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

天啓二十四年冬月初三,前內(nèi)閣首輔孫承宗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作爲皇帝的老師,經(jīng)過內(nèi)閣商議,朱由校下旨,追其諡號爲文忠。

孫承宗的去世,打亂了朱慈燃的計劃。

他並不相信孫承宗和洪承疇會做出爲四大案貪官污吏翻案的事情,但孫承宗去世,這就讓他不得不加大了對洪承疇的懷疑。

對於這些懷疑,洪承疇心知肚明,因此冬月初十的常朝中,洪承疇以內(nèi)閣首輔的身份下令各省官員重新統(tǒng)計四大案犯事官員及其家眷名錄。

洪承疇用行動來表態(tài)自己的立場,而得到消息的朱由校也派人前往東宮,令朱慈燃暫停追查“焚燬四大案奏疏”一事,事情交由內(nèi)閣處置。

朱慈燃不願意,但他畢竟只是太子,因此只能不情願的將事情交給了內(nèi)閣。

臘月十七,各省布政使司重新統(tǒng)計四大案犯事官員及其家眷數(shù)量,但刑部部分官員上奏,稱新名錄人員數(shù)量不足原本的九成。

只是一成的遺漏看似不多,但對此四大案牽扯的二百餘萬人來說,哪怕僅僅是一成,代表的也是二十幾萬人的逃脫。

這羣人不是查不出來,而是找好人不願意查罷了。

犯官並沒有逃脫,只是他們的子嗣有沒有能逃脫的,這就不得而知了……

朱慈燃有心把心思放在這上面,但他終歸沒有朱由檢的心力。

在臘月的尾巴上,林丹汗遣使臣上奏天聽,大軍整訓(xùn)結(jié)束,將於三月初二發(fā)動對克里米亞汗國的第二次西征。

第一次西征已經(jīng)是四月的事情了,戰(zhàn)事雖然只維持了一個月就被奧斯曼帝國的援軍所打斷,但林丹汗還是從克里米亞汗國掠奪到了價值三十餘萬兩的牛羊馬匹和金銀寶石,以及十餘萬人口。

不過,由於奧斯曼援軍及時,加上火藥不足,因此林丹汗並沒有到手太多城池和土地,他麾下牧民目前主要的放牧區(qū),依舊還是已經(jīng)賣給大明的泰西省牧區(qū)。

林丹汗上疏訴說難處,朱由校也沒有難爲他,畢竟現(xiàn)在蒙古國是大明西北屏藩。

朱由校讓林丹汗麾下的牧民在泰西省放牧,但只維持到第二次西征結(jié)束。

朱由校並不擔心林丹汗鳩佔鵲巢,畢竟他們的火藥,只有大明會提供火藥給他們。

沒了火藥,林丹汗新編練的五萬燧發(fā)槍騎兵就失去了作用。

林丹汗也不傻,他明白自己的處境。

既然選擇了當狗,那最少在實力強大前,他都得乖乖聽話才行。

這次派人上奏,就是爲了表明他沒有鳩佔鵲巢的心思。

同時,他也將上次繳獲,價值三十萬兩的牛馬羊羣和金銀珠寶作爲朝貢禮物獻上。

朱由校對他的禮物倒是挺滿意,朱慈燃見狀也知道林丹汗想要什麼,因此著安西火藥局調(diào)三百噸定裝黑火藥作爲回禮。

三百噸黑火藥聽上去很多,但是成本也不過三萬六千兩罷了,比較林丹汗的朝貢禮物價值,根本不值一提。

但即便有這麼多火藥,對於戰(zhàn)爭來說,恐怕也僅僅只是蒙古國一次西征的消耗罷了。

爲了讓蒙古國不再像第一次西征一樣,因爲後勤而不敢深入,朱慈燃還著泰西行省撥米一萬石回賜林丹汗。

火藥加糧食的價格不過四萬餘兩,而林丹汗獻出三十餘萬兩,看上去他虧大了,但他卻也是無可奈何。

大明是宗主國,擁有宗藩體系中貿(mào)易的定價權(quán),哪怕林丹汗知道自己吃虧也沒辦法。

現(xiàn)在西歐戰(zhàn)爭中火藥所消耗的硝石都有近三成由大明提供,歐洲能製作火藥的國家,火藥成本基本不低於四錢銀子。

如果是賣給林丹汗這樣的蒙古人,他們或許會將價格提升到八錢銀子。

這還是能買到的情況下,而現(xiàn)實是整個歐洲都缺少火藥,林丹汗想買都沒地方。

這麼對比下,向大明買火藥已經(jīng)算是比較實惠,還能表忠心的一個選擇了。

蒙古使者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京城,緊接著在半個月的時間內(nèi),乘坐火車抵達了安西的安西城。

