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

四更三刻已過,天還沒有亮,灰濛濛的霧氣已經悄然籠罩在富水兩岸。

唐軍大營前已經集結了一萬唐軍士兵,他們將是第一批渡河突圍的士兵,士兵們席地而坐,雙手抱著膝蓋,耐心地等待東天空的朝霞升起。

在他們面前則是幾千只已經紮好的木筏,其中有幾百只大木筏,都是用一根根完整的巨鬆紮成,長足有七八丈,寬有四丈,這種大木筏一次可以運輸百人過河。

而在對岸同樣也等待著一萬隋軍弓弩手,他們也已經睡醒,同樣在等待著戰爭到來。

但霧氣越來越重,整個河面都被灰霧遮蔽了,以前都沒有這樣的大霧,這還是開春後第一次河面起霧。

唐軍紮營處是富水下游最窄之處,只有五十餘丈寬,只要他們能頂住隋軍箭矢,一鼓作氣便能殺上對岸。

但在唐軍大營以西約三十里外,富水卻是另一番景象,這裡是富水最寬之處,河面寬達一百五十丈,這樣的寬度能與黃河水面相比了,就儼如一面波光平靜湖水。

更重要是水面中央還有一座棒槌形的小島,叫做勾月島,由千百年的泥沙緩慢堆積而成,小島十分狹長,寬度只有二十餘丈,但長度卻足有一里半,島上長滿了茂密的水杉,如果將所有水杉全部砍伐掉,島上最多可以容納三千人。

當唐軍斥候發現河面中央還有一座長島之時,李孝恭便想到了一個渡河的策略。

時間漸漸到了五更時分,河面上霧氣更重了,將整個富水兩岸都籠罩,河面上的視距只有一丈遠。

就在這時,富水南岸的樹林內無聲無息地出來一支軍隊,正是由大將史懷義率領的五千軍隊,他們每兩個人擡著一隻小木筏,這種木筏可以將兩名士兵送過對岸。

這就是李孝恭的聲東擊西之計,表面上是一萬唐軍準備在河道最窄處渡河,但實際上卻是在掩護五千精銳士兵從河道最寬之處渡河。

當然,天亮後河道最窄處的唐軍士兵也要渡河,但先渡河五千士兵會及時攻擊對岸隋軍,給唐軍士兵渡河創造機會。

不多時,浩浩蕩蕩的五千唐軍士兵便抵達了富水岸邊,這時,李孝恭也出現在隊伍裡,他低聲下達了渡河的命令。

唐軍士兵紛紛將木筏子推入河水中,兩名士兵率先趴上木筏,開始左右劃水,使木筏開始向河中央移動。

唐軍進攻的木筏有兩種,一種小木筏只能容納兩人,而另一種大木筏則可以乘坐三十餘人。

所以唐軍分爲兩批渡河,第一批兩千士兵用一千隻小木筏,而第二批三千士兵則用百艘大木筏渡河。

片刻間,一千隻木筏子已經全部下水,兩千唐軍士兵趴上了木筏,奮力向河中的勾月島劃去。

唐軍渡河之處的富水寬度相當於後世的一里,水勢十分平緩,兩岸土地平坦,非常適合大軍渡河,但由於水勢還是比較急,長時間的劃水很消耗士兵體力,而且遇到對方軍隊防禦反擊之時,唐軍的迴旋餘地較小。

這樣一來,河中央的勾月島便是一個極好的中轉之地,如果能佔領勾月島,對於渡河大軍來說,就是近了一半的渡程。

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孝恭想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渡河,而隋軍主帥張鉉已經先一步想到了唐軍會從勾月島渡河。

他早在唐軍抵達富水南岸的前一天,便安排了五百名隋軍士兵搶先佔領了勾月島,他們部署在狹長的小島上,已經按照張鉉的命令準備就緒,此時他們隱蔽在濃密的杉木林中,平端軍弩,注視著河面上密密麻麻的小黑點向這邊漂來。

富水南岸離勾月島約八十丈,唐軍士兵在灰濛濛的霧氣中奮力劃槳,每艘筏子上的兩名唐士兵皆全副武裝,後背盾牌,腰挎戰刀,身邊還放著一桿長矛,每個士兵眼中都流露出了對渡河成功的渴盼。

第一批三百餘艘小筏子離勾月島越來越近,離島還有五十步,筏子上終於有士兵忍不住大喊起來,喊聲帶動了其他士兵的情緒,數百名唐軍士兵齊聲狂喊,他們用盡最後的力氣劃槳,筏子猛然加速了,勾月島越來越近

一百五十步就是隋軍弩箭的有效殺傷距離,五十步內更是能射穿盾牌,絕無活口,就在這時,島上一陣梆子聲響起,五百名隋軍弩兵同時發射,箭如飛蝗,五百支弩箭向河面上的皮筏疾速射去。

航行在最前面的三百隻木筏首先遭到了隋軍痛擊,密集的箭雨叮叮噹噹地射在木筏上,儘管這批唐軍士兵都是身穿雙層皮甲,但隋軍的弩箭力量異常強勁,無孔不入,又細又尖的弩箭從皮甲縫隙中穿過,射透了唐軍士兵的兩層甲,一時間慘叫聲大作,木筏上的士兵紛紛中箭跌下水去。

尤其最前面百隻木筏死傷慘重,幾乎所有的士兵被射死,空蕩蕩的木筏在河中打轉,難以繼續前進。

隋軍的弩箭一輪接著一輪,箭勢密集,已經有三百多隻木筏上沒有了主人,木筏再無前進的動力,順著河水向下遊漂去。

儘管埋伏在島上的隋軍出乎李孝恭的意料,但他此時已經騎虎難下,如果就此認敗撤軍,會嚴重影響下游唐軍渡河的士氣。

李孝恭也豁出去了,厲聲喝道:“給我擂鼓!”

