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領了人馬,直至城門下討戰。軍士報與張宗元,張宗元好生煩悶:“好好的已擒住了禿大漢,又被他走脫!”
遂與衆將等商議,禿熊驍勇難擋,不如用緩兵之計,閉關不戰,一面令人速報父親張俊派援兵前來。
禿熊和屠惡虎攻城不下,只得等待援軍。轉過天來,虞豐年和嶽雷帶大兵趕到,把處州包圍。
嶽雷請示:“是否架雲梯攻城?”
虞豐年搖頭:“不可,強攻城池死傷太重,每個士兵都是我的兄弟,不能把他們置於如此危險境地。這樣,找些文人,寫信,描寫昏君趙構的無道,忠臣良將受到的迫害,大宋各地百姓的不堪,再寫泉州百姓生活的富足,還有,把我們的均田地、不納糧的施政綱領寫成漂亮文章,讓識字的都去抄寫,趁半夜射到城中,渙散宋軍軍心民心?!?
“千歲妙計!我這就去佈置?!?
“還有!”
“千歲……”
虞豐年想了想說:“在信中寫明,張俊祖孫罪惡滔天,堪比秦檜,誰能斬殺張宗元,黃金五千兩,提頭兌現,誰能斬殺張俊,賞黃金一萬兩,提頭兌現,皇天爲證?!?
“是!”
嶽雷照虞豐年所說吩咐下去,命書吏寫信,軍中識字的選出來兩百個謄抄,兩個時辰,謄抄了一千份。嶽雷讓人把信綁在箭上,趁半夜射到城中。
第二天天不亮,嶽雷來報虞豐年:“大哥,大喜。處州城內殺聲震天?!?
虞豐年大笑:“攻城?!?
時間不大,探馬又報。稟大王,城門大開。軍民列隊歡迎接我們入城。一位收降的總兵慌忙道賀:“恭喜南王,戰刀所指,所向披靡。”不少官員附和。
虞豐年瞪了他們一眼,嘆了口氣:“唉,不是我的本事,大宋江山,朽木支撐,有風吹過,山搖地動。若非如此,數萬宋軍齊心合力,豈能是千餘封信就可動搖的?只希望早日解決大宋百姓,免得遭殃?!?
衆人感慨不已。
大軍開拔入城,出榜安民,毫髮不傷,有窮苦吃不上飯的百姓,開倉放糧,賙濟溫飽。
說話間。二三百名兵丁成羣結隊來拜虞豐年,爲首的三個人捧著血淋淋的三顆人頭。正是張宗元和兩名偏將王得勝、李必顯。
人頭獻上,驗明正身,虞豐年當即命人擡來黃金五千兩。放在一邊。問道:“人是誰殺的?登記就可領賞?!?
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是我們一起殺死他們的?!?
虞豐年說:“既然如此,登記下來。五千兩黃金平均分發。領賞以後,各自遣散。不得投靠我軍?!?
宋兵大喜,瞅著黃澄澄的金子直咽口水。想到有賞,沒想到能賞那麼多,五千兩黃金,夠全軍發兩個月軍餉!
黃金擡下去一一分發不提。
虞豐年的舉動讓泉州將士十分意外,包括嶽雷在內都心中不解:“大哥,您這不是離間之計嗎?他們只是備主叛軍,豈能真賞?”
虞豐年說:“賢弟此言差矣,我這麼做無非千金買馬骨,意在樹立威信。今天宋軍獻上張宗元的腦袋受賞,明天他們就敢獻上張俊的腦袋,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獻上大宋的玉璽?!?
“大哥深謀遠慮,可我擔心此舉讓我軍將士不服!我還怕……”
虞豐年大笑:“你還怕我軍將士摘下你我的腦袋到宋營領賞?哈哈,不用擔心。這就像河中行船,船要翻的時候纔會有人拆下船板,棄船逃跑,以求自保。輪船穩健,前途光明,誰會棄船逃跑呢?”
嶽雷頻頻點頭,深以爲然。
虞豐年說:“以往萬一,你在軍中擺下祭臺,用張宗元的人頭祭奠你父兄,屆時我有話說?!?
虞豐年交待一番,嶽雷下去準備。
傍晚,夕陽殘照處州,軍中搭建祭臺,臺上豎起岳飛、岳雲的靈位,三軍跪拜於前。
臺前供桌上供放著張宗元等三個人的人頭。祭祀官宣讀祭文以後,虞豐年登臺祭酒,高聲說道:“弟兄們,嶽少保義薄雲天,千古英雄,爲百姓守疆土護家園,到頭來遭到趙構、秦檜和張俊君臣的迫害!他們殺害嶽少保,就是自毀長城,陷百姓於水火之中。
如今,秦檜已死,趙構、張俊還在臨安逍遙自在,他們不知悔改,不念我虞豐年救駕之功,密謀加害,不念岳家老小常年發配,不予平反,不準祭奠,我們這才興仁義之師,救萬民於水火,討伐趙構,剷除張俊,誰阻擋我們就是與天下爲敵,與百姓爲敵?!?
虞豐年說著,舉起張宗元的人頭:“兄弟們請看,他就是張俊的孫子,官帽之上沾滿了忠良的鮮血,雙手扼住多少百姓的命脈,如今惡貫滿盈,死不足惜。我虞豐年今日用他的頭祭奠嶽少保,等將來斬了張俊,再三祭奠。
“我在此立誓,凡我手下兵將,不論官職高低,不論品級大小,不論年長年幼,不論參軍時間長短,能斬殺或者活捉張俊者,賞黃金一萬兩,提頭兌現。攻城拔寨,奮勇當先者,不避刀劍,勇猛殺敵者,各有重傷。”
再看軍中將士,槍桿杵地有聲,高呼響應。虞豐年這番話,沒有一個不信的,爲啥,上午剛剛賞了斬殺張宗元的宋兵,宋兵都賞,自己人不是更要賞?
虞豐年擡手止聲,全軍將士安靜下來:“來人哪!”
官兵提來一桶油,虞豐年把油潑在張宗元三人的腦袋上,一把火點了,大火熊熊。
虞豐年取來寶雕弓和三支響箭,往空連射三箭,“日兒日兒”連聲,三軍跪拜!
……
……
三天以後,大軍從處州出發。虞豐年把憨虎也調進先鋒營,屠惡虎、禿熊、憨虎三員大將率先開拔。虞豐年說得清楚,不必屠惡虎伸手,只需要防範宋軍使詐,不要禿熊憨虎兩人被算計即可。
這下子,左禿熊,右憨虎,一個馬上,一個步下,一個使六十八斤的鑌鐵大棍,一個使八十八斤的鳳翅鎏金鏜,如同兩大天神下凡一般,誰能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