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30章 勉爲其難

這時,裴寂道:“或者我們可以在太原城徵集民夫,將這些民夫整編成軍隊,陛下覺得如何?”

“不妥!”

劉文靜立刻反對道:“用民夫守城絕不靠譜,還不如不用!”

裴寂這兩年比較沉默,也很少再和劉文靜擡槓,但像劉文靜這樣一句話便將他頂回來,又冷又硬,儼如一記耳光,著實令裴寂臉上掛不住了,他冷笑道:“我知道劉相國當過晉陽令,確實比別人更瞭解太原,但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水在動,船也在動,劉相國偏偏要做刻舟求劍之事,豈不是可笑?”

劉文靜也冷然道:“裴相國無非是用劉武周攻城之時來證明自己正確.......”

“不錯!”

不等劉文靜說完,裴寂便打斷了他的話,“當初劉武周十五萬大軍進攻太原,太原城守軍只有兩萬,我將十萬太原民衆動員起來,男女老少都上城,同仇敵愾,一次次擊敗了劉武周的軍隊,激戰了一個月,劉武周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撤回馬邑郡,太原城依舊巍然挺立,這是曾經發生的事實,劉相國居然說民不堪用,豈不是睜眼說白話?”

劉文靜毫不示弱地反駁道:“那是因爲攻城的軍隊是劉武周的匪兵,破城之後要屠城搶掠,殺人放火,女,但現在是張鉉的軍隊,張鉉率軍隊全殲了突厥大軍,在太原城內是什麼聲望,你去調查過嗎?你認爲民夫會爲我們拼死抵抗張鉉的軍隊?裴相國,你太想當然了!”

“好了,你們二人不要爭吵了。”

李淵不耐煩地打斷了兩人的爭辯,“朕已經決定,民夫要用,但軍隊也要增援,圍剿宋金剛用不著八萬大軍,六萬軍隊就足夠了,抽兩萬軍隊去支援太原。”

李淵又看了一眼裴寂,緩緩道:“動員太原民夫裴相國有經驗,這次就請裴相國率兩萬軍隊去支援太原防禦,協助新興王鎮守太原城。”

“微臣遵命!”天子既然已經開口,裴寂只得無奈地答應了。

這時,陳叔達問道:“請問陛下,那韋雲起怎麼辦?我們還需要和他談嗎?”

李淵冷哼一聲,“繼續和他談,最後談不攏讓他走人就是了,他不是提出別的方案嗎?我們就用離石郡換雕陰郡,看他答不答應。”

陳叔達正想再提關隴貴族拜訪韋雲起一事,但他忽然意識到竇璡和豆盧寬都在場,這個話題太敏感了,他立刻剋制住了。

但李淵卻看出了陳叔達欲言又止,便奇怪地問道:“陳相國還想說什麼?”

陳叔達只得含糊道:“微臣想和陛下再具體說一下和韋雲起商談的細節。”

李淵立刻明白了陳叔達的意思,便笑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大家先回去吧!”

衆相國告退,御書房內只剩下李淵和陳叔達兩人,李淵這才冷冷道:“你說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陳叔達便將昨天晚上他遇到六家關隴貴族集體去拜訪韋雲起之事詳細說了一遍,果不其然,李淵的臉色立刻陰冷下來,半晌冷冷道:“六家集體去拜訪,以爲法不責衆,朕拿他們沒有辦法?”

“微臣覺得他們這樣做並非是想背叛陛下,而只是....只是......”

“只是什麼?”李淵目光冷厲地盯著陳叔達。

陳叔達額頭已見汗,低下頭嚅囁道:“只是在表達對陛下的不滿。”

“不滿?哼!”

李淵怒哼了一聲,“朕對他們還不夠好嗎?兩個相國的名額都給了他們,豆盧寬明顯缺乏相國的資歷,朕也破格提拔,他們還有什麼不滿!”

“或許是因爲.....於筠一案。”陳叔達又低聲道。

李淵的眼睛慢慢瞇了起來,半晌一句話不說,御書房的氣氛十分壓抑,陳叔達緊張得滿頭大汗,後背也溼透了。

半晌,李淵冷冷道:“朕知道他們是在警告朕,若不給他們賠禮道歉,嚴懲楚王,他們就轉而支持張鉉,以爲朕不懂他們的心思嗎?”

“陛下,適當的安撫有助於平息矛盾。”

李淵搖了搖頭,“這一點相國就錯了,朕也曾是關隴貴族一員,朕很清楚他們的想法,於筠一案不過是他們的藉口罷了,關鍵是他們看到了張鉉打了幾次勝仗,我們丟掉了洛陽和荊州,他們就害怕了,想給自己留條後路,便拼命去巴結張鉉,他們歸根到底,還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陳叔達還是鼓足勇氣勸道:“陛下,世家追逐利益是他們的本能,古往今來,概莫能外,微臣一直勸陛下,恩威並施方是長久之道,陛下已經利用於筠案打擊了關隴貴族,那麼適當的安撫便能穩住他們的情緒,現在他們還只是表達不滿,可如果逼他們過份,微臣擔心他們就會實質性地支援張鉉了,陛下,一味使用大棒可不行啊!”

