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4章 醉翁之意

淯陽郡向城縣以東約二十里外的官道上,一隊由數千輛牛車組成的後勤運糧隊在官道上緩緩而行,兩邊有千餘名唐軍護衛,這是從淅陽郡向襄城郡正在攻打魯陽關的唐軍主力運送的糧食,按每輛牛車運送二十石糧食計算,三千輛牛車應該運送六萬石糧食。

沒有了河道運輸,光徵集這三千輛牛車就耗費唐軍大量精力,導致上洛郡和淅陽郡民怨沸騰,但也沒有辦法,慈不掌兵,戰爭容不得過多的慈悲之心,李世民下令強徵這些牛車。

運糧隊走的是近路,從丹水縣直接向東進入南陽郡的菊潭縣,再從菊潭縣走東北方向便進入了淯陽縣的向城,這比向南繞道南陽郡治穰縣少走了數百里。

牛車隊伍雖然有三千輛之多,但沒有拉得太長,寬闊的官道足以容納三輛牛車並行,使三千輛牛車的長度僅只有三裡。

牛車吱吱嘎嘎向北而行,顯得臃腫而吃力,士兵們則扛著長矛,邁著疲憊的雙腿跟在牛車兩邊,他們已經走了三百里,士兵們都疲憊不堪了,不過至少還要走一百五十里才能抵達魯陽關。

時間漸漸到了中午,官道的右邊出現了一座長約數十里的低矮丘陵,丘陵上佈滿了茂密的樹林,樹林一支延綿到山腳,甚至距離山丘十里外依然分佈著大片樹林,這一帶是富庶的農業區,不過因爲戰爭而顯得人煙稀少,大部分民衆都逃走,田地也荒蕪了,不遠處的一座小村莊裡也毫無生機,連農家的犬吠聲也沒有了,彷彿死一般寂靜。

這時,一支由上萬士兵組成的軍隊正埋伏在距官道僅一里的樹林裡,這支萬人之軍正是從淮安郡過來的郭士衡軍隊,郭士衡雖然投降了北隋,但在爵位上他依舊在和張鉉討價還價,他已經不滿足郡公之爵,希望張鉉能加封他爲申國公。

張鉉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只是希望他能立下大功,那麼一切榮華富貴都自然唾手可得,富貴險中求,郭士衡毅然率軍潛入了淯陽郡,準備對唐軍的後勤輜重發動攻擊,這也是張鉉對他的明確要求,牽制住唐軍主力北上。

郭士衡手執鐵槍,騎在戰馬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正在官道上緩緩而行的糧車隊,他心中暗喜,竟然只有千餘士兵。

這時,副將田瓚跑來,低聲道:“大哥,唐軍的護衛是不是太少了?”

“護衛太多也要消耗糧食,一般千餘士兵也正常。”

郭士衡撇了撇嘴道:“李世民以爲派劉弘基率一萬軍在緊靠淮安郡的方城駐守,我們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他哪裡知道從淮安到淯陽可不止方城一條路。”

“那事不宜遲,我們動手吧!”田瓚鼓動他道。

郭士衡點了點頭,他捏緊槍桿厲聲喝道:“擂鼓出擊!”

“咚!咚!咚!”

戰鼓聲在樹林內驟然敲響,等候已久的一萬淮安軍大聲吼叫,在主將郭士衡的率領下從樹林內衝出,向一里外官道上的牛車糧隊掩殺而去。

但護衛唐軍卻並不慌亂,他們彷彿早已準備,一起張弓搭箭,半蹲在地上,瞄準了掩殺而來的敵軍。

就在淮安軍殺入一百二十步內時,梆子聲敲響,牛車上的遮糧油布紛紛掀起,無數唐軍士兵從牛車裡出現,一起舉弩向殺來的淮安軍放箭。

原來牛車內根本沒有糧食,而是運載著一萬五千名唐軍士兵,當郭士衡率軍離開比陽縣,藏在比陽縣的唐軍斥候便立刻送鷹信給了李世民,李世民當即佈下了陷阱,就等郭士衡的軍隊前來劫糧。

衝在最前面的郭士衡看見糧車上出現大量唐軍,頓時大驚失色,他知道自己中計了,急喝令道:“撤退!”

但已經來不及了,唐軍萬箭齊發,密集箭矢如暴風驟雨般射向殺來的淮安軍士兵,頓時慘叫聲大作,一片片士兵被射翻在地,郭士衡身中三箭,胯下戰馬連中十幾箭,嘶鳴一聲摔倒在地,他身後的十幾名親兵急上前救援,卻紛紛被亂箭射倒,剩下兩名親兵也不敢再上前救援,調頭便逃命而去,氣得郭士衡破口大罵。

這時,唐軍吶喊著衝了上來,兩邊鼓聲大作,兩支騎兵從遠處殺來,將他們三面包圍,郭士衡見形勢危急,他掙扎著要爬起身,就在這時,一支冷箭‘嗖!’地射到了,這一箭來勢極爲強勁,正中郭士衡的咽喉,郭士衡不可思議的擡起頭,這一箭並不是背後的唐軍射來,而是從自己的軍隊方向射出。

他正好看見田瓚收起了弓箭,冷冷地看著他,郭士衡頓時明白了,他伸手抓了抓,最後無力倒下,死在了田瓚的箭下,這時,數十名唐軍騎兵已經殺到,爲首校尉一刀劈下了郭士衡的首級,舉起首級激動大喊,引起四周唐軍一片歡呼。

田瓚調轉馬頭便走,他追上逃命的士兵厲聲喝道:“聽我的命令,進樹林,逃上山崗!”

