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3章 諫言

虎牢關左側黃河九曲波濤奔涌,右側青山綿延巍峨聳峙,關內卻是一片深壑幽谷,一馬平川。

往日裡,谷中商隊車馬往來,行人熙熙攘攘。此時,谷中早已不見了往日商隊的蹤跡,只有上萬頂白色的帳篷坐落在谷中,宛如一朵朵美麗的白蓮花星羅密佈。

深谷中軍大帳,袁紹一身戎衣高高坐在帥椅上,望著帳中各方諸侯躊躇滿志。

虎牢關天下雄關,乃是雒陽通往外界的重要門戶和關隘,董卓派五萬精兵鎮守虎牢,麾下的大將徐榮、華雄也算得上是文韜武略名震一方的一流將領了。可惜,只不過兩三日的功夫,孫堅、王黎和曹操便在自己的帶領下攻下虎牢,三十萬執戈控弦之士坐望雒陽。

想到這裡,袁紹就覺得自命不凡,董卓小兒當初將自己逐出京城,害得自己一路風塵僕僕逃往渤海,忙忙如喪家之犬,可曾想過有今日?

哼!本帥今日就先折斷你幾根臂膀,看看你這狗賊還有何面目與本帥爭鋒!

袁紹一拍案桌豁然站起,朝著門口一聲怒喝:“將西涼賊將給本帥帶上堂來!”

一陣嘩嘩的鐵甲在帳中響起,數名士兵押著徐榮、華雄、趙岑和李蒙四將走上帳來。徐榮一身黑甲,雙手被繩索牢牢的負在身後,走在第一位,華雄、趙岑和李蒙緊隨其後。

“跪下!”兩個士兵見徐榮一干人等橫眉冷對,在帳下傲視著袁紹,頓時手腳並用拳打腳踢,邊打邊罵,“你這狗賊今日也是我軍階下之囚,還以爲你是虎牢關統軍大帥嗎?”

袁紹冷眼旁觀,見四人被幾名士兵打得鼻青眼腫,頭髮也散在一邊,不由大生快意。

陡然聽得帳中一聲長喝,“夠了!徐榮等人雖然爲人不明,不識大義,但行軍用計、排兵佈陣以及沙場殺伐,不失爲一方良將。此等英雄之輩豈容你等小人糟踐!”

衆人定睛一看,正是清河國相王黎王德玉。

袁紹掃了掃王黎及其身後的趙雲、張遼等人一眼,按捺住內心的不爽,朝那幾名士兵擺了擺手,厲斥一聲,緩步踱到帳中朝徐榮及華雄等人說道:

“南翼,文英,袁某昔日在京都之時便已聞你等大名。想那董卓弄國弒主,殘忍不仁,可謂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不到不能再壞。如今你等兵敗虎牢,丟掉了這座雒陽重要的門戶,董賊對你等必然恨之入骨,你們何不早降,與我等共聚大義?”

“哈哈!”

華雄和徐榮揚聲長笑,徐榮揹負著雙手擡起頭來,目光如炬掃視著袁紹,臉上青筋直冒,一綹頭髮垂到鼻尖:“袁本初,虧得徐某還當你爲真英雄,不想竟也暗藏機心行小人行徑,你說董公弄權謀主徐某並不反對,但你何曾知道董公對我等恨之入骨?”

袁紹踱步到徐榮身前,看著徐榮搖了搖頭,說道:“董仲穎睚眥必報天下共知,昔日皇甫大帥揮師關中,董仲穎爲其副將,皇甫大帥料敵先機屢戰屢勝,董仲穎便懷恨在心,若非皇甫堅壽及尚書令等人,只怕皇甫大帥墳頭都已長草了。

如今,你等丟失虎牢雄關,將整個雒陽送到我關東聯軍嘴邊,五萬西涼將士也盡亡於我等之手,以董仲穎之風格,恨不得寢你皮食你肉,難道南翼不以爲然乎?”

