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5章 三個十年規劃,誓要舊貌換新顏

門縫和破窗櫺擋不住風,寒氣像小刀子一樣鑽進來。

錢進聲音不大、腔調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清晰地穿透了爐火的噼啪聲和屋外的風嚎,傳進了所有人的耳朵裡。

劉旺財精神一振。

好了,領導終於要開大了!

“劉隊長,各位鄉親,”錢進坦白的說。

“別怪我說話難聽,我認爲在座的所有人在眼光這方面跟我比都是垃圾——彆著急,我不是針對你們,其實我指的是全生產隊!”

王大栓垂頭喪氣的說:“是,這個我們承認,錢總隊你下命令吧,你怎麼說我們怎麼幹。”

錢進說:“我知道你們劉隊長把我叫過來的目的,我今天頂風冒雪的來可不是串門子,我是帶著想法來的,不客氣的說吧,來之前,我已經把一切都給你們生產隊規劃好了。”

“我問一句,你們劉家人想不想過好日子?想不想發展起來?想不想別說過年了,平日裡隔三差五就能燉個紅燒肉、包個肉包子吃?”

王秀蘭積極的說:“肯定想,這怎麼能不想呢?”

錢進點點頭:“好,那你們就聽我的,我現在就告訴你們咱紅星劉家生產隊往後幾十年怎麼活,怎麼活得好!”

一句話驚呆所有人系列。

這可不誇張。

所有人都被錢進一句‘往後幾十年’給震住了。

錢進拿起茶缸呷了一口溫吞水,潤了潤喉嚨,開始接管全局:

“咱生產隊情況在座的比我還熟悉,要不是我使勁,咱隊就是全海濱市最窮的幾個生產隊。”

“咱這裡地是鹽鹼地,種出來的莊稼想交齊公糧都費勁,還想著分錢分糧食?做夢!”

“刨開地再說海,人家靠海吃海,咱能吃上嗎?船是破木船,網是舊棉線網,打點魚蝦頂天了,想吃飽飯那是休想!”

劉旺福低聲說:“現在有領導你帶我們搞的豆腐坊和魚丸坊,其實日子過的挺好,能吃飽飯了。”

錢進說道:“要是沒有我的幫忙了呢?還能吃飽飯嗎?而且,你們不想吃好飯嗎?”

“就像我說的,隔三差五家裡燉個肉、包個肉餃子肉包子什麼的。”

貳角說:“當然想,可那得等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吧?”

錢進擺擺手:“用不著,聽我說吧。”

“我先直截了當的說一句,往後的年代,大鍋飯吃不下去了!”

“要不是我給隊裡一個勁送這個弄那個,光靠你們現在是什麼光景?”

“漁船破舊,跑不遠,打不著魚;打上點魚,除了交任務,剩下的賣不上價,也存不住,臭在手裡;勞力閒著,沒錢掙,日子越過越緊巴!”

“這光景,不能繼續了!”

貳角和王大栓等改革派隱約聽出了味道,紛紛交換眼色。

錢進說:“生產隊,現在必須變,可怎麼變呢?這得有個章法,得看長遠。”

“我琢磨著,國家有五年規劃,咱們生產隊也得跟著學習,但咱沒有國家領導人的眼光和本事,所以咱分三步走,三個十年!”

這詞兒上檔次,劉旺財和衆人不由得坐直了些。

“這頭一個十年在眼下的八十年代,”錢進的聲音陡然拔高,手掌拍在了桌子上,“生產隊的核心,就是靠海吃海,但得換個吃法,兩條腿走路。”

他掰著手指頭,一條條砸下來,字字鏗鏘:

“第一,改,徹底改!學人家小崗村分土地進行承包,再把漁船、近海養殖的灘塗,包乾到戶!”

“該是誰的船,誰的網,誰負責的灘塗,白紙黑字寫清楚,年底打了多少魚,賣了多少錢,按定好的比例,該上交集體的上交,該自己留的自己揣兜裡!”

他環視衆人,目光如電,最後落在了劉旺財身上:“大包乾是死命令!不包,人心就散了,勁就沒了,就得永遠窮著!”

“包、真要分家大包乾?”劉旺福嘴脣哆嗦著,渾濁的老眼瞪著錢進,像第一次認識他。

“錢總隊啊,這能行嗎?上頭能答應?這可是犯錯誤的事啊?”

