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2章 忠貞秦良玉

第72章 忠貞秦良玉

“改稻爲桑”

這四個字是嘉靖年間搞出來的一個政策,將浙江大半田地改造成爲了桑田,生產絲綢。

用比較現代化的話來說,這叫產業升級。

但這樣的升級,導致了一個尷尬的事情。

南直隸的百姓見到浙江百姓日子因爲改稻爲桑變好後,他們也紛紛效仿,然後就導致了南直隸和浙江都改稻爲桑,大半田地都是桑田。

這樣一看,因爲改稻爲桑,百姓有了更好更舒服的生活,朝廷也可以用雜項增加稅收,似乎局面大好。

但這樣的大好下隱藏著一種危機。

南直隸和浙江聚集了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大明朝實際上有一億五千萬人,這裡最少就有五千萬人。

原本當地的耕地種田後,不僅可以養活五千萬人,還能產出多養活一千萬人的糧食,因此可以北上支援北方,這是一件好事。

可朱由檢不可能又去耍政治手段,又去打仗。

好像你遇難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整批漕糧一樣。

所以想出一個穩妥,又不刺激得利黨派神經的辦法,是朱由檢必須要做的事情。

“嗯?”聽到這話,朱由檢有些不好的預感,接過手書一目十行。

到了這個時候,原本在原產地不過三百文的一石糧食,運到北方就能賣出八九百文一石,利潤翻三倍。

歷史上沈廷揚在崇禎支持下運漕糧走海運,只是運一批漕糧,就爲崇禎省下了數萬兩銀子,讓北方稍微喘息,可見糧食的重要。

他從滿桂的講述中走了出來,並在第一眼就看向了楊漣。

要動海運,必須先把皇帝的威嚴推到最高,而推動皇帝威嚴的事情,無非就是打仗和政治手段罷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也收起心思,對滿桂、孫應元、戚金等人道:

“楊給事中認爲,若是走海運,運糧食前往遼東可行否?”

因此、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開始崛起。

朱由檢的話,讓所有人看向了楊漣,而他也不是傻子,只是開口道:

朱由檢一開口就試探起了楊漣,只因爲楊漣是東林黨中,少數背後沒有既得利益團體站隊的大臣。

又或者、如朱由檢老祖宗中的明憲宗朱見深一樣,兩手抓。

商稅和雜項對於齊黨和楚黨並不重要,對於浙黨比較重要。

“我明日會啓程返回京城,返回京城之後,會要求各地布政使司張貼告示,將御馬監募兵的要求,還有開墾燕山腳下荒地的事情傳告百姓。”

可如果一下就想著把最大的病痛幹掉,那麼只會讓它猝死。

如果連楊漣都不敢直面海運,那麼其他東林黨就更不敢了。

“滿桂你派人回宣府招兵,順帶看看戚老將軍的練兵之法,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地方,暫時監督代管羽林三衛。”

東林黨的支持者都是鄉紳,他們也是靠糧食土地吃飯的,很難保證他們和漕糧的事情沒有關係。

朱由檢見他不說話,也沒有說什麼,而是帶著王承恩退了下去。

信中內容並不多,只是一句“秦良玉已領酉陽白桿兵三千北上”。

漕糧被扣下盤剝,養活了江南的百姓,但北方可還需要糧食呢。

他們的糧食從哪裡進口?很簡單,只有四川和湖廣、江西三地的糧食能滿足他們的胃口。

但是對於糧食、誰動便死……

朝廷會責問南方漕糧爲什麼不到,四川、湖廣、江西官員會把責任指向江南,但江南會找各種理由搪塞。

至於那艘船是怎麼沉的?誰得利自然便是誰動的手。

要麼如嘉靖一樣,把整個朝廷玩在鼓掌之間,要麼就像明成祖、明太祖一樣,連番大勝。

若是小心翼翼,一點點的把各種小病祛除,那麼還能再活一段時間,但大病還是會爆發。

因此他只能靠好皇兄了……

可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人是五千萬,因此也就代表有兩千萬人需要進口糧食來吃飽肚子。

