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

蚰蜒舟纔是真正的水上殺手,它們是北隋水師,擁有大量水性高強的士兵,是真正的水上專業士兵。

百艘蚰蜒舟都是五百石的規模,頭部裝有撞角,是水面舢板、哨船和木筏的天地,只要被它撞上,幾乎都是迎面傾翻,甚至會被撞得粉碎。

百餘艘蚰蜒舟速度極快,片刻便衝進了戰場水面,他們來勢兇猛,接二連三地將唐軍的木筏撞翻,木筏上的士兵紛紛落水。

這時,潛伏在蚰蜒舟上的隋軍水鬼出擊了,這次隋軍水師出動了近千名水鬼,他們就是水下特種士兵,個個是浪裡白條,渾身只穿一條褲頭,口中咬住極其鋒利的短刀。

他們進入水中就立刻變成了一條條嗜血的鯊魚,唐軍士兵最害怕的就是他們,連勇貫三軍的猛將史懷義落入他們手中也毫無抵抗之力。

隨著隋軍水鬼進入河中,水面上便不斷傳來了唐軍士兵的狂嚎慘叫,很多原本好好趴在木筏上的唐軍士兵忽然一聲慘叫,然後便斷了氣,同筏中士兵才發現從木筏縫隙中伸出一把鋒利的匕首,割斷了剛纔士兵的脖子,有的士兵甚至被縫隙中劃過的匕首開膛剖腹。

但這種慘劇並不多,隋軍水鬼更多的任務卻是摧毀渡河的木筏,水下的士兵割斷了一根根繩索,木筏頓時散架了,木筏上的士兵紛紛落水,他們只能抱著木頭哭喊求饒。

只片刻,河面上已經看不見完整的木筏了,一根根圓木漂流在水面上,不少圓木上攀附著落水的唐軍士兵,只要落了水,唐軍士兵基本上就沒有戰鬥力了,士氣瓦解,只懇請水下的隋軍水鬼能饒他們一命,更何況很多士兵都帶著箭傷。

一個個唐軍士兵被拎上了蚰蜒舟,跪在甲板上成爲戰俘,僅僅半天時間,便已經有五千餘人被俘虜,而很多剛出發的唐軍信心崩潰,不顧一切地逃回南岸。

正在岸上的觀戰的李孝恭無奈地嘆了口氣,對左右令道:“停止進攻,鳴金收兵!”

‘當!當!當!’

收兵的鐘聲敲響,南岸上的上萬名唐軍士兵都長長鬆了口氣,爭先恐後地向大營奔去。

大帳內,李孝恭已經完全絕望了,隋軍牢牢控制著戰局,控制著富水,無論是搭建浮橋還是木筏渡河,都被隋軍輕易化解,就算他們突破上了北岸,也一樣會被隋軍騎兵全殲,他們其實沒有一點獲勝機會。

這時,黃君漢、盧尚祖和王仁壽三名將軍走進大帳,一起躬身施禮道:“參見殿下!”

李孝恭微微嘆口氣道:“我們只剩下三天的口糧了,獵到的野味、採摘的果莖和捕到的魚蝦根本微不足道,如果我們再不下定決心,下一步我們只能殺戰馬,或者啃樹皮了。”

“殿下需要做出什麼決定?”王仁壽小心翼翼問道。

李孝恭看了一眼黃君漢道:“黃將軍昨天提出了一個方案,叫做斷臂求生之計,也就是讓南郡士兵投降北隋,然後被隋軍遣返回鄉,然後集中糧食,給我們的兩萬嫡系軍最後一次機會,向西穿越九宮山區前往巴陵郡,我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兩位將軍覺得呢?”

盧尚祖和王仁壽沉思了片刻,王仁壽先道:“只要殿下決定,卑職服從命令。”

“那盧將軍呢?”李孝恭又轉向盧尚祖。

盧尚祖猶豫一下道:“卑職別的倒不擔心,只是怕武昌那邊的援軍殺來,而我們已經離去了。”

“我原本也擔心,但現在我必須做一個抉擇,要麼相信援軍會來,我們繼續等下去,如果援軍不來,我們只能全軍覆滅;要麼相信援軍不會來,必須利用最後一點糧食斷臂求生,我們一天也拖不下去了,現在必須做出決策,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看,但我更偏向於第二個可能性。”

“卑職也認爲援軍不會來。”黃君漢在一旁道。

王仁壽點點頭,“我也這樣認爲!”