王秀蘭也憂心忡忡地開口:“錢總隊,我絕對信服你,可政策——這是大事。”

“聽說城裡還在抓投機倒把呢,這包產到戶,算不算資本主義尾巴?”

即使是王大栓、貳角這些激進派,此時心也提了起來。

所有眼睛都聚焦在錢進臉上,都帶著疑慮和恐懼。

錢進迎著這些目光,臉上沒有任何波瀾,反而露出一絲篤定的笑意。

他不再看看其他,而是從隨身的挎包裡拿出一份折迭整齊的報紙。

《參考消息》。

錢進找到其中一版,指著一段被紅鉛筆劃出的文字:

“看看去年國慶節剛發的社論,這裡,白紙黑字寫的是什麼?”

他遞給劉有餘。

劉有餘朗聲讀道:“人民公社社員的自留地、家庭副業和集市貿易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亂加干涉……”

貳角聽後眼睛瞪圓了,站起來激動的說:“給我看看、給我看看……”

“坐下!”劉旺財怒視他,“給你看有什麼用?給你看你認字嗎?”

貳角尷尬的笑了笑,老老實實坐下。

錢進等劉有餘唸完了報紙才說道:“你們要搞清楚國家讓我們搞包乾的目的。”

“不是爲了擺脫什麼懶漢也不是爲了各人顧各人,而是爲了激發社員個人積極性,是爲了更好地發展集體漁業,讓集體和社員都富起來!”

“所以這跟那‘尾巴’是兩碼事,只要把好收益分配關,確保集體提留,方向就沒問題,即使出了問題,我錢進給你們頂著!”

他的聲音不高,卻像重錘敲在每個人心上。

那份蓋著國徽印記的報紙,那被紅筆圈住的鉛字,在昏暗的冬日光芒下散發著某種令人安心的權威。

劉旺財湊近了,瞇縫著眼,努力辨認著那些印刷字體。

而貳角等人則激烈鼓掌,看錢進的目光如通過看神。

錢進收起報紙,看著衆人臉上冰霜漸融的神色,趁熱打鐵:“放心幹,天塌不下來!”

“但是!記住了,大包乾不是分家散夥,是把隊裡的漁船、近海的養殖區,包給願意幹、能幹的家庭或者小組!”

“定好產量基數,超產歸己,這叫‘交足國家的,留夠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有人不甘心的問:“隊裡就那麼幾條船,要是都想承包呢?”

錢進說道:“很簡單,競標!”

“生產隊把願意承包漁船漁網的人叫到一起來投標競爭,誰出價高,到時候就把船和網承包給誰,這事全靠自願。”

“但是,沒有金剛鑽最好別攬瓷器活,承包漁船跟承包地不一樣,小心把命賠在海里頭!”

劉有餘點頭,手中筆走龍蛇飛快的記錄。

“光包下去還不夠,”錢進繼續勾勒藍圖,“單打獨鬥,小船小網,還是進不了深海,搶不過大魚羣,所以,第二條,成立捕撈合作社。”

“要把願意聯合的船戶組織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用集體的積累,加上我這次帶來的那臺新發動機做底子,咱們再想辦法湊錢,買幾條大馬力的機動漁船!”

“有了大船、好機器,咱們就能跑遠海,打大魚!產量、收入,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大鐵船?”年輕的社員代表劉二柱激動得臉都紅了,“那敢情好,咱也能去東海轉轉了!”

“對!但是光賣鮮魚不行,咱們生產隊後面還得搞加工增值!”錢進指著窗外的方向。

“魚打多了,賣不掉、存不住,就是浪費!”

“咱們要建自己的小加工廠,不需要多大規模,就從簡單的開始,曬魚乾、醃鹹魚、做魚丸。”

“生產隊裡已經開了一個好頭,已經做起魚丸來了,但現在全憑社員手工做,這能做多少?以後要引進機器,要有生產線,要工業化!”

劉旺財聽著他的話,嘴裡忍不住跟著唸叨起來:“機器,生產線,工業化……”

錢進頓了頓,加重語氣,“沒錯,以後要做罐頭,咱們自己生產加工海鮮罐頭!”