他選擇換乘馬車,用聖旨從安西火藥局討要了三百噸黑火藥,並帶著火藥前往了泰西省。

天啓二十五年二月初三,他抵達泰西省,用聖旨討要了一萬石稻米,緊接著滿載而歸的渡過伏爾加河,完成了自己此次的任務(wù)。

有了火藥和糧食,林丹汗開始下令各部準備備戰(zhàn)。

三月初二,林丹汗率領(lǐng)四萬騎兵發(fā)動第二次西征,克里米亞汗國向奧斯曼帝國求援。

三月十五,奧斯曼派出兩萬五千援軍支援克里米亞汗國。

同期,安西總兵朱輔炬率六千騎兵攻入開伯爾山口,雲(yún)南總兵馬祥麟率六千騎兵出周國汜水關(guān),兩支騎兵部隊掃蕩莫臥兒東西兩側(cè)。

沙賈汗得知消息,命長子舒科,三子奧朗則布各自領(lǐng)兵五萬禦敵。

然而這一次明軍的目標是摧毀作爲中小型補給點的村鎮(zhèn),讓莫臥兒生產(chǎn)受挫。

因此,當舒科和奧朗則布分別於三月二十四,三月二十七抵達前線時,留給他們的只是一片焦土和凌亂的馬蹄印,以及流離失所的賤民們。

四月,朱輔炬和馬祥麟分別率領(lǐng)部隊返回河中和底馬撒。

此戰(zhàn)兩部人馬共繳獲牛馬一萬八千餘頭,糧食金銀約價值十六萬兩。

從繳獲來說,這一戰(zhàn)相比支出算是小賺,但是從戰(zhàn)略角度來說,莫臥兒再想從東西兩側(cè)出兵,最少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來恢復(fù)當?shù)厣a(chǎn)。

這還僅僅是恢復(fù)當?shù)厣a(chǎn)所需的時間,招撫流民纔是莫臥兒支出的大頭。

雖然出兵不多,但換西南太平一兩年,這筆買賣無疑是大明賺了。

只是相較於齊王執(zhí)政時期總是大規(guī)模出兵的方式,朱慈燃和李定國這種小規(guī)模出兵的方式,讓諸多無法分功的軍中將領(lǐng)怨聲載道。

四月二十六日,內(nèi)閣首輔洪承疇、內(nèi)閣次輔孫傳庭代表內(nèi)閣上疏,建議嘉獎五軍都督府中一百四十二名將領(lǐng)。

四月二十八日,朱由校下旨,賞五軍都督府一百四十二名總兵、參將賜錢,總兵三百枚,參將百枚。

賜錢以天啓通寶的一兩銀幣爲模範,以黃金鑄造。

得賞賜後,五軍都督府內(nèi)怨聲平息。

從這件事中,許多官員也看出了端倪。

相比較皇帝,太子還是太過年輕,哪怕監(jiān)國多年,卻也顯得比較毛躁。

加上皇帝年紀剛過四旬,身體健康,因此許多官員還是選擇暫時不表態(tài)支持太子,而是選擇中立。

這雖然沒給朱慈燃的監(jiān)國生涯帶來困難,但也讓朱慈燃意識到朝政並不是那麼容易,自己和李定國等人始終還是太過年輕。

因此在一些大事上,朱慈燃還是以老師金鉉和次輔孫傳庭的意見爲主。

這樣的選擇讓接下來半年內(nèi)朱慈燃沒出過太大的岔子,事情過後,東宮在軍中的地位依舊穩(wěn)固。

同年七月,古斯塔夫二世率軍包圍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維也納戰(zhàn)役爆發(fā)。

