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下棋閒談有意無意

十月十二泣天晚卜京師中依舊歌舞昇平,似乎沒有山知咀日輔張居正的父親已經病故的消息。

新任吏部尚書張瀚自從做到這個個置之後,就頗爲的低調,同僚親朋的邀請一概拒絕。閒暇時也都在家裡,閉門不出。

京師中熟悉張瀚的人都知道。這位吏部尚書喜歡手談,送禮的人送什麼珍寶他不要,但要是什麼上好的檀木銀絲棋盤,玉石的棋子之類。那就欣然接受了。

天黑下來,張瀚的管家就在自家老爺書房的周圍走了一圈,把還在這邊的下人們都給趕走。因爲自家老爺下棋的時候要安靜,不喜歡有人走動。

書房裡已經點了燈,焚了上好的檀香,棋盤棋子都已經擺好張瀚正在那裡捧著卷棋譜讀,時不時的在棋盤上擺個模樣出來,頗爲的入神。

“東翁,勞您久等了!”

外面一聲朗笑,一名中年儒生走了進來,看他身上穿著的袍服,應該是個舉人的身份,他不禁相貌清癮出塵,舉手投足之間都有種不同凡俗的氣質。

吏部尚書張瀚何等的身份,見到此人進來卻也頭笑道:

“錢先生來了,可吃了飯,五日前不過輸了三子,今日一定要贏一局纔是

那中年人展開手中的摺扇,輕扇了幾下,扇面上用龍飛鳳舞的寫著四個字,一看就是名家的手筆“天下第五

這中年人就是張瀚的棋友,姓錢,名春平,自己取了個號,喚作黑白子,這錢春平的父輩曾在長蘆做過一任鹽政使,掙下了偌大的家當,錢春平就不是科舉的料子了,到三十五歲才中了個舉人,然後再無寸進。

讀書不成,這錢春平卻精通,便是這圍棋,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號稱北地第一,可巧,天下間幾個下棋最好的幾人不是在杭州就是在松江,江北之地也就是這錢春平了,他也曾去江南和那幾人下過,都是小敗,所以請人寫了這個“天下第五。的扇面,每日拿著。

他家裡有錢,又有舉人的功名。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也經常有那些喜歡下棋的高官貴人和他手談幾合,說白了,這錢春平是京師的高級清客之一。

張瀚喜歡下棋,一來二去,兩人也就成了朋友。錢春平這人從不和主家求什麼,也就是下下棋,或者飲酒作樂,他也圖個輕鬆自在。

新任吏部尚書,怕的就是親近人求官,不給駁了面子,給了又落了口實,這錢春平混跡各處。看得明白,偏又不求什麼,下棋好這個自然不必說,張瀚對他是越來越欣賞,張瀚府上的管家見到各部的員外郎也不過拱拱手,見到這錢春平卻要正經禮節,還要稱呼聲“錢老爺。的。

玉子落檀盤,最是講究,落子聲音清脆悅耳更添雅興,錢春平下棋。分寸掌握的極好,讓對方覺得廝殺激烈,雙方實力相差不遠,始終有繼續的興趣。

二人下棋的時候,也習慣談些京師中的趣事軼聞,這錢春平雖然是個舉人的出身,可架不住見得多,思路也活,儘管地位懸殊,可也經常能給吏部尚書張瀚不錯的意見。

下了二十幾手之後,張瀚自覺有一招妙棋,下了之後那錢春平也思索了一會,不由得心情大好,笑著問道:

“如今京師中可有什麼趣聞。錢先生說來聽聽。”

錢春平似乎想好了應對的法子。又是落下一子,琢磨了下說道:

“如今京師太平的緊,無非是那家青樓又來了什麼姑娘,誰人在賭坊得了個大彩頭,對了,有一樁事。東城和西城的幾家玩物鋪子掌櫃吃酒,席間說升官圖要改,要不然玩起來不切合實情。”

升官圖是個遊戲,搖散子取點數。根據點數大決定升遷和途徑,大體是根據眼下的官場規矩畫的路線圖,最開始有幾種選擇,比如說科舉、僧道、醫巫之類,科舉又有進士、舉人、監生等等。

有這麼一套升官圖,孩童在玩樂的時候,對社會對官場都有個大體的瞭解,這一套東西,無非是一張圖,一套牌,幾個散子,家境稍微過的去的人家都會買上一套備著。

聽到這個”張瀚也來了興趣。笑著問道:

“這倒是新鮮,要怎麼改,大明官制可一直沒有動啊!?”

