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7章 風(fēng)雨虎牢關(guān)(一)

虎牢關(guān),地處滎陽汜水鎮(zhèn),又名汜水關(guān),乃雒陽東邊門戶的重要關(guān)隘,因西周時周穆王曾在此柙虎而得名。

虎牢關(guān)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唯有西南一深壑幽谷可通雒陽,大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

春秋時期鄭國兵敗燕師,楚漢爭霸高祖相爭霸王,初唐時節(jié)李世民大破竇建德,甚至南宋建國岳飛揮師竹蘆渡盡皆於此,實爲(wèi)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北宋著名的史學(xué)家、政治家司馬光在《虎牢關(guān)》一詩中曾寫道:天險限西東,難知造化功。路邀三晉會,勢壓兩河雄。餘雪沾枯草,驚飈卷斷蓬。徒觀爭戰(zhàn)處,今古索然空。

十一月初,虎牢關(guān)還沒有餘雪,只有百十里外酸棗草原上殺氣騰騰的數(shù)十萬大軍。

正是應(yīng)詔興師而來的十八鎮(zhèn)諸侯:

第一鎮(zhèn),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shù)。

第二鎮(zhèn),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zhèn),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zhèn),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zhèn),河內(nèi)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zhèn),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zhèn),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zhèn),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zhèn),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zhèn),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一鎮(zhèn),潁川太守李旻。

第十二鎮(zhèn),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三鎮(zhèn),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四鎮(zhèn),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五鎮(zhèn),祁鄉(xiāng)侯渤海太守袁紹。

第十六鎮(zhèn),清河相王黎。

第十七鎮(zhèn),幷州刺史丁原。

第十八鎮(zhèn),陳留郡曹操。

合計十八鎮(zhèn)諸侯,三十萬兵馬,號稱五十萬。

原上原下鐵甲金戈旌旗獵獵,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戰(zhàn)馬長嘶刀劍灼灼,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殺氣。

一隻蒼鷹雄踞虛空鷹視狼顧,在虎牢關(guān)上方盤旋片刻,雙翅一展正欲飛向遠方,忽然一支利箭帶著森森寒意破空飛來穿腹而過,蒼鷹唳嘯一聲,帶著飛灑的鮮血一頭栽在關(guān)下。

……

關(guān)下百十里外便是酸棗縣,酸棗縣地處中原,乃冀州、兗州、司州三州交匯之地。歷史上古博浪沙張良刺秦,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均在酸棗附近。

三月的酸棗綠蔭蔥蔥,野花朵朵,三五條溪流如蜿蜒玉帶穿原而過,鳥鳴嚶嚶,溪水潺潺。沿著溪流兩側(cè),坐落著數(shù)千座白色的帳篷連綿數(shù)十里,遠遠望去,彷彿一隻只碩大的蘑菇鐫刻在綠色的地毯上。

帳篷背靠小丘繞水而建,星羅棋佈,錯落有致。在數(shù)千座帳篷中央,有一小小的高地,一座碩大的帳篷搭在上方,俯瞰草原,百十士兵手執(zhí)金戈肅立四周,壁壘森嚴。

帳中一片肅穆,中間十?dāng)?shù)張案桌後端坐著十?dāng)?shù)人,或錦袍深淄高冠博帶,或赤衣銀甲玉帶黑氅,氣度威嚴神情嚴肅。正是此次討董同盟十八路軍主帥。

曹操看著四方衆(zhòng)人,起身稽了一禮,高舉桌上的酒樽說道:“操如今忝爲(wèi)布衣,因不忿董賊逆天行事篡國弒君,穢亂宮禁廣置黨羽,奉天子密詔起兵平叛,誠感諸君不辭辛勞共擔(dān)大義。操無以爲(wèi)報,謹以此酒恭祝諸君一展雄風(fēng),早日平定董賊而安天下!”

