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22章 新周寶鼎

趙嗣良搖搖頭,“小弟愚鈍,請兄長明示!”

旁邊褚遂良輕輕嘆了口氣,“縣內有泰山啊!宰相出巡要去泰山,天子封禪更會去泰山,作爲泰山轄地的父母官,老弟責任重大,但也機會無限。”

趙嗣良頓時又喜又憂,喜是他將來會有很多表現的機會,而憂卻是萬一不小心表現不好,觸怒了天子,自己會不會永無出頭之日?

胡思亂想了一陣,趙嗣良又低聲道:“許兄,殿下會去泰山封禪嗎?”

許敬宗點點頭,“三年之內他一定會去,泰山封禪,君位天授,將會徹底擺脫隋朝的影響。”

幾人的話題便漸漸聊到了這兩天熱門的事情上,褚遂良問道:“敬宗應該比我們更知道一點內情,爲什麼殿下不願意選齊魏兩個國號?”

三人都望著許敬宗,許敬宗喝了杯酒,低聲對三人道:“你們都知道我的座位緊靠杜參軍的會客房,我昨天正好聽到了杜參軍和房長史的聊天,我先申明,這話不好外傳,你們聽聽就可以了,可別害我。”

“敬宗放心吧!現在小道消息滿天飛,真真假假誰也搞不清,我們不會亂說。”

許敬宗這才小聲道:“房長史說,齊王殿下爲國號之事大雷霆,怒罵紫微閣七相貪得無厭,得了相權還不滿足,還要奪天子之權,本來國號應是天子決定,最多徵求相國們的意見,但紫微閣居然要越俎代庖,爲定國號進行投票,根本就忘記了紫微閣的權限。”

這個消息確實讓人震驚,盧涵這才醒悟道:“我聽到有一種傳言,說殿下是借國號投票一事來擴大投票權,其實是在變相限制紫微閣的權力,開了這次先例後,以後重大事項都會讓五品以上官員來投票表決了。”

趙良嗣也道:“這件事紫微閣確實做得過分了,聽說把廣陵公主嫁給齊王殿下也是紫微閣的策劃,雖然說他們推動齊王登基心切,但這個度卻沒有把握好,手伸得是有點長了,希望他們能吸取教訓,若君相不和,危害很大啊!”

“趙賢弟說得對,這次定國號投票,齊王殿下就是要給紫微閣一個教訓,但也不必想得太嚴重,君相之間總有一個磨合的過程,磕磕碰碰難免。”

褚遂良沉思片刻問道:“那殿下爲什麼不願選齊魏兩個國號呢?”

許敬宗笑道:“房軍師說齊雖是春秋霸主,但格局還是偏小了一點,從未統一過天下,本來殿下是想從魏和周之間選一個爲國號,但考慮到元氏建立的北魏和宇文泰建立的北周,殿下又有點猶豫,擔心後人誤以爲他是想繼承北周或者北魏,但軍師勸他,周爲國號,絕不會僅僅侷限於北周,大家只會想到天下盛世的周天子,周已是兩千年前封建的諸侯國時代,到了中央集權的郡縣時代,應該有一個全新的大周王朝,殿下這才決定放棄魏,而啓用周爲國號。”

“可如果官員們投票爲齊魏呢?”趙良嗣擔心地問道。

許敬宗不由冷笑一聲,“你們太小看殿下的手腕了,別看殿下把投票權拋出去,好像擴大化了,但實際上國號決定權依舊牢牢捏在殿下手中,擁有一半投票權的軍隊高官會聽誰的命令?這就叫明放實收,控制了軍權也就控制了政權。”

衆人都默默點頭,他們都深深地感受到,若沒有高的政治手腕,確實很難駕馭紫微閣那幫老謀深算的相國。

兩天後,盛大的投票儀式在安陽大殿前舉行,在近千名官員的矚目下,約兩百名文武高官在朝陽廣場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投下了自己的選擇,每個擁有投票權的官員都會有四張票,分別是周、齊、魏、趙,但最後只能投一張簽署了名字的票,由中書省官員進行統計,御史臺官員複覈。

一個時辰後,由相國蘇威在臺階上高聲公佈了票數,一共投下二百三十票,得票最低的是趙,僅只有七票,其次是齊,得二十五票,再其次是魏,得三十七票,而周得票一百六十一票,大獲全勝。

就算把軍隊的一百零三票去掉,周在文官中也得了五十八票,依舊牢牢佔據第一,這說明恢復周禮道德,已是衆望所歸。

“我在此鄭重宣佈,我們的新王朝,定國號爲周,我們即將建立大周帝國。”廣場上頓時響起一片震耳欲聾歡呼聲。

國號確定後,接下來便是新帝的登基大典,這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進行籌備,蘇威曾經參與籌辦過隋文帝的登基大典,他不顧年邁,再次出動請纓擔任籌辦的主事。

儘管天氣十分炎熱,但人們的心更加熱烈,整個中都乃至整個天下都關注新帝國的建立。

數萬中都民衆不計報酬,主動參與了各種建築的修建,包括修建在洹水南岸的祭天臺和楊陵山下的隋廟,修建隋廟是蕭太后的建議,蕭太后取消了原定的禪讓儀式,而改爲在隋廟迎娶廣陵公主並由蕭太后宣佈終結隋王朝,開啓大周王朝。

