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殿試

光和七年正月初八,正是王黎殿試的日子。

王黎一早起來活動活動了筋骨,隨著王允和皇甫嵩早早的來到皇宮德陽大殿。

德陽殿,乃東漢皇宮最大的殿宇,據說在離雒陽幾十裡的偃師城也能遙遙望見德陽殿。

李尤曾在《德陽殿賦》中提及:開三階而參會,錯金銀於兩楹。入青陽而窺總章,歷戶牖之所經。連璧組之潤漫,雜虯文之蜿蜒。爾乃周閣幣,峻樓臨門,朱闕巖巖,嵯峨概雲。青瑣禁門,廊廡翼翼,華蟲詭異,密採珍縟。達藺林以西通,中方池而特立。果竹鬱茂以蓁蓁,鴻雁沛裔而來集。

此賦道盡德陽殿之繁華宏偉,縱是王黎在後世早已見過什麼上海世界金融中心、廣州小蠻腰之類,但仍禁不住的暗自驚歎這德陽殿的華貴與雄偉。

“臣北地太守、侍郎皇甫嵩,侍御史王允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王黎有樣學樣的跟著皇甫嵩和王允跪拜下去。

還未跪下,就聽見一個有氣無力的聲音輕輕說道,王黎已順勢站了起來,趁擡頭之際,暗暗掃視了一下上方。

只見德陽殿中已經高高的坐著一人,頭戴通天冠,黑色通天冠按十二旒排列,身著冕服,玄色上衣,硃色下裳。王黎眼力極好,見那人雖只三旬上下,卻是面色蒼白眼袋極深,二目無光脣色無華,顯然一副縱慾過度的樣子。

這便是當今天子漢靈帝劉宏了!

一番參拜後,王黎自知朝堂上並無自己的位置,稍稍掃視了一下漢靈帝,便悄悄的退到最後一排。

四周早已佔滿了朝臣,有的鬍鬚皆白,老態龍鍾,有的正值壯年,神采奕奕,有的黑麪虯髯,有的白面無鬚,俱皆穿著黑色淄衣,跪坐在朝堂兩側,板著一張面孔,並不說話。

躲在衆人身後,倒也落得自在,可惜的是,滿朝文武除了王允和皇甫嵩外,也僅‘認識’一個封諝,餘皆不識。

一個年輕的宦官扯起公鴨嗓子站在殿前喝道:“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便見一名老者手執笏板疾步來到殿中,跪直身子道:“老臣袁隗有事啓奏:自去歲至今,我荊州、揚州等地先後暴雨成災,而益州又遭泥石流,數州治下黎庶流離失所,百姓背井離鄉。又陛下禁錮士人及行三互法以來,幽、冀州多職去官,久缺不補,若一旦幽、冀二州有變恐力所未逮。老臣懇請陛下除黨錮,啓賢士,遣幹員赴荊、揚、益、幽、冀五州,已解萬民之困!”

三互法,乃東漢皇室爲防止士族門閥結黨營私,禍起蕭牆,特制定的法例,其中規定凡婚姻之家及幽、冀兩州不得交換爲官。大漢十三州竟有十一州不能擔任幽、冀兩州的官職,以至兩州缺員最重。

“陛下不可!”

一白面無鬚,大腹便便的中年急忙跪在地上,呼天搶地道:“陛下!前番陳蕃、竇武、李膺、杜密、陳寔、範滂等人結黨營私,發動九月辛亥政變,實乃叛國背君。

其心腹、學生和同黨不知凡幾,而陛下僅僅加以禁錮,這已是陛下莫大的恩德,又豈能因太傅一言而赦之?

三互法更是未雨綢繆,爲我大漢之新律,以防門第朋黨比周,私下權相授受之良法,更不能輕易更替。”

“又是張讓這狗賊!”

聽得旁邊一官員低聲罵了一句,王黎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白面無鬚正是十常侍之首張讓。張讓深受漢靈帝恩寵,與趙忠二人並稱“讓父忠母”。

既然張讓站了出來,看來士子與宦官之間的爭鬥又要開始了。

果然,就見袁隗已經匍匐於地,老淚縱橫:“陛下!先聖曾言:‘性相近,習相遠’。嗜惡之本同,遷染之塗異。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

陛下,陳蕃、竇武、李膺、杜密、陳寔、範滂等人素無私下往來,其情品亦萬區,質文更異數,不過是忠君愛國,陶物振俗相投而已,豈能以黨言之?

