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01章 奪嫡之始

“這有什麼值得恭喜,又不是封我做太子,父皇要我監視大哥的一舉一動,我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殿下,這其實就意味著聖上徹底不相信太子了,基本上可以說廢太子的決心已下,只是他礙於局勢纔不會立刻宣佈廢除太子,而是需要找到能廢除太子的證據,所以才把這個尋找證據的重任交給殿下。”

李元吉搖搖頭,“我很瞭解大哥,他一向忠厚低調,怎麼會有證據讓別人捏拿?”

“殿下,聖上這樣安排必然事出有因,一定是太子做了什麼事情,才讓天子如此惱怒,其實太子並不隱忍,殿下忘記他在太原擅自派軍隊和張鉉合兵對陣突厥嗎?殿下這件事纔是太子被聖上收拾的根源,我可以明著告訴殿下,太子不可能再登基了,繼承大統之人,要麼是殿下,要麼是秦王,機會就在眼前,就看殿下能否抓住了。”

“什麼機會就在眼前?”

崔文象陰陰笑道:“聖上要殿下調查太子不就是機會嗎?把太子徹底踩下去,殿下才有機會盡快取而代之,只要殿下被立爲太子,那聖上什麼時候退位,就是殿下說了算。”

李元吉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明白崔文象的意思,不惜以栽贓的方式讓父皇儘快立新太子,這一點他沒有疑問,他只是擔心二哥,以二哥的資歷和實力,恐怕最後自己是給二哥做了嫁衣。

良久,他長嘆一聲道:“就怕我做了半天,最後是二哥得了江山。”

崔文象搖搖頭,“秦王殿下雖然有在外帶兵的優勢,但他卻沒有殿下經營朝廷的有利局面,殿下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身在長安的優勢,結交權貴,尤其是有一些關鍵人物。”

說到這裡,崔文象取出一份名單,遞給李元吉,“這是卑職這些天整理的一份名單,我們至少要把其中七成的人拉爲己用,那麼殿下成爲太子就穩妥了。”

李元吉打開名單,第一位就是李神通、李神符兄弟,這個他能理解,李神通掌控關中近五萬大軍,李神符剛剛被天子封爲右屯衛大將軍,掌控一萬御林軍,這兄弟二人對自己的支持至關重要,排在第一位毫不奇怪。

但排在第二位的居然是平原縣公尹阿鼠,而不是相國權臣之類,李元吉不解問道:“爲何把尹縣公排第二位?”

崔文象淡淡一笑,“排第二位的,實際上是尹德妃,相國雖然有用,但怎比得上聖上身旁的枕邊風,只要尹德妃肯大力支持殿下爲儲,強過十名相國。”

李元吉這才恍然,笑道:“我和尹阿鼠的兒子尹武荃熟識,不妨從他這裡入手。”

“殿下高見!”

李元吉又看了看名單,名單中排第三位的是相國裴寂,他不由暗暗點頭,崔文象確實看人很準,他沉吟一下問道:“要我調查太子的問題,不知該從何入手?”

崔文象笑道:“首先殿下要進宮去見聖上,一來向陛下彙報抄家功績,二來表示殿下隨時聽從聖上召喚,第三則是從趙德忠那裡瞭解一下,太子究竟做了什麼事,讓聖上如此震怒?瞭解了情況,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唐周兩國的自由貿易並沒有給唐朝帶來繁榮,相反,大量貨幣涌入和各種物資外流,給唐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商人們用各種物資運往中都或者洛陽,帶回來大量的銅錢,又用銅錢換取朝廷的黃金,再用黃金從黑市上換取開元通寶牟利,其利潤遠遠超過買賣貨物所得。

朝廷則需要數量巨大的大同通寶,是因爲官方要從周朝大量進口粗鐵,儘管價格昂貴,但唐軍卻又無從選擇,與此同時,周朝不承認唐朝的開元通寶,也不肯接受黃金交易,這就迫使唐朝不得不用黃金從商人手上兌換大同通寶。

繞了一個複雜的大圈,唐周貿易的實質就是唐朝用各種物質來換取周朝昂貴的生鐵,這樣做的後果一天天顯現出來,一方面長安各種物資奇缺,糧價飆漲,而另一方面,整個長安乃至關中都已被大同通寶佔領,開元通寶越來越少見,周王朝的貨幣流通已經完全替代了唐朝自身的貨幣。

其實很多朝廷官員都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但在戰略物資需求的壓迫下,沒有人敢提出反對意見,只得默默看著唐朝的商業一天天衰敗下去。

