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6章 施壓關中(上)

九月中旬,西涼軍以兩萬虛軍扮作十萬大軍,佯攻鳳翔郡,而實際上,西涼大軍卻分兵兩路東進,一路由大將盛廣平率領三萬精兵,從蕭關南下進攻關中,進過三天三夜的血戰,西涼軍拿下六盤關,進入彈箏峽,兵臨平涼縣城下。

另一路由張崇俊親自率領八萬騎兵,從會寧縣渡過黃河,一路向北進攻靈武郡,剛被申太后封爲靈武郡王的靈武總管李凌風率十萬大軍迎戰西涼軍。

豐安縣以東,一場慘烈的大戰在黃土高原上展開,西涼騎兵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擊潰了靈武軍的兩翼,八萬騎兵從三個方向同時向靈武軍中軍發動了猛攻。

戰鼓隆隆,喊殺聲震天,黃土高原上塵土遮天蔽日,金戈鐵馬,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擁有強大的戰鬥力,西涼騎兵長期和羌人作戰,形成了他們勇猛、強勁、悍不畏死的作風。

而靈武軍並非全部騎兵,騎兵只佔三成,他們已經近五十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了,僅僅一個時辰後,靈武軍便劣勢盡顯。

靈武總管李凌風已經殺紅了眼,他聲嘶力竭地指揮戰鬥,兩翼被擊潰使他陣型大亂,漫天塵土遮住視線,使他的戰旗指揮失去了作用,一隊隊西涼騎兵以千人爲一團,在靈武軍中穿插分割,徹底打亂靈武軍的陣腳,然後聚而殲之。

一名士兵奔來大喊,“郡王,後軍已經抵擋不住,馬將軍請求支援!”

李凌風大急,後軍若被擊敗,也就意味著他們撤回靈武城的後路被截斷,他嘶啞著嗓子大喊,“命劉子通率本部去支援後軍!”

一名報信兵疾奔而去,片刻回來稟報,“郡王,劉子通部已被敵軍主力包圍,劉將軍已經陣亡,他的部衆不足千人!”

“什麼!”

李凌風驚得目瞪口呆,劉子通的五千騎兵是他最精銳的部衆,裝備也最爲精良,如果連他們也被殲滅,那就意味著敗局已定。

李凌風不由地一陣懊悔,大半年來,他一次次拒絕了申國舅的拉攏,也沒有對齊王和涼王送來的信進行表態,一直遊走於幾大勢力之間,使他始終成爲幾大勢力拉攏的對象,可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但僅僅就在一個月前,他終於抵擋不住申太后許諾的靈武郡王的誘惑,投靠了申太后,僅僅不到一個月,他便遭到了西涼軍的大舉進攻。

李凌風爲自己的虛榮而站錯隊悔恨交加,但是已經沒有用了,眼看大軍潰敗在即,他不得不下達了命令,“全軍撤回靈武城!”

在與敵軍騎兵膠著鏖戰之時,全軍後撤,也就是意味著敗退,能撤回一半的軍隊已經是萬幸,更危險是全軍覆沒,可能性極大,但已經沒有辦法了,可如果後軍被擊潰,那後撤的機會都沒有,鐵定全軍覆沒,李凌風很清楚這一點,如果撤退,他還有一線生機。

命令下達,他的親兵隊開始向後撤離,李凌風不敢鳴金撤軍,那樣會造成全軍混亂,各軍搶先撤退,最後連他自己也撤退不成,只有他自己的三千親衛先撤,再帶動別的軍隊撤退。

李凌風向後撤軍的企圖被西涼軍幾支斥候同時發現,他們火速報告主帥張崇俊。

張崇俊對這場戰役也是隱忍了很久,他知道,以西涼軍的實力,此時攻下關中也並不是辦不到,但他也明白,如果過早攻進關中,會打亂皇甫無晉的全盤部署,而且在政治上對皇甫無晉也不利,皇甫無晉畢竟是晉安皇帝的孫子,已經相隔四十年,這次他以強勢姿態席捲而來,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就算他登基,也會落下個得位不正的名聲。

也正是這個緣故,在皇甫恆滅亡後,皇甫無晉也並沒有急著登基繼位,而是出任監國攝政王,張崇俊不得不承認,雖然皇甫無晉年輕,但在政治上卻相當成熟老辣,一點也不急,步步爲營,這是對的,天下不能一步打下來,有時留一點尾巴,反而是高明之舉,尤其申家有篡位跡象時,更不要急。

張崇俊理解了皇甫無晉的戰略,他也就完全按照皇甫無晉的部署來行動了。

“大帥,李凌風的親兵隊已經向後撤離了!”

一名斥候的稟報打斷了他的思路,他立刻追問道:“帥旗跟著移動了嗎?”

