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8章 嶺北尋釁

“娘地,這冰天雪地,真的凍死人了,這次換防之後,誰下次還讓老子來北山,老子先錘了他個狗日的再說,不管官大官小……”

二月初二,當北方已經開始耕種,比起河套還要北上數千裡的北山以北還是白茫茫的一片。

在這白茫茫的樹林中,也響起了一道罵罵咧咧的聲音。

“別罵了,別把河對面的羅剎鬼引來。”

在一名明軍士卒脫褲子撒尿的時候,旁邊警惕的另一名騎兵提醒了一下他。

“怕甚?那羅剎鬼敢來,我兩槍把它天靈蓋打飛!”

撒尿的士卒叫囂著,但話雖這麼說,他還是老實的繫好了腰帶,翻身上馬,跟著同袍一起繼續巡視了起來。

這裡是北山北部的東西伯利亞地區,從天啓十年開始,明軍就在這塊地方駐紮著數百名士兵。

在天啓十一年,這塊地方的士兵被增加到了三千零三十一名,整整一營兵馬。

他們駐紮在勒拿河以東,防備著河西的羅剎鬼。

由於西伯利亞僅在每年五月到九月這五個月裡處於解凍期,因此明軍需要在第一個月就奔襲圍城,將沙俄在葉尼塞河以東的所有城堡圍困,然後駐守葉尼塞河,切斷雙方聯繫。

不過,隨著明軍拿下漠北地區,貝加爾湖東側被納入疆域,而漠東省也可以依靠勒拿河源頭之一的阿爾丹河將物資運往勒拿河沿岸的明軍石堡了。

城池的巡夜基本是靠兵馬司和衙役來維持的,但人數往往是在一百人到數千人之間。

儘管宵禁讓許多人不能上街,但杭州的百姓和官員們早就找到了漏洞。

這條支流叫維柳伊河,它的河源靠近葉尼塞河的支流通古斯卡河。

與鄂畢河和葉尼塞河相比,勒拿河的規模也是很大的,它的長度大約是七千餘里,流域面積爲二百三十萬平方公里。

地圖的內容他記得很清楚,因此他也明白,齊王殿下不會讓北方的羅剎鬼成爲大明朝新的北患。

當一道年輕的聲音在長山堡的城頭響起,長相清秀的吳三桂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鏡。

長山堡位於勒拿河中部,明軍在這裡駐紮的兵馬達到了一哨,也就是整整五百四十五人,而這裡也是明軍在北山以北兵馬最多的一個石堡。

沒了政務纏身,他的身心多少放鬆了許多,加上週素潔去照顧孩子們了,一時間朱由檢似乎感覺自己回到了十七年前,自己剛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殿下,這杭州城的規模,看樣子可不止六十萬人啊……”

馬車上的朱由檢冷靜分析,但滿桂沒有想那麼多,而是直接笑道:

“代價倒也不大,從瀛洲運糧抵達奴兒干的話……”

吹了一會晚風,朱慈燃的頭髮也被吹乾了,而這時劉順也頂著溼噠噠的頭髮來到了窗前。

但問題在於,打過去容易,補給就成了問題。

因此,每年六月的北山行省都會組織數千艘船隻來運送物資給當地的明軍。

沙俄是無力東進,明軍則是無暇西進。

這一路上四處都是人,人口稠密度與西南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塵暴,足於讓一支軍隊全軍覆沒。

北軍都督府和西軍都督府眼下是戰事最頻繁的地方,北軍都督府主要是收拾盤踞在哈密到嘉峪關之間的盜賊土寇和馬匪,還有就是受降東逃的一些牧民。

哪怕沙塵暴沒有干擾到軍隊,但隨著戰線拉長,一旦沙塵暴對輜重部隊造成影響,前方也將面對斷糧的威脅。

在錦衣衛的有意傳播下,許多葉爾羌和吐魯番汗國的牧民不斷東逃,對待他們,大明也是如數安置到了朵甘,並且按照每戶萬畝來發放草場。

像寧夏、西寧城這種人口十幾萬左右的城池,巡夜的兵馬司士卒和衙役人數在兩百人左右,但類似京城這種大城,需要的就是三千多人了。

眼下大明本土的草場足有三十幾億畝,雖然其中近八成的草原很脆弱,遠不如呼倫貝爾那樣的優質草場,但安置幾十萬牧民還是沒有問題的。

“怎麼了殿下?”

