魃旱魃一出,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旱魃,在傳說中一種能引起旱災的怪物。在《神異經》中記載:‘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而在七清代袁枚的《子不語》卷一《旱魃》裡這樣描述:猱形披髮,一足行。後來又在《續子不語》中說:“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爲犼。當然,還有著名的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當中記載:近世所云旱魃,則皆殭屍,掘而焚之,亦往往致雨。
在民間傳說宋真宗時,旱魃作怪,竭鹽池之水。真宗求助於張天師,天師就派關羽去降伏。關羽苦戰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爲“義勇武安王”。這一天恰好是農曆五月十三日,後民間便多於是日舉辦關帝廟會,祈求關帝顯靈逐魔消災、普降甘霖,並把這天稱爲雨節。且以爲是日必雨,所謂“大旱不過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則求之關帝必驗。
這些就是有關旱魃的記載。當然在《太平廣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說旱魃是一種殭屍的突變。
講到這裡,旱魃究竟是一種怪獸還是殭屍突變的一種,不同的文獻記載,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旱魃的危害性。旱魃一出,赤地千里,想想都何等的恐怖。
老油說完了旱魃,三人各自沉默了。
“油爺,墓室裡那個女殭屍都那麼難以對付,更何況七星棺裡的銅甲殭屍。”老七擔心的說出了三人的顧慮。
“其實墓室裡的那個不是巫毒蠱屍。”老油突然說道。
三人愣了一下,葫蘆反應道:“那是?”
“那個,其實是青衣女魃。女魃殭屍傳說中的一種殭屍,能噴火,食人,據說有著神奇的力量,只要有女魃存在的地方,必定會陰氣重重,妖魔叢生。而墓室裡的那個女魃是還沒成型的。”
聽到這,三個的心裡涼了一截。
而對於銅甲殭屍,三人更是摸不著頭腦。一個個有了打著退堂鼓的意思,當忌於老油,三人誰也不敢說而已。
“油爺,你還是跟我們說說銅甲殭屍吧!至少,讓我們心裡有個底。”老八虛弱的在後面說道。
老油回頭看了一眼老八,嘆了口氣,開始講銅甲屍。
“說銅甲殭屍前,還是先說說殭屍的種類吧!第一種是白僵,屍體埋入養屍地後,一月後渾身開始長茸茸白毛,這類殭屍行動遲緩,非常容易對付,它極怕陽光,也怕火怕水怕雞怕狗更怕人。第二種是黑僵?,白僵如果飽食牛羊精血,數年後渾身脫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幾寸長的黑毛,此時仍怕陽光和烈火,行動也較緩慢,但開始不怕雞狗,一般來說黑僵見人會迴避,也不敢直接和人廝打,往往在人睡夢中才吸食人血。第三種爲跳屍,黑僵納陰吸血再幾十年,黑毛脫去,行動開始以跳爲主,跳步較快而遠,怕陽光,不怕人也不怕任何家畜,平時再能叫的狗,一旦遇到黑僵或跳屍就不叫了,但是貓見殭屍就會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