“帥旗沒有,還在原位?!?

張崇俊立刻明白,這是李凌風要先撤退了,他當即下令,“命李翼之率本部攔截住李凌風的親兵隊,李凌風若逃脫,讓他提人頭來見我!”

他隨即又下令,“命韓正義軍插到李凌風親兵隊和帥旗之間,不準李凌風撤回中軍,再命楊爽挑三千破陣軍,給我殺進敵軍中心,斬斷帥旗!”

三條具有針對性的命令下達,張掖副都督李翼之率五千軍隊直撲李凌風親兵,截斷了李凌風北退之路,同時另一支三千騎兵插到李凌風親兵身後,斷了他回中軍之路,三千破陣軍在西涼悍將楊爽的率領下,勢如雷霆,殺開一條血路,直撲帥旗,帥旗應該和主帥在一起,但此時李凌風已離去,帥旗周圍空洞,無兵駐防,當西涼軍突破外圍後,便再沒有阻攔,衝到了帥旗之下。

隨著高達四丈的帥旗轟然倒下,西涼騎兵大喊:“李凌風已陣亡!李凌風已陣亡!”

帥旗倒下和主帥陣亡的消息成爲了壓倒駱駱的最後一根稻草,靈武大軍全線崩潰,士兵們或四散奔逃,而跪地投降,西涼騎兵大舉壓上,掩殺逃跑士兵,繳械受降,李凌風最後在絕望中拔劍自殺,豐安一戰,十萬靈武軍全軍覆沒,西涼軍奪取靈武城。

張崇俊隨即分兵兩路,一路由大將李翼之率兩萬騎兵向東取延川郡、朔方郡和雕陰郡,打通通往黃河的道路,另一路三萬軍由他的次子張顏軍率領,向西南進攻弘化郡和上郡,兵壓關中。

此時,申皇后已經將十五萬關內軍和關內大元帥羅摯玉調往鳳翔防禦,關內空虛,李翼之和張顏軍的兩支大軍一路勢如破竹,九月二十五日,張顏軍的騎兵攻下了上郡洛交縣,關內局勢惡化,關中震動。

.......自從文心社事件爆發後,戶部侍郎潘仁毅以不敬之罪而被罷免,效忠於申太后的原禮部侍郎張潛接任戶部侍郎一職,使一直被申國舅牢牢控制的戶部被申太后攻破,財政大權旁落申太后之手。

申太后嚴厲打擊文心社可謂一箭雙鵰,既壓制了實施政治堂制度的喧囂,同時奪走戶部之權,大大削弱了申國舅的相權,不僅如此,申太后還任命剛從楚州被放回的申淵爲御史中丞兼大理寺卿,控制住了對官員的監察權和監獄權。

一連串的打擊也使申國舅和申太后的關係急劇惡化,申國舅一氣之下,託病在家一個月,不問政事。

下午,申國舅和往常一樣在後花園釣魚,他戴著斗笠,身穿蓑衣,坐在他後花園的寒江亭內,申國舅後花園的湖面佔地足有八畝,波光粼粼,他酷愛鯉魚,便在湖內養了數千尾各種名貴的鯉魚,有時無聊,他就會來湖面釣魚怡樂。

此時已是初冬,寒潮初至,湖面上風很大,吹得寒江亭外的旗幟獵獵作響,但申國舅卻真像一個寒江漁翁一樣,一動也不動,其實這正是他此時權謀的寫照,以不變應萬變。

申國舅已經在家養病二十天了,但他對外面的局勢瞭如指掌,太后企圖聯合齊州,共同進攻楚軍的策略基本上已經宣告失敗,這是太后有點想當然了,她以爲齊王一定會和她聯合,殊不知齊王也有自己的盤算,攻下洛京,雍、齊兩軍的聯姻就算結束了,沒有了共同目標,兩軍便開始同牀異夢,齊王已經在等雍州軍撤回關中,然後他獨佔洛京。

而正如他申國舅的預料,西涼軍永遠是頂在雍州後背的一把刀,皇甫無晉通過這把刀,可以隨時將雍州玩弄於股掌之中,太后畢竟是女人,她不知道西涼軍的犀利,皇甫無晉爲了掌握這把刀,不惜繞道草原,給張崇俊送去五百萬兩銀子,太后就沒有這種眼光和魄力,不聽自己的話,自以爲是的女人,現在她應該知道後果嚴重了。

“父親!”身後傳來兒子申祁武的聲音。

申國舅回頭看了兒子一眼,見他似乎有話對自己說,便拍拍旁邊的小凳子笑道:“坐下吧!”