“罐頭?”王秀蘭眼睛一亮,“那可是稀罕東西,城裡人都愛吃!”

“誰都愛吃,”錢進肯定的說道,“市裡有外貿公司,專門收這些東西出口賺外匯,咱們的魚乾、鹹魚、罐頭,都可以想辦法通過他們賣出去,價錢能翻幾番!”

“爲了搞加工,保鮮是關鍵!”

他指了指外面車斗,“我帶過來的那些塑料布很大,你們不是問幹嘛的嗎?”

“劉隊長說對了,用來做儲水池,還要在海邊趁著漲潮時候引水做暫養池,魚獲上岸,能養的先養著,慢慢加工,不急著賤賣!”

“等以後有條件了,咱們還要上馬冷凍庫,徹底解決保鮮問題,這樣一年四季都能有收入。”

錢進描繪的景象,如同一幅充滿生機和財富的畫卷,在衆人面前徐徐展開。

包產到戶帶來的直接激勵,合作社帶來的集體力量,加工增值帶來的豐厚利潤…

這些概念衝擊著他們固有的認知。

會議室裡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吸氣聲和低低的議論聲。

劉旺財的手微微顫抖著,菸袋鍋裡的火星明明滅滅。

“而這還只是八十年代的頭幾步!”錢進的聲音帶著一種穿透未來的力量,“咱們要把這十年打牢!”

“漁業是根,加工是藤,根深藤壯,才能結出九十年代的大果子!”

“九十年代要幹啥?”劉旺福忍不住問。

“不是換大船去黃海東海深處捕撈大魚羣嗎?”

錢進搖搖頭:“不,要撈魚還要搞海洋養殖,然而那時候光靠海還不夠,咱們要借力政策紅利,發展多元產業。”

“啥紅利?啥產業?”貳角伸長了脖子,他開始聽不懂了。

沒有文化。

錢進說:“國家在南方搞特區,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生產、來件裝配,他們很快就會利用這些政策富得流油!”

“咱們這裡離日韓近,早晚也會有更多開放政策。”

“這樣咱們八十年代積累本錢,進入九十年代,就可以接一些外面來的加工活兒,比如做衣服、做點小電子零件,到時候咱們漁村的婦女、閒散勞力,都能在家門口當工人、拿工資,這不比光靠天吃飯強?”

“我們也能當工人拿工資?”這個概念對純粹的漁民來說,既新鮮又充滿誘惑。

錢進肯定的點頭:“能,這個是沒問題的。”

“那、那到了下個世紀呢?”劉二柱聽得入了迷,急切地問。

錢進笑道:“第三步,21世紀,三個十年裡頭的最後一個十年。”

“那時候,咱們紅星劉家就不再是窮漁村了,咱們要利用工業搞的錢發展村莊,到時候搞旅遊業,讓城裡人來吃海鮮、住漁家、看海景!”

“漁業、工業,然後放棄工業轉而恢復環境發展旅遊業——旅遊業就是咱們下個世紀的支柱,是子孫後代的金飯碗!”

一羣人跟聽天書故事一樣,聽的滿臉迷茫,不過倒是被錢進畫的大餅給饞得夠嗆:

“旅遊業?這又是啥?”

錢進進一步講解說:“其實咱們這片海,咱們這漁村,石頭房子,老碼頭,本身就是寶貝。”

“咱隊裡有大片的沙灘,這麼漂亮的沙灘,比市裡海水浴場的沙灘還要好呢。”

“到時候,城裡人、外國人,吃飽穿暖了,就想著玩,咱們就搞濱海旅遊。”

“把漁村收拾乾淨,恢復老味道,燉魚蒸螃蟹的搞‘漁家樂’。”

“讓城裡人來住咱的石頭房,吃咱的海鮮,跟咱的船出海打魚,跟市裡的國旅掛上鉤,開條的旅遊專線,讓那些揣著外匯券的外賓也來咱這兒花錢!”

“旅遊?看咱們打魚?住咱們這破房子?”劉旺福覺得不可思議,“來的人那是圖什麼?”

王大栓也嘀咕:“是,旅遊我知道,我聽廣播新聞,桂林山水甲天下,張家界好看,黃果樹瀑布有名,年輕人都愛去旅遊。”

“可咱這破落地方也能叫人來旅遊?旺福叔說的對,人家圖什麼呢?”

