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6章 趙子龍單挑呂奉先

“咚咚咚!”

雙方鼓聲大作,雖然還未開始廝殺,但是換俘一事已彷彿敲響了西涼軍與關東聯軍對決的序幕。

見叔父和王允二人安然無恙,袁紹點了點頭一聲厲喝,徐榮、華雄、李蒙、趙岑及百十名西涼士兵悉數被帶至身後。

彩旗落下,雙方戰鼓齊停,兩方陣前都樹立起一面大纛。一百五六十米的橋長,卻成爲了短跑比賽的路徑,袁隗、王允、徐榮、華雄等人各自帶著麾下士兵、家僕各自向對面奔跑而去,而對面的大纛就是短跑的終點。

如果說這座浮橋就是袁隗他們的賽道,那麼橋中間就一定是賽點,誰先跑到賽點無疑誰更安全。

眼見徐榮等人已過了賽點,而袁隗及王允等幾個老朽仍在拼命的向橋中間跑去。

董卓使了一個眼色,陣中驀地一聲吶喊,西涼軍如波浪一般嘩的分開,一條九尺大漢從陣中躍了出來,頭頂束金冠肩披百花袍,唐猊鎧甲、獅蠻寶帶各披戴身前,胯下一匹追風赤兔寶馬,手中一桿森然方天畫戟,赫然正是三姓家奴呂布呂奉先。

得到董卓的示意,呂布縱馬飛奔而出,將至陣前,手中畫戟在馬鞍上一插,順手取過背上的銀月弓,長喝一聲,一支利箭帶著凜然的破空聲直從西涼陣前直逼袁隗身後。

“哼!無恥鼠輩!”

關東聯軍陣中喊聲如雷,王黎胯下絕影四蹄如雪,踏岸如雲,片刻間已飄至陣前,雙臂盡舒,一聲怒吼,九牛二虎之力灌注手臂猛地噴薄而出,落雕弓張如滿月,倏地一放,弦上的利箭已向橋中迎去。

兩支箭彷彿兩道流星,不,應該說一道流星和一道閃電一起越過漫長的浮橋在袁隗的腦後相遇,再相撞,“叮!”的一聲,激起無數的星星點點濺落在橋上。

以箭御箭!

這是王黎的成名絕技,以箭御箭之術!

不管是西涼軍還是關東聯軍,早就曾聽聞過昔日王黎與紀靈對決是的以箭御箭之術,但是除了趙雲等人外,沒有人任何人相信那是真的。

這數百上千年以來,中原大地也就出了兩個用箭的猛人,李廣和養由基,又有誰能相信王黎真的能和這兩人比肩呢!

但是,眼下這一幕真的出現了,出現在兩軍對陣之中,出現在橋頭之上。

衆軍睜著眼傻呆呆的看著王黎手中的那隻箭,只見那箭電閃而出後發先至,正好於袁隗身後三尺處正中呂布箭矢,銀光濺射,兩隻長箭落花般飄然於地。

“轟!”

西涼騎兵噤若寒蟬,關東聯軍嘶吼震天。

王黎早已跨馬陣前,長弓高高舉過頭頂,怒喝一聲:“三姓家奴,枉你自認英雄,竟然背後偷襲一介文弱老人,我呸!你特麼算得上什麼英雄?呂布,來而不往非禮也,且看看王某之利箭你能射落乎!”

語畢,王黎雙腳勾住馬肚,身子斜斜坐於馬背上,一手穩穩的擎住落雕弓,右手猛的一拉一放,一道閃電再度從手中飛逝而過。

眨眼之間,那利箭已恍若追月的彩雲般筆直的穿過趙岑髮髻,“錚”的一聲插在趙岑身前四五十步,髮帶兩段,一頭長髮散亂下來,在風中飄然飛舞。

先是以箭御箭,再來一招百步穿楊。

關東聯軍頓時氣勢大震,歡呼陣陣,西涼軍衆人卻是盡皆大駭,心中陣陣的發麻,趙岑直勾勾的看著前方橋頭上兀自顫動的箭支半晌挪不開腿。

“且慢動手!”

見王黎用以箭御箭之術將呂布的箭支射掉在地,董卓早已驚得呆了,而王黎一箭穿過趙岑髮髻更是令自己心驚肉跳,暗忖若是王黎給自己也來那麼一下,自己又該如何是好?

可惜,遍觀麾下將士除了呂布和華雄之外還有兩把刷子外,其餘衆將好似也僅僅只會張弓而已,又怎麼可能在箭術之可壓過王黎一頭,莫不如稍後鬥將以呂布的畫戟力壓羣雄?自己也能挽回些顏面,振奮振奮軍心!