“咚!咚!咚!”

南岸鼓聲大作,一百隻大木筏也下水了,三千士兵開始奮力向河中島劃水而去。

這時,八十餘艘小木筏再一次衝進了五十步內,鼓聲如雷,喊聲震天,近兩百名唐軍士兵在大將史懷義的率領下奮力劃槳,離勾月島越來越近。

此時就在河對岸,張鉉面無表情地注視著唐軍對勾月島的大舉進攻,勾月島上只有五百軍隊,又沒有部署大型的守島武器,失守是必然的。

儘管霧氣遮蔽了張鉉的視線,但從喊殺聲的距離來分析,第一批唐軍士兵即將衝上島,他的目光又向一里外的河對岸望去,也是巧,河面上忽然吹來一陣陣勁風,將霧氣漸漸吹散了,在銀色的月光照耀下,清晰地顯露出了河面上與河對岸的情況。

河面上更多的木筏子出現了,黑壓壓一片,但對岸已經沒有了士兵,所有士兵都下水了。

很顯然李孝恭並沒有全力以赴,他在這裡只投入了數千軍隊,讓張鉉心中不由有一絲遺憾,他在這裡可是部署了兩萬士兵和五千騎兵迎戰,頗有一點殺雞用了宰牛刀的感覺。

張鉉淡淡令道:“鳴金收兵!”

此時河面上,兩百餘艘木筏又被射翻了一半,但十艘木筏已經劃進了距離小島十步之內,眼看就要到岸了,後面另外的數十艘木筏也進入了三十步內,唐軍士兵的面孔已經清晰可見。

這時,史懷義狂吼一聲,一躍而起,揮舞雙槍跳上了勾月島,他是當年大隋第一猛將史萬歲之子,雖然沒有能繼承父親的萬歲鏜,但他從小在父親的培養下依舊練成一身高超的武藝,在天下英雄會中殺進了前二十名,排名第十。

尤其第九名宋老生在河東郡被李玄霸錘擊而亡,史懷義已上升到第九名,在大唐武將榜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李玄霸和伍雲召。

史懷義實際上是李世民的帳下大將,官任右武衛將軍,他跟隨李世民攻入江陵城後,李世民返回長安述職,他則留在了江陵,這次跟隨李孝恭東征,被任命爲先鋒大將。

這次北撤江夏,史懷義和其他大將一樣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怒火,痛恨李神符的無情無義。

此時他將一肚子火發泄在敵軍的身上,他用雙槍撥打箭矢,向島上敵軍最密集處衝去。

就在這時,撤退的鐘聲在對岸響起,島上的隋軍開始迅速撤退了,他們的本意並不是爲了爭奪島嶼,眼看唐軍士兵登陸在即,他們紛紛棄島,丟棄武器,從另一邊直接跳下富水,奮力向對岸游去。

隋軍士兵撤退的效率極高,在唐軍大部分木筏離小島還是有數十步時便已全部撤離,他們都沒有穿盔甲,個個水性高強,很快便遊離了勾月島。

勾月島上響起了唐軍勝利的吶喊聲,他們的戰旗在島上飄揚,彷彿他們已經取得戰鬥的勝利。

張鉉的眼中露出了一絲譏諷的冷笑,他的目光依然注視著另外的上千只木筏,它們在河面上快速劃動,沒有隋軍的攔截,這些木筏子全部停靠上小島,連同島上的唐軍士兵,足足有三千人之多,張鉉見時機已成熟,下令道:“射出火箭!”

一支火箭嗖!的射上夜空,穿透了灰霧,在夜空中格外刺眼。

富水南岸,李孝恭見自己的軍隊按計劃佔領了勾月島,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奪取勾月島,也就是意味著他們勝利了一半,對岸有十幾里長的地帶都有利於登陸,就算隋軍弓弩手再強大,也難以阻攔他們靈活登陸,他立刻回頭命道:“擂鼓,向對岸進攻!”

巨大的戰鼓聲在岸邊轟隆隆響起,這是催促島上唐軍繼續進攻的命令。。

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59章 殊死決戰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章 不打不識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64章 河邊少女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75章 初到幽州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24章 慧眼識珠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6章 替身之謎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
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59章 殊死決戰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78章 不打不識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64章 河邊少女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75章 初到幽州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177章 天下大戰(三十五)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993章 意外情報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24章 慧眼識珠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226章 血戰武城(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6章 替身之謎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94章 分權制衡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94章 齊郡武行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左旗| 勃利县| 太和县| 曲麻莱县| 长宁区| 南部县| 麦盖提县| 兰州市| 厦门市| 沅江市| 玉树县| 库伦旗| 永春县| 响水县| 夏津县| 庆安县| 上饶县| 鄂伦春自治旗| 盐源县| 美姑县| 麻江县| 许昌县| 泰顺县| 威海市| 乌兰察布市| 鄂托克前旗| 巴彦淖尔市| 青河县| 巴中市| 丽水市| 黄平县| 寻乌县| 科技| 蓬安县| 依兰县| 临夏县| 额尔古纳市| 百色市| 偃师市| 都匀市| 嘉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