“圖新鮮,圖原汁原味,圖放鬆自在。”錢進笑道,“你們先記住一句話,以後搞旅遊發展的時候用得上。”

“什麼是旅遊?旅遊就是從一個自己住膩的地方去到別人住膩的地方!”

“你們天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看膩歪了覺得沒意思,可在內地人看來,這一切可太有意思了。”

“再拿趕海來舉例,別說內地人了,我這個海濱市裡人不一樣感到新奇嗎?不一樣來玩的不亦樂乎嗎?”

劉旺財咂巴著菸袋桿一個勁點頭。

錢進趕海的時候咋咋呼呼,確實玩的高興開心。

錢進說:“這叫體驗經濟,到時候,咱們的鹹魚、魚乾、貝殼工藝品,都是搶手的旅遊紀念品。”

“王主任你手巧,到時候組織老姐妹們用貝殼粘點小玩意兒,賣不上大錢不能發家致富,可用來養家餬口沒問題!”

王秀蘭聽得心潮澎湃,連連點頭。

錢進大概講解了三個十年的計劃,等大傢伙大概聽懂了,他拆解開來挨個詳細的講解。這份計劃是個清晰而宏大的戰略構想。

它的出現,如同在閉塞的漁村上空炸響了一聲春雷。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目瞪口呆。

錢進侃侃而談,拿出了筆記本將之前整理的農村發展規劃。

他一條一條的詳細講解,把話題從空想空話,落實到了每一個細節上。

社員們沒什麼文化,可都有生活經驗。

他們聽著錢進的話慢慢就跟上他的思維了——這條路走的通,確實可以走!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辦公室裡很安靜,只有錢進響亮的聲音和屋外風的呼嘯。

不知道什麼時候,天上飄雪了。

錢進最後說道:“……這一切都必須得做好,咱們得在這八十年代紮下根,然後到了九十年代邁開腿,最後去了下個世紀,整個紅星劉家的腰桿子才能挺起來!”

劉旺財手裡的菸袋鍋“吧嗒”一聲掉在了地上,他都忘了去撿。

劉有餘張著嘴,看著錢進,滿臉仰慕和敬畏。

王秀蘭和幾個社員代表激動得臉泛紅光,劉旺福這樣的老漢都熱血沸騰。

聽著錢進的安排,他們彷彿看到了一個金光閃閃的未來。

“錢總隊、錢領導,”劉旺福的聲音有些哽咽。

等到錢進說完話他站起來走上去,緊緊握住錢進的手,“您、您真是給咱們紅星劉家,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啊!”

“我老頭活了六十多年,頭一回覺得、覺得這日子真有奔頭了、真能富裕了!”

他環視著同樣激動的衆人,“大夥兒說,領導這路子行不行?”

“行!準行!”衆人異口同聲,聲音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力量。

錢進看著激情澎湃的衆人,覺得給他們打的雞血差不多了,還得給他們降降溫,否則一個勁升溫就把人給燒死了:

“路指出來了,怎麼走穩走好,還得靠咱們自己,靠強基固本,靠規矩!”

他在筆記本空白紙張上寫下“基礎設施與人才升級”、“基層組織與風險防控”兩排大字給衆人看。

“先說基建。”錢進指著窗外泥濘的道路和空蕩蕩的沙灘。

“路不通,貨難運;沒碼頭,船難靠,這不行啊。”

“一切工作的成功離不開一個準備充分,今年開始,1980年開始,咱紅星劉家要大幹一場。”

“劉隊長,等開春雪化了,發動全隊勞力去修路,到時候我再想辦法幫你們拉贊助、找工程隊來修個碼頭!”

“路不用修的多好,先平整夯實,能走卡車,能讓卡車跑起來就行。”

“修的碼頭更不用大,咱是小漁村,那能停小船即可。”

劉旺財說:“準成,就是這得需要不少錢……”

錢進擺手:“錢不成問題,資金不夠,我去找有關單位跑跑‘以工代賑’的項目,爭取點國家支持。”

“還有通電,這個是最大的重點!”

他看向劉有餘:

“劉會計,你留心著,我估摸著就在今年,市府就要搞‘村村通電力’規劃項目了,咱們爭取當第一批試點。”

“有了電力,後面還能通電話,那樣生活方便了,信息也靈通了!”