“都不打,那我自己打!”

所以要打沙俄,只能用圍城戰術,不過明軍想圍城也容易。

經過自家叔父的新政,朝廷尚且難以掌控江南,可想而知隆慶、萬曆年間的江南會是什麼模樣。

首先,西域有著自身的優勢,清軍之所以難以征討準噶爾,首要就是對西域比較陌生,熟悉程度不夠,軍事能力遭到一定的限制。

除了木頭和毛皮,他們想不出這裡有什麼值得朝廷駐兵的優點。

百姓們點著燭火開著窗,坐在自家屋裡、院裡玩著各種遊戲,一些達官貴人則是住在杭州城的一些高塔、閣樓之上。

一馬乘騎,兩馬運送物資,也就是需要調動最少兩萬七千匹駑馬,運送最少足夠三千人吃六個月的糧食。

兩人上了一輛馬車,而周素潔也在錦衣衛的護送下,帶著四小隻上了後面的馬車。

“末將領命!”滿桂連忙作揖,而這時馬車也抵達了西寧城內的府衙門口。

自從和碩特部進入大明被接納,並且每戶得到萬畝草場後,西域的許多牧民就和瘋了一樣。

“不能調火炮嗎?”滿桂不解詢問,朱由檢聞言則是和他解釋了一下西伯利亞的氣候和情況。

如果說紹興府還只能說是人多,那當他們來到杭州府地界後,鄉道都罕見的堵了車。

“卑職領命!”聽到朱由檢要動兵,陸元高稍微精神了一些,滿桂聞言也開口道:

“再命瀛洲布政使司楊文嶽籌措軍糧四萬石運抵奴兒干城,由九千民夫、兩萬七千匹駑馬隨北海營出征。”

在紹興府地界,他們甚至能遇到一樣騎著自行車從一個縣去另一個縣的人,以及十幾人爲規模的車隊。

它在北西伯利亞平原入海,沖積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

“那是對於你來說……”朱由檢輕笑打趣著他,而滿桂也抓了抓鬍子。

例如沙俄和大明的疆域以勒拿河來劃分,河東歸大明,河西歸沙俄,兩方從天啓十二年接觸以來,並沒有爆發太大的戰事。

他們從金華府出來後,一路上在鄉道上見到的人更多了。

“著吳三桂爲嶺北總兵,領北海營,以及北山九千民夫,於今歲六月出徵,飲馬冰河以東。”

算上路上的損耗,大概需要四萬石,

憑藉天啓十一式步槍,吳三桂有自信帶領一營兵馬就擊敗羅剎國,因此他才申請把自己調來了這苦寒之地。

火車站裡,朱由檢一邊走向站外的馬車,一邊呢喃自語,不由皺眉。

上了車後,滿桂大致看了加急內容,面對這樣的內容,他不由笑道:

“就這點小事也需要八百里加急?”

這個時代沒有國界,但一些潛規則還是有的。

《大明坤輿總圖》這張圖,吳三桂曾經在萊州東軍都督府駐地的孫應元書房裡看過。

地處內陸的西域,晝夜溫差大,來自中原的清軍,並沒有像準噶爾汗國軍隊那樣,完全適應這種問題。

爲了不引人矚目,朱慈燃在京城前就換乘了交通工具,將四輪車換成了兩輪的自行車。

調來北山以北是他自己申請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瞅準了東軍都督府很長時間會沒有戰事。

只要東逃的牧民足夠多,西域蒙古人的數量足夠少,那大明就能用更少的本錢來獲取最大的利益。

在黑夜裡,杭州以一種“不夜”的方式出現在了朱慈燃眼前。

有很多時候,很多明軍士卒都抱怨這地方冰天雪地毫無用處。

【桂乞請大都督下令旨出兵,還北地使鹿部百姓安樂。】

《杭州府志》說“杭州城有四十里之圍,居有數百萬之衆。”

碩大的疆域,居然只有幾萬使鹿部的人生活在這裡,並且由於大明將這裡納入疆域,使鹿部的人也開始陸續遷移,誰都不願意在這冰天雪地裡呆著。

當滿桂聽到這塊地方終年有近七個月的時間都被大雪覆蓋後,他也知道使用火炮大概是不可能的。

宵禁尚且需要那麼多人,一旦放開宵禁,那夜巡的人數需要多少?

