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4章 分權制衡

衆人告辭而去,李世民卻留了下來,李淵負手站在地圖前,半晌淡淡問道:“皇兒剛纔有什麼話要說嗎?”

李世民苦笑一聲道:“父皇,兒臣只是覺得,張鉉的心機很深。”

“他的心機一向很深,但你爲什麼這樣說?”

“父皇還記得韋雲起出使長安一事嗎?當時父皇覺得很奇怪,韋雲起出使長安有什麼意義,兒臣也百思不得其解,現在兒臣終於明白了,韋雲起來長安的真正目的,就是挑唆關隴貴族造反。”

“難道張鉉還真以爲關隴貴族能推翻朕的社稷?”李淵冷笑一聲道。

“父皇,張鉉的心機可不是這個,他是想借我們之手除掉關隴貴族。”

李淵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好一會兒他才冷冷道:“唐周逐鹿中原,鹿死誰手還爲未可知,他未免想得太多了吧!”

李世民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他慌忙跪下道:“兒臣沒有半點氣餒,絕無輕視大唐之意。”

“皇兒起來吧!其實不用解釋,朕心裡明白,你和朕的利益完全一致,你不會有二心,朕只是還沒有考慮清楚,處理關隴貴族到什麼程度最好,皇兒的想法呢?”

李世民站起身,低聲道:“兒臣認爲關隴貴族的戰略物資必須全部沒收,包括土地、糧食、兵甲、戰馬、生鐵等等物資,甚至黃金銅錢也沒收大半作爲軍費,父皇,這次是削弱關隴貴族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留給他們元氣,將來他們必然會報復,爲了後世江山,索性一次就徹底將他們打垮,我們也有了和周軍抗衡的本錢。”

李淵點點頭,“爲父和皇兒所想一致,奪取了他們的軍隊,朕就不用對他們客氣了,楊堅父子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把關隴貴族徹底消滅,最後導致大隋亡在他們手上,朕絕不會再重蹈覆轍。”

這時,李世民又道:“父皇,兒臣還有一個請求。”

“你說!”

“兒臣想立刻進軍延安郡,打通一條支援太原之路,請父皇恩準!”

李世民不敢說是去接應屈突通大軍西撤,只能換一種說法,去支援太原,這個建議正好說到了李淵的心坎上,李淵念念不忘就是保住太原龍興之地,他當即欣然同意了李世民的請求,“這是個非常好、非常及時的建議,朕準了!”

李淵沉吟一下又問道:“皇兒打算幾時出兵?”

“父皇,太原形勢危急,兒臣打算今晚就出兵北上!”

“今晚?”

李淵有些不解,“那數萬投降的士兵怎麼辦?皇兒不是說要重新整編他們嗎?”

李世民也有點爲難,他是想重新整編投降的數萬軍隊,但救兵如救火,他必須立刻北上,太原一刻也不能耽誤,兩下權衡,李世民也不得不放棄整編軍隊的權力。

“父皇,軍隊整編可以交給孝恭去做,他的統帥能力不亞於兒臣,相信他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淵之所以啓用李孝恭,也是迫不得已,但他骨子並不信任李孝恭,李孝恭是太子的支持者,一旦讓李孝恭掌握大量軍隊,就等於是太子控制了軍隊,李淵怎麼能容忍?

他笑了笑道:“軍隊整編之事皇兒就不用操心了,朕會安排好,既然今晚就要出兵,就趕緊回去準備,朕也很擔心太原的安危。”

李世民行一禮匆匆離開御書房,他剛走到殿門處,卻迎面遇到了四弟李元吉,正負手在臺階前來回踱步,很明顯,四弟並沒有離去,也等候在這裡,李世民心中升起一絲疑慮,四弟等在這裡想做什麼?

這時,李元吉也看見了李世民,連忙笑著迎了上來,“二哥要北征了嗎?”

李世民一怔,“你怎麼知道我要北征?”

李元吉打了個哈哈,“小弟主管情報,如果連這點消息都不知道,也太不合格了,很多人都知道二哥要北征,小弟爲何不知?”

李世民心中狐疑,他要北征的決定並沒有幾個人知道,自己也只是在中軍帳內和幾個大將以及幕僚說了說,難道他們中間有人泄露了自己的計劃?

李世民微微一笑,“爲兄確實要北征了,關中叛亂雖然已經結束,但還是不太穩定,希望四弟能好好輔佐父皇,儘快使關中穩定下來。”

“二哥放心吧!二哥主外,小弟主內,我們兄弟攜手合作,還怕社稷不穩嗎?”

這話令李世民聽得十分刺耳,他肅然道:“四弟這話就不對了,社稷穩定可不能只靠我們兄弟,對外要靠衆多大將奮勇殺敵,對內要靠大臣們兢兢業業,朝廷纔是主體,我們可千萬不能因私而廢公,四弟記住了嗎?”

