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

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

“豬肉比牛羊肉還貴?”

朱由檢有些咋舌,沒想到豬肉這麼貴。

面對疑問總旗官也只能無奈笑道:“殿下不知,牛羊肉味道重,需要香料來醃製。”

“牛羊肉是不貴,但醃製的香料貴啊。”

“豬肉雖然貴,但是拿回家去,弄些薑片和蔥蒜鹽,也就直接能下鍋了。”

“一年下來,存個四五兩銀子,再臘月買個五匹布、花個一兩銀子,家裡人也都有幾件新衣換換了。”

總旗官說完,朱由檢倒是沒有想到,萬曆末期的百姓居然過的還不錯。

不過他轉念一想,這人說的是他的生活,他作爲總旗,是朝廷的正七品官員,過得不錯是自然地。

想著、朱由檢便問道:“你說的是你們的,我要問的是平頭百姓。”

“例如那樵夫,一年能不能收個一二兩銀子?”

“如此一來、一年也不過六七百文,頂多置辦一匹白布,買些油鹽便花光了。”

至於養濟院、這是古代的福利機構,洪武元年,朱元璋下詔:“鰥寡孤獨廢疾不能自養者,官爲存恤”

“加上御馬監和皇莊的田地需要屯墾,那些戰死了夫君兒子的遺孤,都可以遷移到北直隸來,由御馬監分地。”

他能認出朱由檢,是因爲國喪時在幾筵殿見過朱由檢,朱由檢也不覺得奇怪,而是交代了來意:

“皇兄讓我來看看皇陵的設計和圖紙,另外你叫人把皇陵設計的所有工料名錄都拿給我看一眼。”

“早些年神宗皇帝時養濟院福利好,許多流民乾脆在加上當乞丐,以此騙進養濟院,只因種地無法養活自己。”

“你就這麼和皇兄說,他要是允了,你就照辦,若是不允就算了。”

對於在養濟院的流浪漢和孤兒、老人,有病的撥醫調治,死者給予棺木安葬。

明成祖時,養濟院的建置得到改觀,養濟院在“天下府州縣俱有”

朱由檢並不怕,他早就想好了釜底抽薪的招式,任由這些工部大臣這麼遮掩,也攔不住自己。

“承恩、明天你找個機會,去幹清宮找皇兄說一聲。”

“因此一些農家百姓,閒暇時只能去鄉里做些活計,偶爾遇到朝廷徵徭役,便耽擱了莊稼。”

“要說難的、便是那農家百姓,若是有自己的耕地,一畝地下來交交田賦和人丁稅,便只剩下百二十文了。”

“嗯。”見狀、朱由檢就準備下車,王承恩被錦衣衛攙扶下車,擺好馬凳後,扶著朱由檢下車。

“京城養濟院收留的人多嗎?”朱由檢微微皺眉,對於這種不事勞作而當乞丐的人很是嫌棄。

可以說、養濟院的這個孤兒老人,佔據了地方官府很大的支出。

“下官工部尚書王佐,見過五殿下。”

在朱元璋的倡導下,許多府縣在洪武年間都設置了養濟院。

他要是表現得太上心,指不定又要被朝中那些鄉黨文官給彈劾成什麼模樣。

這種小手段,瞞不過什麼人,朱由檢也來了心思,對王承恩突然開口道:

“我是來看皇陵的設計和圖紙的,王尚書去忙自己的事情吧,叫這名工部主事給我拿工料名錄和工匠名單就行。”

不用花太多銀子,只需要將領隔三差五送點東西,培養點感情,等這些孩子十六七歲就能拉到軍營裡作家丁,忠心的緊。

“京城的養濟院,大多都是一些懶漢,類似那些殘疾和孤兒、老人,大多都被他們排擠到京城周邊的府縣去了。”

“既然如此、那下官告退……”王佐見朱由檢不想讓自己陪同,只能無奈將衆人驅散。

朱由檢只是隨便一問,總旗官就回應道:

“京城的養濟院養了百姓兩萬餘人,每日都要吃數萬斤糧食,前些日子順天府尹才上奏過吏部,要求爲他們安置田地,不過被吏部駁回了。”