在沒有路燈和監控的這個年代,宵禁能保證絕大多數人的安全。

當他沉浸在過去的時候,漸漸地,那均勻的呼吸聲也表示他深沉睡了過去。

這是從中西伯利亞高原的葉尼塞河流域進入東西伯利亞勒拿河流域的便捷的通道,沙俄探險隊就是依託它從這裡東進的。

“歐洲人雖然火槍不行,但他們的城堡建造技術還不錯,想要攻打他們,只能通過圍城。”

眼下沙俄在烏拉爾山脈以東軍隊的數量不過三四千人,明軍想要對付他們很容易,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補給問題。

勒拿河的流域很奇怪,它很適合由西向東的遷移,但掌握了它源頭的明軍也可以從捕魚兒海的北部山嶺中的發源地向北運送部分物資,尤其是阿爾丹河段。

由於已經是黃昏,因此對百姓生活的探訪只能在明天進行了。

“東軍都督府八百里加急!”

“嗚嗚——”

這三點,朱由檢都做足了準備。

從長山堡到葉尼塞河的距離,朱由檢記不清了,但應該不會超過三千里。

“眼下吳三桂麾下的北海營有一營兵馬駐紮在勒拿河以東,全營裝備步槍,還配有駑馬,一營都是馬步兵。”

至於最後一點,明清兩國面對的局面也是極爲不同。

一旦卻少水,那一場戰爭下來,就會面臨被滅的威脅。

他和劉順住在一間客房裡,以免遇到不測。

但問題出現在了現在,那就是北邊的沙俄主動“挑釁”,那朱由檢是收拾還是不收拾?

二月十三,在吳三桂呢喃後的第十一天,當朱由檢抵達河西西寧府,並且剛下火車的時候。

只要不超過朝廷規定的人數,他們怎麼玩都不礙事。

晨鐘暮鼓,當暮鼓敲完,西寧城也就進入宵禁了。

如今已經是他調來的第二年,而他的任期只有三年。

“河西的羅剎鬼開始做飯了,有炊煙。”

跟著隊伍從寧夏一路到西寧的滿桂好奇詢問,朱由檢也把東軍都督府的軍報拿給了滿桂看。

他又何嘗不向往夜市?但生活在這個時代,想要解除宵禁就需要面對治理成本的提升。

自從這樣規劃以來,百姓夜間被盜竊的事情大大減少,但大明也爲此要保持二十幾萬的夜巡隊伍,每年投入三百多萬兩。

即便明軍沒有步槍,憑藉現在還是分裂狀態的西域也很難抵擋明軍。

帶足一個月輜重的情況下,後方大概需要排除九千民夫來運送物資,並且裝備三匹駑馬。

然而,這一點對於朱由檢來說也不是問題,因爲他需要保障的軍隊補給並不算多,而且明軍沒有小族凌大族的困擾,可以憑藉火車來動用全國的資源。

“殿下,反正羅剎國在北邊實力不行,乾脆就讓吳三桂那小子帶兵越過勒拿河去收拾一下這些羅剎鬼,最好把疆域打到冰河(葉尼塞河)。”

之所以在這裡駐紮那麼多兵馬,也是因爲這塊地區並不太平。

隨著朱由檢他們上車坐好,百餘名錦衣衛緹騎開道,車隊向著西寧城駛去。

關外四省現在都沒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所以朱由檢只能把短期戰略目標放到葉尼塞河身上。

“這杭州城,即便是宵禁,卻也還是那麼熱鬧……”

“羅剎國主動襲擾我軍?”

“不過就沿途來看,杭州一府之地的人口,恐怕不下二百萬之多。”

先拿下西域,再利用河流北上來對付沙俄,這是朱由檢能想到實行起來最低成本的辦法。

滿桂眼裡滿是戰意,朱由檢聞言也笑道:

“既然嶺北都飲馬冰河了,那南邊就刻石金山吧。”

