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

李元吉不可思議地翻看著面前的一疊供狀,他原本只是爲了報復於筠而抓走他的兒子,準備給他安一個私通敵國的罪名,不料一番刑訊後,於唯銘居然招認了他父親私通北隋的事實,現在不是北隋了,是私通周朝,簡直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令李元吉欣喜若狂。

他立刻令道:“速去請崔先生來。”

侍衛飛奔而去,李元吉眉頭一皺又問道:“這份供狀不是屈打成招吧!”

“回稟殿下,絕不是屈打成招,卑職審問了至少幾百人,是不是屈打成招卑職很清楚,再說供狀裡還有長安情報署參軍高瑾的名字,是於筠的外侄,這種東西不可能是編出來的。”

“那這個高瑾現在在哪裡,他說了沒有?”李元吉用手指點著供狀問道。

“他說原本是在青雲酒肆,他給父親送過幾次信,但自從青雲酒肆燒掉後,他也不知道高瑾的去向了,但他父親於筠應該知道。”

李元吉又仔細看了一遍供狀,不由歇斯底里地獰笑起來,“於筠,這次你落在我手中,我要你生不如死!”

這時,崔文象快步走了進來,笑道:“這麼晚,殿下找我有急事嗎?”

“我給先生說個笑話,我們準備栽贓的那座青雲酒肆,你猜怎麼樣,它居然真是長安情報署的耳目之地!”李元吉連聲冷笑道。

崔文象一怔,“殿下,真的這麼巧嗎?”

“你看看這個!”

李元吉將於唯銘的供狀遞給崔文象,崔文象當然知道於唯銘被抓,抓捕方案還是他一手策劃,他仔細看了一遍供狀,不由又驚又喜,“殿下,真是陰差陽錯!”

“其實我覺得並不奇怪,我知道很多大臣都暗通張鉉,以爲可以給自己留條後路,但於筠居然是長安情報署參軍高瑾的姑父,這纔是最大的驚喜,我們可以借這次機會挖出長安情報署這個毒瘤。”

“殿下說得對,這確實是一次良機!”

“那先生說我現在該怎麼辦?”

崔文象年紀輕輕便能做到王世充的相國,他確很有才幹,也善長謀略,只是他人品卑劣,心狠手毒,謀略基本上都是毒計。

崔文象沉思片刻問錢懷英道:“於家人來過監獄了嗎?”

“聽說管家來打聽過消息了,塞給我手下十兩黃金,讓關照於唯銘,我手下不敢收,向我彙報了。”

“於筠來過嗎?”

“沒有,聽管家說他似乎不在家。”

崔文象點點頭,又對李元吉道:“於筠還沒有親自來救他兒子,說明他還不知情,殿下要火速行動,立刻派人去抄於筠的書房,他的書房內一定藏有張鉉的信件,也有長安情報署的線索,我擔心於筠一旦得到消息,他就會立刻毀了證據,而且派人去通知長安情報署撤離,倒時拿不定證據,他就會向天子告狀,說殿下將他兒子屈打成招。”

崔文象回頭又問錢懷英,“我說得沒錯吧!”

錢懷英有點膽怯地點點頭,“那小子很硬氣,我已經割了他的耳朵和兩根手指,他就是不說,後來我用尖刀挑開他的卵子時,他才終於招認。”

崔文象又對李元吉道:“殿下明白了嗎?於筠可是關隴貴族,如果殿下抓不到他的證據,又傷了他的兒子,於筠豈會善罷甘休,關隴貴族也不會答應,殿下只有搶先抓到於筠通敵的證據,關隴貴族纔會無話可說。”

李元吉本身就是一個膽大妄爲之人,加上有崔文象的毒計輔佐,更加讓他肆無忌憚,不計後果,他當即對錢懷英道:“立刻給我點一千士兵,我要親自去搜於筠的府邸!”

夜色中,於筠的馬車緩緩停在府門前,他剛剛從陳倉縣公幹回來,勞累一天,身體已疲憊不堪。

於筠剛下了馬車,管家便奔了出來,急聲道:“老爺,公子出事了。”

於筠心中一跳,“出了什麼事?”

“公子被玄武精衛抓走了。”

於筠的心驚得幾乎要停止跳動,他一把抓住管家胳膊,急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老爺,是國子學陸先生派人來通報,但陸先生具體也不知情,家中無人做主,夫人便讓小人去打聽情況,小人打聽到一點消息,公子今天中午和十幾名同窗在酒肆喝酒,好像其中一人是周朝奸細,玄武精衛便將所有人抓走了,公子一起被抓。”

於筠可不是這麼容易被人糊弄,他立刻意識到這裡面有問題,國子學的太學生怎麼會是周朝奸細,恐怕這只是抓人的藉口,一羣太學生中唯一特殊的就是自己的兒子,他們真正目標應該是抓唯銘纔對。

於筠又想起青雲酒肆事件,李元吉一直沉默,但他又豈會放過自己,他心中著急起來,他來不及進家門,立刻坐回馬車令道:“去皇宮,我要去面聖!”

太子不在京城,秦王又去上郡練兵了,現在除了聖上,沒有人能救自己的兒子。

於筠的馬車剛走了十幾名,只聽遠處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似乎有無數騎兵奔來,於筠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他知道出大事了。

三百名殺氣騰騰的騎兵將於筠的馬車和十幾名家將團團包圍,後面又奔來上千名玄武精衛士兵,將於筠的府邸團團包圍,這時,李元吉騎馬出現在於筠的馬車前。

“於筠,我父皇待你不薄,你爲何要背叛父皇,出賣大唐!”李元吉厲聲喝問道。

“楚王殿下,你休要血口噴人!”