沒過一會兒、一名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就帶著幾名小吏小跑了出來。

“就說、御馬監那羣太監吃空餉,御馬監人手不足,因此想從宣府、大同、薊遼這些邊鎮招募些戰死將士的孩子,再請國子監的一些學子教授他們學識。”

朱由檢雖然穿著這一身白色圓領服,但出場的派頭,立馬就讓守在工部門口的五城兵馬司軍士意識來了大人物,連忙去通報。

突然、在拐角處,一名身穿尚書常服的五旬老者帶著一衆大小官員拜見,朱由檢見狀點了點頭:

“奴婢領命。”王承恩聽到後連忙迴應,而朱由檢也並不怎麼上心。

“是、下官這就去辦。”聽到朱由檢這麼說,工部主事暗歎一聲,卻只能照辦。

“這麼多?”朱由檢不由咋舌,而總旗官則是搖頭道:

明英宗也在天順年間下詔,要每縣設養濟院一所,支米煮飯,日給兩餐,器皿、柴薪、蔬菜等均由地方官府設法措辦。

“殿下這邊請。”他在前面帶路,朱由檢就帶著十名錦衣衛還有王承恩一起走了進去。

這官員落後朱由檢半個身位,卻不緊不慢的帶路,看得出是在拖時間。

他見到朱由檢的時候,連忙跑出來作輯行禮:“五殿下……”

“殿下你可小瞧他們了。”總旗官笑著解釋道:

“這些個樵夫,三日進山,晾曬好的乾柴挑個百來斤進京,也能賣個百來文錢。”

“並且近年來、邊防衛所的養濟院更是每年都需要養濟不少孤兒,一些將領……”

這麼想著、王承恩也突然開口道:“殿下、工部到了。”

地方邊軍將領需要培養家丁,這些戰死將領的孤兒,自然就是最好的兵源。

朱元璋將其載入《大明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疾之人,貧窮無親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

說到這裡、總旗官及時閉上了嘴,沒敢繼續再說,不過朱由檢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一年下來,賺個八九兩銀子並不難。”

工部各官員紛紛回到了自己的書房,而朱由檢則是在工部主事的陪同下,來到了設計皇陵的一個院落中。

院落院子廳房的桌上、擺放著沙盤和皇陵模型,還有厚厚的一摞書本。

顯然、工部的人是想要爲難朱由檢,不過……

“我不怕的就是算術!”朱由檢心中冷笑,便帶人走進了廳房中。

(本章完)

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93章 大仇得報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96章 扶弟魔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7章 可罰不可殺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76章 浙黨勢大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0章 大小曹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
第461章 積怨滿山川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第93章 大仇得報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05章 天啓之治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445章 文治武功第530章 河西軼聞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207章 殺建虜賞百銀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96章 扶弟魔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294章 掃北大捷第394章 大明亞非經濟圈第623章 理念不合第235章 籌備南洋第7章 可罰不可殺第650章 螻蟻舉臂第584章 風吹到西州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662章 番外篇(十) 叔侄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521章 廢衍聖公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355章 諸藩戰爭序幕第569章 中秋佳節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76章 浙黨勢大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12章 金鉉返京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348章 典吏閻應元第276章 舊港的工業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673章 番外(二十一) 動盪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162章 宗室問題第420章 上直與海軍的貓膩第374章 火燒倭豬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41章 巡視盔甲廠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671章 番外(十九)皇儲第140章 大勝之勢第150章 大小曹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79章 對內反擊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165章 強藩反應第159章 穩住遼東第129章 殺人誅心第55章 抵達燕山大營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459章 男丁死而婦孺上第79章 良臣不可用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282章 漠南之主林丹汗第698章 後記(十八)武狩內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关岭| 永泰县| 宣汉县| 湖南省| 屏南县| 昌图县| 巴南区| 杭锦旗| 河东区| 梁平县| 常州市| 炎陵县| 商水县| 屏边| 永靖县| 南木林县| 民乐县| 揭东县| 清涧县| 乌拉特前旗| 达州市| 静乐县| 永城市| 焉耆| 抚远县| 道真| 海原县| 泾源县| 山丹县| 金山区| 青浦区| 襄垣县| 高安市| 车致| 鄢陵县| 灌南县| 娄烦县| 新河县| 太原市|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