【二月初二甲申,羅剎兵渡河襲擾,幸得塘騎英勇擊潰來犯之敵。】

朱由檢從來都不覺得收復西域很難,甚至可以說很簡單。

雖然比起大明動輒十幾萬十幾萬的出兵來說,這點兵力很不夠看,但要對付他們,還是得出動不少於一萬的騎兵部隊。

如果兩年之內,齊王再不下令對羅剎國發動進攻,那他的軍功就要飛走了。

這樣的景象,在大明是很少能看見的。

朱慈燃自然知道他想說什麼,但從進入浙江開始,他整個人已經麻木了。

不過,這些對於駐守在勒拿河東部的北海營來說沒太大用處,身處勒拿河,他們只感受到了寒冷、偏僻和孤獨。

加上西域戈壁和沙漠又多,綠洲的分佈又是必須要了解和掌握的。

受制於地理位置的限制,清軍容易中埋伏,或者半天找不到敵人。

他們只能跟隨擁堵的隊伍,在鄉道上白白浪費兩個多時辰,這也是他們爲什麼會晚到杭州的原因。

也在他熟睡的同時,杭州城內的一家客棧窗戶也被人推開。

在人口上,這固然是誇張的,但也間接說明了杭州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二月東西伯利亞那凜冽的寒風似乎要將人的耳朵刮掉,吳三桂只覺得自家的臉頰毫無感覺,但心裡卻並沒有什麼難受的。

“殿下,北邊都動兵了,那我們北軍……”

因此,西域的局勢越亂,大明就越容易渾水摸魚。

朱慈燃沉吟著說出自己的答案,劉順也認可般的點了點頭。

對此,帶兵換防這裡的將領們也只能沉默,因爲他們也是這麼覺得的。

朱由檢呢喃一聲,隨後對隨二人上車後一直沒有開口的陸元高說道:

“著御馬監掌印太監王承恩調駑馬三萬匹前往奴兒干城,再令北山總兵郭桑岱募集九千民夫。”

因此,他擡手從書架上拿來了一份世界地圖,攤開後指著北方說道:

以吳三桂所部北海營的情況來看,只需要留兵三百作爲輜重兵,配合當地使鹿部的女真人運送物資,然後七百人包圍七座棱堡,剩下兩千人飲馬葉尼塞河據敵便足夠。

眼下葉爾羌汗國只有不到兩萬騎兵,吐魯番汗國只有不到一萬騎兵,而北邊的準噶爾也不過一萬出頭的騎兵。

望著勒拿河對岸的炊煙,吳三桂瞇了瞇眼睛……

如這兩名明軍,他們按照規矩巡視了自己的巡查地區,然後便騎馬向著自己這一部兵馬駐紮的長山堡返回。

清朝之所以打的那麼艱難,主要是因爲地理、氣候和準噶爾實力問題。

“國朝實力強大,第二次下西洋讓西歐諸國都瞭解到了國朝的力量。”

可是,想要收復西域,火車就必須先修到嘉峪關,因此朱由檢還有兩年的時間需要等。

不能上街,並不代表不能玩。

拿下葉尼塞河,同時將貝加爾湖西側的不裡牙錫、以及漠北西部的札薩克圖部滅亡或吞併,讓明軍以葉尼塞河、金山爲界,等待嘉峪關鐵路修通。

既然如此,那麼對羅剎國用兵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不說明軍的燕山十斤炮,單單五斤炮的重量就達到了五百斤,在當地那種泥濘的道路肯定是走不了的。

作爲一個武將,吳三桂可不僅僅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總兵,他要拿爵,拿伯爵、侯爵、公爵!

想要拿爵,就得拿出軍功來,而東軍都督府唯一還能有軍功的地方,也就是北山以北的這塊地方了。

唯一的大勢力就是帶著人口進入西域的林丹汗,算上他的人口,西域的人口估計能在六七十萬左右。

也就是隻要擊垮林丹汗,那剩下的三股勢力就是粘板上的肉,想切哪塊切哪塊。

“羅剎國雖然居北,但應該不至於沒有聽說過國朝的實力,他們會主動襲擊,這點很是奇怪……”

除了這些,更可怕的是還要面臨沙塵暴的威脅。

軍事行動越拖越久,軍隊士氣就會被耗盡,戰鬥力會下降。

就從今天朱慈燃他們進入杭州城前,那向外蔓延十餘里的集鎮來說,單單杭州城外圍城鎮的人口恐怕就多達一二十萬。

按照北鎮撫司的情報來看,沙俄在葉尼塞河以東分別有七座棱堡,駐紮兵力約一千五百人左右。

“咚……咚……咚……”