而衆人或已亡故,或歸山林,自是不提。但今天下數州少員缺吏,若不及時解禁以補各地缺員,州郡運轉不靈,黎庶更待何處?”

二人在朝堂中吵得異常火熱,朝中一衆官員:袁逢、王允、楊彪、趙忠、段珪等人也紛紛加入其中,德陽殿中一時間鼻涕與眼淚齊飛,俚語共典故一色。

俚語倒還能明白一些,可是那典故簡直就是詰屈聱牙,王黎只聽得頭昏腦脹,乾脆躲在角落閉目養神,神遊天外。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旁邊一名官員輕輕扯了他一下,王黎睜開雙眼,才發現朝堂一片清淨,衆人皆是齊刷刷的看著他。

“陛下喚你!”

那官員在耳旁輕輕低語了一句,王黎感謝的看了那官員一眼,緩步走到朝堂下:“陛下可是在叫微臣?”

除了皇甫嵩和王允倒是一臉惴惴不安,餘下衆人皆是想笑又不敢笑,漢靈帝本來也甚是惱怒,卻見王黎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顯見得也是不耐朝堂的爭鬥,倒和自己一般,不免萌生出些許知己的感覺。

擺了擺手,說道:“難道這裡還有另一個賊曹掾嗎?”

皇甫嵩和王允暗暗鬆了一口氣,衆人卻是很詫異,漢靈帝一向荒淫無度,隨心所欲,在黨錮之後更是視顏面如生命,士子言語間但有不合隨即流放或扔下大牢,本以爲王黎失了禮數,必然會龍顏大怒,誰知卻輕輕放過。

王黎倒也沒有忘記適才的禮節,自是跪拜道:“微臣起自微末,不懂朝中禮節,還請陛下恕罪!”

“朕聽聞你乃王越之後?”漢靈帝眼角挑了挑,王黎卻自覺跟不上漢靈帝的節奏,聽他接著說道,“當年王越身爲朕之劍師,一身武藝膽識俱是不凡,你即爲王越之後,想必劍法甚是了得。

朕準你戴罪立功,如果你今天能夠戰勝紀靈得到北軍五校射聲軍司馬一職,朕赦你無罪,否則兩罪俱罰,你可敢應下!”

衆人一片譁然,這王黎與那紀靈還沒有開始比試,陛下就已經開始偏袒了?是因爲陛下還心眷王越,還是剛纔那事陛下又開始惱上了袁家?

王允不動聲色的向王黎微微點了點頭,王黎心下了然,心中已是一片敞亮:“微臣劍法確是來自阿翁所遺劍法,但微臣一切皆源於自行摸索,與阿翁相去甚遠,恐污陛下龍目。微臣既蒙陛下厚恩,自願傾力一試,不負陛下所望!”

“說的好,朕就等著你大放異彩!”漢靈帝點了點頭,臉上彷彿有了一絲笑意,轉向站立一旁的小宦官喝道。

“擺駕校場!”

……

衆人隨漢靈帝來到校場,校場上黑甲森寒,赤旗翻飛,一衆士兵分立四周,扶著刀,握著鉞,臉色肅穆,似刀鉞一般冰寒。

待衆人按各自位置站立後,漢靈帝點了點頭,問道:“讓父,司空、王卿,殿試一事,你們商量的如何?”

張讓出列,看了看四周的士兵,說道:“回陛下,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北軍五校乃我大漢之精銳,其中射聲又是重中之重,要想協助馬校尉執掌射聲軍司馬,讓士兵信服,必須武藝卓絕,御射出衆。

老臣等經過商議,決議連賽三場,最終勝者當爲軍司馬。而第一場則考御射之術,在百步之外立一箭靶,二者在馬上張弓,射中紅心者獲勝。第二場考較二人武藝,由二人對打,不拘武器,以三十招爲限,仍在紅圈中者爲勝。”