盧尚祖苦笑一聲,躬身道:“不管殿下做出什麼抉擇,卑職堅決服從。”

“好!既然我們四人的意見都統一,現在我們面臨第二個選擇,誰率領六萬南郡之軍去投降北隋?你們三人中,必須有一人肩負起這個重擔。”

三人都沒有吭聲,李孝恭又道:“我知道有些話說出來比較忌諱,但現在我們必須坦誠相待,我這樣說,我不管你們心裡的真實意圖如何,只要肯率軍去投降北隋,不管最後回來也好,還是自願留在北隋,都會是唐朝的功臣,不會追究任何責任,我會將他的妻兒送去中都,這一點我李孝恭用人格來做擔保。”

三人對望一眼,這時,黃君漢嘆了口氣道:“這是我提出的方案,自然應該是由我的執行,我留下來,而且我就是江夏人,張鉉會更信任我。”

李孝恭看了一眼王仁壽和盧尚祖,兩人皆點了點頭,表示接受這個結果。

李孝恭當即道:“既然如此,我們現在開始行動,命令所有士兵將乾糧上繳,我今晚就率軍西去。”

三人一起施禮,轉身退下去了,李孝恭叫住了黃君漢,“黃將軍稍等片刻。”

黃君漢停住了腳步,李孝恭走上前默默注視他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自己保重,希望將來我們不要在戰場上相見。”

黃君漢眼睛有點紅了,他想說點什麼,卻一句話說不出來,李孝恭笑道:“我心裡明白,你不要再解釋了,我完全理解你的決定,如果我不是姓李,或許我也會和你一樣的選擇。”

“殿下保重!”

黃君漢跪下深深行一禮,起身便大步離去

當天晚上,唐軍兵分兩路,李孝恭藉口從西面渡河,帶著了所有的糧食,也帶走了兩萬嫡系軍隊,而黃君漢則率六萬南郡之軍繼續留在唐軍大營。

就在李孝恭走了兩個時辰後,黃君漢派一名心腹將領渡河前去向隋軍投降。

隋軍大營中軍帳內,張鉉和房玄齡聽完了黃君漢心腹請求投降的表述,不由面面相覷,這個結果兩人確實都沒有想到,李孝恭居然丟下六萬南郡之軍西撤了,不用說,李孝恭帶走看所有的糧食,留下數萬陷入絕境中的士兵給他們。

張鉉隨即令人將黃君漢心腹先帶下去,他問房玄齡道:“軍師怎麼看此事?”

“此事應該不會作假,只要我們謹慎一點,他們根本沒有機會,關鍵是殿下願不願意接受黃君漢的投降,或者說願不願意接受這六萬軍隊,微臣覺得這纔是關鍵。”

張鉉沉思片刻道:“坦率地說,我能理解李孝恭做出這個決策的艱難,因爲放棄六萬南郡士兵,也就等於徹底放棄荊州南部從長江到南海的遼闊疆域,李孝恭一定會因爲這個決定而遭到李淵的嚴厲懲處,相信他本人也明白這一點,只是他已經沒有選擇餘地了。”

“殿下是接受投降了?”

“爲什麼不接受?”

張鉉笑道:“李孝恭的這個決定同樣會讓我們順利拿下江夏乃至整個荊北,不費一兵一卒。”

房玄齡也醒悟過來,一豎大拇指讚道:“還是殿下看得透徹!”

當天晚上,張鉉便和黃君漢達成了投降的具體細節。

天剛剛亮,一隊隊的唐軍士兵走到富水岸邊,將兵器和盔甲放下,隨即到西面十里外渡河北上,接受隋軍整編,這便是最關鍵的一個細節,降卒和兵甲必須徹底分開。

儘管投降的決定對六萬唐軍而言來得非常突然,但並沒有引起唐軍士兵的牴觸或者憤怒,相反,當黃君漢告訴衆人,齊王殿下已經答應將他們全部遣返回鄉和家人團聚,大營內頓時響起了一片經久不息的歡呼聲。

糧食斷絕,戰爭意志已經消失殆盡,已經沒有人再願意爲唐朝賣命了。

西面十里之外,從富水河口駛來的二十艘兩千石大船成了臨時渡船,將一船船投降的士兵運到北岸,便立刻被隋軍騎兵帶去臨時戰俘營。

每一次被帶走的降卒都不會超過兩千人,這也是處理降卒的常用手段,在投降之處降卒情緒往往不穩定,大量降卒聚集容易造成動亂或者譁變,所以必須要嚴防大量降卒聚集。

張鉉騎在戰馬上,和數十名大將一起注視著降卒渡河,而徐世績則負責率軍去收繳堆積在岸邊的大量兵甲。

這時,幾名隋軍士兵將黃君漢帶著張鉉面前,黃君漢單膝跪下道:“黃君漢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望殿下收錄!”

