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閻忠論勢

“主公!卻不知道你接下來有何打算?”既然已經決定對王黎效死輸忠,閻忠當下也不再含糊,直接改口便問。

王黎扶著閻忠坐下,順手斟滿桌上的酒樽,與趙雲分席坐下:“黎雖出生於幷州王家,但長期偏居一隅,對朝廷高層及天下大勢卻知之不多。能走到今日之高位,手掌軍中大權,固然有黎往日鄴城的些許薄功,更多的則是仰仗皇甫伯父及二伯父之力。不知先生可有教我?”

閻忠嘆息了一口氣,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歷史之定勢。大禹受封夏伯子承其位,廢禪讓家天下,至夏桀流放南巢病死亭山,前後六百餘年。

商湯臥偃師滅昆吾逐夏桀,臨商紂衆叛親離生死國滅,又六百餘年。而周武王鳳鳴岐山至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中原歷經四百餘年的安居樂業,同樣再次陷入三四百年間諸侯紛爭的局面,三家分晉七國爭雄,內亂不止。

直至前朝始皇帝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纔再次建立了一箇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我朝高祖劉邦起身亭長,斬白蛇、還三秦約法三章,垓下一役定西楚而君臨天下,光武帝舂陵起兵滅赤眉平關東,得隴望蜀一統江山,至今同樣四百餘年也。

我大漢四百年間,霍驃騎打得匈奴疾呼‘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竇冠軍燕然刻石去塞三千里,蕭何曹參、竇融陳蕃治國安邦勵精圖治。

但,創業難,守業更難。自順帝、桓帝以下七八十年來,我大漢朝便走上了歷史的老路。皇室荒淫無度重用閹宦閉塞賢路,權臣嫉賢妒能以家族利益爲先,積習益深。大漢再非昔日之大漢,也絕非一人之力可挽回。”

閻忠接過王黎手中的酒樽,眼神中掠過一絲痛惜,接著說道:“如今,門閥高第結黨營私,外戚閹宦跋扈專權,地方士族囤田佔地,官場日益渾濁。太常劉焉進言:刺史、太守貨賂爲官,割據百姓以至離叛。可選清明名重臣爲牧伯鎮守方夏。

於是陛下納言改制,州牧郡國原監察權更爲行政權,從而地方武裝合法化,豪強勢力極速膨脹。弘農楊氏、遼東公孫、漢中張楊、益州嚴黃、西涼馬韓、江東顧陸等也不再僅僅是把持地方經濟的大地主,而是手握重兵操戈一方的地方諸侯。”

王黎和趙雲對視了一眼,盛名之下必無虛士,這閻忠果然不愧是涼州名士,幾句話便將當下局面分析的清清楚楚。

只是想著閻忠的話王黎只覺得一個腦袋兩個大,全國山河一片紅,偌大的漢室江山竟沒有一處可以安身立命之所。

這特麼的簡直就是一鍋爛粥!

王黎嘆了口氣,閉目思索片刻神思逐漸清明。自己終究是一個堅韌之人,雖然沒有那什麼金手指,也沒有那王八之氣,前途也更是艱難漫長,但不是有句話說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三個主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嗎?

更何況,一個閻忠未必就不能幹過一個諸葛亮。

王黎定了定神,睜開眼來,眼神越發的堅定:“還請先生繼續細述,黎必聽之!”

果然不愧是鄴城王白衣,沉穩若定心思堅毅!

瞧著王黎臉上的愁容一閃即逝,閻忠心中暗自讚歎一聲,繼續說道:“主公出身王家,聯姻皇甫世家,並涼兩州盡是姻親故舊,其勢稍成。但,主公須知此皆借勢也。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主公當效仿晉文公,手執兵權於外,絕不可之身立於朝中。”

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說的是春秋時期的一段典故。

重耳的繼母驪姬生子奚齊,爲了讓奚齊當上太子之位,驪姬絞盡腦汁陷害申生和重耳二人。太子申生不願離開晉國被迫害而死,而重耳則頂著叛國之罪流亡各國,最後回國繼位成爲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

這個典故,王黎當然是知道的,稍加思索便明白了閻忠的一片苦心,急忙起身朝閻忠稽了一禮問道:“多謝先生指教!那依先生之見,黎又該當如何?”

閻忠擺了擺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此是我等謀臣的本份,主公何須一個謝字!不過,朝中既然不可爲,主公何妨學一學那江東顧陸張朱以及涼益馬韓黃張,牧守一方土地執掌一郡兵馬。調理民生髮展經濟,招募兵將積攢力量,隱忍潛行厚積簿發。

待兵強馬壯糧豐民安而天下大亂之時,火中取栗,引朝中王家、皇甫等世家爲奧援,再聯合一切可聯合的力量遠交近攻,兵鋒直指天下,則大事成也!”

歷史上的曹操起於譙郡,袁紹雄踞河北,孫策爭霸江東,劉璋盤踞益州,張魯傳教巴中無不如此。

就連劉備起事之初並無半點世家勢力,但玄德公也是先後以結交徐州糜家,荊州劉表,益州嚴黃張,才成就一番偉業,三分天下。

這就是發展根據地的意思了!

王黎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明悟:“那麼,依先生之意,大漢十三州上百郡國,黎又應當取何處爲棲身之地?”