李元吉臉上有些尷尬,勉強笑了笑道:“二哥金玉之言小弟銘記於心,小弟要去和父皇商議善後之事,先走一步了。”

他向李世民拱拱手,轉身便揚長而去,李世民回頭望著四弟背影走遠,心中著實有些擔憂,獨孤懷德說關隴貴族造反,很大程度上是被楚王逼反,所以他們纔打出除奸王的口號,從四弟的所作所爲來看,獨孤懷德並非誣陷,四弟有些事情確實做得過份了。

但李世民也知道,四弟不過是忠心執行父皇的旨意,如果說過份,也是父皇過份了,他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只得怏怏而去。

李元吉來到父皇的大門前,只稍等片刻,一名宦官出來道:“殿下,聖上宣進!”

李元吉笑道,“多謝公公了!”

他趁人不備,悄悄塞給宦官一樣東西,便走進御書房了。

宦官叫趙德忠,頗知文筆,原是前隋朝太子楊勇的貼身宦官,楊勇死後,他便失意了,一直在皇宮內做雜役,李淵登基後,將從前楊廣的重用的官員都貶黜了,而啓用不得志的宦官,趙德忠因爲知書懂禮,便被李淵器重,一步步升爲御書房執事,職務雖然不算高,但他能接觸到很多核心內容,位置十分關鍵。

趙德忠一直等李元吉進了御書房,這才藉口上茅廁找了個無人處,他偷偷看了一眼手中之物,竟然是顆鴿卵大的明珠,冰涼而又晶瑩剔透的珠子閃爍著淡淡光澤,雖然不是夜明珠,但也是一顆罕見的極品明珠。

趙德忠昨天才和幾名宦官開玩笑,說自己攢錢後去買顆明珠玩一玩,沒想到今天楚王便送給自己一顆明珠,趙德忠心中又是歡喜,又是吃驚,歡喜是這顆明珠著實令他愛不釋手,吃驚則是李元吉耳目如此衆多,自己一點心意他便立刻知道了。

而且楚王居然還這麼看重自己,直接拉攏,其中緣由不言而喻,這又讓趙德忠心中感到一陣陣不安,被楚王看中,不知自己是福還是禍?

李元吉走進御書房跪下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看了兒子一眼,淡淡道:“起來說話!”

“謝父皇!”

李元吉起身,垂手站在一旁,李淵對這個兒子頗爲滿意,忠心貫徹自己的意圖,雖然揹負了奸王的罵名,卻毫無怨言,這纔是貼心的兒子,不像長子整天盯著自己的天子之位,這樣的兒子才值得自己信任和重用。

李淵緩緩道:“朕讓你留下,是要具體和你說一說查抄關隴貴族一事,朕向你交代三個原則,第一,徹底原則,不僅剝奪他們全部土地,還有除了本宅以外的所有財物,所有佃農

轉爲自耕農,所有奴隸都燒掉賣身契,選青壯者從軍,手段不妨狠辣一點,總之一句話,絕不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

“兒臣記住了!”

李淵又道:“土地、糧食和生鐵交給朝廷,兵甲以及青壯奴隸交給軍隊,金銀珠寶以及銅錢則進朕的御庫,這是第二個原則,第三個原則,要約束士兵,不要侵犯其妻女,要保障他們人身安全,朕希望他們以後像豬一樣老老實實過日子,所以要留一點豬食給他們,他們的商業店鋪就不要動了,記住了嗎?”

“父皇的每一個字兒臣都銘記於心。”

李淵點點頭,“朕已經給你神通二叔說過了,這件事他就不要參與了,朕讓他負責整編投降的軍隊,你和陳相國全權負責此事。”

李元吉猶豫一下,欲言又止,李淵便問道:“你想說什麼?”

“父皇,關隴貴族莊園遍佈關中和隴右,緊靠兒臣手中的五千玄武精衛遠遠不夠,兒臣還要負責城內治安,父皇能不能給兒臣增加一點人手?”

李淵沉默,負手望著窗外不語,李元吉心中緊張到了極點,這纔是他今天想說的話,他要趁機擴大自己軍隊,好處不能讓李神通一人獨吞。

“或者父皇暫時調撥一點軍隊給兒臣也行!”李元吉又退卻一步道。。

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9章 初窺門徑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99章 初見裴矩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1164章 天下大戰(二十二)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21章 三家獵楊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84章 一路向東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342章 秘密使者
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163章 天下大戰(二十一)第9章 初窺門徑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61章 援軍到來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945章 第三防禦(下)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99章 初見裴矩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347章 樑郡淪陷第1164章 天下大戰(二十二)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910章 第三勢力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1246章 再度政變(下)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478章 天下勤王(四)第111章 烏骨之城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21章 三家獵楊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84章 一路向東第692章 血戰柳城(四)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788章 再開談判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342章 秘密使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贵港市| 金塔县| 客服| 桃源县| 大埔区| 武宁县| 新兴县| 铁岭县| 隆德县| 常熟市| 铁力市| 龙泉市| 资中县| 嵩明县| 长沙市| 河源市| 湄潭县| 凤冈县| 辉县市| 宁乡县| 铅山县| 朝阳县| 沙雅县| 桂平市| 淄博市| 集贤县| 景谷| 贵南县| 佛坪县| 英吉沙县| 牟定县| 石城县| 定西市| 静安区| 舟曲县| 栖霞市| 故城县| 南阳市| 德江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