“我血口噴人?你心知肚明吧!我問你,高瑾是何人?”

於筠驚得頭皮都要炸開,一定是他兒子招供了,於筠的眼睛頓時紅了,他知道自己兒子外表柔弱,但內心堅強,不知李元吉用了什麼殘酷的手段才逼迫兒子招供。

於筠心中憤怒異常,手指著李元吉顫聲道:“你....你把我兒子怎麼樣了?”

“死到臨頭還顧著兒子,想想你自己吧!”

李元吉冷笑一聲,喝令道:“給我搜府!”

錢懷英就等著這道命令,他手一揮,“跟我來!”

數百名玄武精衛士兵衝進了於筠府第,錢懷英目標明確,帶著數十名士兵用刀逼迫管家帶路,直撲於筠的內書房。

於筠並不擔心李元吉會搜到長安情報署的線索,他當然知道和高瑾的聯繫方式,但並沒有留下任何紙面線索,這也是因爲青雲酒肆被燒燬後,他提高了警惕,不會把任何他和長安情報署有關係的證據留在外面。

這時,於筠猛地想起自己藏在內書房中的一封信,那是當初張鉉寫給他的親筆信,他當然捨不得燒掉,便將信珍藏起來。

於筠頓時心中大急,對李元吉厲聲道:“速令你的士兵退出來,你忘了武川血誓嗎?”

所謂武川血誓就是在大業元年武川府成立之時,十五家關隴貴族核心家族在武川石前滴血盟誓,關隴貴族團結一心,一家有難,其他家族絕不會袖手旁觀,參與盟誓的人中也包括李淵本人,武川血誓原本是針對隋帝楊廣,雖然楊廣殺了不少關隴貴族,但武川血誓並沒有被激活。

隨著獨孤家族和竇氏家族的矛盾激化,關隴貴族內部已經被分化了,武川血誓早已名存實亡,今天於筠在情急之下又將這件事提出,企圖讓李元吉投鼠忌器。

但李元吉本身就是一個膽大妄爲之人,從來就不把關隴貴族放在眼中,更不用說武川血誓早已經名存實亡,而且他又抓到了於筠的把柄,他怎麼可能在關鍵時刻退卻。

李元吉冷笑道:“看來我們於監令心虛了,我們做個交易吧!如果你肯配合我,讓我將長安情報署一網打進,我就放了你兒子,我們的私仇也一筆勾銷,如何?”

於筠怎麼可能上了他的圈套,他盯著李元吉咬牙切齒道:“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我要告訴你,我兒子若有什麼三長兩短,就算你父親來向我賠罪也沒有用,我絕不會放過你!”

李元吉臉一沉,“大膽!你膽敢妄提我父皇,想造反嗎?”

這時,錢懷英從府中狂奔出來,手中高舉一隻精美的玉匣,“殿下,我找到了!”

於筠看見了玉匣,他眼睛慢慢閉上,他知道大勢已去,自己的性命恐怕難保了。

李元吉打開玉匣,頓時欣喜若狂,玉匣中的一封信正是張鉉寫給於筠的親筆信,他深深盯著於筠獰笑道:“於筠,你上個月拒絕我之時,會想到有今天嗎?”

於筠冷冷道:“老夫乃堂堂從三品匠作監令,長平郡公,按照唐制,有罪當由天子發落,輪不到你這種卑劣小人來羞辱我,我現在就去向天子請罪,去皇宮!”

李元吉怎麼可能放他走,他給手下使個眼色,百名騎兵揮刀便殺,頓時響起一片慘叫,連同馬車伕在內的所有隨從全部被殺死,李元吉喝令道:“連同馬車一起帶去軍衙審問!”

於筠大怒,眼睛噴火一般的盯著李元吉,“李元吉,你好狠!”

“等會兒我會讓你看看我真正的狠,讓你嚐嚐什麼叫生不如死,讓你牢記得罪我的下場,帶走!”

數十名騎兵圍在馬車左右,一名士兵駕著馬車向精衛軍衙駛去,馬車內,於筠痛苦地緊閉著雙眼,他想到了自己幼子慘遭的酷刑,不由心如刀絞,他並不畏死,但他卻害怕自己熬不住刑招供了情報署的老巢,一旦長安情報署被一網打盡,將來張鉉又會怎麼對待自己家族?

罷了,反正都是死,不如捨生取義吧!於筠一想到李元吉即將對自己的侮辱,他心裡再也無法忍受,他猛地睜開了眼睛,長嘆一聲,“可惜我於筠看不到此賊授首的那一天了。”

他從皮靴裡拔出了鋒利的匕首,狠狠向自己的心臟刺去。。

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2章 進階之禮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30章 慶功酒宴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60章 馬邑參軍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40章 面君述志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0章 少年皇族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1234章 神通抉擇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829章 亡羊補牢
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339章 出兵條件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480章 天下勤王(六)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2章 進階之禮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30章 慶功酒宴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60章 馬邑參軍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39章 洛陽讖語第40章 面君述志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0章 少年皇族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919章 微服私訪(上)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1234章 神通抉擇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829章 亡羊補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潜江市| 灵寿县| 柞水县| 韶山市| 乌鲁木齐县| 赣州市| 合川市| 龙川县| 弥勒县| 天全县| 海门市| 赣州市| 油尖旺区| 上思县| 秭归县| 建平县| 花垣县| 荔浦县| 广宗县| 临高县| 革吉县| 邢台县| 枞阳县| 特克斯县| 黔西县| 麟游县| 桦川县| 垫江县| 郑州市| 太康县| 建瓯市| 松滋市| 栾川县| 杂多县| 慈溪市| 同心县| 白城市| 陆良县| 东兰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