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據

這人明顯愣了一下,顯然是萬萬沒有料到,這諸多的學問都是天啓皇帝作出來的。

現如今市井之中崇尚新學的多,經學已經漸漸沒有了市場。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

在科舉選吏之後,憑藉八股文章來作進身階梯的門路已是斷絕了。

而四書五經已經不需悉心研究,只需通讀有所瞭解即可通過選吏的考試。因而迅速的開始失去市場,雖也有不少守舊之人依舊還頑固的疾呼,可實際上,這兩京十三省的百姓是最現實的,讀四書五經不就是爲了做官嗎?

不能做官了,我天天瞎捉摸幹什麼?

可新學不同,新學不但成爲了一些學堂的教授內容,選吏考試也需涉及,最重要的是,現在無論哪一個作坊,都在渴求新學的人才,若是能懂機械,那便是人上人,倘若還懂算學和律令的,也是光鮮體面,至於其他的學問,市場上也多有需求。

因而,在這利益的驅使之下,新學已然蔚然成風。。

這倒和廟中的菩薩差不多,倘若不靈驗,什麼真仙也無人理睬你,可若靈驗,必是人山人海。

任何時代都有被人推崇的對象,某些從萬全學子之中脫穎而出的人才也隨之冉冉升起。

畢竟這一些學問,還處於摸索階段,摸索出成果來,有時只需一個靈光乍現。因此,各種大家紛紛登臺,引人膜拜。

至於天啓皇帝的這些手稿,其中較有開創性的就有好幾個,更不必說,其中還涉獵到了許多讓人覺得新奇的東西,尤其是涉及到工程的,更是讓人覺得讚歎。

這一方面,是天啓皇帝的基因確實不凡,另一方面,怕也和宋徽宗的行書以及繪畫一般,但凡是做皇帝的,手邊的資源幾乎是無限的,只要你當真感興趣,你的視野和水平從一開始可能就已超過了天下九成九的人。

很幸運的是,天啓皇帝恰恰就是這麼一個不務正業的天子。

張靜一其實也覺得有些意外,他擰著眉頭沉吟了很久,方纔道:“這裡頭沒有水分吧?”

“水分?”來人好歹也是軍校研究所的大佬級人物,連忙搖頭道:“這是諸博士們一起看過之後公論出來的,絕不會摻雜其他心思。”

得到了肯定的話,張靜一便很乾脆地點頭道:“那就請一些人好好整編一下,而後刊印出去。”

“喏。”這人毫不猶豫地應下,只是接著似是想到了什麼,略帶猶豫地道:“只是署名的話……”

張靜一倒是爽快地給了答案:“就取陛下的真名好了,這事我自會上奏,不妨事。”

這人便露出一絲微信道:“那便好。”

等這人一走,張靜一隨即入宮,倒也沒有立即提及這件事,只是和天啓皇帝閒聊片刻。

天啓皇帝倒是顯得有些沉不住氣,率先問道:“張卿,朕給你的那些手稿……”

張靜一眼中閃過了然,氣定神閒地道:“陛下……臣已交給軍中的諸博士了,他們水平高,自會有公論。”

天啓皇帝這下子反而有些忐忑,皺眉道:“他們會不會不識貨?又或者,朕才疏學淺,讓他們看了笑話。”

張靜一道:“陛下也是關注外頭新學的,陛下難道心裡沒底嗎?”

“說不上來。”天啓皇帝想了想道:“朕有時覺得自己的稿子很有開創性,可又覺得……”

這時候天啓皇帝倒是顯得沒有那麼有信心了。

張靜一笑了笑道:“臣的建議是,既是陛下的學問,不妨就直接讓人刊印,該怎麼來就怎麼來。”

張靜一這話倒是令天啓皇帝嚇了一跳,急忙道:“若是不好,豈不讓天下人笑話?”

