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1章 欲加之罪

在唐軍剛進荊州之初,襄陽城是唐軍的軍政重地,但隨著軍隊主力已轉移到江夏郡,襄陽城的駐軍只剩下一萬人,由荊州副總管兼襄陽郡太守武士彠統領,他們防禦的目標卻是北部的王世充。

這天上午,李元吉派出的軍隊監察使趙行本以及幕僚羅玉敏抵達了襄陽城,一行人是裝扮成商人走南襄道抵達襄陽,當他們進了襄陽城,一股喧囂熱鬧的氣氛撲面而來。

“先生覺得我們此行會有收穫嗎?”趙行本有點擔心地問道。

趙行本來自於長安監軍署,這是一個由楚王李元吉控制的小官署,主要掌握對軍隊的監察權,權力極大,最初是由天子李淵直管,後來李淵將監軍署交給了兒子李元吉,不過李淵還是留了一手,李元吉派駐監軍必須要得到天子李淵的批準方可執行。

監軍署分爲監察和監軍兩個司,兩者職責不同,趙行本便屬於監察司,他的具體官職是六品侍御史,按照慣例,侍御史便已經擁有了監軍權,不過這一次他並不是來行使監軍職權,而是奉命來尋找屈突通的把柄。

羅玉敏也穿了一身商人的黑袍,他淡淡笑道:“誰會沒有把柄,只要認真查找都能找到,而且我們出發之前已經密令洛陽情報署先一步南下調查了,相信他們已經有了線索。”

“原來如此,那我們現在去哪裡?”

“趙御史隨我來就是了。”

羅玉敏顯然早已準備,他帶著趙行本和十幾名侍衛來到城門附近的一家客棧前,他擡頭看了看大門,上面牌子上寫著‘三川客棧’四個大字。

“就是這裡了!”

羅玉敏笑著走進了大門,客棧掌櫃連忙迎了出來,“歡迎來小店入住!”

“我們是從從長安過來,楊清在這裡嗎?”

掌櫃立刻變了臉色,恭恭敬敬道:“楊使君在,先生請隨我來。”

羅玉敏這才低聲對趙行本道:“這裡是洛陽情報署設在襄陽的一個分支點,裡面的掌櫃和夥計都是八面來風樓的人。”

趙行本這才恍然,他讓手下跟夥計先去休息,自己則和羅玉敏跟隨掌櫃來到後院的一間屋子裡。

屋子裡只有一名中年男子,此人叫做楊清,是唐朝在洛陽的情報頭子,他笑著迎了出來,深施一禮道:“先生一路辛苦了。”

“哪裡!哪裡!辛苦楊使君了。”

羅玉敏將楊清介紹給了趙行本,三人寒暄幾句,這才進屋坐下,這時,掌櫃給他們送來了熱茶,羅玉敏喝了一口茶問道:“楊默認分卷[1]使君應該比我們早到三天,有沒有什麼線索?”

楊清點點頭,“有一點線索,其實也不算是我查到,很多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只是平時不留意,如果真的留意,就會發現有些地方很不妥了。”

“能否具體說說!”

“目前我發現三個問題,第一是屈突通的親衛人數遠遠超編,他竟然有一千親衛,遠遠超過百人的定例,其次是很多襄陽人家供有屈突通的生牌,生牌上竟然稱他爲天下明公,著實讓人吃驚。”

羅玉敏和趙行本對望一樣,兩天都面露駭色,竟然被稱爲天下明公,那天子算什麼?

“那還有什麼?”趙行本追問道。

“還有就是江夏新修的城牆超過了三丈三,爲三丈五,這也是由屈突通主持修建。”

各地城牆不能超越京城,這是隋朝以來的慣例,從前是不能超過洛陽城牆的高度,唐朝建立後,各地城牆高度則不準超過長安,超過者須立刻拆除,否則將被視爲僭越。

雖然這是一種慣例,但實際上很多邊疆城牆都超過了三丈三,比如太原,李元吉坐鎮時,爲了防禦劉武周進攻,便將太原北城牆加高至三丈六尺,朝廷也不追究,所以這算是一種只要不舉報便不追究的潛規則,屈突通顯然也用了這種潛規則,將城牆修建至三丈五,而且有秦王李世民支持,也沒有人會舉報追究此事。

其實親兵人數也是一個道理,很多京城大將軍因爲無兵可帶,擁有百名親兵便已經很多,可像屈突通這樣的帶兵大將,手下有數萬大軍,如果沒有一千親兵,有時軍隊就難以指揮,但朝廷並沒有因爲這一點而網開一面,依舊嚴格規定了大將的親兵人數。

但絕不僅僅是屈突通一人越規,幾乎所有的帶兵大將都逾規,像投降北隋的段德操就有五百親兵,而他只是一名將軍,規定親兵若人數不能超過五十人。

規定是一回事,但實踐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兵部都睜隻眼閉隻眼,默許這種逾規現象存在。

羅玉敏當然也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他有些猶豫,僅靠城牆和親兵很難扳倒屈突通,他沉思片刻問道:“剛纔所說的生牌,有沒有具體實物?”