戰(zhàn)役開始之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斐迪南三世主張和平談判,儘快結(jié)束這場混亂了二十七年的歐洲戰(zhàn)爭。

他在促成帝國政府與德意志新教諸侯,尤其是薩克森達成和解方面發(fā)揮了一些作用,但法國與瑞典、西班牙三國並不同意和談,和談宣告失敗。

七月,西班牙帝國的一萬五千援軍抵達維也納,天主教聯(lián)盟軍數(shù)量達到了四萬人,而他們面對的是僅有兩萬人的新教聯(lián)盟軍。

從人數(shù)上,天主教聯(lián)盟軍佔盡了優(yōu)勢,加上背靠維也納,因此聯(lián)軍的戰(zhàn)略目標從“解圍”變成了“反攻”。

只是不等他們高興,法國的孔代親王率領(lǐng)兩萬法蘭西新軍抵達戰(zhàn)場,戰(zhàn)場再度變成了四萬對四萬。

在這樣的局面下,原本只是一場會戰(zhàn)的維也納戰(zhàn)役升級成爲了整個歐洲戰(zhàn)場的焦點。

雙方都想在戰(zhàn)場上獲得優(yōu)勢,不想讓己方打出添油戰(zhàn)術(shù),因此在維持西線僵持的局面下,各國紛紛出兵支援。

截止九月初二,以法國和瑞典爲首的新教軍隊數(shù)量達到了六萬四千人,以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爲首的天主教軍隊達到了六萬兩千人。

這樣的局面下,雙方依舊按耐住了率先打出第一槍的想法,而是尋求有利於己方的戰(zhàn)機。

孔代親王認爲西班牙、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國內(nèi)經(jīng)濟無法長期維持這樣龐大的一支軍隊與己方打消耗戰(zhàn)。

然而,在繼續(xù)僵持了一個月後,一則消息讓孔代親王的計劃宣告破產(chǎn)。

十月初十,由齊國京畿府出發(fā)的糧食在伊比利亞半島的阿德拉港口登陸。

第一批糧食爲二百噸明制噸位的肉乾,它們對應(yīng)價格爲十萬兩的糧食。

這批經(jīng)過醃製曬乾的肉乾成爲了西班牙在維也納戰(zhàn)役中最爲優(yōu)秀的補給物資,而且它們並不是唯一的一批。

十月十一日、十月十三日、十月十五日……齊國分別向阿德拉港口運送了三百噸、二百噸、三百噸合計八百噸肉乾。

價值四十萬兩的肉乾被西班牙艦隊轉(zhuǎn)運到了巴爾幹半島,緊接著運往了維也納戰(zhàn)場。

當它們運抵戰(zhàn)場的時候,前線接收軍需的格魯伯在自己的日記中記載下了這一日領(lǐng)取到肉乾物資時的士兵模樣:

“他們沒有想過自己能在泥濘的戰(zhàn)場上吃到這樣的美味,每個人都激動的跳了起來。”

“儘管我告訴他們可以直接食用,但事實證明士兵們的想法比我更豐富。”

“他們將肉乾切塊丟到了水裡,很快一鍋肉湯就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

“齊國的肉乾中有著豐富的鹽、胡椒和一種辛辣的香料,它豐富了士兵們的飲食,這或許是我們在戰(zhàn)爭爆發(fā)的二十七年以來,吃過最好的東西。”

“沒有任何異議,它爲我們贏得戰(zhàn)爭做出了最偉大的貢獻!”

格魯伯的日記記載並沒有出錯,齊國前後運來的一千噸肉乾豐富了天主教聯(lián)盟軍的飲食,僅僅這些肉乾,就讓西班牙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沒有再擔心糧食的問題。

不僅如此,在後續(xù)的貿(mào)易物資中,齊國信守承諾的將條約中今年剩餘的一百二十萬石小麥運到了阿德拉。

消息傳到前線時,新教聯(lián)盟軍隊猶如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

察覺到不對勁的古斯塔夫二世沒有再等待,而是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清晨打響了戰(zhàn)役的第一槍。

瑞典軍隊圍城的經(jīng)驗十分豐富,兩日之內(nèi)就在維也納城外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帳篷和營地。

