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

在武昌縣的南面依舊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和森林,綠水如玉帶般蜿蜒曲折,一片片農田分佈在綠水和森林之間,偶然在風景秀麗處會出現一座村落。

和富水南面的荒無人煙相比,這裡人口已漸漸聚集,時逢仲春時間,江夏大地上出現了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距離武昌縣約七十里的一片丘陵地帶,一支約八千人的唐軍正疾速向南行軍,這支唐軍便是李神符派去支援李孝恭的八千軍隊,八千人數不多也不少,少了朝廷會責怪李神符救援不力,而多了李神符又擔心被隋軍趁機包圍擊潰。

率領這八千人的大將叫做李雷世,三十餘歲,身材高大魁梧,長一張方臉,滿臉刺胡,顯得十分威猛,他是李神符的心腹大將之一,所用的兵器是一支青龍戟,重約七十斤,驍勇善戰,曾在隴右和薛仁杲激戰數十個回合而不分勝負。

臨行之前,李神符反覆交代的八個字是‘謹慎緩行,遇阻則退’,李雷世很瞭解主公的心思,主公並不是真的想救援李孝恭,只是迫於壓力而不得不有所表示。

正因爲李神符的表態,所以李雷世格外謹慎,軍隊走了兩天才走了七十里,而富水還遠在三百里外。

這時副將吳平上前低聲道:“將軍,我們只帶了七天的乾糧,還要考慮回程,這樣走下去恐怕到不了富水,要不去礦山那邊弄點糧食吧!”

綠銅山在他們東南方向八十里外,那邊有三千駐軍和數萬礦工,糧食補給不成問題。

李雷世卻搖了搖頭,“王爺有令,不準將隋軍引向礦山,不要再提礦山之事。”

“可是我們糧食”

“我心裡很清楚!”

李雷世不高興地打斷他的話,他正要說明天就撤軍回去,卻忽然想起除了自己之外,手下大將都不知道王爺的真實態度,這種事絕不能讓下面人知道。

李雷世便改變了說法,“吳將軍多派斥候去前方探查,要防備隋軍的伏擊,其他事情我會安排。”

“卑職遵令!”

吳平只得行一禮,去安排斥候了。

軍隊繼續行軍,到了下午時分,離黃昏至少還有一個時辰,李雷世見路旁有一片小樹林,樹林內還比較乾燥,便下令士兵休息過夜,士兵們歡天喜地,紛紛向樹林內奔去,尋找一個理想的睡覺之地。

一般而言,軍隊行軍確實不宜太過於勞累,晚起早睡有利於保證士兵的體力,而且可以從容面對敵軍的偷襲,一天走三四十里並不過分,屬於正常範圍之內。

但李雷世的軍隊卻是去救火,李孝恭的軍隊已經快支持不住了,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強行軍,晝夜不停地奔跑,一天行軍百里以上,這才叫緊急救援。

所以李雷世悠閒地行軍方式著實令很多將領不解,大家滿腹疑惑,但又不敢多問,只得暗自交流,衆人都一致認爲,恐怕王爺是想獨善其身。

士兵們喝飽喝足後,開始放鬆身心入睡,這時黃昏已經降臨,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曠野,晚霞將整個大地染上了一層絢麗的紅色。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著有士兵大喊:“發現敵情!發現敵情!”

躺在石板上剛剛要入睡的李雷世騰地坐起身,急聲問道:“哪裡的軍情?”

這時樹上的崗哨也大喊起來,“遠處發現敵情!”

發現敵情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了全軍,正在睡覺的唐軍紛紛起身,個個緊張萬分,不過隋軍似乎並沒有突襲他們,很多唐軍士兵都看到了,在數裡外的曠野裡出現一條長長的黑線,至少有數千騎兵。

“將軍,我們怎麼辦?”吳平緊張地問李雷世道。

李雷世看不出隋軍騎兵的企圖,如果要和他們一戰,現在就可以殺出來,但他們卻按兵不動,難道是

李雷世的腦海裡冒出一個念頭,難道隋軍只是在警告他們嗎?

他心中升起一絲僥倖,當即令道:“立刻北撤!”

撤軍的命令立刻傳遍了全軍,唐軍士兵迅速離開樹林,向來路撤退,但隋軍騎兵並沒有放過他們,而是繼續尾隨,始終和他們保持著兩裡的距離。

兩裡的距離對於騎兵而言是一個衝鋒便可以殺到,他們就向一羣狼,在耐心地盯著自己的獵物,等待著獵殺的機會到來。

唐軍向北撤退了十里,這時,夜幕已經漸漸降臨了,副將吳平率先反應過來,他找到李雷世急聲道:“將軍,隋軍是在等天黑出擊!”

李雷世頓時醒悟,如果夜戰的話,恐怕自己的兇多吉少了,他向四周張望,見左邊是一座數十丈高的丘陵土坡,上面佈滿了樹林,李雷世立刻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上山!”