西市的數千家店鋪已經關停了近八成,只剩下不足百家店鋪維持著慘淡的經營,在西市大門附近有一家經營南北雜貨的店鋪生意還不錯,已經將隔壁兩家店鋪盤下,搖身變成一家在西市數一數二的大商鋪,雖然沒有招牌,但掛在大門口淮陽郡王的一盞碩大燈籠比什麼都管用,很少有人敢來打這家雜貨鋪的主意。

這家雜貨鋪正是長安情報署的新根基地,這也是呂平的經驗,當年他在洛陽開皮貨行,多虧了王世惲的招牌,才使他們一直平安無事,呂平又重施故計,這次他看中了李神通的招牌,以每年一萬貫的年例換來的李神通府門前八盞死氣大燈籠中的其中一盞,往大門上一掛,不管是地痞無賴,還是官府差役,甚至玄武精衛也不敢來招惹他們店鋪。

也正是有了李神通的照應,被李元吉逼到城外的長安情報署又重返長安城,重新運轉起來。

在雜貨鋪後院的一間屋子裡,呂平和高瑾正和羅玉敏商議軍機臺剛剛送來的任務,呂平盤腿坐在榻上,難得一臉嚴肅,在他身旁的小桌上放著一隻紫色的信筒,表示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天子的命令。

任務很簡單,但也很棘手,讓他們放下手邊所有的事情,集中所有人力物力刺探楚王李元吉的一舉一動,這可是聖意,呂平不敢怠慢,立刻派人把羅玉敏找來,羅玉敏是他們安插在楚王府內的探哨,這件事他們只能找羅玉敏商議。

羅玉敏看完了鴿信,嘆了口氣道:“天子真是非常人啊!居然看透了李元吉的野心。”

呂平和高瑾對望一眼,連忙道:“這麼說,外面傳言李元吉有奪嫡之心,是真的了?”

羅玉敏點點頭,“這種事情李元吉當然不會和我商量,但我從各種蛛絲馬跡中發現了太多的端倪,其實早在太原時,他就有這個心了,只是一直被壓制,直到崔文象成爲他的幕僚後,他才一步步走順,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

“老羅沒有進他的決策圈嗎?”呂平問到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羅玉敏苦笑一聲道:“我只是負責玄武精衛的內務雜事,以前李元吉有什麼事還問問我,可自從崔文象來了後,他便只相信

崔文象一人,其他人都不再理會了,十幾個幕僚都被打發去做各種雜事,我是因爲跟隨他時間長,才被安排管理玄武精衛的內務,還算不錯了。”

這時,高瑾在一旁道:“老羅有沒有可能再進入李元吉決策圈,比如我們設個局之類,讓李元吉再重新信任老羅。”

羅玉敏搖了搖頭,“說實話,李元吉很容易對付,不用設什麼局我也能對付他,關鍵是崔文象,此人極爲狡猾陰毒,他絕不準人任何影響李元吉,以前李元吉有二十個幕僚,已經不明不白死了五個,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有兩次我向李元吉彙報玄武精衛之事,崔文象就坐在一旁,被他那雙如毒蛇一樣的眼睛盯住,我也不寒而慄啊!”

“這樣說起來,我們真的無法靠近李元吉了?”呂平掩飾不住臉上的失望問道。

羅玉敏想了想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我倒有一個辦法。”

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69章 人蹤乍現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374章 瑯琊收官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71章 獵殺敵酋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25章 天下十猛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440章 試探出兵
第896章 奇襲並北(五)第69章 人蹤乍現第259章 官場生意第765章 翟讓抉擇(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235章 帝王心機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238章 途中偶遇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1200章 暗中提醒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782章 恩威相濟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624章 江都兵變(上)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1097章 配合默契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374章 瑯琊收官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71章 獵殺敵酋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874章 誹言四起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917章 帳篷酒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474章 被迫下旨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1145章 天下大戰(三)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25章 天下十猛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811章 及時提醒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179章 天下大戰(三十七)第173章 血戰膠城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440章 試探出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甘谷县| 嵊州市| 赣榆县| 咸阳市| 兴安县| 临颍县| 温泉县| 衡南县| 建德市| 仙居县| 芒康县| 固安县| 翼城县| 错那县| 汽车| 义乌市| 南通市| 定安县| 武定县| 揭阳市| 克拉玛依市| 松潘县| 上饶县| 阜康市| 滦南县| 凤山市| 崇仁县| 揭阳市| 固原市| 行唐县| 太康县| 永仁县| 汕头市| 东源县| 望奎县| 嘉鱼县| 大冶市| 四川省| 如东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