黃君漢在歷史上也是一員聲名顯赫的唐朝名將,不亞於屈突通,在投降唐朝之前,黃君漢在襄陽郡做了十年的鷹揚郎將,他同時也是黃氏家族的重要人物,世代官宦,祖孫三代在江夏和襄陽一帶擁有極高的聲望,

儘管他和李孝恭的個人交情很深,但鳥擇良木而棲,黃君漢已對唐朝失望透頂,這一次是他真心誠意地投降北隋。

他的斷臂求生之計雖然幫助李孝恭順利撤離富水,但同時也斷送了唐朝滅蕭銑的所有戰果。

張鉉翻身下馬,將黃君漢扶起,誠懇的說道:“黃將軍能帶領數萬士兵放下武器,結束戰爭,爲荊州民生恢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我會銘記於心,希望我們爲了天下蒼生的安寧和平早日到來而共同努力。”

“卑職能跟隨殿下,乃平生之幸也!”

張鉉當即封他爲將軍,賜爵武昌縣公,又令手下親兵帶他先去大營休息,黃君漢沒想到自己能獲得如此高位,他簡直喜出望外,再三拜謝,這纔跟隨張鉉親兵向隋軍大營而去。

這時,一頭霧水的羅士信在一旁低聲問房玄齡道:“軍師,卑職著實有些不解,這個黃君漢武藝平平,名聲也不大,更沒有聽說他有什麼驕人的戰績,爲什麼大帥卻如此看重他,竟然給了他將軍和縣公的高位?”

房玄齡也低聲笑著給他解釋道:“將軍可別小看這個黃君漢,有了他,我們就可以牢牢坐穩荊北,尤其是襄陽郡,唐朝在那裡深得人心,即使我們奪取了襄陽郡也會內患不斷,而黃君漢在襄陽十年,很多民衆都視他爲再生父母,有了他我們就有了和唐朝在襄陽郡對抗的本錢,其他荊北各郡唯襄陽馬首是瞻,襄陽穩住了,其他各郡也就穩住了,殿下那麼精明的人,豈會做虧本的生意?”

羅士信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面還藏有這麼多名堂,他心中對大帥愈加敬仰,大帥年紀輕輕,卻能有如此深邃的眼光,難怪他能做上皇帝,自己只要忠心耿耿地跟隨他,子孫的榮華富貴都不用發愁了。

羅士信越想越激動,就恨不得立刻好好表現一番,他連忙上前抱拳道:“啓稟大帥,既然富水戰事已結束,卑職願領兵北上去支援羅成將軍!”

張鉉笑著點點頭,“也好,你可率步騎兵各一萬軍北上,步兵負責奪取綠銅礦山,滅了守軍便可,讓礦山繼續開採,不要受戰爭影響,騎兵則和羅成將軍匯合,但你要記住,可以耀武揚威,但不準真的攻打武昌縣。”

“卑職遵令!”

羅士信激動得滿臉通紅,立刻撥馬去了,張鉉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中有點奇怪,這小子激動什麼,難道受什麼刺激了嗎?

他奇怪地看了一眼房玄齡,“軍師給他說了什麼?”

房玄齡微微笑道:“微臣告訴他,跟隨大帥做生意不會吃虧,或許他想當上將軍了。”

張鉉哈哈大笑,“這小子當上將軍還太嫩了一點,除非他馬上回去生個兒子,看在他兒子的份上,我或許會再給他提一提。”

“殿下下一步準備怎麼打?”

“軍師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房玄齡笑道:“微臣昨晚考慮了一下,光靠李孝恭西撤還不足以讓李神符屈服,微臣建議殿下先攻下襄陽,一旦襄陽郡拿下,李神符就無論如何也守不住江夏了。”

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095章 奇襲淅陽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34章 互不買帳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24章 慧眼識珠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440章 試探出兵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012章 虛僞友好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57章 玄沙激戰第426章 江都徵兵
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787章 火筏攻擊第594章 進退兩難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73章 海中巖洞第1095章 奇襲淅陽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511章 河北新局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34章 互不買帳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336章 壽光船場(上)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967章 太原戰役(八)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135章 火速救援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730章 強襲敵營第24章 慧眼識珠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440章 試探出兵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218章 濟北危急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1012章 虛僞友好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736章 王妃煩惱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314章 尉遲初戰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1195章 失望之極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189章 關中危機(一)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876章 當廷對質(中)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57章 玄沙激戰第426章 江都徵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宜黄县| 永靖县| 米泉市| 兖州市| 开鲁县| 砚山县| 嘉兴市| 贞丰县| 青阳县| 夏邑县| 班戈县| 神木县| 彝良县| 丰宁| 文水县| 郴州市| 延川县| 广西| 眉山市| 金塔县| 湖南省| 望江县| 洮南市| 苏尼特左旗| 乌苏市| 镇坪县| 岳阳县| 凉城县| 比如县| 衡阳市| 游戏| 绥阳县| 永嘉县| 凉山| 定安县| 三穗县| 吉水县| 罗甸县| 靖远县|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