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 薄命佳人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

區(qū)區(qū)十個字,孫策便知道此人正是自己之敵。

他的眼中已經浮現出萬里關山大軍重圍,一人一馬,一槍一箭面對熠熠金戈,背對獵獵寒風,兀自獨力上前的那道雄姿。頓時血脈噴張,緊了緊手中的霸王槍,端起酒壺仰頭倒下,任由酒水從口中飛濺而出,怒喝一聲。

“戰(zhàn)!”

酒酣胸膽尚開張。

酒已飲下,槍已在手,孫策一個箭步飛出亭外,手中的霸王槍猛地往地上一磕,斜拖在手,熊熊烈火在胸膛燃燒,仰天長嘯一聲宛如雷霆鳴於衆(zhòng)人之前:“太史子義,出來一戰(zhàn)!”

太史慈沒有飲酒,但是他的心中同樣充滿自豪,自從他跟隨了王黎之後,他的心潮就沒有停止涌動過。

天下第一的義士,這是主公對他的何等的認可和肯定?匹馬重圍,怒箭西風,這又是何等的豪情和激勵?他豈能辜負了自己的這一腔熱血,又豈能辜負了主公給予的厚望!

太史慈取下背上的白羽箭、落雕弓,手中的長纓槍在地上一劃,濺起點點寒星,太史慈彷彿出柙的猛虎,不,出柙的餓虎,帶著驚人的氣勢撲向孫策。

江風颳過長亭,炊煙縈繞河畔,一陣激烈的金戈聲響起,霸王槍、長纓槍猛然於秦淮河畔交纏在一起。

“錚!”

一道琴音破空而至,河邊上行來一艘小船,彷彿河面上飄零的一朵小花,逐波盪漾順水流轉。

小船之上,一名船家搖櫓而行,船頭的前方卻擱置著一張胡凳,一名桃李年華的仕女危坐其上。

那仕女一襲米白色的曲裾深衣,湖綠色的絲邊,絲邊鐫刻著白雲綠水,頭上高髻簪花青絲如墨。微曲的腿上置放了一張滄桑古樸的七絃琴,蔥蔥十指如柔荑若凝脂,雙手微微抖動,淙淙的清泉和清脆的雛鳥聲便從琴絃之中流淌出來。

更妙的是,那仕女手中的琴音竟然與孫策、太史慈二人是如此的合拍,就好像是二人在跟隨那琴音舞蹈。

初時,二人手中的槍恍如兩條遊動於水中的蛟龍,槍勢雄渾有力,卻只是激起水中暗濤洶涌。而琴音同樣好似水面的波瀾一樣驟起而驟落,看不到一絲的激盪。

少頃,場上形勢突變,孫策手中的霸王槍彷彿碧海潮生,槍尖激盪起點點星光,而太史慈手中的長纓槍亦如黃河倒灌,鋒芒挾卷著滾滾洪流。

兩槍相碰之時,發(fā)出驚天的聲響。琴音卻同時往那高空一拔,驟然落下,卻如一道地雷撞擊在大地之上。

忽兒,霸王槍如潛龍騰淵,長纓槍若靈蛇出洞,琴音也似憑空撕裂了一絹綿帛。忽兒,霸王槍一招亢龍有悔猛地往下一啄,長纓槍一轉兔子蹬鷹噗嗤朝天一刺。琴音卻像是滔滔的黃河直飛而下,在那九曲灣頭嗖的一拐,激流飛濺。

衆(zhòng)人看得如癡如醉,聽得也神魂顛倒。

這天下竟然有如此霸道的槍法,這天下居然有如此動人的琴音,簡直就是神乎其技精妙絕倫。

陡然,琴音劈破,似乎一道雷電從天際而落將茫茫的青天劈成兩半,孫策和太史慈分道而立,手中的霸王槍和長纓槍擎於手中,殺氣浮雲般消散。

王黎鼓掌走到二人中間,拍了拍太史慈,又轉過頭來朝孫策一笑:“伯符,子義可堪與你一戰(zhàn)?”

孫策神色微囧,旋即將霸王槍一把插在地上,朝太史慈拱了拱手正色道:“是孫某小覷了天下英雄,太史兄的槍法令孫某歎爲觀止。”

“識英雄,重英雄,英雄惜英雄。伯符與子義皆是天下少有的豪傑,你二人又何必婆婆媽媽,槍法已經比完,你二人在酒桌上再比試一番不是更好?”太史慈還未說話,王黎已經長嘯而起,朝馬雲祿示了示意。

馬雲祿心中敞亮,趨步河邊,看著河面上的行船,雛鳳清音:“敢問船中操琴的姑娘是哪一位?可否登臺一敘?”

