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14章 遷都之議

雖然隋軍的凱旋儀式已經過去了十天,但隋軍收復洛陽所帶來的喜悅和衝擊還沒有完全從中都的輿論中淡去,在街頭巷尾的談論話題中,大部分話資還是以洛陽爲主。

中都人如此熱衷談論洛陽是有著某種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害怕遷都,畢竟洛陽是隋朝的都城,那裡有規模龐大的宮殿,比中都的紫微宮要大十倍,有近百萬人口,更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朝廷遷都去洛陽無論是法理還是現實都是上上之選。

可一旦遷都,便會給中都人帶來巨大的財富衝擊,中都暴漲的地價和房價使無數人身價百倍,一旦朝廷遷都洛陽,中都必然房價暴跌,人們財富大幅縮水,這是大部分中都人都無法接受的局面,所以中都人對洛陽的議論從收復洛陽那天起就沒有停止過,喜悅中夾雜著擔憂。

中午還沒有到,中都西城門附近的三元酒肆內便已坐滿了客人,這裡距離城外的西市比較近,酒客也大多以商人爲主,商人比普通人更加敏感財富的變化,很多人用畢生的積蓄購買了西市商鋪,一旦地價大跌,他們都將傾家蕩產,因此商人們更加擔心朝廷遷都。

今天三元酒肆的二樓格外熱鬧,一名特意去洛陽打探消息的商人給大家帶來的洛陽的最新情況,商人和附近的居民都聞訊趕來,將酒肆二樓圍得水泄不通。

“大家聽我說!”

一名身材矮胖的中年商人站在中間的大桌上,滿臉興奮地對衆人道:“我在洛陽走了足足三天,洛陽的變化實在太讓人吃驚,我和大業九年相比,簡直完全變了一副模樣,雖然戒嚴早已取消,但南市和北市還是冷冷清清,開業的店鋪不到三成,貨物的品種少而且缺貨嚴重,只能買點基本的柴米油鹽之類,而且洛陽人口也少了很多,根本沒有從前的繁華景象了,從前洛陽街上大多穿著綾羅綢緞,現在卻是麻布,甚至是粗麻布,聽說值錢的衣物都賣掉換糧了,街上骯髒不堪,到處是乞丐和饑民,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從前的大隋都城。”

二樓大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洛陽的慘象讓他們感到興奮,不過商人帶來的消息還是沒有解開是否遷都的疑問。

“那到底要不要遷都?”有人不耐煩地問道。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不過我利用各種關係從洛陽官員中打聽消息,聽說王世充建的宗廟已被拆毀,從前的隋朝宗廟並沒有重新?!?

“那當然不用重建了,當今天子姓張不姓楊?!?

衆人一陣大笑,商人擺擺手低聲道:“各位安靜,這就是我想到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洛陽是楊隋的都城,但當今天子並不姓楊,爲什麼一定遷都回洛陽?”

大堂內沉默了,衆人也覺得這話有道理,齊王殿下在中都建立了自己的基業,爲什麼要還去洛陽捧楊家的臭腳?

“可是國號沒變??!”

“這個國號只是臨時的,大家都知道,一旦齊王殿下正式登基,國號就變了,最好是恢復從前的魏國,那樣定都中都就順理成章了?!?

“可是魏國後來不是遷都大梁了嗎?”

“呸!晦氣。”說錯話的男子狠狠給了自己一記耳光。

就在這時,有人大喊:“二公來了!”

衆人紛紛閃開一條路,一名精神矍鑠的老者被衆人簇擁著走了進來,他叫做蘇弘福,是相國蘇威府中的二管家,他原本姓蔣,按照北朝慣例,都要改跟主人姓,他從十歲就當蘇威的書童,已經跟了蘇威快五十年,在蘇府很有地位,就連將軍蘇定方見到他,都得恭恭敬敬行禮,叫一聲二公。

蘇弘福是酒肆??停托\人都很熟悉,更因爲他是蘇相國的管家,所以備受尊重,蘇弘福也很享受這份尊榮,他剛走進酒肆便被衆人圍住了,剛纔在桌上公佈消息的矮胖商人也走過來行禮。

“大家這是在做什麼呢?”蘇弘福見酒肆大堂內擠滿了人羣,顯然不是吃飯的樣子。

“二公,我們是在討論朝廷是否遷都洛陽之事,不知二公那裡有什麼消息?!?