“孟德言重了!董卓國賊也,人人得而誅之,本來我等分內(nèi)之事何須如此?更何況,於丁某而言國事家事俱爲(wèi)一體,丁某日前在雒陽的仇尚未報也!”

“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孟德何須多言?”

“臨患不忘國,忠也;圖國忘死,貞也。先帝二子,少帝已爲(wèi)董賊所弒,陛下又遭董賊劫持,權(quán)柄盡歸賊子,我等既蒙先帝隆恩身居高位,豈能坐視不管?”

一時間,幷州刺史丁原、濟北相鮑信、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等紛紛起身,憤怒之色溢於言表,帳中好似菜坊酒肆一般熱鬧。

其中忠貞之士良多,譬如李旻、臧洪、孔伷、丁原等人,而沽名釣譽野心之徒同樣也不少,比如袁術(shù)袁紹兩兄弟,一個割據(jù)淮南,僭號天子;一個佔據(jù)幽冀,一度成爲(wèi)天下最大的霸主。

王黎冷眼旁觀一陣,起身應(yīng)了一句,便坐在案桌後,靜靜的看著公孫瓚身後的三人,彷彿滿帳郡守刺史皆不如那三人好看。

那三人一人面如冠玉雙手過肩,一人面若重棗鳳眼蠶眉,一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鬚,正是當(dāng)初陽翟有過一面之緣的劉關(guān)張。

忽然,“哐!”的一聲,清脆之音盈耳,帳中一片肅靜。

王黎掉轉(zhuǎn)頭去,只見河內(nèi)太守王匡將手中的酒樽重重的摔在地上,大馬金刀的站在堂下喝道:“西涼大馬,橫行天下。在座諸位皆是征戰(zhàn)殺伐之士,自當(dāng)知道十八鎮(zhèn)諸侯三十萬士兵,齊聚一堂卻令出多門,安能如臂使指?

我等既然奉大義興兵,必然同榮辱共進退。本郡建議暫立一盟主,命令皆出盟主,衆(zhòng)軍出兵與否皆爲(wèi)盟主約束。否則,散沙一團如何取勝!”

這倒是一個知兵之人,可惜在歷史上卻並無多少建樹。

王黎點了點頭,曹操已越衆(zhòng)而出,走到堂中向衆(zhòng)人行了一禮,喝道:“說得好!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將之裔,亦曾執(zhí)掌中軍及司隸校尉,知將知兵,操願薦本初爲(wèi)盟主!”

丁原走到堂中,朝曹操拱了拱手說道:“有一人,出生太原名門帝王之裔,始祖乃周靈王太子晉,可謂名望也。平潁川定鉅鹿,身經(jīng)十?dāng)?shù)戰(zhàn)而無一敗績,可謂知兵也。除奸宦救少帝,數(shù)次往返清河雒陽而不辭辛勞,可謂忠君也!

丁某願薦清河王德玉爲(wèi)盟主!”

丁原說的帝王之裔指的是太原王氏,王氏始祖乃周靈王太子姬晉,晉生宗敬。適逢天下大亂,周室衰微,宗敬避亂太原,時人皆呼之王家。宗敬遂指王爲(wèi)姓,太原王氏由是延伸。

不過王黎卻並不願接受丁原的好意,十八鎮(zhèn)諸侯盟主說起來好聽,其實上就是一個燙手山藥,能不沾最好不沾。

諸侯之間相互猜忌,勾心鬥角,作爲(wèi)盟主不但要負責(zé)諸侯之間的協(xié)調(diào)、調(diào)度、統(tǒng)籌,還要負責(zé)大軍的行軍、糧草甚至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人乏心累還難以落下一個好字。

而且王黎並非愛慕虛名之輩,袁紹坐作聲價愛士養(yǎng)名卻天下皆知,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斷袁紹的名聲恐怕也如殺其父母吧?清河目前正處於穩(wěn)固發(fā)展之中,又何必爲(wèi)了一區(qū)區(qū)虛名與之交惡?