那仕女莞爾一笑,抱著古琴從容淡定的從船頭站起來向馬雲祿福了一福,又在船家耳邊低語了數句。

船家朗聲一笑,手中的船篙於那秦淮河心裡一放一撐,那船就如離弦的利箭一般,劃破河面飛也似的直奔岸邊。

船靠岸,仕女整了整衣襟,抱著那古琴輕挪玉步緩緩走下船板,朝馬雲祿道:“蔡琰見過姑娘,蔡琰數日前於紫金山上觀看風雲心有偶得,是故於河邊操琴練習,但一直卻不能將心中所想融匯於琴聲中。

幸得兩位將軍在此比試,那鏗鏘之音竟然引得蔡琰心中的那縷風雲之氣噴薄而出,不由自主的隨著兩位將軍的金戈起伏應和下去。不想因此卻打擾了諸位,還請諸位見諒!”

蔡琰?

衆(zhòng)人或許不知這蔡琰是誰,但王黎心中卻颳起了十級的颱風,滔天的巨浪。這女子竟然是蔡琰?

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前左中郎將蔡邕蔡伯喈之女。爲人博學多才,精通音律,先年嫁於河東衛(wèi)仲道。衛(wèi)仲道早亡,膝下無子,遂歸於家中。

興平五年(也就是明年),李傕郭汜入主長安,匈奴人趁機劫掠,蔡琰爲匈奴左賢王搶走,並於胡地生下二子。建安十一年,曹操以金璧於匈奴左賢王處贖蔡琰返回中原,後嫁於屯田都尉董祀。

臨別之際,蔡琰追懷悲憤,寫下了中國歷史上十大名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其歌曰:我生之初尚無爲,我生之後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句句血淚,幽恨悲愴。

宋代詞人徐鈞在《董祀妻蔡琰》中就曾寫到:此生已分老沙塵,誰把黃金贖得身。十八拍笳休憤切,須知薄命是佳人。

可以說,蔡琰的一生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夫故父亡,戰(zhàn)亂飄零,生死別離,然後重新組織家庭寥寥餘生。所有的這一切都發(fā)生在蔡琰的身上。一曲《胡笳十八拍》,既奠定了蔡琰的文學和音樂地位,卻也是她對這個時代的控訴!

王黎還記得初見貂蟬時,還覺得整個天下人都欠了貂蟬一個歸宿。但見到蔡琰蔡文姬的時候,王黎卻知道,這是他們太原王家欠她的。蔡琰的悲劇因衛(wèi)仲道而始,卻因二伯王允錯殺蔡邕而加劇。

當然,或許現在也不欠了,畢竟歷史上的那一幕二伯王允殺蔡邕再未重現。

但,或許是那《胡笳十八拍》帶給王黎的震撼太深了,也或者是一些其他,比如蔡琰船頭撫琴的姿勢像極了靈兒?心底平靜的湖面蕩起一層漣漪,彷彿種下了一顆荷花的種子!

王黎憐惜的看了蔡琰一眼,緩緩走過去,稽了一禮:“太原王黎見過蔡姑娘,昔日王某下長安重組雍州之時,曾搜尋過蔡中郎將,卻不見你一家蹤影。王某原本還打算遍訪各地,卻不想在這丹陽能夠見到姑娘!”

蔡琰側身讓過王黎,雙膝微微一曲,福了一福道:“多謝前將軍掛念,只是我阿翁歷經兩朝,又因閹宦亂國董賊篡漢,早已心灰意冷遠避江海,如今我們已經半隱於這吳會之地,還請前將軍見諒。”

“吳會之地?不是泰山郡羊續(xù)羊太常老家?”王黎詫異的看了蔡琰一眼。

吳會,也就是後世的紹興。而泰山郡,則是蔡邕的親家羊續(xù)的老家。

蔡琰聞言掩嘴一笑:“前將軍,阿翁膝下無子唯有琰和小妹貞姬,琰乃長女,侍奉父母本是琰之本分,又豈能獨獨麻煩貞姬及泰山羊氏一族?”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蔡琰這話雖然說的隱晦,但王黎卻已明白其意,蔡琰寡居之人哪裡能夠常住這妹夫之家呢!

“是王某考慮不周,差點唐突了姑娘,還請姑娘見諒!”王黎頓時大囧,擡頭看了那襲白色的裙裾微微一顫,“只是這吳會離此尚有數百里,蔡姑娘何以一人至此,可是蔡中郎也到了這丹陽之地?”

蔡琰點了點頭,說道:“阿翁久居長安,此次本打算重回吳會常住,想著今生可能不再踏出吳會。過秣陵之時忽然心血來潮,便往那紫金山上去瞧了一瞧,因此耽擱了些時辰。”

“蔡中郎也在此地?”

“正是!”