錢春平欠了欠身子說道:

“說出來張大人莫怪,這件事還和大人的官位有些牽扯?”

這說法更讓吏部尚書張瀚感興趣,連連出言催促道:

“但說無妨,不過是個孩童的玩物,那裡面還有內閣輔呢,也沒見張閣老下文禁了此物。”

“東翁,原本這升官圖,要是搖對了點子,一步步的上去,到了舊一立一職銜的時候有個一分叉,去做尚書環是去做都御使。哽贊北入閣

張瀚在邊上的茶幾處端起杯茶水。笑著抿了口,說道:

“孩童玩意,到也有幾分真實處。

“所有的路線都到了頂了,這頂也分個高下,第一的自然是內閣輔。第二是次輔,不過吏部尚書總攬天下吏政。往往和次輔並列甚至略高,吏部侍郎則是等於其他部的尚書。”

張瀚搖頭笑道:

“記得本官孩童時候也玩過,就是如此規矩,倒是勾起不少回憶。錢先生說下去。”

錢春平露出些尷尬的神色,又開口道:

“那幾家玩物鋪子的掌櫃說,如今張閣老當政,無論內閣大學士還是各部的尚書,都是張閣老他老人家的屬夾而已,不若改改這分叉,拉平下面的

吏部尚書張瀚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看到張瀚的臉色變化,錢春平慌忙的從座位上站起,拱手抱拳賠罪道:

“學生多言孟浪了,還請尚書大人恕罪”。

張瀚擺擺手,淡然說道:

“說的到也是實情,有什麼可怪的,來來來,下棋下棋。”

白子落下才覺不對,儘管才下了二十餘手,可張翰這步棋卻是大大的昏招。接下來已經不需下了,必輸無疑。若是贏了。那肯定是這錢春平讓的厲害,張翰嘆了口氣。伸手把棋盤攪亂。

錢春平又是起身,抱拳深深一揖。開口自責道:

“還是聳生多言了,大人心已亂。今晚這棋還是不要下了吧”。

張翰點點頭,拿起棋譜看了眼,嘆氣低聲道:

“任誰也看不開這樁事”錢先生。且記得慎言二字啊!”

張翰話中已經有了隱隱的警告之意,錢春平輕笑幾聲,灑脫的說

“錢某早就無意官場,家中又不缺糧米,無牽無礙,自然不會出去亂嚼舌頭,錢某和大人下了快有一年的棋,大人和錢某所講,可曾外傳過嗎?”

“錢先生莫要多心,本官不過叮囑幾句罷了,景文,你送錢先生出府,然後再來下。”

張翰揚聲招呼管家進門,把這錢先生送出。等人都出了書房,張翰站起身走到書架前,拿起一本書就著燈火讀了一頁,隨即煩躁的丟在一邊,在書房裡走了幾步,那管家已經回來,張翰低聲說道:

“三天回來的大全,讓他呆在自己的宅院裡,不要和別人說話,也不要出門,你送一百兩銀子和一個放心人過去,銀子供他吃穿用度。事後還有賞錢,派去的那個。人讓他盯緊了大全!”

