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11章 齊王密詔

溫彥博比凌敬晚了兩個時辰到達長安,凌敬是獨身進入長安,溫彥博則是被唐朝禮部侍郎宇文士及迎入長安。

宇文士及年約三十五六歲,他是宇文述的三子,宇文化及的親弟,但他性格溫文爾雅,學(xué)識淵博,容貌俊美,和不學(xué)無術(shù)的大哥宇文化及相差甚遠,所以天子楊廣看中了他,在他十八歲時便將自己十六歲的女兒南陽公主嫁給了他,宇文士及便成了大隋天子楊廣唯一的駙馬。

宇文士及在隋朝曾經(jīng)風(fēng)光無限,但江都事變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毅然割裂了妻子和兒子,又投入了大唐的懷抱,成了李淵的座上嘉賓,再一次利用妹妹是李淵寵妃的裙帶關(guān)係當(dāng)上了唐朝的禮部侍郎,又重新娶李淵的侄女壽光縣主爲(wèi)妻,可謂官運亨通,平步青雲(yún)。

溫彥博聽說前來迎接自己之人便是宇文士及,心中不由充滿了鄙視,但公事爲(wèi)重,溫彥博剋制住了內(nèi)心的鄙夷,一路有說有笑,跟隨宇文士及住進了貴賓館。

大堂上,溫彥博和宇文士及分賓主落座,兩名侍女給他們上了茶,宇文士及笑道:“這次溫使君前來大唐,我們非常歡迎,中都的官牒上說,溫使君是來商談善後事宜,但官牒上諸多細節(jié)不祥,能不能請溫侍郎再進一步介紹一下。”

溫彥博微微一笑,“我們兩國精誠團結(jié),共同抗擊胡虜南下,保衛(wèi)了中原大好河山,同時我們也建立了良好的互信,攝政王殿下希望這種互信能擴大並加深,所以我奉命前和唐朝溝通就很有必要了。”

溫彥博說得很圓滑,也說得很光面堂皇,但實質(zhì)內(nèi)容卻絲毫不碰,使宇文士及就像喝了杯白開水一樣的感覺。

宇文士及要回去彙報,沒有收穫怎麼行,他不甘心地又繼續(xù)問道:“不知攝政王殿下所說的互信擴大加深是指什麼?”

溫彥博也知道,不給宇文士及一點東西,他就會像秋天蚊子一樣纏著自己不放,他笑了笑便道:“當(dāng)然涉及的內(nèi)容很多,比如雙方可以互相建立一個聯(lián)絡(luò)官署,互派官員長駐,再比如可以擴大貿(mào)易,鼓勵民間貿(mào)易,互通有無,再比如互相承認對方的科舉,諸如此類等等,總之就是一句話,加深溝通,促進了解。”

宇文士及笑著點點頭,“有使君這番話,我回去就好交差了,太子殿下希望使君不要擔(dān)心安全,這次我們將嚴密防範(fàn)。”

這時,一名守衛(wèi)快步來到堂下,猶豫一下稟報道:“啓稟宇文侍郎、溫侍郎,外面有一個文士,他說自己是副使者。”

溫彥博笑了起來,“沒錯的,是我的副使凌參軍,請他進來吧!”

宇文士及有點疑惑,“溫使君,我不太明白。”

“是齊王府參軍凌敬,他作爲(wèi)軍方代表參與這次出使,比如戰(zhàn)利品分割之類都由他負責(zé)參與協(xié)商,他之前在新豐縣有點私事,所以比我晚一步,沒想到他這麼快就趕來了。”

宇文士及恍然,“原來是凌參軍!”

他立刻對守衛(wèi)道:“還不快請凌參軍進來。”

守衛(wèi)答應(yīng)一聲快步去了,宇文士及起身道:“那我就不打擾使君休息了,先告辭!”

溫彥博將宇文士及送出內(nèi)院,正好在路上遇到了匆匆走來的凌敬,溫彥博笑著給他介紹宇文士及,兩人見了禮,宇文士及便告辭而去。

回到內(nèi)室,溫彥博冷笑道:“不愧是宇文述的兒子,至始至終不問自己的髮妻和兒子情況,天性薄涼。”

“他應(yīng)該知道兒子被刺殺,髮妻出家爲(wèi)尼之事吧!”