“哦,那第三場呢?”漢靈帝斜視了袁隗一眼,問道。

聽到漢靈帝的話,張讓自然心神領會,心中暗自高興,看了一眼袁逢,冷笑一聲,接著說道:“第三場考題,屆時還請陛下出題。”

袁逢與袁隗二人面面相覷,第三場原定的是由太尉楊賜出題。楊賜雖不說一定會偏向二人,但至少不會刻意爲難這紀靈。

可惜張讓這賊子公報私仇,轉瞬間就將第三場的決定權丟給了陛下。

袁逢和袁隗二人倒不至於有多關心紀靈,只是那紀靈乃嫡子袁術的手下大將,一則實在賴不過袁術的請求;二則雖然和王允關係不錯而且還是姻親,也算得上志同道合,但畢竟這關係著袁家的顏面,既然已經將擂臺打倒陛下眼前,又怎會不期望自家獲勝呢?

當然,最重要的卻是一旦紀靈得到屯騎軍司馬之職,袁氏一族在京都的觸角將更加的廣泛了。

只不過,二人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果。

張讓那廝公報私仇,轉眼就把第三場的決策和決斷直接丟給了陛下。而更沒有想到的是因王越之故和剛纔勸諫一事,陛下已經將勝利的天平輕輕撥向了王黎。

二人吃了一個暗虧,尚在暗悔,就聽見場上一聲吆喝,“比賽開始!”就見王黎和紀靈二人已向場中走去。

紀靈牽過一匹棗紅馬翻身而上,卻見王黎走到一匹白馬旁邊,用手輕輕的撫摸著馬駒,並不停的在那馬耳邊喃喃私語,那馬白潔無暇身無半點雜色,不由咧嘴大笑:“王家小子,又不是娶媳婦,你摸那麼久幹甚?”

雖有陛下在側,周圍官員和士兵饒是一陣鬨笑。

紀靈這話說的極是無理,王黎卻並不氣惱,擡頭看了看在馬上得意洋洋的紀靈,面不改色:“王某從小陋居深山,沒見過駿馬,只是一時喜歡便和馬兒聊聊。卻不知原來紀大人娶媳婦前都要先摸上一陣,王某實在孤陋寡聞。”

“哈哈!”這下連漢靈帝也忍俊不住,笑出聲來。

“你!”

紀靈鴟目虎吻,氣惱的看了王黎一眼,朝身旁一士兵喝了一聲,臉上轉而一副藐視和挑釁之色:“給我取一張三石的弓來!”

能張得三石弓,這紀靈也算是身負勇力之人了。

只是很可惜,他遇到的是一個劍法和力量俱皆出衆的王黎,還是一個早已今非昔比的王黎。

三石弓?不過是三百六十斤,按後世的算法也就一百八十斤罷了。

王黎暗自搖了搖頭,這才慢騰騰的騎上馬,縱馬漫步到那士兵身前,也取了一把三石的長梢弓,甚至順手拿了一壺斜背在背上,喃喃自語道:“王某力氣甚小,也不知是否拉得開這三石的強弓。”

聽到王黎的私語,又見王黎背了一壺箭,顯然是底氣不足了。

紀靈隨便從士兵手中取過一支箭,搖了搖頭:“見面不如聞名,聞名不如見面,紀某也曾多次聽得閣下的大名,本以爲閣下定是一方英雄好漢,原來卻是一個繡花枕頭。”

王黎臉上竟浮現出一絲赧色,慚愧的向紀靈解釋道,“是的,是的,紀大人說的是!王某小時候家裡落魄,以前在山中打獵用的也不過是些竹箭和自制桑木弓,這鐵箭長梢弓卻還是第一次使用,還請你勿怪!”

言畢,看著紀靈手中的那一支箭更加慚愧了,王黎臉上迅速升起一堆紅雲:“紀大人,你就用一支箭?”

