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

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

“大行皇帝陵寢自然應當選在昌平,速速建成纔不會讓大行皇帝蒙塵?!?

“那規模呢?”

“當先尋位置,定……”

文華殿內,所有人都在爲朱常洛的陵寢想辦法。

可以說、現在的朱常洛有些尷尬。

人死了、陵寢卻沒有,甚至連棺槨和下葬所用的各種東西,都沒有準備。

畢竟皇帝的陵寢,一般是從登基開始選位置,定穴位,而後開始修建的。

除非皇帝特別年輕,比如朱由檢的爺爺萬曆皇帝,因爲年輕,所以拖到了萬曆十二年才修建。

不過萬曆對於自己的陵墓倒是捨得下本錢,耗時八年,消耗八百萬兩銀子。

這支人馬本來就屬於內廷二十四衙門,歸御馬監的太監管轄,加上訓練不行,盡是老弱,真打起來,說不準還打不過三萬漕運的民夫。

一時間所有人都窘迫了起來,畢竟他們習慣了龍椅上沒人已經習慣了幾十年,因此紛紛作輯請罪:

雖然過去了一百六十多年,但是稍微整理一下,再做做收尾的工作,想來是可以竣工的。

他本就是少年人,心氣驕傲,雖然剛剛坐上皇帝的位置,還不太適應,但被楊鏈這樣說,卻也忍不下去了。

“麻了……”心底無力吐槽,朱由檢只能對他的好皇兄微微作輯,隨後回答道:

“好!”聽到自己弟弟的意見被衆臣認可,還沒有怎麼經歷過政治鬥爭的朱由校只是高興。

衆臣回想起了當年景皇帝朱祁鈺修建了六年的陵寢。(明代宗是南明才追尊的)

至於私下,大部分時候都是“吾”、“我”自稱。

這麼繁多的禮儀稱呼,對於朱由校來說、還沒有適應自己的稱呼從太孫變成太子,就要重新開始適應從太子變成萬歲,著實有些難爲他。

況且修皇陵是老朱家的事情,你跟著瞎摻和什麼。

“楊給事中、你且說說爲何不可?!?

只是不曾想,面對這老臣的圓場,楊漣卻繼續強硬道:

這麼一想、方從哲首先站了出來,作輯道:“萬歲、殿下說的不錯,不如便以景皇帝留下的陵寢安葬大行皇帝如何?”

御馬監的勇士營和四衛,明面上說有三萬人,實際上可能連兩萬人都沒有。

當然、他並不是政治上的白癡,相反他很明白,朱由檢不會造反。

“臣、失禮……請萬歲恕罪……”

率先開口的,是一名兵科給事中,他年紀大概在五旬左右,爲人清瘦蒼白,語氣不容商量,十分強硬。

他面對羣臣的樣子,一時間有些頭疼,只能先示意百官平身,隨後開始絞盡腦汁的想了起來。

實際上不僅僅是他,包括殿內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

朱由檢沒有想到、最先反對自己的會是他,不過仔細想想他的性格,倒也正常。

類似朱棣和朱元璋就更隨意了,常常以“俺”自稱,並且出現於聖旨之中,十分罕見。

這陵寢本來是朱祁鈺修建給自己的,卻不想奪門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把他安葬在了西山,沒有安葬進原來的陵寢。

不過這個時候朱由檢也站了出來,對朱由校作輯道:

“萬歲、不如讓臣弟領御馬監的勇士營,騰驤、武驤四衛,爲皇考督造皇陵如何?”

“依臣弟所見,倒不如將景皇帝曾經修過的陵寢翻修,以求皇考速速下葬?!?

“楊漣,你……”開口的大臣被氣到了,心裡大罵楊漣不識好歹。

兵科給事中楊漣,東林六君子之一。

相比萬曆、朱常洛就比較尷尬了。

望著自己皇兄的模樣,朱由檢也知道,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所以只能擠眉弄眼的吸引注意,最後才無聲開口提醒道:“景皇帝”

首先從年齡來說,朱由檢不過十歲,其次他並不是嫡長子,最後御馬監不過是皇帝的家奴,不可能跟著朱由檢造反。

一時間朱由檢心裡快要罵娘了,百官也是乾脆愣住了,沒想到問題問來問去,最後問到了一個十歲的黃口小兒身上。

他的開口、讓原本已經準備答應下來的朱由校難做了。

眼下爲了幫他下葬,不使肉身腐爛發臭,可以說難壞了所有臣工。

“劉閣臣也認爲三萬大軍交予一孩童之手是簡單的小事嗎?!”