主將郭士衡不幸陣亡,軍隊指揮權自然落到了副將田瓚手中,他本身也是張鎮周的部將,對這支淮安軍也有一定的號召力,儘管並不是所有軍隊都肯聽他的指揮,但至少一半以上軍隊願跟隨他逃亡。

一萬軍隊撤進丘陵後便分道揚鑣了,郭士衡的心腹大將周文衆不肯接受田瓚指揮,他率三千士兵沿著原途撤回淮安郡。

田瓚勸止不住,他便率另外七千軍隊沿著丘陵向南陽郡撤退,他心裡清楚,既然李世民佈下了埋伏圈,那麼劉弘基的一萬軍隊一定會在西面返回淮安郡的路上攔截自己,前有阻截,後有追兵,他們真要全軍覆沒了。

只有反其道行之,向南陽郡撤退,或許還能跳出埋伏圈,既然周文衆願意去送死來掩護自己南撤,他也樂見其成。

田瓚率軍沿著淯水東岸迅速南撤,他們繞過南陽縣,晝夜行軍,終於跳出了唐軍的包圍圈,兩天後大軍抵達了新野縣,此時新野縣已是隋軍的勢力範圍,進入新野縣也就意味著他們終於安全了。

在距離縣城還有數裡,士兵們都已疲憊不堪,已快走不動了,這時,一隊騎兵迎面奔來,瞬間奔至眼前,爲首騎兵校尉抱拳對田瓚道:“田將軍,大帥就在新野縣,請將軍前去見面!”

田瓚大喜,連忙令士兵就地休息,他催馬跟隨騎兵向縣城而去,剛走不到三裡,迎面來一支浩浩蕩蕩的軍隊,旌旗招展,氣勢壯觀,爲首大將頭戴金盔,氣勢威嚴,正是隋軍主帥張鉉。

田瓚連忙翻身下馬,上前單膝跪下,高舉金令箭道:“卑職已完成大帥交代任務,特來交令!”

張鉉點點頭笑道:“田將軍辛苦了,請上馬說話!”

“多謝大帥!”

田瓚翻身上馬,跟隨在張鉉身旁,張鉉又問道:“跟隨田將軍過來多少士兵?”

“回稟殿下,郭士衡率一萬一千士兵前往向城伏擊糧隊,結果中埋伏死了五百餘人,周文衆帶著三千餘人,跟隨卑職南下的士兵有七千二百人。”

“不錯!他們願意跟隨你嗎?”

“回稟大帥,他們更願意效忠大帥!”

田瓚很會說話,張鉉不由笑了起來,對田瓚道:“聽說田將軍文才也不錯,那我給田將軍兩個選擇,如果田將軍願意從政,我封田將軍爲南陽郡太守,如果田將軍想繼續從軍,那麼可出任虎賁郎將,跟隨羅士信將軍,田將軍可自己選擇。”

停一下張鉉又道:“另外我要告訴田將軍,這七千軍隊要麼打散編入各軍,要麼解甲回家,總之一句話,淮安軍以後不會存在了。”

田瓚低頭不語,沉思片刻他又問道:“大帥有周文衆的消息嗎?”

張鉉點點頭,“他們被唐軍包圍,周文衆被部將所殺,三千軍隊已全部投降了唐軍。”

這時,田瓚終於下定決心道:“卑職願意脫甲穿袍,出任南陽郡太守。”

“爲什麼決定出任太守?”

張鉉有些不解,又提醒他道:“如果做了太守,恐怕以後封爵位的機會就很小了。”

“卑職明白,但卑職還是選擇從政。”

田瓚低低嘆口氣道:“這其實是卑職家父的遺願,家父對卑職棄文從武一直很失望,直到去世也不肯見卑職最後一面,除非我肯放下刀劍,否則他絕不原諒,雖然卑職更願意在軍中爲大將,但爲了父親的遺願,我只能放棄自己的意願。”

張鉉沒想到他居然是爲了父親,心中也有點感動,便點點頭道:“那我就再成全你的孝心,你收復淮安軍有功,我另加封你爲比陽縣侯,準你以侯爵之禮重修父親之墓。”

田瓚感動至之極,哽咽道:“多謝殿下成全!”

張鉉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清廉爲官,爲民做事,記住我這八個字,相信以後你還有機會進京爲高官。”

“遵令!”

張鉉安撫了田瓚,便讓羅士信去收編田瓚的軍隊,他這才抽出一支令箭,交給一名親兵道:“立刻趕往淅陽郡,令劉將軍按計劃行動!”(。)

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28章 初見蕭後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19章 玄感之秘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54章 強行北上第47章 長平遇匪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59章 殊死決戰第346章 局勢威迫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45章 宇文太保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13章 玄武火鳳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3章 兩雄相遇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
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28章 初見蕭後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19章 玄感之秘第521章 裂痕始現第54章 強行北上第47章 長平遇匪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59章 殊死決戰第346章 局勢威迫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45章 宇文太保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1211章 誰是刺客(中)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555章 倉促應戰(中)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第13章 玄武火鳳第892章 奇襲並北(一)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3章 兩雄相遇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872章 第七相國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南乐县| 延寿县| 襄樊市| 湖口县| 明水县| 广平县| 渝中区| 德兴市| 阜新| 张家界市| 涿鹿县| 仙桃市| 虎林市| 丹巴县| 阿克| 安化县| 邯郸市| 方城县| 三台县| 大化| 平顺县| 连城县| 河南省| 武冈市| 若尔盖县| 额尔古纳市| 米易县| 德江县| 石首市| 鄂伦春自治旗| 颍上县| 罗定市| 图们市| 灵丘县| 乐至县| 淮北市| 司法| 略阳县| 石阡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