劉有餘用力點頭:“我記下了。”

其他人一擁而上:“今年能通電?”

“隊裡能用上電燈了?”

“錢總隊,你這消息靠譜嗎?俺隊裡今年能用上電燈?以後晚上不用摸黑糊了?”

錢進說道:“政策已經傳出消息來了,今年肯定要搞的,現在不確定的是,咱隊裡能不能拿到第一批試點名額。”

“劉隊長你多往公社跑一跑,我給你們在市府和上級領導部門跑一跑,咱們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

“好,上下一心,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劉旺財激情洋溢的拍桌子。

“再說人才和技術!”錢進的目光掃過在場的人,然後搖頭,“怎麼沒有年輕人?”

“一定要重視年輕人的力量,一定要把年輕人的力量給利用起來!”

“各位,以後打魚、養魚、加工乃至搞工業、搞旅遊,它不僅僅是力氣活更是技術活,這些工作都要技術,靠老經驗不行了!”

“隊裡要選送有文化、肯鑽研的年輕人,自己學、出去學……”

劉有餘已經算是生產隊最有文化的人了。

這個話題他有發言權,他也很惆悵:“自己學怎麼學?不知道咋下手呀。”

“出去學更不行了,出去去哪裡學呢?去學校?現在當爹當孃的改了心思,倒是重視娃娃們上學問題,可那是爲了上學考出去,別回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繼續幹苦力……”

錢進笑道:“學習這種事,急不得,你們不用太著急。”

“咱們的規劃是三個十年,一共三十年呢,哪怕只拿出一個八十年代來,那也是十年。”

“十年,足夠現在準備念初中的孩子大學畢業了,也足夠現在還上小學的娃娃,以後中專畢業了!”

滿屋子一羣泥腿子,著實不懂學業上的事情。

錢進便說道:“你們也得學,要與時俱進。學習不一定必須得去學校,活到老、學到老,一樣能成爲有知識有文化的人。”

這方面劉旺財拍板做了決定:“那成,錢總隊你怎麼說我們怎麼做,你說要學習,那我帶頭,都開始學習!”

“不過,學什麼?”

錢進笑道:“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東西,這就是因材施教。”

“你隊長和會計還有副隊長、婦女主任們學的是規矩和防控!”

提到這話題,錢進態度不再輕鬆,而是變得嚴肅起來:

“改革不是亂來,發展不能忘本,集體決策機制必須強化!”

“我結合咱們生產隊的情況,給咱們想了一個叫‘三配套’的制度——配套組織、配套陣地、配套制度。”

“大事必須開社員議事會,賬目公開,大家討論,民主表決。”

“等到以後有了村辦企業,像加工廠、合作社、甚至旅遊公司,都要設立監事會,防止集體資產流失,防止有人鑽空子!”

“這是紅線!”

劉有餘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了深以爲然的表情,頻頻點頭。

“還有政策風險,”錢進態度更是認真,“這事隊長和副隊長必須要好好學習。”

“比如說土地,尤其是宅基地,這方面集體所有權的底線絕不能碰,誰想私買私賣,堅決不行,堅決要響應國家政策要求。”

他看了看衆人,本來還想提僱工的問題。

但這問題很長時間裡,紅星劉家生產隊都用不上,他們自己的社隊勞動力都在空閒著。

劉旺財沒多想,只是看錢進這邊不說話了,他便站起來鄭重地表態:“錢總隊放心,規矩立起來,大家夥兒一起守!”

“集體的東西,誰也別想動歪心思!”

會議開了整整一個上午。

窗外的天色越來越暗,雪似乎下得更密了。

爐火依舊旺盛,映照著每一張被希望和思考點亮的臉龐。

生產隊未來三十年的發展藍圖,就在這間簡陋、寒冷卻充滿激情的石頭房子裡,初步勾勒成型了。

錢進覺得自己的構想是有指導意義的。

他是聯繫了《海濱市志》、《海濱工業志》、《海濱漁業志》、《海濱旅遊業志》等官方資料和自己前世的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份發展綱領。

甚至不只是對紅星劉家的發展有指導意義,對整個海濱市漁村的發展都有好處。

他走的每一步都緊扣時代脈搏,每一步都立足於漁村的實際了。

錢進看著大家基本達成了共識,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好了,大方向定了,細節咱們慢慢完善。老隊長,各位,先看看我帶來的‘見面禮’怎麼用吧!”