才登基一個月,連陵寢的位置都沒有選出來,結果人就先駕崩了。

“萬歲、眼下正值夏季,若是時間拖久了,難免會讓皇考蒙塵?!?

因此、眼下昌平中,便有一座現成的陵寢可以使用。

“楊給事中言重了……”

這個時候、方從哲就主動爲朱由檢擋拆了,而朱由檢也知道了這人是誰。

明朝大臣除了每年的三大正朝需要稱呼“皇帝、陛下”外,其他時候的常朝,多以“萬歲”來稱呼皇帝。

“夠了!??!”

他不想駁自己弟弟的要求,畢竟這是他照顧朱由檢十年以來,朱由檢第一次對他提出想法。

楊鏈聲音隆隆,語氣強硬,似乎朱由檢做了什麼賣國的事情一樣,好在方從哲旁邊的一名老臣打起了圓場。

上了半天朝、這下所有大臣才反應過來,龍椅上還坐著新帝呢。

朱由檢一開口、頓時底下的文臣眼神就亮了起來。

“大行皇帝陵寢,不如問問萬歲是何想法?”

“咳咳!吾弟你認爲如何?”朱由校沒聽明白,只能咳嗽著把問題推給了朱由檢。

與剛纔不同、若是剛纔朱由檢的開口,讓百官們覺得他是一名賢明的王爺,那麼眼下百官對朱由檢的態度就轉變了。

同樣、皇帝的自稱也是有場合的,三大正朝時,皇帝必須是以“朕”自稱,平常的常朝則是可以“吾”、“朕”自稱。

“萬歲、不可輕易調軍給殿下統領啊,莫不是忘了當年文皇帝……”

“萬歲、殿下不過十歲,而御馬監四衛和勇士營加起來近三萬人,如何能交給殿下執掌?若是輕易交予,當有亡國……”

作爲內閣首輔,方從哲或許是因爲得到了朱由檢的幫忙,摘到了迎立皇帝的功勞,因此底氣十足的開口道:

楊鏈還在自以爲是的上諫,卻不想一直摸魚的朱由校聽不下去了。

“萬歲!此事不可!”

在他看來,自己弟弟不過是見哥哥坐上皇位,討要個差事罷了。

就這樣、卻被楊漣怒叱,還把明成祖朱棣給搬了出來,擺明了說自己弟弟要造反。

朱由校只是在李康妃那裡有心理陰影,所以怯懦,但他卻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怯懦,要不然萬曆也不會立他爲皇太孫了。

他的爆發,讓所有官員都愣住了,明白了眼前的小皇帝不是好相與的存在,顯然和萬曆的消極、朱常洛的表面儒和不同。

(本章完)

第466章 終末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65章 帝者不怒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7章 解決兵員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79章 出兵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69章 滿桂到來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143章 大反攻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564章 西征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93章 大仇得報第26章 截胡工部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26章 截胡工部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99章 爭鋒相對第87章 一團亂局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30章 兄弟和睦第398章 齊王選妃
第466章 終末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585章 收復西域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65章 帝者不怒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7章 解決兵員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79章 出兵第541章 擔子漸重第437章 揉碎牡丹鋪牀前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86章 上架感言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553章 藏民致富第69章 滿桂到來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388章 籌謀基礎教育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143章 大反攻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549章 廣州繁會第113章 浙川援遼第604章 以身作則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564章 西征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399章 官學開辦第199章 朝鮮政變第378章 飢餓的盛世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629章 調教家兄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38章 皇兄就是拿來坑的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550章 治戎爲長李定國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51章 平定土默特第172章 諸事繁雜第93章 大仇得報第26章 截胡工部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245章 黃龍的野望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639章 齊國新春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緬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26章 截胡工部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99章 爭鋒相對第87章 一團亂局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30章 兄弟和睦第398章 齊王選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营山县| 萨嘎县| 汨罗市| 天镇县| 弋阳县| 海兴县| 临洮县| 秦安县| 射洪县| 门头沟区| 固阳县| 永昌县| 嘉禾县| 仪征市| 临朐县| 新津县| 涡阳县| 正安县| 民权县| 靖远县| 大名县| 炉霍县| 罗江县| 蒙自县| 娄烦县| 北辰区| 剑川县| 搜索| 福州市| 尚义县| 怀集县| 勐海县| 绥宁县| 渭南市| 织金县| 元朗区| 郑州市| 南雄市| 丰都县|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