“有!我已弄到了一塊。”

說著,楊清從旁邊的箱子裡取出一塊牌子,和靈位牌大小相同,因爲祭拜者還在世,所以叫做生牌。

“這是從一個農戶家中得來,請先生過目。”

羅玉敏接過靈牌看了看,上面寫著‘天下之明公’,從字面理解,這個農戶應該是誇讚屈突通爲開明之公,爲天下之最,但歧義就在天下和明公上,天下不用說,四海之內莫非王土,天下乃天子治下,而明公則是一方諸侯的別稱,憑這個牌子便足以治屈突通擁兵自立之罪了。

旁邊趙行本低聲道:“如果僅僅憑我們一面之辭,天子未必會相信,但如果武士彠也能證明這塊生牌的真實性,那麼屈突通就很難解釋了,先生覺得呢?”

羅玉敏緩緩點頭,“我們所見略同!”

武士彠怎麼也沒有想到,楚王李元吉竟然派軍隊監察御史進駐了襄陽郡,他事先沒有得到半點消息,所以當羅玉敏和趙行本出現在郡衙外,他嚇得渾身一哆嗦。

他在太原便知道李元吉是個心狠手辣之人,比毒蛇還要狠毒,一旦被他盯上,絕不會有好下場。

他急忙迎了出來,儘管他的官品要遠遠高於監察侍御史,但他依舊恭恭敬敬向趙行本行一禮,“歡迎趙御史光臨襄陽郡!”

趙行本淡淡道:“武太守不必多禮,我只是公事公辦,希望太守能夠配合!”

“當然會大力配合,趙御史這邊請!”

武士彠請趙行本進入官衙,他卻有點疑惑地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羅玉敏,心中暗暗思忖,‘這又是何人?’

三人走進內堂,武士彠見羅玉敏也跟了進來,他終於忍不住問道:“這位先生是?”

羅玉敏取出楚王金牌在他眼前一亮,“奉楚王密令而來!”

武士彠心中猛地一驚,難道此人就是傳說中的玄武火鳳?

不知是誰傳出的風聲,朝廷很多官員都知道了長安有這麼一個秘密組織,叫做玄武火鳳,負責監視百官,刺殺叛逆,由楚王掌控,武士彠也有耳聞,武士彠看見楚王金牌,便自然聯想到了玄武火鳳,他的雙股不由有些微微戰慄。

羅玉敏也不解釋,便在趙行本身旁坐下,趙行本一臉嚴肅道:“有人向聖上密報了荊州的一些事情,令聖上十分震怒,責令楚王查清事實,我們便是奉楚王之令前來覈實。”

武士彠心中更加緊張,戰戰兢兢問道:“不知趙御史需要覈實什麼事?”

“有人彈劾屈突通私增親衛,高修城牆,並在民間獲取僭越稱呼,請問武太守,這些可是事實?”

武士彠聽說是來查屈突通,心中頓時鬆了口氣,他思路也開始從容起來,想了想便道:“增加親衛確實有此事,不過這是得到秦王殿下的同意,應該不算私設。”

“兵部同意嗎?或者說在兵部備案過嗎?”趙行本追問道。

“這個倒沒有聽說,應該沒有。”

“那就還是私設!”

武士彠不敢再爭辯,既然對方並沒有把秦王的意志當回事,那把秦王搬出來也是自取其辱,便默默地點了點頭。

“那高修城牆呢?”

武士彠當然明白高修城牆是指什麼,當初他也提醒過屈突通,但不知爲什麼,屈突通沒有放在心上,這一點他不能否認,只得承認道:“新修的江夏城牆確實比長安城牆高兩尺,這個我也認爲不妥。”

“很好,那我們再確認第三件事!”

武士彠遲疑一下問道:“我不太理解獲取僭越稱呼是指什麼?”(。)

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19章 玄感之秘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7章 武之誘惑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81章 匪首明月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78章 不打不識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929章 發現敵蹤
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378章 候補之殤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829章 亡羊補牢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19章 玄感之秘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321章 王薄心機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55章 裴府家宴(上)第281章 禪林還願(上)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587章 兵圍南皮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597章 瓦崗夜火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29章 玉釵風波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7章 武之誘惑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81章 匪首明月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817章 順藤摸瓜第886章 逆水行舟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78章 不打不識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929章 發現敵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雅县| 宽甸| 衡阳市| 绥阳县| 西峡县| 南安市| 白河县| 固始县| 大同县| 大竹县| 大洼县| 旺苍县| 榆社县| 内江市| 丰镇市| 涡阳县| 会东县| 卢湾区| 华宁县| 双鸭山市| 教育| 甘南县| 新邵县| 江永县| 曲靖市| 黑水县| 德阳市| 玛纳斯县| 香港 | 原平市| 汝阳县| 托克托县| 景泰县| 防城港市| 德保县| 凤冈县| 宁化县| 肃北| 拉萨市| 阿瓦提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