“錢總隊你給的啥不好啊?你淨給我們拿來好東西。”幾個人立馬七嘴八舌的笑。

錢進說道:“這次帶來的肉雞雞苗與以前的東西不一樣,它們是種子,是咱們發展多元經營的第一步。”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咱們有山林子,這就是個好資源。”

“我建議你們以生產隊集體的名義,成立專門的養雞小組,利用山坡林地散養這些肉雞。”

“這些肉雞是外國品種,哪裡來的呢?”他故意壓低聲音製造點神秘感,“來路我就不用多說了,反正你們別聲張,好好養。”

“它們生長的會很快,而且肉質好,抗病能力強,相對咱們的雞鴨來說,養它們成本低!”

商城是個好東西。

不僅僅能買吃的喝的,還能買蔬菜種子糧食種子乃至雞鴨苗子。

一步到位。

王秀蘭聽到這裡有些詫異:“錢總隊,這個還要集中養殖?去山林子裡養殖?我還尋思直接分給各家各戶,一家養幾個呢。”

錢進搖搖頭:“這些雞不能分散養,需要集中起來科學養殖。”

這次大傢伙都有些犯難:“養雞還得科學的養?科學咋養?”

“科學是誰?”

“滾蛋,去上掃盲班吧,別到了晚上就會抱著你媳婦的大腚往裡懟,多學學知識!”

鬨堂大笑。

錢進去騎車駕駛室拿出幾本厚厚的書,《科學養雞技術》、《雞病防治手冊》、《配合飼料配製》:

“科學養殖無非一個學習,書在這裡,技術我來教、我找人教,銷路我來找、我找人來收你們養大的雞,而且還是高價收。”

劉有餘頓時反應過來,試探的問:“你手下的勞動突擊隊?”

錢進點頭:“對,還是他們來收。”

“你們的雞養成了,我按市價之上的標準收購,有多少要多少。”

“以後我們的‘人民流動食堂’需要大量的雞來做燒雞,這就叫內部消化,產銷一條龍!”

聽到“按市價更高標準收購”、“有多少要多少”,劉旺財和劉有餘的眼睛瞬間亮了。

這可是實打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收入保障。

“那太好了!”劉旺財激動地搓著手,“錢總隊,你這真是雪中送炭又指了明路啊!”

“我明天就挑人,成立養雞小組!”

錢進說道:“明天不行,今天就要成立,我大老遠跑來一趟,你們不能叫我幹完活就開車回去吧?我得在這裡吃你們的飯!”

“那必須啊。”劉旺財上去握住他的手腕哈哈大笑,“你要是想現在走,你還走不了哩,今天必須得在俺家裡吃飯。”

“去,老規矩,進臘月了領導來了,咱們殺豬!”

現在生產隊條件好了。

而且確實進臘月了隊裡要殺豬了,於是錢進沒有阻攔。

劉旺財開始下命令:

“秀蘭,你找人去挑豬殺豬,跟俺媳婦兩個找幾個婦女,好好把豬收拾出來。”

“會計你去挑幾個年輕、認字、有耐心的,把咱隊裡初中畢業的都給我集中起來,送他們進養雞小組,帶過來給錢總隊看看。”

“錢總隊,走,去我家裡坐熱炕頭喝茶水。”

錢進擺擺手:“喝什麼茶水?我讓你趕緊組辦養雞小組,是我今天就要趁著在你們隊裡給他們上一課。”

“啊?”劉旺財吃驚。

錢進說:“這些小雞苗可不好養,尤其是如今天冷,可不容易存活,所以我得給他們好好上課,教導他們科學養殖的方式。”

劉旺財很感動:“你說你,好不容易來一趟,又忙給我們開會,又忙給我們青年上課上學。”

“嗨呀,你這可累毀了!”

錢進擺擺手:“累什麼?沒事,我教的還未必好呢,只能湊活著教了。”

劉旺財催促劉有餘去選人:“趕緊的,要把錢總隊這個責任心講給他們聽,要號召他們學習錢總隊的責任心啊!”