紀靈輕蔑的一笑,揚了揚手中那支箭,笑道:“要中紅心,一支足以!”說罷,雙腿一夾,棗紅馬如箭一般繞著校場盤旋騰挪,向那舉旗士兵飛奔而去。

紀靈雖說長相有些兇惡,但也有武人風範,渾身上下桀驁不馴,說白了就是霸氣外泄、鋒芒畢露,怎麼看怎麼讓人熱血。

反觀王黎,王允和皇甫嵩贊得像朵花兒般,卻御不了快馬,張不得硬弓,使不得準箭,怎麼看都不像白馬王子,反倒如被妖精綁著丟在洞裡準備下鍋的唐僧一樣,哦,不,那個時候還沒有唐僧,所以也只能如病雞瘟狗一般。

也不知皇甫嵩究竟看上了他哪一點,哭著鬧著要把女兒嫁給他。

紀靈心神一緊,撇了撇嘴,雙腳緊緊夾住馬背,眼似銅鈴,弓如滿月,手指輕輕一放,“嗤”,只聽一聲絹帛裂響,長箭帶著風聲向箭靶紅心呼嘯而去。

第68章 金錯刀第22章 白衣銀槍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296章 棄城第257章 出逃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284章 戰蘄春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319章 赴約第100章 隱霧山第495章 秘密第207章 獵長安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180章 殘照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36章 趙子龍單挑呂奉先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381章初戰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493章賺孫乾第68章 金錯刀第160章 雲動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446章談判(一)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19章 初見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2章 賈府命案第491章計成第156章 永安第30章 入京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549章劍神一笑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64章 陽翟(一)第378章戰書第396章鉅鹿決戰(十)第469章鏡圓第453章決議第549章劍神一笑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299章 老友記第523章毒夫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328章 戰與退第201章 復仇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466章故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306章 暗夜第164章 刺董第377章賈詡的謀劃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387章鉅鹿決戰(一)第348章 脫樊籠第373章一敗於禁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23章 反擊第446章談判(一)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326章 殺狼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28章 佛面夜叉第267章 千層浪第77章 死生定數第218章 劃時代的春雷第469章鏡圓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469章鏡圓第546章江左周郎第134章 議三關第489章出使第124章 梵音第165章 再見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44章 棄城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21章 暗窟
第68章 金錯刀第22章 白衣銀槍第229章 眼花亂燭花紅,夜叉搭臺引羣雄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237章 荊湘風流蒯異度(一)第296章 棄城第257章 出逃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284章 戰蘄春第327章 此花不發彼花開第319章 赴約第100章 隱霧山第495章 秘密第207章 獵長安第112章 雒陽風雲(四)第180章 殘照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36章 趙子龍單挑呂奉先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381章初戰第499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四)第493章賺孫乾第68章 金錯刀第160章 雲動第171章 英雄一怒第437章回憶那麼傷(一)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57章 飲馬渡秋水第446章談判(一)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19章 初見第323章 此去無歸日,來生亦遠征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2章 賈府命案第491章計成第156章 永安第30章 入京第154章 薰香荀令君第549章劍神一笑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64章 陽翟(一)第378章戰書第396章鉅鹿決戰(十)第469章鏡圓第453章決議第549章劍神一笑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的血案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299章 老友記第523章毒夫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328章 戰與退第201章 復仇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466章故縱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55章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第438章回憶那麼傷(二)第306章 暗夜第164章 刺董第377章賈詡的謀劃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387章鉅鹿決戰(一)第348章 脫樊籠第373章一敗於禁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223章 反擊第446章談判(一)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326章 殺狼第354章 最後的掙扎(二)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228章 佛面夜叉第267章 千層浪第77章 死生定數第218章 劃時代的春雷第469章鏡圓第119章 當年九原飛將軍(二)第469章鏡圓第546章江左周郎第134章 議三關第489章出使第124章 梵音第165章 再見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44章 棄城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章 皇甫世家小烈馬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21章 暗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林县| 凭祥市| 察哈| 浑源县| 安岳县| 婺源县| 冕宁县| 石城县| 伊金霍洛旗| 平谷区| 佛冈县| 隆化县| 栖霞市| 贞丰县| 姜堰市| 会泽县| 陕西省| 齐河县| 曲水县| 扶绥县| 布拖县| 惠州市| 海口市| 浦县| 石泉县| 延庆县| 香港 | 疏勒县| 渑池县| 自治县| 克拉玛依市| 二连浩特市| 贺兰县| 扎囊县| 澎湖县| 荔浦县| 南汇区| 忻州市| 前郭尔| 赤水市|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