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十二(3)
恰爾科夫想自己一個人出去打聽況,莫妮娜不放心。莫妮娜的擔心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恰爾科夫腿腳不便,身體也不好,怕出啥意外;另一方面,是克格勃。雖然衛國戰爭勝利了,但是政治形勢還是不明朗,她怕恰爾科夫被克格勃現了,那就糟了。她堅持要和他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這樣,他們就一起去打聽李長庚回國的具體路線、車程,包括費用等況。
回家的路上,恰爾科夫走著走著突然暈倒了,他的身體虛脫的厲害。
莫妮娜嚇壞了,她幾乎也要暈倒了。不能,自己必須堅強起來,她打起精神,攔住了一輛馬車把恰爾科夫送到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的診斷讓她大吃一驚,幾乎絕望。
“他得的是胃癌,肺部感染結核,心腎功能也有問題,必須儘快治療……”醫生說。
“天哪。”
莫妮娜驚得目瞪口呆,她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莫妮娜瘦弱的身體不停地抖,兩眼一黑,幾乎暈倒。
醫生的話無疑是一張死亡判決書。對莫妮娜來說,就是一個噩耗。她知道一家人眼前面臨著最大的困境,她和丈夫恰爾科夫目前都是逃亡者,恰爾科夫始終沒有得到平反昭雪,沒有合法的身份,就無法得到醫治。
在社會主義蘇維埃,一切都是公有的,也是供給的。但是,他們沒有合法的身份,沒有正式的工作,公民冊上自然也沒有他們的名字。事實上,這麼多年來,他們從來不敢公開用過自己的名字,也不敢在公共場合多停留,一直在躲避,在等待,在逃往。因爲他們害怕,他們怕被再次流放西伯利亞,那可是死亡之地,魔鬼之地啊。他們一家人在那裡受了太多的苦難,遭了太多的罪,提起西伯利亞幾個字,他們都會不寒而慄,太恐怖了,那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
恰爾科夫曾經跟他的一位好朋友悄悄聯繫過,說是現在的政治鬥爭比以前還要激烈,還要殘酷,非常恐怖,許多十月革命的功臣、老革命、老將軍,甚至布爾什維克高層領導都受到了牽連,大批的人被關進監獄,甚至被直接槍斃了,這樣的事每天都在生,太殘酷了。朋友說,眼下形誰也說不準,將來的事也不好預料,最好留在偏遠的鄉村裡,躲一躲,一定不要被他們現。否則,後果可能比流放西伯利亞還要可怕……
所以,恰爾科夫始終都不敢露面,始終都在躲藏。爲此,他自己也非常氣惱,對於國家,對於政治,有些事他實在想不通,也不完全明白。其實,就算他明白了,也無可奈何。
恰爾科夫和莫妮娜目前的況,他們不享受任何醫療待遇,所有的費用都要靠他們自己。
恰爾科夫的病嚴重,必須住院治療。而住院治療,需要一大筆錢。
錢!這筆錢從哪裡來?他們現在沒有其他來源,除了李長庚的工資收入外。
莫妮娜想到眼下的困窘和麪臨的困難,簡直是災難啊!
“這可怎麼辦呢?天吶!”
莫妮娜一時著急,失聲痛哭起來。
“別擔心,沒那麼嚴重,吃點藥就好了。真的,沒事的,我們回家吧。”恰爾科夫安慰莫妮娜,讓她放寬心。莫妮娜心急如焚,如何能放寬心啊。恰爾科夫告訴李長庚有關回國的具體況。李長庚說他也打聽了一些,現在是可以回去的。他正在申請辦理相關的手續,一切都很順利,不出意外的話,一個月內,所有手續都能辦妥。
李長庚沉浸在即將回家的幸福之中,他心裡想著要給爹孃買些什麼東西帶上,給弟弟妹妹帶上一些蘇聯的小禮品。他還問恰爾科夫,給老父親帶上一瓶蘇聯酒好不好,還向莫妮娜諮詢給媽媽和弟弟妹妹帶什麼東西更合適。恰爾科夫給他介紹蘇聯的特產,希望他對俄羅斯文化感興趣。
李長庚想起《喀秋莎》之歌,陷入美好的回憶。
是啊,那場戰爭,許多戰友犧牲了,那些異國戰友,許多都想不起名字,也不知道名字,但都相處得很好,有時候還真的很懷念他們。
莫妮娜卻痛快不起來,因爲恰爾科夫的病,她的精神壓力太大,她一邊給李長庚準備東西,一邊默默流淚。不過,這件事,她沒告訴李長庚,也是恰爾科夫不讓講的。
愛蓮得知爸爸的病非常痛苦,她準備退學,找一份工作賺錢給爸爸治病。李長庚知道實,內心非常矛盾,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