用。”

這個問題卻是戶部尚書馬自強搶先回答,畢竟術業有專攻,朝臣們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不敢讓皇帝找出語病來。

萬曆皇帝笑著點點頭,開口說道:日08姍旬書曬譏芥傘特”忽要把每年的金花銀額度定爲二百二十萬兩,加百二鬆才”諸位臣工意下如何!?”

誰也沒有想到話鋒一轉居然直接說到了額度,這額度也太過驚人駭目。一百二十萬兩,大明的財賦一年纔有多少兩銀子。

首輔張居正眉頭緊鎖,滿臉都是肅然之色。又是磕頭說道;

“陛下,這數目太過匪夷所思,若真頒行天下,則百官不知所以,則百姓惶恐振怖,太平時節必然動盪。社稷也有傾覆之險,陛下,此情此景,列祖列宗可願意見到,先帝的在天之靈可願意見到,太后娘娘又可願意見到!!?”

開始還是苦勸,後來腔調已經越來越嚴厲,萬曆皇帝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左看看右看看。咬牙上前湊在萬曆皇帝耳邊說道:

“萬歲爺,奴婢們省省,宮內的用度還能再擠出來些,和諸位大人再這麼爭下去,太后娘娘非得發脾氣不可,萬歲爺忘了跪太廟的事情了嗎?”

萬曆皇帝跪太廟,慈聖太后穿著正裝要祭告祖宗,行廢立之事,這是萬曆皇帝最怕的事情。

按照馮保的估計,說出這句話來,:卜皇帝也就見好就收了,不過這次卻有不同,萬曆皇帝卻給了他一個笑容,低聲說道:

“馮伴伴不必擔心,聯懂得分寸。”

馮保一愣,突然感覺面前的這個人已經不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那個,孩子了,那熟悉的圓臉上充滿了自信和從容,隱隱有一種氣勢散發出來。這位小祖宗真的已經是皇帝。

也不知道是感傷還是什麼情緒。馮保卻下意識的後退一步,低聲說

“老奴孟浪了,請萬歲爺恕罪。”

萬曆笑著點點頭,轉過去對錶情依舊嚴肅異常的張居正說道:

“張先生說的這般,那寡人讓一步,加一百萬兩如何。”

張居正神情肅然已經有些怒意。他有點搞不懂,萬事都在自己把握的小皇帝爲什麼突然提起這個莫名的議題,難道是朝中有人攛掇,可真要如此,馮保那邊的東廠和自己掌控的錦衣衛不可能一點風聲都不知道。

“陛下,一百萬兩亦是太多,請陛下慎思!!”

張居正也不磕頭,只是在那裡朗聲說道,聲音已經有些高,文淵閣外門那邊的簾子被人掀起一個角,幾名侍衛看了眼,又是放下簾子。

“聯加這一百萬兩,若是不加田賦,不加商稅,那又如何?”

本來磕頭在地的衆臣齊齊擡頭。愕然的看向小皇帝,天子莫非是喝酒了怎麼說出這等癲狂的話語來,就連張居正都是愕然膛目,馬自強反應的倒快,連忙說道:

“陛下,鹽稅亦是根本,萬不耳洞澤而淡

“馬愛卿考慮的周到,聯也不在鹽稅上打主意。”“若加稅賦名目,還是苦了黎民百姓,”

“聯不會新加稅賦名目。”

文淵閣中完全安靜了下來,無論是大臣還是太監都盯著坐在龍椅上的萬曆皇帝,這位十五歲的天子老神在在繼續說道:

“不加稅,不開捐,不去擠佔國庫公款,既然定下這一百萬的額度。聯自籌就是,不過聯的事就是天下事。聯的行爲就是規矩法度,說這個不過是預先知會列位臣工,各位都起來吧!”

安靜了會,衆臣們紛紛起身,內閣大學士、戶部尚書馬自強年紀大了。此時昏頭漲腦的問了一句:

“陛下,稅賦不加,不開新捐納,不擠佔國庫公款,宮內又從何處去籌措這多出來的一百萬兩金花銀?”

張居正突然開口說道:

“皇莊皇店乃是擾民之舉,太后娘娘斷不會容許此事。”

“聯不會在這上面做文章。”

此時就連張居正也糊塗了,網要繼續追問,就聽到身後張四維輕咳了一聲,申時行用極低的聲音說道:

“閣老,這是天子!”

張居正這才深呼吸了一口,覺得自己逼迫太過,但還是把話說死的好。免得今後生出是非來,當下說道:

“既然陛下如此說,臣等自當遵從。不過不加稅,不開捐,不擠佔國庫公款,不開皇莊皇店,這些內閣都要寫進票擬之中,不知道司禮監能不能批紅?”

“聯說的,聯自然會準,司禮監又怎麼會不批紅。

話說到這般,不管怎麼匪夷所思。都要給個了結。張居正嘆了口氣。和衆臣一起拜下。

“臣等遵旨!”

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1041章 向南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55章 前奏第86章 欺生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796章 憤懣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5章 無奈閒差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49章 籌辦第341章 事出有因宮中新貴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1011章 櫓車左翼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13章 規矩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51章 內閣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33章 織網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549章 海上抓賊 以大欺小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87章 有驚無險激勝心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771章 明軍已入城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21章 樂得誤會第930章 尋釁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844章 心仍在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968章 論松江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586章 等到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816章 一 二(三)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842章 南京海瑞第31章 多問多答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
第73章 峰迴路轉終有報第547章 坐船殺賊去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88章 拉攏分化 帝王心術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989章 雷霆霹靂第1041章 向南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663章 朝堂激辯第321章 塵埃落得失誰知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17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55章 前奏第86章 欺生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672章 土雞瓦狗一般第421章 人心微亂 禁軍出行第848章 你是誰啊第1129章 明軍三萬 倭寇十一萬第796章 憤懣第1028章 這次要佔個先第5章 無奈閒差第159章 老將講武 童言無忌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854章 水中假小子 船上射光頭第683章 實力爲尊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49章 籌辦第341章 事出有因宮中新貴第453章 王通實在可惜第1011章 櫓車左翼第487章 無心之利何人爲將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13章 規矩第273章 談笑定國策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51章 內閣第400章 新任太監 稅官落水第990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233章 織網第1337章 史書多曾言第549章 海上抓賊 以大欺小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866章 王通在臨清州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839章 誤會 伶俐人第446章 成敗自知 千頭萬緒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615章 天家有無情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495章 董千戶抓丁第87章 有驚無險激勝心第427章 似是巡遊 小心爲上第297章 尚書換大使功勞換黑臉第771章 明軍已入城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21章 樂得誤會第930章 尋釁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844章 心仍在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548章 船行海上 似是出遊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1087章 御書房慈寧宮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10章 前倨後恭自取辱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875章 一年已不同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1069章 大明之東三島天下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968章 論松江第411章 借貸生財京津倒流第586章 等到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09章 天津衛香亂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816章 一 二(三)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834章 萍水相逢一壺酒第842章 南京海瑞第31章 多問多答第1070章 萬曆二十年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和县| 莎车县| 万年县| 灵丘县| 平南县| 辽阳市| 临洮县| 扎鲁特旗| 洪湖市| 图片| 南通市| 三明市| 无为县| 尖扎县| 静宁县| 宁陕县| 桐城市| 石楼县| 龙井市| 蕲春县| 临邑县| 通化市| 兰州市| 郯城县| 新野县| 汝城县| 衡山县| 平塘县| 正阳县| 子洲县| 南岸区| 阳城县| 通河县| 浪卡子县| 满洲里市| 东平县| 大厂| 临猗县| 海林市| 调兵山市|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