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6章 天下大戰(zhàn)(十四)

太原城頭上,屈突通負手站在城垛前正注視著一隊騎兵歸來,周軍遲遲不肯攻城,也不肯出戰(zhàn),他的心中也有一點著急了。

屈突通身經百戰(zhàn),他很清楚兩軍作戰(zhàn),攻心爲上的道理,目前周軍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整個幷州都在周王朝的控制之中,而太原變成一座孤城,這種孤城帶來的壓力和防守上的被動都會一點點削弱唐軍的士氣,最終會導致軍心崩潰,周軍將不戰(zhàn)而勝。

而且這種長期施壓造成的士氣削弱很難再振奮起來,不像偶然一次失利,號召幾句士兵們就能重整旗鼓,這種心理上的長期壓力只會讓士兵走向絕望。

屈突通了解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戰(zhàn)例,長期圍困使很多士兵最後都變得瘋狂了,自相殘殺,在絕望中跳城自盡,稍好一點便是舉城投降,使攻城軍隊不戰(zhàn)而勝,屈突通不願意自己的軍隊也走上這一步。

他希望周軍前來攻打太原城,利用太原城的防禦優(yōu)勢殺傷大量敵軍,有利於振奮士氣。

不多時,一隊騎兵進了城,屈突通轉身從甬道上走下來,爲首騎兵翻身下馬,將邀戰(zhàn)書交給屈突通,向屈突通搖了搖頭。

屈突通接過邀戰(zhàn)書,只見根本就沒有拆封,只是在背後批了兩個大字‘不戰(zhàn)!’

他心中一陣惱怒,將邀戰(zhàn)書撕得粉碎,狠狠扔在地上,這時,副將王君廓走上前低聲道:“將軍,周軍很明顯是用幷州戰(zhàn)場牽制住朝廷的精力,給巴蜀和河西的戰(zhàn)局創(chuàng)造條件,與其最後被圍困而敗,不如我們主動破局。”

“我也想主動破局,怎奈尉遲恭不上當啊!”

“將軍,既然周軍分駐兩縣,如果我們進攻榆次縣,交城縣的騎兵一定會趕來會戰(zhàn),我們便可在半路埋伏弓弩伏擊敵軍,將軍覺得......”

屈突通搖了搖頭,“如果一方是弱旅,倒可以用這個計策,但對方兵力太強,這一計最多使對方損失兩三千騎兵,但對方可是三萬騎兵,搞不好我們的伏兵都會被對方一鍋端掉,除非是一把火燒了交城縣,或者決開河堤用大水淹沒,否則不會有任何效果,如果去攻交城縣,那根本就不用尉遲恭去支援,三萬騎兵就足以對付我們,尉遲恭的軍隊便可直接攻下太原城,這個方案對方也想得到,不會給我們機會,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對方來攻城。”

“那將軍打算怎麼辦?”

屈突通沉吟一下道:“我想用激戰(zhàn)的辦法,來刺激周軍前來攻城。”

“可尉遲恭一向以穩(wěn)重出名,激將法會有效果嗎?”

屈突通苦笑一聲,“除此之外,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次日上午,在太原東城牆上掛出了幾幅巨大的布帛圖,這些布圖長兩丈,寬一丈,上面惟妙惟肖地畫著一隻人頭狗身的肖像,上面寫著幾個大字,尉遲狗賊之像,還有畫著人頭老鼠,同樣寫著‘尉遲鼠之像’,譏諷尉遲恭膽小如鼠。

屈突通又派出數(shù)十名士兵穿著喪服,拿著招魂幡去靠近榆次縣給尉遲恭送喪。

但讓屈突通失望的是,尉遲恭用另外一種方式迴應他的侮辱,第二天中午,榆次縣的城牆上也掛了幾幅巨大的布帛圖,上面畫了一隻人頭鱉身的肖像,上面寫著,‘屈突通老王八’,還有一幅沒有頭的烏龜畫像,同樣寫著‘縮頭烏龜屈突通’,還有一隊士兵在城頭上敲敲打打給屈突通送喪,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太原雖然發(fā)生著近似鬧劇的口水戰(zhàn),但河東郡卻在發(fā)生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慘烈大戰(zhàn)。

當週軍攻佔了延安郡後,關中的形勢陡然間變得緊張起來,也無形中給正在河東郡作戰(zhàn)的李世民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在李世民抵達蒲津關的第十二天,李世民第三次接到了父皇派人送來的催戰(zhàn)金牌,李世民也沒有選擇了,雖然他趕製的一些特殊攻城武器還沒有完成,但他知道,如果再讓父皇出第四道金牌,恐怕河東郡又要換將了,他不在意失去主將之職,他只是擔心換將會給河東郡戰(zhàn)役帶來不利的影響。

一更時分,六萬唐軍開始從蒲津關出發(fā),向黃河對岸的河東城開去,李世民身著金盔金甲,站在城頭上注視著遠處依稀可見的河東城牆,段志玄感到了秦王殿下複雜的心情,走上前道:“這一戰(zhàn)早晚要打,殿下,我們盡力而爲吧!”

李世民搖了搖頭,“攻打城東城已十分不易,何況還有五萬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明顯的敵強我弱,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我們這一邊,我也不知道這一戰(zhàn)該怎麼打,搞不好我的聲望就會在這一戰(zhàn)中隕落。”

“殿下再勸一勸聖上,我們應耐心等待戰(zhàn)機到來。”

李世民還是搖了搖頭,“越向後形勢就越不利,等周軍拿下巴蜀河西,集中兵力殺向關中,我們就徹底沒有戰(zhàn)機了,”

李世民長長嘆了口氣,“我們走吧!”