劉有餘痛快答應一聲,一頭扎進了風雪裡。

風雪更大了。

第63章 錢進不能再當二隊長第52章 全社區大動員第31章 虎口脫險第246章 年終有獎,年終大福利第186章 下鄉送良種,回社揍老馬第113章 能解放生產力的工具(求訂閱)第248章 有人來送禮,卻是送功勞第118章 病好以後就領證(求月票)第85章 關於張紅波同志的處理決定第207章 兩派鬥爭,先禮後兵第280章 辦學證下發,帶禮物走動第150章 摩托車的希望,黑市驚變第276章 錢老師課堂開課了,下一步要辦學校第140章 白家的末日來到了第32章 同志們,喝啊第32章 同志們,喝啊第27章 《少女之心》第274章 包產到戶會議風波第42章 書籍是人類拉關係的階梯第198章 新主任接班,蕭規曹隨第74章 我要親自出手第266章 捕獸夾放下,決戰在滬都第184章 山田種蔬菜,脫貧有道路第78章 張紅波同志,請接受組織審查(求首訂第176章 代主任第129章 高考與登記,難忘的一天第47章 下鄉一趟,八萬大元第257章 突擊隊擴軍出規範,精神文明服務企第88章 勞動突擊隊全隊突擊(求訂閱求月票)第117章 陷阱觸動,集體擒賊(求訂閱)第278章 海濱工農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第224章 辦好手續,大幹一場第52章 全社區大動員第175章 偵查,抓姦,大獲成功第34章 俺不是孬種第144章 老樂器,兩漢壎第37章 搜我也得搜她第45章 公交車上書第272章 拿來即用,用之即成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92章 服務工農兵,籌建全新小集體企業第39章 進城救錢進同志第200章 告別羣山第215章 如今一刻鐘頂過去倆小時第100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鄰居(求訂閱第273章 家裡其樂融融,要有養雞專家第98章 錢校長大辦學習班(求訂閱啊)第14章 煙標火花進商城第96章 多了一幫自家兄弟第278章 海濱工農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第259章 我弟是錢進第87章 錢家祖上的遺產(求月票)第259章 我弟是錢進第270章 賠償總額不低於1000萬美元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280章 辦學證下發,帶禮物走動第84章 魏老師威風堂堂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266章 捕獸夾放下,決戰在滬都第206章 暗潮洶涌,隊伍不好帶第283章 西坪開荒忙,梯田穿冬裝第43章 錢進有個設想第163章 換裝進黑市,有人願者上鉤第38章 錢隊長是不是有對象了第209章 浴池裡擠不下了第249章 調查啓動,毒燕窩案第285章 全體勞力鬥野豬第241章 王牌產品面世,改革開放來了第48章 我是一個撬殼匠撬殼本領強第51章 存款暴漲再暴漲第5章 有金子第189章 市供銷社領導支招,公社知青備考支第272章 拿來即用,用之即成第185章 錢主任的安排,全公社頭一遭第252章 蘇明遠的新規劃第253章 給科室發禮物,看電影學習會第131章 兵力壯大,軍威赫赫第200章 告別羣山第132章 婚後夜晚美又亂第172章 送你個禮物,再幹馬德福第112章 共同富裕,拉動產業配套(求訂閱)第233章 服裝廠開業,喇叭褲下線第192章 大收網第295章 你好,農曆庚申猴年第133章 一切都是因爲我的丈夫啊第113章 能解放生產力的工具(求訂閱)第134章 小魏老師回孃家第289章 存款暴增,向著小目標前進第173章 發動心腹出狠招第178章 錢主任,我要舉報第291章 木匠就位,鳥槍換炮第184章 山田種蔬菜,脫貧有道路第158章 甲港燃大火,大年初一紅紅火火第292章 我決定了,由你來當校長第198章 新主任接班,蕭規曹隨第45章 公交車上書第109章 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求訂閱)第129章 高考與登記,難忘的一天第158章 甲港燃大火,大年初一紅紅火火第47章 下鄉一趟,八萬大元
