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新帝第一朝

第5章 新帝第一朝

“快快快!切不能耽擱!”

順天府北京城、當鐘聲不斷地在城中作響,整個京城的官員都不得不早早翻身起牀,匆忙的趕往了紫禁城。

根本就沒有人能想到、才登基一個月的朱常洛就這麼稀裡糊塗的駕崩了。

所有人趕得匆忙,在京兩千多官員紛紛從京城各處趕往紫禁城,路上甚至能出現撞車、堵車的事情發生。

這還是由於萬曆久不上朝,京官缺額,不足三千的情況下。

那些坐馬車和驢車的五六品文官著急的不行,倒是七品以下騎馬騎驢的官員這個時候衝到了最前面。

很快、這些官員隔得老遠就看到了遠處的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此二門是皇城通往官署衙門的總門,門前豎立一座巨大石碑,細細看去、只見上面刻有8個大字:“官員人等,到此下馬”,而大漢將軍也擡手示意官員下馬。

習慣了上朝流程的官員紛紛下馬,這個時候會有人前來牽馬,而他們則是在驗證了身份後,火急火燎的快走進了皇城。

陸文昭沉著臉、在皇極門前仔細的檢查了所有官員。

在鄭貴妃謀立福王朱常洵爲皇太子的時候,是他在朱常洛身邊保護。

可如果王安不願意投靠他,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他看著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文官,在自己的眼神下賠笑的模樣,心裡不由升起一種滿足感。

咚——咚——咚——

這麼想著、朱由檢看向了百官,卻見百官臣工聊得熱鬧不已。

只是這種滿足感轉瞬而至,只因爲他明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朱由檢給的。

感受到旁人的目光,他緩緩擡頭,與朱由檢四目相對,隨後老老實實作輯,算是行禮了。

只不過雖然百官都覺得奇怪,卻不敢質問。

陸文昭腰間配著朱由校給的腰牌,身著錦衣衛百戶的服飾,卻指揮皇城近千錦衣衛。

“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刻朱由檢站在御案左側,旁邊是身著臃腫冕服的朱由校。

爲了維持天子威嚴,方從哲等人,只能在冕服裡面又加了兩重衣服,這才撐起了這冕服。

鐺——

每一道城門,都需要覈驗身份、搜身。

倒是文華殿、由於五品以上大臣早早就進入了文華殿,因此正事可以直接開談了。

如果王安願意投靠他,那麼憑藉朱由校對自己的依賴,和唯一一個親弟弟的身份,他想要救下王安還是比較容易的。

不過在目光掃視的時候,一名身著賜服,面板無須、年近五旬的太監尤爲顯目。

不過由於朱由校年齡小、加上沒有朱常洛高大,因此這冕服鬆鬆垮垮,毫無威嚴。

所有官員聽後紛紛作輯,只是心底不停嘀咕,覺得十分古怪。

這老太監、就是目前宮中太監的魁首,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

按理來說、淨鞭之後,鴻臚寺丞還需要唱聲“入班”,隨後才能開門、百官入殿。

在剛纔的時間裡、大太監王安從幹清宮中找到了一個月前,朱常洛所穿的天子冕服,急忙拿來給朱由校穿上了。

只見自己的這位皇兄,這會兒正大汗淋漓,額頭盡是汗珠,顯然熱的不輕。

隨著陸文昭的開口,皇極門被關閉,而他也朝著文華殿趕去,最後來到了文華殿的門口,站在原地、目不斜視的看著殿外,耳朵則是一直留心文華殿內。

只因爲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昨夜明明在外廷留宿,按常理來說、這樣的場面,就算他不出面,也應該派一個從四品的指揮同知前來,而不是陸文昭這樣的正六品錦衣衛百戶。

他表情嚴肅的宣告這羣文臣,生怕又有哪個不怕死的言官進入皇極門後,弄出什麼幺蛾子。

“關門!”