他同時也接到了來自東軍都督府的八百里加急。

街上黑燈瞎火,房屋卻燈火明亮,嘈雜不斷……

以明軍的裝備和軍事素質來說,一百明軍完全可以壓著一千沙俄軍隊打。

順著阿爾丹河段,明軍能輕鬆進如寬數十丈的中游,並且可以走西面進入另一條大支流。

眼下的西域尚有五六十萬人口,這些人口足以養活五萬軍隊。

劉順望著那“燈火通明”的各處房屋小院,意有所指。

至於西域的氣候,也是清軍的一大考驗。

朱由檢和滿桂前後下車,剛下車就聽到了西寧城鐘鼓樓傳來的鼓聲。

並且,朱由檢已經通過和碩特蒙古人瞭解到了西域的情況。

雙手撐在窗口,披散著頭髮,等著頭髮被吹乾的朱慈燃眺望遠方。

但是這點根本不用朱由檢擔心,因爲他已經收服了和碩特蒙古人,只要給每隊兵馬派一個和碩特蒙古人充當嚮導,明軍對西域的熟悉程度,不比西域本土蒙古人差。

在這全年有七個月都在零下的東西伯利亞,除了部分河谷可以開墾耕地外,其它土地堅硬的和鐵塊一樣難以開發。

“不過,不要只顧著打,先命人去試著招降,如果招降不行,到時候再打。”

由於朱由檢瞭解過古代許多更夫自己就是盜竊者的事情,因此自從刑部衙役和兵馬司正規化後,更夫這個職業就取消了。

“今日來的太晚,杭州城具體怎麼樣,只有等你我去逛過之後才能瞭解。”

當天色徹底變黑,最後一通鼓也敲完,而朱由檢也洗漱好了一切,安靜躺在了拔步牀裡面。

當然,以明軍的實力,還可以向西繼續推進,甚至推進到烏拉爾山脈。

滿桂的話倒是不無道理,朱由檢其實沒把沙俄放眼裡,他考慮的無非就是成本問題。

對於宵禁這件事情,朱由檢也很是無奈。

由於漠北一直沒有拿下,明軍向西打就代表要拉長上千裡的補給線,以北山省的實力是難以供應的。

天啓十二年的時候,明軍在收拾後金,天啓十三年又開始忙於抗旱。

就從這些情況來看,浙江的人口問題已經是紙面上的事情了,只差一個句號就能給出完整答案。

這個句號,朱慈燃把它放在了杭州和湖州、嘉興這三個浙江最富裕的府縣,相信他們會給朱慈燃一個完美的句號。

“睡吧,明天早起逛逛這杭州城……”

朱慈燃轉身離去,劉順聞言也撇了撇這“燈火通明”的杭州,嘴裡嘖嘖幾聲便擡手關上了窗戶。

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8章 初嘗權力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75章 回京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66章 終末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206章 殺遼商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466章 終末第523章 荊棘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66章 終末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93章 大仇得報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523章 荊棘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77章 野心第53章 領兵要點第482章 小民營生
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8章 初嘗權力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566章 故人再見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59章 御馬監裁軍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75章 回京第247章 狗不能喂太飽第466章 終末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154章 內部矛盾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602章 齊國繁華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03章 一路向南第267章 太廟獻俘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27章 沈遼大戰序幕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334章 試探建虜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206章 殺遼商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102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好皇兄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160章 整頓山西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466章 終末第523章 荊棘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66章 終末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9章 忠心耿耿魏進忠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148章 東林想變法第463章 大明都指揮使郭桑岱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93章 大仇得報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523章 荊棘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125章 裁撤四十八衛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77章 野心第53章 領兵要點第482章 小民營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宜兰市| 普兰店市| 公安县| 闻喜县| 乡城县| 郧西县| 扎赉特旗| 当雄县| 武穴市| 长泰县| 南江县| 象山县| 加查县| 平原县| 酉阳| 尼勒克县| 普陀区| 库伦旗| 乌兰察布市| 七台河市| 大方县| 荔浦县| 土默特右旗| 湖口县| 克东县| 阳曲县| 林甸县| 兴隆县| 溧阳市| 章丘市| 建昌县| 华蓥市| 潮安县| 天台县| 祥云县| 桐梓县| 同仁县| 马鞍山市| 平安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