“天下人自有公論,陛下難道這點信心也沒有嗎?”張靜一聲音沉穩地道:“陛下積攢了這麼多的文稿,盡爲陛下一生心血,若永遠藏匿在宮中,不爲人所知,對於陛下而言,也是抱憾終身的事。再者說了,臣對此倒是頗有信心。”

天啓皇帝面上陰晴不定起來,直直地看了張靜一許久,良久才道:“張卿所言,也有道理。”

說罷,天啓皇帝倒是說起了諸藩國的事,事實上,現在入貢的國家實在太多了,不說西洋(東南亞)、天竺諸國,即便是更遠一些的國家也紛紛派遣使者。

再加上建奴人和李自成等人在陸路的開拓,天下震動,妄圖修好之人,更是如過江之鯽。

天啓皇帝道:“現如今,方纔稱的上是萬國來朝,若是列祖列宗有靈,必是欣慰萬分。只是這萬國紛紛入貢,該當如何處置爲好。”

張靜一侃侃而談道:“臣知在歐洲那邊,有一國爲英國,此國日益強大,且締造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實力並不在佛郎機之下。可這英國發跡之後,卻四處挑撥,在歐洲挑起無數的戰爭,因爲只有諸國打的越發的厲害,英人方纔可從中牟利,它乃島國,並無外患,因而纔可以此,成爲春秋時霸主一般的存在。”

天啓皇帝道:“朕對此也有耳聞,不過據聞,當日聯合艦隊,他們也受了重創。”

“臣之所以提及它,並非是因爲它有多強大,如今我大明已締造鐵甲水師,這汪洋大海上,已無敵手,臣所言的是,對待天下萬國的態度,是需要根據自身的利益來做決斷的,既不可像當初朝貢的體制一般,一味的宣揚所謂仁義。也不可如蠻夷一般,只曉征戰、屠戮。”

“英人爲島國,無陸地之患,他們的艦船取得了優勢之後,只有不斷的挑起戰火,使整個大陸無法聯合,四分五裂,甚至陸路的交通斷絕,彼此仇恨,他纔可藉助艦船,與各個斷絕了陸路的國家進行貿易,也可確保陸地上不會出現強國,對他們造成威脅,因而,這對他們而言,乃是一石二鳥之計。”

“可我大明呢?大明處於大陸一隅之地,中原自古以來,也與天下進行貿易,貿易除了海路之外,還有便是陸路,所以從秦漢時起,就出現了絲綢之路,敢問陛下……陸路的貿易,最需要的是什麼?”

天啓皇帝沉吟片刻,猶豫地道:“鐵路?”

“鐵路只是交通工具。”張靜一道:“在臣看來,陸路的貿易,最需要的是安定。如漢時起的絲綢之路一般,所途徑的國家和部族,就有數十上百,任何一個沿途的國家發生了動盪,都可能一時斷絕商路,使無數的商賈血本無歸。因而,臣因此敢下斷絕,若是島嶼之國成爲霸主,唯有大陸動盪,烽煙四起,方可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一旦大明這樣的陸地之國手握天下精兵,要攫取貿易的好處,最需要的卻是這巨大的陸地上,安定祥和,方纔可以確保商路的暢通,使萬千商賈,無後顧之憂。鐵路纔可縱橫陸地的每一處角落。”

“因此,若是英人當真爲霸主,必爲縱火犯,四處放火。而我大明所求的,卻必然是天下皆安,唯有如此,纔可藉助天下四方萬國的安定,爲我大明源源不斷的帶來財富。”

天啓皇帝聽罷,頓感醐醍灌頂,眼中猛然的明亮了幾分,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卿家所言的是,大明需要許多的絲綢之路,而絲綢之路所過之處,就必須確保這一個個商路的安全。只是……如何能夠做到呢?”

張靜一自是早有答案,道:“既是萬國來朝,那麼陛下就需與諸國訂立盟約,盟約既要對我大明有利,確保我大明商路的絕對安全,甚至不惜可以直接控制商路。但與此同時,在對我大明有利的基礎之下,也可予以諸國一些永不攻伐的承諾,亦或者,可以大明的名義確保其宗廟的安全,如此一來,對於他們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幸事了。”

天啓皇帝聽罷:“這只是大致的思路,可細則呢?”

“陛下可讓禮部先擬出一個章程,至於其他的……再行斟酌。”

天啓皇帝顯出幾分不滿道:“禮部那些傢伙,朕是一個都不放心,如今朝廷已面貌一新,唯有禮部,卻是藏匿著不少頑固的,每日還在朕耳邊絮絮叨叨,要恢復科舉。”

張靜一笑了笑:“無妨,先擬細則,其他可再議就是了。”

天啓皇帝皺著眉頭埋怨了一通,最後卻也只好無奈點頭。

此時,他倒是猛地想起了什麼,隨即便道:“遼東那邊,四處征戰,你卻又跑來朕這兒,要教朕令天下罷兵?”