管家連忙躬身答應了一聲,張翰敲了敲:

“捎兩個字給宋嬋嬋,慎言。”

管家答應了之後,快步的出了屋拜

十月中旬的京師,可以用暗流激盪來形容。但表面上卻平靜異常。大家都覺得太太平平。

王通在武館的生活可以用無聊來形容。唯一有印象的一件事,就是萬曆皇帝頗爲納悶的和他講,說仁聖太后陳氏有一天他去請安問好的時候,拉著他的手說道:

“陛下,這大明是咱們朱家的江山

仁聖太后陳氏是隆慶皇帝的皇后。裕王府時候就是太子妃,儘管不是萬曆皇帝生母,可對萬曆皇帝非常好,萬曆小皇帝也一直頗爲孝順。

王通對這話也是糊塗,心想這大明朝本來就是你們朱家的天下,有必要單獨強調嗎,但這樣的話題王通也不會去深入,那就是給自己找麻

了。

他現在的興趣,更多的是放在那鐵匠鋪子上,十月十六那天,那富商領著他去那鋪子交割。

這鐵匠鋪王通的打算是先搬到自己的那個莊子裡,然後再行安排,去了那鐵匠鋪,做的第一樁事就是讓張世強提前了一個月的工錢。原本因爲那富商犯了案子,鐵匠作坊的工匠學徒都人心惶惶這下有了官面的人接手,又了錢下來,大家都心思都安定了。

交割完畢,王通又和譚將說了這鐵匠鋪怎麼向莊子搬的細節,接下把幾名熟手的鐵匠都叫到了一起。

王通解開隨身的包袱,把那把短火統放在了桌子上,開口問道:

“這個,咱們鋪子能打造嗎?”

十月十六的下午,湖廣地方送至京師的文報中提及,當朝閣老張居正的父親於九月二十六病故。

看前面這差距越來越大,老白也無言以對了,

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76章 征服者第1338章 冀王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209章 欽差還是聽差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233章 織網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35章 巡捕緝查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0章 激辯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49章 籌辦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58章 張誠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796章 憤懣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11章 借亂殺人列馬出牆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1121章 海戰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899章 立太子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654章 遭賊第1097章 彼此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21章 樂得誤會第1022章 下船威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618章 捨不得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608章 夜深
第572章 人皆有軟肋第876章 征服者第1338章 冀王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79章 開館在即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209章 欽差還是聽差第89章 早佈局 晚見人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808章 山呼萬歲兵入城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233章 織網第130章 微風漸起 何爲孟浪第436章 月黑追襲 攻虜不備請月票支援!!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678章 御用監來的又如何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89章 有心關照秦館大亂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35章 巡捕緝查第1052章 分贓大會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604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0章 激辯第545章 蟻穴潰堤 明暗紛動第1034章 萬曆十七年初第49章 籌辦第592章 波雖平暗流激涌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1058章 張誠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447章 大禮大利 皆爲人心!!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1113章 成竹在胸第907章 清算 脫身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458章 清丈大功 侄子不孝第506章 人已走雪將至第796章 憤懣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528章 天下新法津門利弊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266章 首輔回京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第212章 剋扣本常例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11章 借亂殺人列馬出牆第417章 收人心啥都買第1121章 海戰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128章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第146章 受氣而歸第320章 雷大天忽晴第648章 萬歲爺像誰第780章 答疑 藏兵於民第260章 安靜的街道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1116章 臨戰微調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39章 海上依然有大害第899章 立太子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1131章 清晨是一天的開始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21章 如此重禮 莫名受之第868章 身敗名裂的李植第764章 驅虜填壕第466章 燈下黑 見海王第654章 遭賊第1097章 彼此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551章 登港步戰 正是我長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378章 直言相勸負荊請罪第21章 樂得誤會第1022章 下船威第327章 湯山告密 千戶借馬第618章 捨不得第886章 清流暗動 自認智高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608章 夜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丹巴县| 吐鲁番市| 资中县| 凌云县| 开远市| 桃园市| 连南| 玛纳斯县| 柯坪县| 古浪县| 呼伦贝尔市| 汾西县| 藁城市| 龙口市| 朝阳区| 普兰店市| 荔波县| 二连浩特市| 溆浦县| 太白县| 鄂托克旗| 漳州市| 荣昌县| 石阡县| 儋州市| 保定市| 马公市| 察哈| 宁南县| 阆中市| 泰兴市| 黔东| 汉源县| 上饶市| 共和县| 阳信县| 桑日县| 玛曲县| 康平县|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