“他知道是一回事,但關(guān)心是另一回事,我知道他又娶了宗室之女爲(wèi)妻,這種人自以爲(wèi)抱緊了唐朝大腿,可一旦唐朝不繼,他是不是又想休妻求榮?”

“他如果真這樣做,殿下也不會容他,算了,不要被這種人壞了心情,我拿到殿下的信了。”

溫彥博大喜,殿下真有信留給他們,他急問道:“信在哪裡?”

凌敬取出紫筒鷹信,遞給了溫彥博,溫彥博連忙將信筒拆開,取出了裡面一張薄絹,只見上面寫了幾行字,正是齊王手諭。

兩人看了一遍鷹信,不由暗暗慶幸他們猜對了,一共有四條指示,第一條就是要求他們和唐朝談靈武郡和延安郡一事,第二條要求他們督促唐朝履行蕭銑地盤分割協(xié)議,第三條是按出兵人數(shù)分割戰(zhàn)利品,並僅限於樓煩關(guān)以南的戰(zhàn)利品,第四條是用婁煩郡換蕭銑父女。

兩人面面相覷,第四條卻讓他們沒有想到,凌敬心裡卻明白,這是殿下的一點私心,彌補他對蕭銑的失信。

兩人又繼續(xù)商議種種細節(jié),一直到華燈初上,才各自回屋休息了。

宇文士及匆匆來到吏部,見吏部尚書陳叔達,如果在朝廷按派系分,他是秦王李世民一派,他當(dāng)然不想去見太子李建成,而且他只是侍郎,應(yīng)該是向尚書彙報,而不是越過尚書直接去找太子彙報,這是官場大忌,宇文士及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直接來了吏部,見到吏部尚書陳叔達,將他和溫彥博見面的詳細經(jīng)過彙報給陳叔達。

陳叔達對溫彥博的見面不感興趣,他更關(guān)心凌敬,凌敬是齊王府錄事參軍,屬於軍方高官,這次北隋派軍政大員同來,恐怕會涉及到軍政兩邊的談判。

“宇文侍郎,你覺得凌敬爲(wèi)什麼會晚來?”陳叔達沉吟良久問道。

“卑職覺得,或許凌敬另有任務(wù),所以晚來長安一步。”

陳叔達搖了搖頭,“你弄錯了,這個凌敬實際上是早來了長安一步,他應(yīng)該是去長安情報署了。”

“相國看得透徹,應(yīng)該是這個原因。”

陳叔達負手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疑惑,他自言自語道:“凌敬去長安情報署做什麼?難道他們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指令?難道真是爲(wèi)了河套前來談判?”

陳叔達想不通原因,便問道:“具體談判時間定了嗎?”

“回稟相國,初步定在明天一早開始,由我們派兵去貴賓館接人,具體時間地點由我們決定,然後今晚通知他們。”

陳叔達點點頭,“我回頭再去和太子殿下商議一下,明天一早你去接他們來皇城,軍隊我來安排。”

“屬下明白,相國還有什麼交代?若沒有別的事,屬下就先告辭了。”

陳叔達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宇文侍郎當(dāng)然要和我一起去東宮,明天可是由侍郎主談,具體怎麼談,怎麼決定,不先明確下來,明天豈不是亂成一團?”

宇文士及呆了一下,連忙歉然道:“屬下考慮不周,屬下這就和相國去東宮。”

次日一早,五百鐵甲騎兵嚴密護衛(wèi)著北隋使者的馬車穿過了朱雀大街,從朱雀門進了皇城,一直來到政事堂大門前,這也是上次談判之地,雙方極爲(wèi)重視,由於北隋又多了一個談判副使,所以天子李淵便臨時指派兵部侍郎趙慈景爲(wèi)唐朝的談判副使,負責(zé)軍方事宜。

雙方在大堂正中坐下,一張寬大的桌子將雙方隔開,在唐方後面,太子李建成和相國陳叔達作爲(wèi)旁聽就坐,北隋正副使者連同主簿和參軍從事等等一同有六人蔘加談判,唐方也出了六人。

這時,陳叔達起身笑道:“今天的實質(zhì)並非談判,而是友好協(xié)商,大唐天子讓我轉(zhuǎn)告雙方,他希望氣氛平和友好,雙方互諒互讓,達成一個皆大滿意的結(jié)果。”

溫彥博欠身笑道:“這也是北隋攝政王殿下的意願,雙方的互相加深擴寬,友好協(xié)商自然就是前提,既然雙方協(xié)商的提議是我們提出,就由我們開始吧!”