大量的苦力挖掘了漫長的戰(zhàn)壕,徹底斷絕了城內(nèi)和城外的聯(lián)繫。

古斯塔夫二世帶來的一百門大炮,在各軍炮手的操作下,開始連續(xù)不斷的轟擊維也納城牆,但巴爾幹山地的崎嶇地形,限制了瑞典攻城炮的運輸。

在缺乏水路便利的條件下,瑞典軍隊的十二磅火炮遠遠落在了主力部隊後面。

由於歐洲自十六世紀開始不斷推行與升級的棱堡防禦體系,因此這套體系也讓炮兵的射擊效果大打折扣。

1645年11月25日瑞典軍隊開始攻城,但很快被擊退。

於是,古斯塔夫開始採取坑道爆破的手段來攻擊城牆。

他採納了當時歐洲流行的平行塹壕戰(zhàn)術(shù),用炮兵掩護工兵挖掘一條靠近牆角的戰(zhàn)壕,然後再用軍隊進駐剛剛挖好的新塹壕,掩護揮汗如雨的工兵們再次開挖。

當推進到足夠近的距離後,瑞典軍隊的工兵們挖掘地道,埋放炸藥,然後引爆整段城牆的根基。

不過,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士兵也會挖掘針鋒相對的地道,用炸藥等手段來摧毀坑道或陣地。

在短短十天的時間裡,雙方聯(lián)手引爆了一千三百多次。

神聖羅馬帝國的守軍一面用二百門各式火炮還擊,一面想辦法應(yīng)對敵軍的攻城地道。

他們不斷挖掘針對敵軍工兵的反攻城地道,還將巨大的樹樁插進土中建成了新的臨時障礙。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膠著,新教聯(lián)盟軍終於在維也納城牆上炸出了可供三十人並排通過的巨大缺口。

大量來自赤貧階層的宗教炮灰,開始發(fā)起不要命的衝鋒,瑞典和法國的旗幟甚至一度被插上了維也納城頭,但這些陣地無一例外都很快丟失。

雙方軍隊都在使用大明的步銃燧發(fā)槍,他們裝上了生產(chǎn)於大明的插入式刺刀,在城牆上爆發(fā)了激烈的戰(zhàn)鬥。

維也納的軍民們將將鋪天蓋地的“異教徒”,硬生生地捅了出去。

接著,城裡的工兵在缺口的後面築起了臨時的後退城牆,並在上面架上了一門門的大明燕山五斤火炮。

由於忌憚守軍的強大火力,古斯塔夫二世一直拒絕出動全軍進行強攻,他不想自己的軍隊在幾乎沒有射擊死角的城下被成片射倒。

戰(zhàn)事再次陷入了僵局,而這樣的僵持到了十二月。

在時間進入十二月後,由於物資的不足,孔代親王與古斯塔夫二世決定收兵。

12月12日,新教聯(lián)盟軍撤退,天主教聯(lián)盟軍取得了維也納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這一切來自十月那批可以救命的糧食,而得知前線贏得勝利的費利佩四世也向朱由檢寫下了親筆信,感謝著他“守約”的行爲。

同時,在天啓二十六年的二月,京城方向也收到了來自歐洲錦衣衛(wèi)千戶所的消息。

“弟弟對戰(zhàn)局的把控還是那麼厲害,估計歐洲又得多打幾年了。”

幹清宮內(nèi),已經(jīng)四十一歲的朱由校拿著錦衣衛(wèi)的奏報,臉上的笑容沒有半點隱藏的全部暴露了出來。

相比三年前,他的身材又瘦了一些,而一切都是因爲在朱由檢走後,朱由校終於將自家弟弟曾經(jīng)的提醒付諸行動。

運動、膳食成爲了朱由校最爲關(guān)心的事情,每週他都會堅持做一件傢俱,同時教習騎術(shù)。

飲食上,他也開始少吃多餐,多素少葷。

只是,當年頓頓海鮮的行爲終究引出了疾病,痛風也毫無意外的找上了這位天啓皇帝。

“萬歲還是得多喝水,只有喝水和按時喝藥才能緩解痛風。”

太醫(yī)院使李中梓一邊寫藥方,一邊對旁邊激動的朱由校交代著一些忌諱。

曾經(jīng)的太醫(yī)院使王肯堂最終沒能活過百歲,而是在去年春季以九十三歲的高齡去世。

不過儘管王肯堂去世,但朱由檢依舊給自家哥哥留下了許多名醫(yī)。

李中梓、吳有性等人不出意外,或許能熬到朱由校的重孫出生。

“知道了,李院使放心好了!”