似乎因被天啓皇帝一語點破,張靜一有些尷尬,乾笑著道:“陛下,這……征戰是爲了更好的威懾,讓天下人知曉,我大明有氣吞天下的實力,唯有如此,纔會有人真心順服,臣不敢說蠻夷畏威而不懷德的話,不過臣倒覺得,這世上總需有人扮紅臉,有人扮白臉,臣不才,只好來做這惡人好了。”

天啓皇帝失笑道:“反正道理,朕是講不過你的,你橫豎都有理。”

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六百五十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第四百一十章:賺大發了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九十六章:覲見第二百六十九章:中興之主第八章:奏報第三百零四章:降服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六百八十六章:人心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九十四章:賞賜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四百四十八章:論功行賞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四百七十六章:最強兵器第二百零八章:萬衆矚目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五百六十五章:擴軍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七百六十一章:繁榮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五百四十二章:生殺奪予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臣弟見過皇兄第七百五十八章:擴張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一百八十三章: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四百八十四章:破賊第五百一十八章:除惡務盡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七百二十六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五百九十三章:富甲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四百八十一章:暴君第三百四十八章:身死族滅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四百六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三十九章: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一十五章:碾壓第三百七十九章:敗軍之將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一百七十六章:皇榜第五百九十一章:一個不留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一十三章:義不掌財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據第六百三十七章:仁政第四百八十三章:天誅地滅第五百六十六章:權傾朝野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二百五十五章:登岸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三十八章:財源滾滾來
第五百四十四章:神器出世第三百六十八章:財源滾滾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家沒了第六百五十章:圖窮匕見第七百一十一章:但願海波平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第四百一十章:賺大發了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漲第九十六章:覲見第二百六十九章:中興之主第八章:奏報第三百零四章:降服第五百一十章:亮劍第六百八十六章:人心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四十九章:請皇兄盡誅亂臣第三百七十章:弄死你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一百九十四章:賞賜第六百九十五章:穩操勝券第四百四十八章:論功行賞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二章:還朝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七章:一網打盡第五百七十一章:出擊 出擊!第三百四十章:入城第三百五十二章:你是什麼東西 也敢饒舌第三百九十一章:真相浮出水面第五百五十五章:整死他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三百零五章:驚天秘聞第四百七十六章:最強兵器第二百零八章:萬衆矚目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第五百六十五章:擴軍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七百六十一章:繁榮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四百五十六章:往死裡打第五百四十二章:生殺奪予第四百九十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二百八十九章:臣弟見過皇兄第七百五十八章:擴張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一百八十三章:出擊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四百八十四章:破賊第五百一十八章:除惡務盡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第七百二十六章:驅虎吞狼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五百九十三章:富甲天下第三百五十六章:順天應人的天啓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血債血償第四百七十一章:宏圖大業第一百六十八章:大治天下第四百八十一章:暴君第三百四十八章:身死族滅第三百四十六章:滅族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四百六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三十九章:打蛇打七寸第二百一十五章:碾壓第三百七十九章:敗軍之將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一百七十六章:皇榜第五百九十一章:一個不留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遠方來第七百一十三章:義不掌財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六十九章:人才啊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六百零一章:毀天滅地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據第六百三十七章:仁政第四百八十三章:天誅地滅第五百六十六章:權傾朝野第二百零四章:滔天大案第二百五十五章:登岸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六百四十六章:一個個都得死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鋒相對第四百七十八章:魚死網破第三十八章:財源滾滾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柳州市| 万荣县| 伽师县| 镇安县| 疏附县| 宁乡县| 盱眙县| 河北区| 宜兰县| 定日县| 治县。| 绥棱县| 右玉县| 广安市| 长泰县| 新和县| 舟山市| 雅安市| 镇坪县| 沧源| 资阳市| 肥乡县| 河北省| 沙洋县| 汉中市| 凤台县| 乌海市| 龙江县| 蓬莱市| 漯河市| 商城县| 武宣县| 昭通市| 眉山市| 冕宁县| 永善县| 余庆县| 武安市| 沧州市|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