宇文士及笑著點點頭,“溫使君請說,我們洗耳恭聽!”

溫彥博取出兩隻卷軸,將其中一隻交給宇文士及,“這是婁煩郡之戰(zhàn)所獲戰(zhàn)利品的詳細清單,另外還有雙方出兵的人數(shù),先請貴方過目並確認。”(。)

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933章 戰(zhàn)爭來臨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918章 婁煩備戰(zhàn)第34章 互不買帳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74章 大戰(zhàn)善後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236章 監(jiān)軍懷靜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772章 關(guān)中危機(上)第1005章 誅心之戰(zhàn)(上)第1161章 天下大戰(zhàn)(十九)第702章 柳城再戰(zhàn)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964章 太原戰(zhàn)役(五)第449章 局勢轉(zhuǎn)折第320章 局勢驟變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65章 金銀錘戰(zhàn)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1171章 天下大戰(zhàn)(二十九)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1064章 永興之戰(zhàn)(四)第1185章 天下大戰(zhàn)(四十三)第3章 兩雄相遇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1182章 天下大戰(zhàn)(四十)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467章 李淵升權(quán)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43章 青石之經(jīng)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148章 天下大戰(zhàn)(六)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000章 分割戰(zhàn)利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1174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二)第223章 保衛(wèi)臨淄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111章 誰來擔(dān)責(zé)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318章 裡應(yīng)外合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90章 血戰(zhàn)柳城(二)第562章 煽風(fēng)點火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990章 長安風(fēng)波(中)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99章 初見裴矩第66章 仲堅授藝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
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933章 戰(zhàn)爭來臨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918章 婁煩備戰(zhàn)第34章 互不買帳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74章 大戰(zhàn)善後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82章 言而無信第1229章 唐宮政變(一)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236章 監(jiān)軍懷靜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772章 關(guān)中危機(上)第1005章 誅心之戰(zhàn)(上)第1161章 天下大戰(zhàn)(十九)第702章 柳城再戰(zhàn)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964章 太原戰(zhàn)役(五)第449章 局勢轉(zhuǎn)折第320章 局勢驟變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265章 金銀錘戰(zhàn)第165章 飛鷹武將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1171章 天下大戰(zhàn)(二十九)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1064章 永興之戰(zhàn)(四)第1185章 天下大戰(zhàn)(四十三)第3章 兩雄相遇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1182章 天下大戰(zhàn)(四十)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467章 李淵升權(quán)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43章 青石之經(jīng)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506章 渤海之軍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148章 天下大戰(zhàn)(六)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000章 分割戰(zhàn)利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1174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二)第223章 保衛(wèi)臨淄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111章 誰來擔(dān)責(zé)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318章 裡應(yīng)外合第647章 飲酒商議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90章 血戰(zhàn)柳城(二)第562章 煽風(fēng)點火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1213章 廢儲之爭(一)第990章 長安風(fēng)波(中)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431章 三歲鼠郎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99章 初見裴矩第66章 仲堅授藝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景东| 筠连县| 永宁县| 苏尼特左旗| 松滋市| 普陀区| 淮滨县| 朝阳区| 衡阳市| 莱西市| 常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鄢陵县| 铜山县| 丹棱县| 汝城县| 盐亭县| 乌兰察布市| 商洛市| 门源| 巧家县| 苍梧县| 大同市| 阜新市| 武穴市| 古田县| 高陵县| 汶川县| 长春市| 贺兰县| 闸北区| 岱山县| 太仆寺旗| 迭部县| 三原县| 比如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图什市| 焦作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