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章 盡是空餉

第56章 盡是空餉

“眼下御馬監在冊有多少人!”

燕山腳下軍營大門,當馬車停下,朱由檢一下車就開門見山的責問了起來,而這話一說出來,四衛一營的指揮使和參將紛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話憋不出。

楊漣和兩名兵部主事,七八名小吏也紛紛下了車,表情有些驚訝,顯然沒想到朱由檢連面子都不給,直接就責問。

“怎麼?不說?莫不是未聽聞羽林三衛等將領之事?!”

朱由檢眉頭一皺,隨即怒叱了起來。

“殿下息怒,眼下御馬監尚有三萬四千餘人,其中掌場太監六十餘人,貼場宦官一千三百餘人,僉書宦官九千七百人。”

“此外、還有宿衛扈從九千餘人,獸醫七百餘人……”

領頭將領跪在地上,神情緊張,口中一直在說太監、民夫多少人,隻字不提兵馬的具體數量。

朱由檢算是看出來了,這羣人不敢直接說御馬監有多少人,因此纔去扯了其他職位的人。

只是他這一說,朱由檢稍微一盤算,便只算出了御馬監四衛一營的人數。

“回殿下,記下了。”錦衣衛點了點頭,而朱由檢又道:

看著這羣瘦弱的兵丁,朱由檢雖然知道御馬監好不到哪裡去,但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差。

便是楊漣也端著臉聽了起來,儘管朱由檢的話中,很多都能在兵書上找到,但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朱由檢的一些見解十分新穎。

冷兵器時代,士兵越高大魁梧,越有利於大軍的士氣。

說到這裡、朱由檢停下了該說的,隨後看向負責記錄的錦衣衛道:

但選兵的第一點就點明瞭,身大力不虧,這句話是經驗,是可以用的。

“三不居死地,謂安營不臨溼寒之地,人馬多夜驚,久居士卒必患風寒”

如抗倭援朝中,李如鬆的遼東鐵騎一般。

“下營如側近無水者,以地住葭葦水草之處及有螞蠰之地其下必有伏泉可開井水,又或者尋野獸蹤跡去路不遠有水。”

那負責記錄的錦衣衛也記得很快,而楊漣也仔細聽著,唯有朱由檢繼續道:

“安營寨外四方百里,鳥飛毛落盡夜湏覺爲主將者,令清而德峻,威嚴而謀密,鳥獸不敢犯界。”

朱由檢洋洋灑灑六百餘字,二十七條安營紮寨的注意事項、地形選擇,讓負責記錄的錦衣衛和旁聽的楊漣等人微微驚訝。

這樣的身高,若是丟到這個時代任何一方勢力,都算是良好兵員了,但在大明不是。

“行軍紮營者、一不居大谷之口,四面受敵人馬易爲衝突,名曰天竈是也”

“記下了嗎?”

見到大軍趕赴,朱由檢心中的底氣更足了,對王承恩直接到:

“爾等自覺將這些年貪污得來的銀兩如數上交給承恩,如數上交者,既往不咎,回家養老。”

“四不居地枉謂下低中高,其地上面廣平中高有崗,如覆金之形,若安營其上八面招風,周匝受敵。”

烏合之衆……

三千清一色一米七朝上的遼東大漢,完全可以在數萬身高一米四左右的日本軍陣中左突右刺。

“你與陸文昭談談,明日將羽林三衛、四衛一營召到校場,我有事要說。”

明明可以選一羣一米七五往上的兵員參軍,他沒有必要選一米六的。

說白了空餉並不是他們的錯,在京京兵不過五兩六錢銀子一年的軍餉,能養得活誰?

“二不居大山之端,防後有人馬沿山而來破我營寨,前臨險阻被賊堅守我無出入之路,名曰龍首之地是也”

別的不說、如羽林三衛,雖然只有六千六百餘人在冊,但在冊的人,都是清一色五尺五往上的男子,也就是一米七六還朝上。

“如軍去戰要備水隨行者可於羊皮囊腫盛之或大葫蘆竹筒皆可用。”

朱由檢心中暗自想著,隨後就一邊巡營,一邊對旁邊的錦衣衛百戶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並非是歧視,只是戰場就是那麼現實。

他不可能像宋朝禁軍一樣,只要求身高高就行。

“你們把我說的記下來,抄錄後發給軍中小旗、伍長。”

“五不居地獄,謂高中之下……”