更何況,此時二伯王允尚在雒陽城中,槍打出頭鳥,董卓一旦知曉王黎成爲(wèi)聯(lián)軍盟主,盛怒之下恐怕二伯就得當(dāng)場成爲(wèi)董卓刀下之鬼,如果沒有記錯,歷史中的太傅袁隗就是因此而被董卓所殺的吧。

王黎暗自苦笑一聲朗聲而起,走到堂下朝丁原拱了拱手,又朝著衆(zhòng)人抱了抱拳說道:“多謝丁公厚愛!非黎不願爲(wèi)國謀事,實是黎一介武夫才具不足,衝鋒陷陣沙場廝殺或可,但排兵佈陣運籌帷幄卻差本初甚遠,名望更是難望其項背。

本初謀除閹豎素來有功於國,黎也願薦本初爲(wèi)聯(lián)軍盟主!”

王黎這一說,直接掐滅了他人的念頭,無論是陶謙、孔伷、還是公孫瓚、鮑信,有幾個人的聲名如袁紹般望譽海內(nèi)?曹操、王黎兩人也算是這年月中難得的英傑了,二人俱願舉薦袁紹,他人還能說些什麼?

衆(zhòng)人紛紛站起來抱拳喝道:“孟德與德玉二位所言不差,本初名望海內(nèi),眼界高人一籌,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

袁紹連呼不敢,卻又怎麼敵得過衆(zhòng)人的熱情,三五次退卻後終於志得意滿的坐上了三十萬聯(lián)盟大軍的主帥。

袁術(shù)看著那臉都快笑成一朵花的袁紹及一旁談笑風(fēng)生的諸侯,眼底一道陰霾一閃而過。

哼!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dāng)年師兄是何等的驚才絕豔,又是何等的頂天立地,尚且折戟沉沙埋骨荒野。一個庶子也想當(dāng)幾十萬大軍的盟主,也想金戈鐵馬劍指天下?可笑之至!

……

翌日,在袁紹和曹操的操持下,將士及工匠很快就搭建起了三層的高臺,四周遍插各色的旌旗,狻猊旗飛熊旗迎風(fēng)招展,朱雀旗玄武旗旗卷旗舒。

金戈曜日,旌旗蔽天。

三十萬大軍齊聚高臺之下,一個個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手中的兵戈恍若數(shù)十萬支直至蒼穹的巨峰,崢嶸險峻,直插雲(yún)霄。

百十牧守及將校羣中,一人越衆(zhòng)而出,緩緩登上高臺。

那人名喚臧洪,乃廣陵郡功曹,身長七尺有餘,體格雄壯,方面大耳,其父正是熹平六年與田晏、夏育三路伐鮮卑的匈奴中郎將臧旻,爲(wèi)人疏闊大氣,施政有方,義氣無雙,深得張超和袁紹等人喜愛。

臧洪登上高臺,朝臺下四方諸侯將校及士兵拱了拱手,燃起三支手臂粗的香燭,高舉手中匍匐跪下,如是三拜方起身來,厲聲喝道:“今廣陵臧洪深蒙諸公厚愛,願代諸公敬四方鬼神、皇天后土,登臺起誓。

誓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tǒng)。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至臣節(jié),必?zé)o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聲音悲切雄壯,抑揚頓挫如歌如泣,宛若一曲荊軻刺秦的悲歌縈繞衆(zhòng)人耳中,易水河畔的場景重新映入衆(zhòng)人眼簾。