修建隋廟可以理解爲新帝對故隋王朝的追思,對舊朝心懷感恩,這就有別於李淵和王世充的禪讓登基,顯出大周帝王的有情有義,飲水思源,更加能讓天下人接受。

七月二十五日,張鉉在新建成的隋廟迎娶了隋帝楊廣之女廣陵公主楊氏,並封其齊王側妃,當天晚上,新婚夫婦便在隋廟行宮內圓房,盡享魚水之歡。

次日黃昏,張鉉攜楊吉兒返回中都紫微宮,在紫微後宮又按照禮儀舉行了內部迎納儀式,楊吉兒向王妃盧清跪獻香茶,盧清接下了這杯茶,正式承認楊吉兒爲家庭一員。

八月初一,天剛剛亮,在數千官員的見證下,蕭太后在隋廟中正式宣佈北隋王朝結束,隨即隋廟大門緩緩關閉,延續了近五年的北隋王朝在轟然的關門聲中結束了。

“咚——咚——”

端門城樓上的景陽鐘敲響了,低沉的鐘聲響徹中都全城,中都和附近新安縣的上百萬民衆都走出了家門,站在大街上,滿懷激動地望著紫微宮方向。

包括高句麗、新羅、百濟國王,突厥使臣,鐵勒各部使者等等數百名外國使臣,另外還有來自天下各郡的太守,軍隊鷹揚郎將以上將領,滿朝文武百官等等,數千人集合在朝陽廣場,紫微宮周圍部署了上萬騎兵維持秩序。

隨著低沉的鐘聲響起,三千帶甲武士護衛著天子龍輦緩緩進入端門了,龍輦上坐著即將登基爲帝的大周開國皇帝張鉉以及皇后盧清。

張鉉身著赭黃色紋綾九龍袍,頭戴沖天冠、腰束十三環帶,腳穿靴,盧清則頭戴皇后鳳冠,身著五色褘衣,飾花十二樹,笑容柔和,端坐在丈夫身旁。

當皇帝的玉輅四望車駛入朝陽廣場,上萬士兵以及數千官員一起跪拜,高呼萬歲,登基的氣氛漸漸到了。

皇帝張鉉攜著皇后之手沿著龍道緩緩登階而上,一直進入安陽大殿,後面則跟隨著十六名手執長柄宮扇的宮女,以及三百名手執各種儀仗兵器的侍衛。

片刻,出任登基執禮的殿中監令趙文深走到龍道臺階前高喝:“皇帝陛下有旨,宣百官覲見!”

文武兩隊百官在蘇威和來護兒的率領下,列隊向大殿內走去,很快便站滿了大殿,在丹陛高處的龍榻之上,並列坐著新登基皇帝和皇后,這時,趙文深高聲喊道:“百官叩拜皇帝陛下!”

上千大臣跪下行大禮跪拜,三呼萬歲,“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鉉高高在上,望著滿朝文武,他心中無限感概,竟有一種恍如夢境之感。

“史記有云,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故定年號爲寶鼎,始稱寶鼎元年。”

寶鼎元年八月初一,中都舉行了盛大的皇帝登基儀式,攝政王張鉉登基皇帝位,改國號爲周,正妻盧氏爲皇后,並封楊氏爲貴妃,裴氏爲淑妃、武氏爲德妃,胡楊氏封昭儀。

同時立嫡長子張廷爲太子,其餘子女封親王及公主。

前北隋太后蕭氏改封隋國夫人,奉養於後宮,小皇帝楊意改封遼陽公,由於其尚年由母撫養。

張鉉隨即宣佈大赦天下,宣告大周帝國建立,海內沸騰,人心凝聚,人人渴盼著盛世的到來。

張鉉登基一個月後,由相國韋雲起爲主使的大周使團隊伍進入了關中,向長安緩緩而去。

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42章 錦上添花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26章 皇姑來了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49章 發現秘密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32章 失手殺人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3章 兩雄相遇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
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570章 晉祠大祭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501章 郭絢出兵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42章 錦上添花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81章 釜底抽薪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1042章 力辯擔保(上)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26章 皇姑來了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49章 發現秘密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32章 失手殺人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1112章 觸犯逆鱗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547章 新兵訓練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457章 控制東海(上)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3章 兩雄相遇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337章 壽光船場(下)第1072章 權限擴大第168章 離而間之第445章 恐慌突來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479章 天下勤王(五)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694章 血戰柳城(六)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河北省| 和平区| 大港区| 蒙城县| 都江堰市| 永靖县| 上杭县| 新蔡县| 雷波县| 改则县| 新泰市| 开封市| 交城县| 偏关县| 乾安县| 铅山县| 吉安县| 平阳县| 高密市| 尼木县| 漳平市| 云阳县| 景宁| 保德县| 吉林市| 通化县| 清远市| 石台县| 达日县| 大宁县| 中江县| 孙吴县| 板桥市| 武陟县| 行唐县| 石城县| 丰原市| 高密市| 渭源县| 乐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