“那陳相國說,朕該怎麼安撫他們?”

“陛下,方法有很多,比如把五相擴大爲七相,讓獨孤家族也獲得相位,那麼他們就會穩定下來。”

陳叔達用心良苦,他知道獨孤家族不滿的根源在哪裡,根源就是上一次相位之爭,獨孤順敗給了竇威,由竇威推薦豆盧寬出任相國,獨孤順爲此耿耿於懷,不惜將大量的高奴火油給了當時的北隋軍,也給獨孤順招來殺身之禍。

如果給了獨孤家族相位,獨孤家族就會被安撫住,沒有獨孤家族的帶頭,其餘小家族也鬧不起來,陳叔達看問題很準,一語便點中了關鍵之處。

李淵沉思片刻道:“但朕想不到獨孤家族中誰可以爲相,原本獨孤懷恩還可以,但他已經死在洛陽了。”

“陛下也可以讓獨孤篡推薦大臣爲相,效果也是一樣。”

“好吧!這件事讓朕再考慮考慮,擴相是大事,需要時機成熟才行,我們也不急這一時,等世民剿滅了宋金剛,在勝利的鼓舞下,擴相就順理成章了。”

“那陛下至少先給他們一點甜頭,比如提拔爲太守等等,先安穩住他們,讓他們明白,陛下並沒有敵視他們。”

“這個倒可以,那陳相國覺得提拔誰比較好?”

陳叔達就在等這個機會,他連忙道:“於筠次子於唯良現任姑藏縣令,已經有五年,陛下可以提升他爲武威郡太守,微臣認爲,這是最好的和解姿態。”

李淵的本意是不想給於家翻案,但經不住陳叔達的一再勸說,他終於讓步了,“好吧!僅此一次,但陳相國要明白,這是朕勉爲其難。”

“陛下乃仁慈之君也!”

韋雲起出使長安的意圖其實並不複雜,首先是代表大周帝國來拜訪長安,從氣勢上壓倒長安朝廷,讓唐朝的文武百官都親身感受到大周帝國統一天下已是大勢所趨。

其次便是和唐朝商議,用三郡來換取太原城,這裡面隱藏的以弱易強的戰術已經被劉文靜看透了,不但不答應交換,反而決定向太原增兵,從這個角度來說,韋雲起的出使並沒有成功。

而第三個目的便是加強雙方貿易,這也是最簡單也最容易達成共識的議題,在第二天,陳叔達便代表唐朝和韋雲起達成了一致,放開雙方商隊往來,雙方朝廷免掉商隊的稅賦,促進物質交流,唐軍將準許長江船隊進入巴蜀,雙方都同意,即使雙方爆發戰爭,也不會影響雙方進行貿易。

作爲誠意的表現,周朝同意,除了生鐵和兵器外,其他物資都準許流入唐朝,這裡麪包括了從前嚴禁輸唐的糧食和鹽。

雙方達成了貿易協議,張鉉便下令停止一切對唐朝的軍事挑釁,軍隊轉入休整訓練階段,大周帝國開始爲期半年的戰爭準備。

雙方同時也達成了各派長駐使臣的協議,周朝派禮部侍郎溫彥博長駐長安,作爲對等原則,唐朝則同樣派禮部侍郎封德彝長駐中都,便於雙方及時進行溝通。

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57章 玄沙激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章 莫非天意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97章 校場較武第65章 勇救酋王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70章 意外收穫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367章 瑯琊王氏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4章 初入洛陽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1226章 機會乍現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23章 真假之辨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莽漢初伏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194章 分權制衡
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989章 長安風波(上)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503章 引君入甕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57章 玄沙激戰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章 莫非天意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691章 血戰柳城(三)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97章 校場較武第65章 勇救酋王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70章 意外收穫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367章 瑯琊王氏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576章 意外之喜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4章 初入洛陽第584章 進軍平原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656章 不戰而退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1226章 機會乍現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23章 真假之辨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莽漢初伏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194章 分權制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库县| 齐河县| 明光市| 安溪县| 冕宁县| 长寿区| 博白县| 青海省| 安溪县| 临朐县| 宜城市| 贵港市| 莆田市| 丽江市| 三明市| 库尔勒市| 泽库县| 鄄城县| 长宁县| 靖安县| 永定县| 调兵山市| 且末县| 富平县| 日土县| 高尔夫| 新密市| 武清区| 张掖市| 太白县| 伊金霍洛旗| 黎城县| 基隆市| 宁明县| 延庆县| 穆棱市| 康定县| 百色市| 宿迁市| 隆安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