閻忠見王黎從善如流,恨不得立即將心中所思所想全部灌進王黎腦中:“大漢版圖遼闊,按地域共分爲司、豫、兗、冀、並、涼、青、徐、揚、幽、荊、益、交十三州。

其中,司州地處中原乃天子腳下,交通固然四通八達,暗培心腹廣置黨羽卻多有不便,就算起事也將面臨多角競力,此地實不可取;豫州鍾靈毓秀人才薈萃,但袁、荀、陳、鍾、許、曹、夏侯等世家盤根錯節千絲萬縷,或可爲援助卻不可取,更不可爲敵;

兗青徐等地並無如汝南袁氏、弘農楊氏一般的世家豪族,反而物阜民豐,相對而言更勝豫州一籌。但兗青徐之地雖然富足,其士兵也必然戀棧不去,若是征戰天下恐難爲後繼;

荊揚水兵冠絕天下,於陸上卻難於爭雄;交涼幽三州民風彪悍,西涼大馬橫行天下,但終究離中土太遠,土地廣種薄收資源匱乏,政治和經濟上更是缺乏相應的支撐;

本來在我的心目中,幷州或可算得上一處好的根據地,其資源並不貧乏,騎兵也僅西涼可匹敵,可惜主公乃幷州王家人氏,按我朝三互法,主公不得家鄉爲官;因而,主公也僅餘冀州郡縣可取也。”

“冀州真的可取嗎?”王黎想了想,覺得閻忠的分析簡直就是入木三分,不去當後世軍事欄目的嘉賓實在是浪費人才,但想想僅剩下一個冀州卻又覺得不太心甘。

閻忠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自古博弈便講究金角銀邊草肚皮,冀州處於大漢之金角,卻不與異族接壤。其利有三,足以支撐主公安心發展以徵天下。

其一、冀州瀕臨司、並、兗、幽、青五州,乃兵家四戰之地。坐鎮冀州北可伐幽州,東可進青州,南下司兗,西御幷州,進可攻退可守,遠交近伐,此爲兵利也。

其二、冀州剛經戰亂,正值百廢待興方興未艾,主公原爲魏郡賊曹掾,白衣銀狐聲名遠播滿州盡知,此時若爲一郡之首,於主公聲望大有增益,此謂之名利也。

其三、冀州雖經黃巾之亂,但因皇甫冀州和主公之故,冀州子弟並未傷筋動骨根基仍在。且,經黃巾一事,冀州子弟人人下馬爲民,上馬爲兵,比起江南州皆盛,此爲兵利也。”

閻忠頓了頓,接著說道:“還請主公務必早日與皇甫冀州提及此事,忠願爲主公出籌劃策經略一方!”

第72章 窮途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455章大義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18章尊嚴第371章破鏡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46章 承諾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72章甦醒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378章戰書第197章 直城門下起歌聲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106章 帝崩第198章 黃昏第331章 中計第306章 暗夜第546章江左周郎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468章定風波第219章 反間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205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551章救兵第38章 議策第344章 棄城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84章 反客爲主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77章 死生定數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468章定風波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6章 太平五門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239章 黃忠第466章故縱第156章 永安第2章 賈府命案第190章 謀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7章 九章算術第300章 飛燕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487章食言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432章燕趙悲歌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482章林中鬥狠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97章 風起梅山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96章 獵騎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93章 烽火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33章波折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32章燕趙悲歌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455章大義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34章 引援?姻緣!
第72章 窮途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455章大義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18章尊嚴第371章破鏡第269章 三軍未動,玄德先行第346章 承諾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72章甦醒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457章兄弟鬩於牆(二)第459章兄弟鬩於牆(四)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59章 聲東擊西第279章 引蛇出洞第378章戰書第197章 直城門下起歌聲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106章 帝崩第198章 黃昏第331章 中計第306章 暗夜第546章江左周郎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303章 袁張議和第553章兵以詐立第435章恩難酬,怨難酬,恩怨難酬第468章定風波第219章 反間第177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五)第182章報仇使氣宮城裡,決策運籌彈指中第131章 風雨虎牢關(五)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38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三)第205章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551章救兵第38章 議策第344章 棄城第474章連環計之刺殺第84章 反客爲主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77章 死生定數第516章瞞天過海,張公吃酒李公醉第200章殺身不畏真丈夫,自古時危知烈士第468章定風波第188章 雒陽子時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6章 太平五門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239章 黃忠第466章故縱第156章 永安第2章 賈府命案第190章 謀劃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483章劉備的反擊第144章 軟刀子割肉第399九章 金甌從此缺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7章 九章算術第300章 飛燕第534章驅“羊”吞虎,“故”技重施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40章 徐洲煙火連豐沛(五)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487章食言第311章 挖坑等虎豹,撒餌釣金鰲第432章燕趙悲歌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482章林中鬥狠第372章二桃殺三士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97章 風起梅山第401章荀彧論戰第196章 獵騎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93章 烽火第86章 碧血丹心映旌旗,夕陽猶在廣宗西第351章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第433章波折第108章 消失的小黃門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432章燕趙悲歌第56章 沙場秋點兵第455章大義第310章 將計就計之關門打狗第34章 引援?姻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扶沟县| 昌平区| 大庆市| 隆安县| 合作市| 堆龙德庆县| 汉源县| 浦城县| 大姚县| 明溪县| 雅安市| 南平市| 个旧市| 台山市| 建德市| 雷州市| 南木林县| 锡林郭勒盟| 海兴县| 台东县| 五原县| 静乐县| 庆安县| 韶关市| 铜川市| 冷水江市| 体育| 门头沟区| 和田县| 乌鲁木齐市| 依兰县| 扶余县| 延庆县| 连州市| 蓬安县| 兴文县| 三门县| 华池县| 南丹县|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