那就是改稻爲桑後,原本能養六千萬人的耕地被砍去一半,現在只能養活三千萬人了。

倒是兩人離開後不久,一名錦衣衛突然拿著手書向著朱由檢走來,並遞上道:

“殿下、事情有變,您恐怕要知道一下……”

楊漣隱晦的提醒著朱由檢,這也擺明了,楊漣想做,但他如果做,東林黨內部肯定也會反對。

只是眼下、有政治眼光和手段的人太多了,別說朱由檢,便是把好皇兄一起綁上賊船,估計結果也是兩兄弟落水而亡。

因爲他是真的敢殺人,而且一殺就是殺全家。

但當時的局面是,天下已經被流寇霍霍了,齊黨、楚黨、浙黨、東林黨之中的能臣,都被天啓、魏忠賢、崇禎三人二十幾年的制裁中幹掉了。

這個時候北方因爲漕糧晚到,糧食開始漲價,甚至出現饑荒。

說完這些、朱由檢沒有再說什麼,戚金三人拱手作輯,曹化淳點了點頭,而楊漣則是閉口不談。

大明朝眼下就好像一個百病纏身的老人。

朱由檢想要運漕糧直接前往遼東?可以,百官不攔著你,但是你的海船隻要有一艘出事情,朝廷上屬於齊楚浙三黨的官員就會彈劾你。

“化淳你留在軍營,明日替我接待石柱兵和秦將軍,後天工部的武功三衛工匠抵達,便可開始動工修葺皇陵。”

三省糧食收穫的時候,他們會用高價將糧食購買儲存,隨後將漕糧賣給江南百姓,攫取第一筆利潤。

可正如剛纔所說,這樣的好事是有一種危機的。

剩下一羣酒囊飯袋,只能糊弄崇禎,卻不敢坑崇禎了。

“若是事情對朝廷有益,自然可以辦事,但殿下需要想想,大明朝還經得起殿下折騰幾次。”

與增收商稅不同,糧食是這個時代所有黨派獲利的一個最簡單,最容易獲取的牟利工具。

在這個時代,能翻三倍的利潤,可以說完全激起了人心之中的惡念。

因此、他們將漕糧轉移到了這三省身上,並且三省漕糧運抵江南後,還會被扣下,先用高價賣給江南的百姓,攫取利潤。

因此利己的江南商賈集團就開始利用另一種手段來攫取利潤。

朱由檢沒有想到、秦良玉在派出了秦邦屏等三千石柱白桿兵後,又在短時間訓練了三千酉陽白桿兵北上。

這麼一來、他想要圍剿奢崇明的計劃就有了缺陷,但從另一面來說,這也代表他在北方的牌要更好打了。

“必須得把圍剿奢崇明的計劃改一改了……”

皺著眉,朱由檢在心中想到了這一點,隨後便收起了手書,準備收拾東西,明日返回京城。

(本章完)

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64章 孜孜不倦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99章 爭鋒相對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69章 滿桂到來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18章 國喪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422章 均貧富論
第561章 破屋太子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30章 調兵援遼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122章 京中兵馬無男兒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524章 老謀深算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61章 高標準養軍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291章 重開西廠 黨爭不斷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292章 哈剌溫山之戰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64章 孜孜不倦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653章 番外篇(一) 彈冠相慶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495章 復起孫傳庭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260章 收復朵甘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99章 爭鋒相對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595章 天災人禍第139章 俘獲巴約部大妃第69章 滿桂到來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607章 師徒相悖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18章 國喪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184章 遼東設省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253章 復套終戰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422章 均貧富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志丹县| 陕西省| 五大连池市| 宿迁市| 辽阳市| 福建省| 西畴县| 北安市| 咸阳市| 开原市| 南部县| 秦皇岛市| 屏边| 台前县| 那坡县| 滦南县| 新建县| 武功县| 西和县| 金乡县| 屏东市| 宝鸡市| 上林县| 循化| 安丘市| 四川省| 光泽县| 平利县| 巨野县| 江川县| 广水市| 板桥市| 乌拉特后旗| 嘉定区| 法库县| 万宁市| 海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延边|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