大堂頓時鴉雀無聲,無數雙眼睛望著蘇弘福,蘇弘福當了一輩子的跟班,現在終於成爲萬衆矚目的焦點了,他心中未必有些得意,總覺得不說點什麼便顯示不出他的消息權威。

蘇弘福輕捋山羊鬍笑道:“我聽說有的人害怕房產跌價,都開始低價賣了,其實沒有必要,不要去想所謂的遷都,就算我們這些小人物,一輩子也搬不了幾次家,更不要說朝廷了,老相國告訴我,遷都可是大事,當初明帝將隋朝都城從長安遷到洛陽,就已經觸犯到了太多人的利益,最後客死江都,一般而言不是特殊情況不會遷都,我們從北??みw來中都才幾年,又要遷都洛陽嗎?怎麼可能,請大家放心,據我所知,至少幾十年後不會遷都,將來齊王殿下的子孫登基後或許有可能,但齊王不會遷都,這是老相國給我說的話?!?

蘇弘福的一席話頓時贏得了滿堂掌聲,這時,酒肆掌櫃趁機道:“讓二公坐下來喝酒吧!大家也回自己位子,準備吃午飯了。”

衆人得了確信,一個個心滿意足,該走的走,該留的留,酒肆內又恢復了正常的吃飯喝酒秩序。

紫微宮建築在年初進行了一些調整,主要是一座新的樓閣修建完成,這座樓閣位於紫微宮的高地白虎丘上,佔地約五十畝,由將作監令何稠親自主持修建。

樓閣下面是用青石修砌,高達三丈,實際上是一種防禦內城,部署了五百名張鉉的親衛,而內城上方則塔樓重重,高達六丈,總高爲九丈,加上它修建在高地,便一躍超過了紫微宮的最高建築端門城樓。

這座新的城樓便是張鉉的官房,原來位於朱雀殿的齊王府取消,攝政官房搬倒這座新樓閣,稱爲天閣,侍衛們則稱它爲九重天,和中書省所在的紫微閣,以及門下省所在的天賜閣一起,形成品字型結構,並稱爲大內三閣。

張鉉在凱旋迴來後休息了三天,和家人們團聚,三天後他便正式搬進了新的官房所在地天閣,他的官房在天閣第七層,但從第六層向上都是由張鉉的使用。

六層是參議堂,商議軍務以及接見大臣,七樓是正官房、休息房以及所有沙盤的放置處,八樓和九樓都是圖書室,一共四層樓足有上百間屋子,儼如迷宮一般。

六樓的議事堂內,張鉉正和杜如晦閒聊,杜如晦依舊出任他的記室參軍之職,他和房玄齡的職責不同,房玄齡是作爲軍師隨軍出征,而杜如晦則是作爲齊王代表坐鎮中都,主要是負責處理軍隊內務,列席議事,一些必須由齊王同意的重大決定,則由他負責和張鉉聯繫,同時行使監事權,負責監督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的正常運作。

杜如晦略略欠身笑道:“最近中都最熱門的話題依舊是遷都洛陽的問題,已經談論快十天了,依舊熱度不減,大家都希望殿下能明確表態,然後紫微閣做出決議,公佈於衆,以平息中都的恐慌情緒?!?

張鉉不慌不忙喝了口茶笑道:“這讓我怎麼表態呢?我只能說暫時不會遷都,但這個暫時又是多久,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也沒法給一個明確的答覆?!?

杜如晦沉吟一下道:“我記得殿下曾經給我說過,中都只是暫時的都城?!?

“那是很久以前了?!?

張鉉笑了笑道:“當時我一直考慮遷都長安,這一點我倒可以明確,如果遷都,我不會考慮洛陽,我一定會選長安,只是什麼時候從中都遷去長安,我也說不清楚,十年或者二十年,也或許是我的兒子遷都,至少我個人很喜歡中都。”

“殿下可以考慮登基了嗎?”沉吟良久,杜如晦終於說出了他今天求見張鉉的真正目的。。

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79章 冶鐵名匠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8章 接受條件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23章 真假之辨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28章 初見蕭後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7章 武之誘惑第26章 皇姑來了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47章 長平遇匪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6章 夜襲楊莊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63章 初獲突破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664章 利益交換
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79章 冶鐵名匠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8章 接受條件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1157章 天下大戰(十五)第23章 真假之辨第1062章 永興之戰(二)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909章 最大誠意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28章 初見蕭後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7章 武之誘惑第26章 皇姑來了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47章 長平遇匪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161章 天下大戰(十九)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16章 夜襲楊莊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572章 榮升高位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71章 強渡膠水(上)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011章 齊王密詔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394章 偏殿述職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63章 初獲突破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664章 利益交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江县| 仁布县| 大方县| 南华县| 大足县| 上虞市| 清原| 柳江县| 太谷县| 会东县| 正镶白旗| 宁南县| 望都县| 台北县| 临朐县| 吴旗县| 古丈县| 阳高县| 电白县| 收藏| 青阳县| 沂水县| 南汇区| 辽阳市| 邳州市| 和政县| 玛曲县| 汶上县| 绿春县| 股票| 盐山县| 出国| 西林县| 龙口市| 苗栗县| 珲春市| 信阳市| 麻阳| 广安市| 五台县| 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