第63章 錢進不能再當二隊長第52章 全社區大動員第31章 虎口脫險第246章 年終有獎,年終大福利第186章 下鄉送良種,回社揍老馬第113章 能解放生產力的工具(求訂閱)第248章 有人來送禮,卻是送功勞第118章 病好以後就領證(求月票)第85章 關於張紅波同志的處理決定第207章 兩派鬥爭,先禮後兵第280章 辦學證下發,帶禮物走動第150章 摩托車的希望,黑市驚變第276章 錢老師課堂開課了,下一步要辦學校第140章 白家的末日來到了第32章 同志們,喝啊第32章 同志們,喝啊第27章 《少女之心》第274章 包產到戶會議風波第42章 書籍是人類拉關係的階梯第198章 新主任接班,蕭規曹隨第74章 我要親自出手第266章 捕獸夾放下,決戰在滬都第184章 山田種蔬菜,脫貧有道路第78章 張紅波同志,請接受組織審查(求首訂第176章 代主任第129章 高考與登記,難忘的一天第47章 下鄉一趟,八萬大元第257章 突擊隊擴軍出規範,精神文明服務企第88章 勞動突擊隊全隊突擊(求訂閱求月票)第117章 陷阱觸動,集體擒賊(求訂閱)第278章 海濱工農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第224章 辦好手續,大幹一場第52章 全社區大動員第175章 偵查,抓姦,大獲成功第34章 俺不是孬種第144章 老樂器,兩漢壎第37章 搜我也得搜她第45章 公交車上書第272章 拿來即用,用之即成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92章 服務工農兵,籌建全新小集體企業第39章 進城救錢進同志第200章 告別羣山第215章 如今一刻鐘頂過去倆小時第100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鄰居(求訂閱第273章 家裡其樂融融,要有養雞專家第98章 錢校長大辦學習班(求訂閱啊)第14章 煙標火花進商城第96章 多了一幫自家兄弟第278章 海濱工農實用技術培訓學校第259章 我弟是錢進第87章 錢家祖上的遺產(求月票)第259章 我弟是錢進第270章 賠償總額不低於1000萬美元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280章 辦學證下發,帶禮物走動第84章 魏老師威風堂堂第205章 領導上門,再換新居第266章 捕獸夾放下,決戰在滬都第206章 暗潮洶涌,隊伍不好帶第283章 西坪開荒忙,梯田穿冬裝第43章 錢進有個設想第163章 換裝進黑市,有人願者上鉤第38章 錢隊長是不是有對象了第209章 浴池裡擠不下了第249章 調查啓動,毒燕窩案第285章 全體勞力鬥野豬第241章 王牌產品面世,改革開放來了第48章 我是一個撬殼匠撬殼本領強第51章 存款暴漲再暴漲第5章 有金子第189章 市供銷社領導支招,公社知青備考支第272章 拿來即用,用之即成第185章 錢主任的安排,全公社頭一遭第252章 蘇明遠的新規劃第253章 給科室發禮物,看電影學習會第131章 兵力壯大,軍威赫赫第200章 告別羣山第132章 婚後夜晚美又亂第172章 送你個禮物,再幹馬德福第112章 共同富裕,拉動產業配套(求訂閱)第233章 服裝廠開業,喇叭褲下線第192章 大收網第295章 你好,農曆庚申猴年第133章 一切都是因爲我的丈夫啊第113章 能解放生產力的工具(求訂閱)第134章 小魏老師回孃家第289章 存款暴增,向著小目標前進第173章 發動心腹出狠招第178章 錢主任,我要舉報第291章 木匠就位,鳥槍換炮第184章 山田種蔬菜,脫貧有道路第158章 甲港燃大火,大年初一紅紅火火第292章 我決定了,由你來當校長第198章 新主任接班,蕭規曹隨第45章 公交車上書第109章 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求訂閱)第129章 高考與登記,難忘的一天第158章 甲港燃大火,大年初一紅紅火火第47章 下鄉一趟,八萬大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伊金霍洛旗| 即墨市| 义马市| 安国市| 扶绥县| 华坪县| 上饶市| 滁州市| 望江县| 西藏| 曲阜市| 班玛县| 黄浦区| 信阳市| 瑞丽市| 阿图什市| 方城县| 芮城县| 恭城| 平远县| 丽江市| 保定市| 香河县| 扶绥县| 融水| 湘阴县| 长汀县| 天峨县| 洛隆县| 曲麻莱县| 马关县| 沅江市| 谷城县| 涡阳县| 北海市| 泸溪县| 女性| 疏勒县| 赣榆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