小舟橫靠江畔,臧洪彷彿身化荊軻依水而立,任江水嗚咽,任江風(fēng)飄搖,一襲白衣隨風(fēng)起舞,懷中匕首在手銀光閃閃,身軀穩(wěn)如泰山嶽峙淵渟。

誓畢,臧洪拔刀在手指一拉,一條紅色的小蛇從手指飛出,轉(zhuǎn)瞬融於碗裡的清水之中,碗中微波盪漾,殷如殘陽。

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fā)的血案第426章天梯第387章鉅鹿決戰(zhàn)(一)第106章 帝崩第295章 雪崩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493章賺孫乾第64章 陽翟(一)第275章 虎癡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429章風(fēng)雲(yún)匯聚第530章桃園夢斷第64章 陽翟(一)第127章 風(fēng)雨虎牢關(guān)(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yún)之志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guān)路(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07章 暗戰(zhàn)(一)第21章 暗窟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3章 殿試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07章 暗戰(zhàn)(一)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章 暗窟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469章鏡圓第455章大義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dāng)殲夷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134章 議三關(guān)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73章一敗於禁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fēng)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430章重岡復(fù)嶺勢崔巍,一卒當(dāng)關(guān)萬卒回第83章 懸羊打鼓第140章 再戰(zhàn)孟津渡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6章王越第42章 金戈鐵甲將軍夢,願學(xué)驃騎從軍行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251章 義烈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3章 懸羊打鼓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450章使者第185章 雙雄會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122章 王斷第257章 出逃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7章 九章算術(shù)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135章 換俘第379章誘敵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92章鉅鹿決戰(zhàn)(六)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469章鏡圓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366章臘八粥第124章 梵音第2章 賈府命案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73章瘟神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19章 初見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469章鏡圓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110章 雒陽風(fēng)雲(yún)(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317章 局中局(四)
第332章 一頁信紙引發(fā)的血案第426章天梯第387章鉅鹿決戰(zhàn)(一)第106章 帝崩第295章 雪崩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493章賺孫乾第64章 陽翟(一)第275章 虎癡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157章 狼煙再起第429章風(fēng)雲(yún)匯聚第530章桃園夢斷第64章 陽翟(一)第127章 風(fēng)雨虎牢關(guān)(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06章窮且彌堅,不墮青雲(yún)之志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guān)路(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307章 暗戰(zhàn)(一)第21章 暗窟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43章 殿試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307章 暗戰(zhàn)(一)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74章 武平城外黃金甲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1章 暗窟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469章鏡圓第455章大義第169章 小丑背叛當(dāng)殲夷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134章 議三關(guān)第212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73章一敗於禁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fēng)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430章重岡復(fù)嶺勢崔巍,一卒當(dāng)關(guān)萬卒回第83章 懸羊打鼓第140章 再戰(zhàn)孟津渡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36章王越第42章 金戈鐵甲將軍夢,願學(xué)驃騎從軍行第234章 薄命佳人第382章流星飛來熟油香第251章 義烈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83章 懸羊打鼓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450章使者第185章 雙雄會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122章 王斷第257章 出逃第71章 西華城下鐵甲冷,潁川春盡夜猶寒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7章 九章算術(shù)第107章 一地雞毛第135章 換俘第379章誘敵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92章鉅鹿決戰(zhàn)(六)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469章鏡圓第170章 林間飛滾石,赤血染征衣第366章臘八粥第124章 梵音第2章 賈府命案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281章 龍王的身份第32章 胡孃的秘密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73章瘟神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142章 英雄的宿命(一)第19章 初見第101章 劍斷黃沙飛熱血第95章 羌人的破綻第469章鏡圓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110章 雒陽風(fēng)雲(yún)(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83章 觀景,演戲,唱京腔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317章 局中局(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洪江市| 遵化市| 松桃| 眉山市| 台州市| 毕节市| 多伦县| 青川县| 平定县| 中江县| 察哈| 辽阳县| 水富县| 曲水县| 阿勒泰市| 赤壁市| 建宁县| 青川县| 昂仁县| 碌曲县| 柏乡县| 彰武县| 闸北区| 沭阳县| 淮北市| 汶上县| 资溪县| 宁远县| 德江县| 稻城县| 政和县| 南岸区| 东兴市| 蓬安县| 庄河市| 桃园市| 米林县| 宣城市| 二手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