朱常洛繼位後、擢升他爲司禮秉筆太監,而他則是勸朱常洛重用東林黨的楊漣、劉一燝等人。

所有文官在陸文昭和錦衣衛的帶領下,紛紛進入了皇極殿面前的廣場,只是可惜昔日繁華的皇極殿,此刻十分破敗,空無一人。

朱由檢也換上了自己的親王冕服,隨後轉頭看向了朱由校。

說到底、錦衣衛這三個字著實讓人發憷,那些四品以上的大員還好說,他們這些芝麻小官,只能老老實實照辦。

“上朝~~~”

開朝淨鞭、這是前朝就有的流程,目的是警告臣下、天子駕到,重要典禮就要開始,大家要立即停止交談保持安靜,各歸各位。

不過之後魏忠賢、客氏得勢,他也就因爲權力鬥爭被殺了。

由於文華殿面前的廣場站不下那麼多人,因此他們只能隔著一堵牆,在這裡老實站隊了。

只是他這司禮監秉筆太監的位置還沒有坐熱,朱常洛因爲紅丸駕崩,沒有辦法的他,只能選擇半路投靠朱由校,在移宮案中處理,將李選侍移出幹清宮。

陸文昭很是感激朱由檢的知遇之恩,而此時、在京所有官員紛紛進入了皇極門。

對於這個人,朱由檢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救下他。

見狀、朱由檢也不好說什麼,只是看向了眼前的百官。

烏壓壓數百人、一波又一波的步行進長安門,順著後世的長安街、上外五龍橋,在承天門門口再次檢驗身份後,繼而進端門,午門……

朱由檢反應過來的時候,禮部的官員和內閣方從哲等人,以及將朱常洛的諡號和廟號都敲定了。

等他們過了午門,也就來到了內五龍橋,跨過五龍橋,便見到了值守在這裡的陸文昭和一衆錦衣衛所擔任的大漢將軍。

如果朱由檢沒有記錯的話,他在二十歲出頭的時候,被萬曆皇帝命爲朱常洛的伴讀。

見朱由檢看向自己,他還特意對朱由檢擠眉笑了笑,似乎在說“我沒事”。

鴻臚寺丞再度唱禮、兩排大漢將軍揮動黃絲編制的淨鞭,打在空中發出了炸響聲。

但由於皇極殿還沒有修葺,這次臨時的上朝選擇在了文華殿,因此站在皇極殿廣場的兩千多京官只能對著空氣拜了又拜。

剛纔方從哲讓宣在京官員入朝,沒等駱思恭站出來,朱由檢就在朱由校耳邊開口,隨後將值守皇極門的任務交給了他。

伴隨三通鼓敲響,鴻臚寺丞高聲唱禮,隨後大漢將軍撞鐘,百官再度山呼萬歲,整齊行禮了起來。

他仔細一聽,這才明白是禮部的官員在討論朱常洛的諡號,以及葬在哪裡等等問題。

“起……”

“先皇駕崩,諸位入皇極門後、自當謹言慎行,勿要再同往日一般!”

廟號爲光宗,諡號爲“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與歷史一致。

對於這個廟號和諡號,朱由檢和朱由校都沒有什麼想法,反正朱常洛對他們不好,說的不好一點、還有殺母之仇。

不過廟號和諡號之後,一個尷尬的問題就來了……

新書幼苗,請大家多多追讀,才能保證書能被更多人看到,感謝。

(本章完)

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8章 初嘗權力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115章 攤牌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73章 秦氏兄弟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466章 終末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143章 大反攻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21章 備戰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640章 摸著弟弟過河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540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
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329章 風雨欲來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8章 初嘗權力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115章 攤牌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63章 爲戚家軍擴軍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73章 秦氏兄弟第693章 後記(十三)工農罷工第630章 齊國齊州第64章 孜孜不倦第171章 戰爭泥潭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168章 監國瑣事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214章 圍殺黃臺吉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287章 抄家兩淮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643章 百姓賴安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688章 後記(八)永昌之暮第155章 畝產八石的番薯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16章 打斷建虜的脊骨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105章 士紳貪婪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40章 海運之爭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466章 終末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354章 頂樑柱朱由檢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143章 大反攻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695章 後記(十五)紹慶盛世第121章 備戰第421章 沙俄東侵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03章 搶人大戰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548章 交趾叛亂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333章 孤不信命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400章 南亞困局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290章 膨脹的野心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312章 籌備南征第640章 摸著弟弟過河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540章 揣著明白裝糊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河县| 沭阳县| 禄丰县| 卓资县| 嘉峪关市| 河东区| 长武县| 嘉荫县| 松阳县| 都兰县| 九江县| 焉耆| 繁峙县| 中牟县| 台中市| 武平县| 鲁山县| 德兴市| 舞钢市| 县级市| 历史| 清苑县| 新野县| 南澳县| 应城市| 郑州市| 潞城市| 鹤岗市| 渭南市| 湘西| 安义县| 隆尧县| 成安县| 太仓市| 丰原市| 海阳市| 扎鲁特旗| 新绛县| 兴宁市| 安吉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