想到這裡,董卓急忙厚著臉皮喝道:“袁本初,如今你我約定換俘何必橫生枝節?袁太傅、尚書令兩位文弱之士怎受的如此驚嚇?你我之戰是否等衆人歸營後再戰?”

“哈哈!”

袁紹仰天大笑,鄙視的看著董卓,譏笑道,“董卓小兒,你要換人袁某便與你換之,你要比箭袁某也奉陪,而今你等妄圖打破約定射殺太傅,卻被德玉一箭鎮住,現在你又想和袁某講道理了?

董卓小兒,枉你在九六城中作威作福一言九鼎,袁某奉勸你一句,爲人不能太無恥,還是厚道些好!”

袁紹一口一個小兒,董卓氣得老臉一紅,一口鮮血差點噴了出來,只是一雙眼惡狠狠的盯著呂布不曾移開。

“董卓小兒,今日你要戰便戰,袁某悉聽尊便!”袁紹並不理會董卓的小動作,劍橫馬上,睥睨的掃視著西涼軍。聲音高亢,自信至極,彷彿數十萬西涼軍甚至包括呂布在其眼中也不過一介草芥,西涼軍齊齊吸了一口冷氣,噤若寒蟬。

王黎勒馬揮弓入壺,見徐榮等人已歸西涼陣中,而袁隗和王允二位老人同樣漸至眼前,跳下馬來朝二人抱了抱拳,又擁抱了一下自己的這位叔父,一揮手,百十名士兵疾步上前,將袁隗、王允二人及一干家僕扶起往陣營後方走去。

橋下滔滔不絕的黃河水依舊高唱著雄渾的號子滾滾東去,橋頭卻爲之一空,只餘下一支利箭插在橋上。

大戰的氣息再度撲面而來。

……

“咚咚咚!”

震天價的鼓角驀地衝天而起,震透關山,瞬時間長河暗淡,水鳥噤音,端的是旌旗漫卷,風雲激盪。

一幅雄渾悲壯的戰地畫卷徐徐展開。

青龍刀、追風箭、落雕弓、月牙戟、中興劍閃爍著灼灼光華倒映水中。赤兔馬、絕影馬、黃驃馬、驊騮馬、棗紅馬打著響鼻噴出濃濃的氣息。而雙方的將士就彷彿畫家手中的那支筆,在畫卷中激情的勾勒著。

旌旗是他們的靈魂,他們高高的舉過頭頂;兵戈是他們的色彩,他們緊緊的攥在手中;戰馬則是他們的線條,他們縱馬馳奔,踏著踢踏的步伐,如巨海波濤鋼鐵洪流一般直逼橋頭。

橋是浮橋,橋就在前方,就在巍巍的孟津渡口之上。兩三百艘船隻和浮箱代替橋墩,成千上萬塊厚實的木板平鋪其上,再用木楔牢牢釘住,船隻首尾相連,隨波浪起伏。

此橋渡上三五百人甚至千兒八百應沒任何問題,但十數萬大軍齊整整地壓過去,又將會是怎麼樣場景呢?

或許是兩支隊伍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相撞,也或許是橋斷舟沉人仰馬翻的鬧劇。

兩軍漸漸靠近橋頭,已漸漸的看清對面士兵的模樣。袁紹和董卓不約而同將大手高高揚起,雙方將士齊齊勒馬駐足,分列橋的兩端,虎視眈眈怒目而視。

董卓輕按馬頭,信馬由繮走到陣前:“袁本初,孔子曾經說過:三軍可奪帥也。而帥乃軍中魂,將是英雄膽。你適才說要戰便戰,你現在可敢與董某賭上一賭,來一盤戰前開胃小菜!”

“董卓小兒,你特麼的花樣真多!鬥將便鬥將,還開胃小菜,你當你是在吃大餐啊,也不怕撐死你!”袁紹一聲厲喝,長劍出鞘,“袁某麾下雄兵百萬,上將千員,你想怎麼賭,袁某奉陪到底!”

董卓揚聲長笑,拍馬回到陣中。

一陣搖鈴響過,一團紅色的火焰般竄至橋心,呂布腳跨赤兔馬一手方天畫戟直指王黎,威風凜凜:“王德玉,昔日在京中你等暗伏丁原帳中,不過想倚多取勝,今日可敢再與呂某單槍匹馬大戰一場?”