八千軍隊在李雷世的率領下向山上奔去,這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坡,山頂面積約百畝左右,容納八千士兵也並不擁擠,此時唐軍士兵已經沒有了睡意,他們站在樹林邊上張弓搭箭,嚴陣以待。

這時,又有幾支隋軍騎兵從各個方向奔來,五支騎兵匯合在一起,足有萬人之多,李雷世臉色有點發白,他這才意識到他們之前已經被隋軍騎兵包圍了,如果當時他選擇和隋軍激戰,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四面受敵了。

這讓李雷世又感到一絲慶幸,幸虧他及時下令上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至於明天天亮後怎麼辦?他自己也不知道了。

“將軍,趁敵軍還沒有完全包圍我們,派斥候去武昌求援吧!”吳平又再次勸道。

這一次李雷世接受了他的建議,他簡單寫了一封信,又取出軍符對兩名親兵道:“你們二人立刻趕去武昌,請王爺來救援我們。”

“遵令!”

兩名親兵接過信件和信物貼身收好,他們翻身上馬,向隋軍尚未合攏的東北角奔去,片刻便奔下山,消失在夜色之中

這支萬人隋軍騎兵由羅成率領,他的任務就是在半路攔截武昌過來的援軍,羅成已經不是剛剛領兵時的吳下阿蒙了,近兩三年的征戰使他已漸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主帥張鉉並沒有命令他該怎麼做,而放手讓他自己決定。

羅成便有了狼一樣的耐心,從容應對,不急於全殲敵軍,他要在最大程度上獲得儘可能多的戰利品。

羅成的副將叫做蕭勁勇,原是幽州軍郎將,使一口七十斤重的大刀,有萬夫不當之勇,深得裴行儼的看重,漸漸累功升爲虎牙郎將,他原本是羅藝的部將,現在跟隨羅成也更加順理成章。

蕭勁勇騎馬奔至羅成面前,抱拳稟報道:“啓稟將軍,敵軍的報信兵已經突圍北去了。”

羅成點了點頭,對兩邊將領笑道:“別人是圍城打援,我們是圍山打援,最好李神符能傾兵來救,我們直接去抄了他們的老巢。”

衆人笑了起來,蕭勁勇問道:“將軍,如果李神符不肯派兵前來呢?”

羅成看了看黑黝黝的山林,淡淡道:“那就只好拿他們當下酒菜了!”

………

“咚!咚!咚!”

富水兩岸鼓聲大作,在停戰了一天後,唐軍再一次發動了強渡富水之戰,近兩萬名唐軍士兵投入了戰鬥。

而富水北岸也同樣投入了兩萬隋軍進行攔截,戰鬥已經進行了半天時間,唐軍連續兩次架設浮橋都以失敗告終,水面上到處是凌亂的木頭,而無數的屍體被水衝到岸邊,黑壓壓連成了一條長達一里屍線,唐軍已陣亡了三千餘人。

“第五批下河!”渡河主將盧尚祖揮刀大喊。

第五批唐軍士兵約三千餘人上了數百隻大大小小木筏,奮力向河對岸駛去,這時,河對岸梆子聲響起,兩萬支箭如暴雨一般射向河面。

隋軍慢慢也積累了經驗,由於唐軍士兵主要是趴在木筏上,而直射的弩箭殺傷效果並不大,但步弓就不一樣了,由於步弓是斜角向上射擊,箭矢呈拋物線落下,穿透力極強,這便給木筏上的唐軍士兵帶來巨大威脅,絕大部分唐軍士兵都死在破甲箭的鋒鏑之下。

隨著隋軍士兵的箭矢如暴雨般落下,木筏上的唐軍士兵紛紛用盾牌擋住自己的要害,聽天由命,無數箭矢嗖嗖地射入水中,河面上響起一片慘叫聲,盾牌不可能擋住全身,大部分中間士兵都是臀部和腿部中箭,頓時鮮血噴涌。

這時,天空又變得陰暗下來,第二輪兩萬支箭黑壓壓射來,空氣都彷彿窒息了。

‘咚——咚——’

沉悶的皮鼓聲敲響,岸上的隋軍士兵停止了射擊,只見上百艘蚰蜒舟如箭一般向戰場疾駛而來。

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1章 楊氏武館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85章 情到深處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8章 用人之道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70章 意外收穫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62章 風雲聚會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22章 進階之禮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9章 人蹤乍現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825章 風雷之軍
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922章 十萬火急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93章 盧府壽宴(五)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1章 楊氏武館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669章 權力暗爭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85章 情到深處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350章 使者到來第1036章 徐公述職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8章 用人之道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1000章 分割戰利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169章 突襲高密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410章 初爲人婦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086章 三管齊下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242章 殺將奪軍第662章 強攻土門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70章 意外收穫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62章 風雲聚會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535章 翻雲覆雨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95章 程侯決戰(上)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358章 撤軍示弱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22章 進階之禮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69章 人蹤乍現第220章 疑兵之計第981章 太原戰役(二十二)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069章 兵臨武昌第825章 風雷之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鲁特旗| 邻水| 高邑县| 囊谦县| 新蔡县| 高陵县| 汝州市| 石棉县| 甘泉县| 鸡西市| 郸城县| 洛南县| 江源县| 亳州市| 蓬安县| 清徐县| 吴旗县| 子洲县| 裕民县| 石泉县| 宾川县| 安龙县| 宜州市| 连州市| 建阳市| 锡林浩特市| 崇义县| 石楼县| 商南县| 尉氏县| 木里| 屏东县| 江口县| 丽水市| 永宁县| 龙泉市| 嵩明县| 荆门市| 甘南县| 城固县| 诸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