對於太醫(yī),人老惜命的朱由校還是比較尊重的,四十一歲在後世看來十分年輕,但在大明朝這個皇帝平均壽命才四十多的時代來說,朱由校已經(jīng)可以自稱老夫了。

“臣告退……”

李中梓寫完藥方便交給了王體幹,緊接著作揖離去。

他作爲太醫(yī)院院使,可不僅僅要幫皇帝治病,而是需要關(guān)注天下的惠民藥局和醫(yī)學院,說是政務(wù)繁忙也不爲過。

瞧著他離開,朱由校笑了笑,低頭又看向手上的消息,臉上的笑意更甚。

他揹著手走到了窗前,看著窗外難得晴朗的天空,不免笑道:

“也不知道弟弟身體如何了,是否健康,應(yīng)該過的很好吧……”

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80章 少年縱馬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78章 葉向高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237章 黨爭爆發(fā)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52章 兄友弟恭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28章 穩(wěn)中向好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461章 積怨?jié)M山川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0章 兄弟和睦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181章 裁撤遼鎮(zhèn)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76章 浙黨勢大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237章 黨爭爆發(fā)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tǒng)手藝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75章 回京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490章 師徒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53章 領(lǐng)兵要點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124章 十六衛(wèi)軍十二拱衛(wèi)營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fā)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143章 大反攻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479章 南崑崙監(jiān)察使司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30章 兄弟和睦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fù)兩更)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261章 天災(zāi)不斷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379章 對內(nèi)反擊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528章 穩(wěn)中向好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154章 內(nèi)部矛盾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zhàn)場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13章 天啓犁庭
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642章 反明同盟第80章 少年縱馬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78章 葉向高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237章 黨爭爆發(fā)第279章 徵日先鋒顏思齊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81章 天賦異稟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52章 兄友弟恭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263章 俺叫李定國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26章 截胡工部第528章 穩(wěn)中向好第301章 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小日子第209章 誓殺腐儒第618章 宗藩一體第461章 積怨?jié)M山川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0章 兄弟和睦第447章 建虜北狩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181章 裁撤遼鎮(zhèn)第246章 《明荷南洋條約》簽訂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76章 浙黨勢大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237章 黨爭爆發(fā)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tǒng)手藝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362章 未老先衰朱由檢第75章 回京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490章 師徒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53章 領(lǐng)兵要點第615章 四方紛亂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亞之行第62章 戚家軍到來第124章 十六衛(wèi)軍十二拱衛(wèi)營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91章 人間慘狀(七千字大章)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6章 少年天子的爆發(fā)第657章 番外篇(五)心如明鏡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581章 各家愁苦各家歡第143章 大反攻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479章 南崑崙監(jiān)察使司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71章 灰頭土臉第74章 百事艱難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30章 兄弟和睦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56章 盡是空餉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236章 南征北討(恢復(fù)兩更)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261章 天災(zāi)不斷第578章 待價而沽第363章 《平緬事宜》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360章 天啓九年第379章 對內(nèi)反擊第152章 佈局朝鮮第528章 穩(wěn)中向好第424章 敵軍非但不投降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174章 漢奸該死第154章 內(nèi)部矛盾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481章 揚帆起航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zhàn)場第376章 心力交瘁第213章 天啓犁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云林县| 新蔡县| 铜鼓县| 金沙县| 永定县| 常德市| 法库县| 郯城县| 清丰县| 札达县| 涞源县| 商南县| 普格县| 诸城市| 屏南县| 墨玉县| 施秉县| 青川县| 乌兰察布市| 陈巴尔虎旗| 三江| 鄂托克旗| 仁怀市| 霍州市| 闸北区| 衡南县| 浪卡子县| 儋州市| 麻城市| 无棣县| 东光县| 元朗区| 吴堡县| 五大连池市| 朝阳市| 犍为县| 泸溪县| 兴海县| 兰考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