申國舅對自己這個兒子頗爲歉疚,好容易金榜高中,去江寧爲官,卻又遭遇皇甫無晉的兵變,關押了數月,雖然沒有遭遇動刑和虐待,但他的情緒卻十分低落,好在皇甫無晉將他放回來,也讓申國舅長長鬆了口氣,這兩天兒子出去散心,纔剛剛回來,看他氣色,應該不錯。

申祁武坐下,他猶豫一下,不知該怎麼說,申國舅瞥了他一眼笑道:“什麼事?玩得不開心嗎?”

“父親,今天上午,我去見姑母了,是她召我覲見。”

申祁武所說的姑母就是申太后,申國舅的身子一下子僵硬了,半晌,他才淡淡問:“你不是出去遊玩嗎?”

“孩兒是去了藍田,回來時在路上正好遇到宣旨宦官,說太后姑母想見見我,我就去了?!?

申國舅見兒子目光有些閃爍,心中不由冷笑一聲,路上正好遇到,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他也不說破,依然不緊不慢道:“那太后找你去做什麼?”

“姑母說,想讓我做兵部侍郎?!?

.........

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46章 書妹妹(下)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62章 太后召見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41章 南市賣珠寶(上)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69章 逼債(中)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52章 陳氏兄弟第265章 軍營宴會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126章 神秘來客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37章 引火燒向郡王府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104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七)第52章 漂亮姐姐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6章 蟹腳島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70章 請問芳名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184章 誕生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69章 王府家宴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57章 地頭蛇的絕妙之計第221章 詭夜(五)第98章 齊府壽宴(七)第188章 夜審(下)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89章 誤會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21章 申國舅的要求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134章 成婚(六)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0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77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三)第170章 逼債(下)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56章 認祖歸宗(上)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34章 溫柔的刺客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16章 生死關頭第61章 夜戰影武士(上)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25章 天積寺(上)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110章 科舉考試(上)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88章 仗義救人第五十四章 暗中角力下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274章 滎陽糧倉(下)
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237章 白苗兒的家信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56章 十兩銀子的鑑定費第46章 書妹妹(下)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08章 半夜捉賊第62章 太后召見第263章 洛京亂局(上)第41章 南市賣珠寶(上)第18章 忙中亦有偷閒時第138章 殺機暗藏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113章 戚氏父子第169章 逼債(中)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199章 李白沙的藏寶洞第135章 洞房花燭第35章 梅花衛試箭(下)第52章 陳氏兄弟第265章 軍營宴會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83章 查抄莊園(上)第194章 鳳凰會(三)第13章 申國舅的推斷第126章 神秘來客第70章 齊王的決定第42章 南市賣珠寶(下)第37章 引火燒向郡王府第100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三)第104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七)第52章 漂亮姐姐第23章 刺史家宴(下)第270章 爭奪許昌第6章 蟹腳島第253章 洛京危急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97章 齊府壽宴(六)第155章 先發制人第70章 請問芳名第40章 雪膚花貌動人心(下)第24章 羅家秀才要入股第184章 誕生第254章 局勢混亂第69章 王府家宴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57章 地頭蛇的絕妙之計第221章 詭夜(五)第98章 齊府壽宴(七)第188章 夜審(下)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9章 意外之喜第120章 善做樂器第108章 晚見不如早見第166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中)第89章 誤會第92章 無利不起早第21章 申國舅的要求第304章 最後的談判第134章 成婚(六)第238章 蘇家的決定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05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上)第105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4章 相約天積寺(上)第77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三)第170章 逼債(下)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56章 認祖歸宗(上)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34章 溫柔的刺客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73章 蘇家的煩惱(下)第16章 生死關頭第61章 夜戰影武士(上)第177章 戰備旨意第261章 政治優勢第25章 天積寺(上)第118章 最後的較量(六)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110章 科舉考試(上)第55章 海藍色金剛石第88章 仗義救人第五十四章 暗中角力下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5章 危機悄然而至第23章 齊瑞福的危機(下)第90章 蘭陵郡王暗訪第267章 施壓關中(下)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56章 魯郡一戰(上)第59章 南市遇故人第216章 自不量力的干涉第297章 漁翁之利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妹的選擇第274章 滎陽糧倉(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五指山市| 宜昌市| 玉溪市| 西充县| 江阴市| 巴马| 保德县| 金乡县| 中山市| 咸丰县| 汽车| 乌拉特后旗| 叶城县| 高唐县| 陆河县| 巴林左旗| 孝义市| 赣州市| 石楼县| 阿城市| 敦化市| 南木林县| 黑龙江省| 永和县| 兰坪| 张掖市| 革吉县| 互助| 安康市| 东明县| 准格尔旗| 桂阳县| 芒康县| 漯河市| 溧阳市| 南丹县| 信阳市| 化隆| 和顺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