“哼!呂布小兒,我家主公乃清河國相身份尊崇,就憑你一介三姓家奴也配與之對陣?你怎麼不撒把尿照照鏡子!”不待王黎答話,一騎縱馬而出越過王黎身前直奔呂布,手中斜拖著一桿亮銀槍,在橋面劃過一道深痕。

如果說王黎算得上是呂布心中的一塊陰影的話,那麼趙雲絕對是那塊陰影中最濃最深的那一點墨。

見趙雲飛馬而出,呂布早已氣得鋼牙咬碎,眼中滿是仇恨,聲音恍如草原中的孤狼:“趙子龍,又是你!”

趙雲淡然的掃了呂布一眼,冷笑道:“趙某在永安宮之時就曾與你說過,你的狗命是趙某的。今日你既已見趙某到來,還不把狗頭速速奉上!”

“哼!趙子龍既然你要找死,就休怪呂某戟下不留情!”呂布猙獰的嘶吼一聲,一條畫戟已如蜃龍般探出。

硃色的方天畫戟,銀色的亮銀長槍。兩道精光閃過,一朱一銀交錯在一起,橋下波濤洶涌,橋上金戈爭鳴,二人如橋下黃河中飛出的兩條蛟龍一般,狠狠的撞擊在一起廝殺成團。

但見:

黃河橋上塵煙滾滾,孟津關下殺氣騰騰;

衆人正看得心馳神往間,卻不想惹惱了人羣中的張三爺,眼見得呂布與趙雲鬥得如火如荼,心裡宛如數十頭貓爪過一般,坐下驊騮驀地騰空而起,一聲雷鳴從前軍之中噴薄而出。

“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379章誘敵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415章釘子第54章 血色南?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283章 裂痕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52章 龍擡頭第270章 閻象的心思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330章 誘敵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39章 歲在甲子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530章桃園夢斷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453章決議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519章突圍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4章 血色南?第80章 月下顯狐蹤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168章 願請長纓縛蛟龍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38章 議策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330章 誘敵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56章 永安第368章年將盡第181章 誅董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539章梟雄第228章 佛面夜叉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190章 謀劃第255章 定南陽第135章 換俘第508章挑燈夜戰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475章無間第473章瘟神第26章 太平五門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432章燕趙悲歌第328章 戰與退第531章殤第146章 遷都第486章各懷心思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469章鏡圓第83章 懸羊打鼓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345章 楚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180章 殘照第87章 涼州名士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263章 離狐第3章 滅口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361章 四面歌殘終破楚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71章 初戰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
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40章 再戰孟津渡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第379章誘敵第91章 多情只有庭院雪,猶爲離人舞梨花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176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四)第415章釘子第54章 血色南?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283章 裂痕第507章青龍於郊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52章 龍擡頭第270章 閻象的心思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330章 誘敵第367章遍地英雄下夕煙第39章 歲在甲子第502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七)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530章桃園夢斷第416章兩營飛將擁月戈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453章決議第349章 中原煙未滅,邊陲火再起第519章突圍第254章 連環計(三)第54章 血色南?第80章 月下顯狐蹤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168章 願請長纓縛蛟龍第62章 焰紅飛雲浦,煙濁長社城第38章 議策第193章 十面埋伏(三)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330章 誘敵第401章荀彧論戰第397章鉅鹿決戰(七)第521章圍城幾匝如重鋂,萬甲雪色停皚皚第156章 永安第368章年將盡第181章 誅董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15章 局中局(二)第539章梟雄第228章 佛面夜叉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第190章 謀劃第255章 定南陽第135章 換俘第508章挑燈夜戰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252章 連環計(一)第475章無間第473章瘟神第26章 太平五門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432章燕趙悲歌第328章 戰與退第531章殤第146章 遷都第486章各懷心思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414章鏡已斷,計可續第391章鉅鹿決戰(五)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469章鏡圓第83章 懸羊打鼓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345章 楚歌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385章決戰的序章第180章 殘照第87章 涼州名士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309章 血戰城頭第263章 離狐第3章 滅口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361章 四面歌殘終破楚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27章靈兒到來第271章 初戰第59章 半卷黃旗臨古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辛集市| 双鸭山市| 赣榆县| 策勒县| 芒康县| 阿克苏市| 岗巴县| 互助| 揭阳市| 西平县| 石家庄市| 池州市| 丽江市| 岑溪市| 汉中市| 通化县| 山西省| 江阴市| 霞浦县| 盐城市| 威海市| 札达县| 凤冈县| 博客| 水城县| 阳泉市| 南涧| 辉南县| 佛教| 商南县| 禄丰县| 凤凰县| 天祝| 逊克县| 平江县| 商都县| 晴隆县| 平果县| 建昌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