李世民和段志玄下了城,翻身上馬,跟隨著大軍向蒲津關外而去。

夜晚,黑沉沉的夜色籠罩著河東大地,但河東城頭的數(shù)萬守軍早已紛紛奔上城頭,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對大戰(zhàn)的期待。

城外遼闊的原野上佈滿了火光,形成了一個無比巨大的火焰方陣,鋪攤在城外的大地上,方陣越來越大,漸漸匯聚成了一片火光的海洋,一直延伸到十幾裡外的黃河邊,而且在黃河上的兩道鐵索橋上,兩股赤亮的火流源源不斷地從對岸涌來,注入到這片火的海洋之中。

李世民的主力大軍和段志玄的後勤軍幾乎是同時向河東城進發(fā),一直到三更時分,兩邊注入的兵力纔開始漸漸減弱,河東城以西人喊馬嘶,火把將原野照如白晝,從城頭上可以清晰地看見數(shù)萬唐軍正在構築大營,一頂頂大帳在原野上拔地而起。

城頭上,周軍主將魏文通也在關注著唐軍的進展,他並不擔心河東城會被攻下,且不說用河東城本身的高大堅固,易守難攻,更重要是城內有三萬周軍精銳,還有兩萬青壯民夫協(xié)助守城。

這是魏文通一直很不解之處,按理,唐軍經營河東郡多年,河東城民衆(zhòng)應該和唐軍一樣同仇敵愾纔對,但城內民衆(zhòng)卻出乎意料地歡迎周軍到來,青壯男子更是踴躍報名協(xié)助守城,只能說李神通在河東城很不得人心。

除了三萬精銳士兵和兩萬青壯民團外,還有蘇定方率領的五萬周軍在百里之外,他們扼守住了北上絳郡的官道,但如果河東城出現(xiàn)危機,蘇定方也會隨時率軍趕來支援。

對於魏文通而言,他不需要蘇定方的支援,他擁有如此好的條件,如果還守不住河東城,他魏文通會被天下人恥笑,他也無顏去見皇帝陛下。

“留一千軍隊繼續(xù)監(jiān)視敵軍,其他弟兄就地休息,不要管城外的動靜。”

魏文通知道唐軍不會連夜攻城,士兵們也沒有必要緊張一夜,保持充沛的體力才能更好地守住城池。

魏文通下達了休息令,士兵們紛紛裹上毛毯在城頭入睡了,只留下一千士兵繼續(xù)監(jiān)視城外的唐軍,魏文通本人也下城回軍衙了。

次日清晨,天終於亮了,溫暖的陽光照射著河東城,守城士兵們終於看清了城外的情形,只見城外三裡外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帳篷羣,如一夜春雨後長出的蘑菇,上萬頂帳篷一頂緊挨一頂,將河東城西面和北面死死圍住。

就在這時,驚天動地的戰(zhàn)鼓聲在唐軍大營內驟然敲響了。

第65章 勇救酋王第914章 達成妥協(xié)(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4章 各懷心機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71章 天下大戰(zhàn)(二十九)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117章 初戰(zhàn)成都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05章 意外調動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1207章 達成妥協(xié)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578章 張裴聯(lián)姻(中)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715章 血戰(zhàn)壺關(上)第52章 可汗憂慮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980章 太原戰(zhàn)役(二十一)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6章 替身之謎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179章 攻營夜戰(zhàn)(下)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1179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七)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1175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三)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8章 初見蕭後第530章 白狼之戰(zhàn)(上)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556章 倉促應戰(zhàn)(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540章 最後妥協(xié)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805章 危急時刻
第65章 勇救酋王第914章 達成妥協(xié)(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4章 各懷心機第739章 兵出東海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71章 天下大戰(zhàn)(二十九)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117章 初戰(zhàn)成都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330章 待價而沽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105章 意外調動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1207章 達成妥協(xié)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578章 張裴聯(lián)姻(中)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55章 奪取幽州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715章 血戰(zhàn)壺關(上)第52章 可汗憂慮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37章 須陀送禮第264章 初次合作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980章 太原戰(zhàn)役(二十一)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6章 替身之謎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179章 攻營夜戰(zhàn)(下)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408章 河內張氏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1044章 幡然醒悟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936章 西線大軍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1179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七)第295章 英雄大會(十一)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59章 讖案落幕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348章 鳳儀之爭第1175章 天下大戰(zhàn)(三十三)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28章 初見蕭後第530章 白狼之戰(zhàn)(上)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556章 倉促應戰(zhàn)(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540章 最後妥協(xié)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805章 危急時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通辽市| 南康市| 搜索| 衡东县| 台湾省| 日照市| 安徽省| 大田县| 铜山县| 深水埗区| 贵南县| 施秉县| 精河县| 大姚县| 郑州市| 准格尔旗| 海门市| 新乐市| 柳州市| 栖霞市| 漾濞| 青铜峡市| 武陟县| 当雄县| 龙门县| 洪洞县| 光泽县| 同德县| 穆棱市| 汉川市| 曲阳县| 金寨县| 大埔县| 宝清县| 竹北市| 得荣县| 永登县| 普洱| 滦南县|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