二人說著話,馬雲祿、趙雲以及孫堅、賈詡等人聽說此女乃是蔡伯喈之女,紛紛上前與蔡琰重新見了見禮。

衆(zhòng)人皆是欣喜,畢竟蔡邕之名天下聞名,文學、辭賦、音樂等造詣都絕對算得上是一方大家,其親自校訂的熹平石經更是成爲了讀書人的範本。

就連當時以殘暴聞世的董卓,都曾以誅其三族的威脅強行徵召蔡邕,然後舉高第,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和尚書等職,三天之內遍歷三臺。

而馬雲祿則直接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拉著蔡琰,在蔡琰耳邊嘰嘰喳喳個不停,好奇寶寶似的看著她手中的古琴問道:“文姬姐姐,你這古琴也是蔡中郎製作的嗎?”

蔡琰笑了笑將手中琴舉過頭頂,向大家展示了一下,接著說道:“此琴名曰焦尾琴,是我阿翁昔年遠跡吳會的時候,在烈火中搶救出來的一段未燒完,聲音卻格外動人的梧桐木。

後來我阿翁就利用此木,製造了一張七絃琴,因琴尾焦痕猶在,因此便喚作焦尾琴。阿翁說這焦尾琴有五不彈:疾風甚雨不彈,塵市不彈,對俗子不彈,不坐不彈,不衣冠不彈。”

少傾,心情稍復,蔡琰咬了咬牙,霍然抱著焦尾琴趨步亭前:“今日能夠在江邊與諸位相見,也算得上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若是諸位不棄,琰願予諸位再奏上一曲!”

衆(zhòng)人齊聲撫掌叫好。蔡琰就亭中坐下,手下時而緩緩掠過琴絃,時而驟優(yōu)雅的撫過琴面,悠揚的琴聲宛如高山清泉錚錚淙淙,在亭前盪漾開來。

第39章 歲在甲子第469章鏡圓第466章故縱第114章 絕殺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479章混戰(zhàn)的序曲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97章 風起梅山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239章 黃忠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98章 雙雄會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453章決議第68章 金錯刀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553章兵以詐立第278章 龍王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523章毒夫第257章 出逃第184章 救美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33章 諫言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330章 誘敵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180章 殘照第448章談判(三)第427章靈兒到來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543章吾道不孤第348章 脫樊籠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239章 黃忠第492章雙簧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0章 再探封府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535章埋伏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447章談判(二)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446章談判(一)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219章 反間第264章 定兗州第264章 定兗州第477章迷離第52章 龍擡頭第385章決戰(zhàn)的序章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88章 閻忠論勢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39章 歲在甲子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17章一個人的戰(zhàn)鬥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106章 帝崩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89章出使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8章 脫樊籠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255章 定南陽第295章 雪崩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66章故縱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408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484章風向第3章 滅口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5章 最後的掙扎(三)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
第39章 歲在甲子第469章鏡圓第466章故縱第114章 絕殺第350章 猛虎出柙第479章混戰(zhàn)的序曲第53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13章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第97章 風起梅山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239章 黃忠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98章 雙雄會第501章論古往,英雄鬥智(六)第290章 將計就計之爾虞我詐第453章決議第68章 金錯刀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553章兵以詐立第278章 龍王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1章 一夕驚雷越千年第523章毒夫第257章 出逃第184章 救美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33章 諫言第203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第330章 誘敵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273章 閻象守懷遠,曹操掠陳地第180章 殘照第448章談判(三)第427章靈兒到來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543章吾道不孤第348章 脫樊籠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239章 黃忠第492章雙簧第512章引君入甕第40章 再探封府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535章埋伏第401章荀彧論戰(zhàn)第447章談判(二)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446章談判(一)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211章才道長安花將了,又聞雒陽起驚雷第225章 銀鉤賭坊第219章 反間第264章 定兗州第264章 定兗州第477章迷離第52章 龍擡頭第385章決戰(zhàn)的序章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88章 閻忠論勢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249章 火燒鳳凰崖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39章 歲在甲子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17章一個人的戰(zhàn)鬥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11章 飲不盡的奸人血,殺不盡的仇人頭第106章 帝崩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89章出使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48章 脫樊籠第159章 改變歷史的一封信第490章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第255章 定南陽第295章 雪崩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356章 最後的掙扎(四)第266章 此生自斷天休問,獨倚危城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337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二)第230章 南華真人第466章故縱第260章 追殺?反追殺第51章 書成幾卷太平書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408章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第484章風向第3章 滅口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55章 最後的掙扎(三)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浙江省| 南昌市| 昌宁县| 黄龙县| 江口县| 广平县| 盖州市| 满城县| 锡林郭勒盟| 万安县| 道真| 读书| 仁化县| 政和县| 临漳县| 鹤壁市| 科技| 嵊州市| 凯里市| 新乡市| 龙川县| 会昌县| 萨嘎县| 灵璧县| 曲麻莱县| 辉县市| 南充市| 铁岭市| 南丰县| 仪陇县| 新兴县| 噶尔县| 黔东| 和硕县| 隆化县| 岚皋县| 惠来县| 富顺县| 海原县|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