巡營的同時,他能看到一個個身材瘦弱的兵丁,他們好奇的看著錦衣衛,可若是錦衣衛回頭,他們便立馬低下頭。

“是!”聽朱由檢這麼說,錦衣衛百戶立馬命人抄錄,而朱由檢也根據自己前世行軍,還有自己看兵書的經驗說道:

另外之前的御馬監掌印、提督太監所抄家的銀子,大多也是貪污皇店和軍餉得來的。

與此同時,遠處陸文昭也帶著羽林三衛來到了軍營外不遠處。

“謝殿下隆恩,謝殿下隆恩……”聽到朱由檢的話,這羣將領來不及肉痛,只能不斷磕頭。

如今主謀已死,剩下的都是從犯,但是不殺不代表朱由檢不追究責任。

錦衣衛們想了想,以往他們前往邊塞,紮營頂多就做到前面兩條,而朱由檢卻說出了關於紮營地形風險的十三條,條條都暗藏道理。

“回殿下,已經下葬了。”王承恩微微行禮,這讓朱由檢稍微鬆了一口氣。

大明裁衣尺,一尺三十二釐米,十分方便朱由檢計算。

也就是說、空餉接近一半……

“慶陵主宮室如何?皇考可有下葬?”

“若有藏匿不交者,全家發配貴州,主犯斬首!”

他們仔細聽了朱由檢的話,思慮之後只覺得冒起一身冷汗。

朱由檢還就不信了,別的不說、北直隸近千萬百姓,難道還找不出三萬個身高五尺五的男人?

“裁軍!”

不超過一萬四,吃空餉一萬左右。

“……”朱由檢強忍著怒氣沒有發作,看著他們沉住氣道:

他不可能現在直接發作,更不可能把這些人全部殺了。

他一路走來,見到的兵丁都是身材五尺一寸、或者五尺二寸的男子,換算之後身高也不過一米六三到六五左右。

“奴婢領命。”王承恩微微行禮,隨後朱由檢看了看軍營的雜亂模樣,皺著眉走進軍營,帶著楊漣等人和錦衣衛開始巡邏了起來。

“翻譯成白話,我說的太直白怕你記不過來,給軍隊的軍令必須要用白話,別像對文官一樣文縐縐的。”

“是、卑職受教了。”聽到這話,錦衣衛們紛紛稽首,而朱由檢看了一眼營寨後指著它說道:

“按照我剛纔所說的,按照紮營的流程,重新把這軍營給我紮起來,叫羽林三衛和四衛一營一起。”

“卑職這就去告訴陸同知!”錦衣衛百戶一聽,連忙作輯,派人將記錄的東西送向了陸文昭那邊。

朱由檢皺著眉逛了一圈軍營後,也皺著眉向著軍營南大門走去……

(本章完)

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10章 局勢艱難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609章 秋風起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164章 事畢第150章 大小曹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75章 回京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56章 盡是空餉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48章 狂攬人才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531章 國事艱難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
第645章 國際局勢第10章 局勢艱難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462章 哥舒夜帶刀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200章 來自皇兄的彩虹屁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240章 收復呂宋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186章 明金佈局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372章 穩坐釣魚臺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551章 皇兄歸來第609章 秋風起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212章 合圍開始第225章 第兩百二十四 革新勳貴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164章 事畢第150章 大小曹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403章 明莫戰爭第661章 番外(九) 天啓三十八年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254章 狼山之戰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497章 白骨露野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391章 謀國先謀身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94章 諸王認慫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479章 南崑崙監察使司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387章 明貶實保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證第75章 回京第429章 大婚籌備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56章 盡是空餉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265章 病來如山倒第37章 浙兵戚金第494章 喜訊不喜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48章 狂攬人才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531章 國事艱難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158章 奢安之亂爆發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317章 旱情不斷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30章 檢在帝心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13章 諸藩分地第81章 天賦異稟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00章 叔侄和睦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680章 番外(二十八)鶺鴒在原第40章 海運之爭第634章 河中收復第381章 朱由校站臺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183章 黃雀在後第307章 天啓七年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首市| 商城县| 绍兴县| 甘德县| 德阳市| 五河县| 明水县| 七台河市| 锡林郭勒盟| 社会| 明水县| 泾川县| 揭阳市| 奉化市| 大新县| 漯河市| 招远市| 万州区| 乌鲁木齐县| 平和县| 三门县| 琼结县| 德惠市| 堆龙德庆县| 五家渠市| 海原县| 舟山市| 德格县| 赤峰市| 安阳市| 黄骅市| 岳池县| 杂多县| 丰台区| 云霄县| 全州县| 吴桥县| 大连市| 长沙县| 蓬安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