徐榮蔑視地瞥了袁紹一眼,挺胸擡頭慨然長喝:“既然選擇征伐沙場,我等軍人早已生死度外。袁本初,你又何必學那長舌之婦饒舌耳?就憑你這樣的統帥,那也是未曾在戰場上遇見徐某罷了,否則早晚讓你身死!我等死則死耳,大丈夫何懼之有!”

袁紹氣得面紅脖子粗,咬牙切齒的看著徐榮,惡狠狠的說道:“既然你等想要做英雄,那袁某今日就成全你!左右,將徐榮等人押下去梟首示衆!”

“不可!”

數道聲音同時響起,只見王黎、曹操、孫堅、李旻、丁原及公孫瓚數人在案桌後抱拳站起。

袁紹眉眼一挑,見這王德玉身邊不知不覺的就已經聚集了如此多的諸侯,心下暗自忌諱,掃了衆人一眼,淡然的看著王黎道:“德玉,那虎牢關一役雖然全奈你用計方能輕易而下,但徐榮等人既然執迷不悟不願投降我等,難道還要我等養著嗎?還是說,你德玉是覺得本帥要斬殺幾個賊將也不能?”

原來,此次虎牢關一役能取得大勝正是源於王黎用兵。

王黎知道在歷史中孫堅曾在樑東爲徐榮所敗,江東男兒傷亡慘重,也知道徐榮知曉孫堅軍心大亂定會前來劫營。

因此,與曹操、夏侯淵以及麾下田豐、沮授、戲忠以及張遼諸將商議後,分兵伏於樑東和虎牢關下,趁勢剿滅徐榮麾下生力軍,並用趙岑的腰牌以瞞天過海之計和曹操兵下虎牢。

此役,王黎不但一舉救下孫堅的江東軍主力,甚至也救下了被徐榮生擒的潁川太守李旻。董卓派遣至虎牢關的西涼大將,除李肅戰死沙場外,徐榮、華雄等人悉數被擒,可謂是戰功卓著。

王黎瞥了袁紹一眼,這袁紹果然如歷史中那般外寬內忌,這纔剛剛打下虎牢就開始嫉妒甚至忌憚自己了,想給自己扣上一個以下犯上的大帽子?

不過王黎並不打算解釋什麼,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懂我的,無需解釋;不懂我的,何必解釋。我又不是你大爺,還要慣著你!王黎伸出手指搖了搖,淡淡的說道:“本初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並非將他們養著,而是要把他們放掉!”

牛掰盟主斥八方,狗血詩人驚四座!

一語既出,整個大帳一片安靜。在座的諸侯都眼睜睜的看著堂中的王黎,心裡不由的冒出這句話來。

當然,在他們心目中掌控關東聯軍三十萬控弦之士的盟主確實牛掰,清河國相卻不是什麼詩人。只是王黎的那句話,說的那麼的平淡又是那麼的狗血,彷彿如詩一般夢幻的讓他們不懂其中意境。

“放掉?王德玉,你瘋了嗎?”袁紹勃然色變大手猛地一拍,案桌在他的蹂躪下咯吱咯吱的響幾乎都快散架了。

衆諸侯也齊齊掉頭過來看著王黎,就連曹操、孫堅、李旻、丁原及公孫瓚等人也面露不解之色。

濟北相鮑信更是猛地拍案而起,指著王黎怒喝道:“王德玉,你可知道董賊殺良冒功之時,徐榮、華雄等人就是他手中的長劍?你又可知道徐榮、華雄等人助紂爲孽,在京都造下無邊的殺孽?

王德玉,鮑某敬你作戰勇猛,又曾京都營救少帝有功於社稷。甚至我們現在坐的虎牢關也是你打下來的。但你切莫得寸進尺,不要以爲有了些許軍功和名望,就可以肆意妄爲縱虎歸山!”

王黎朝帳中的士兵擺了擺手,見徐榮等人已被帶出,這才施施然走上前來朝鮑信拱了拱手道:“鮑將軍,王某起身行伍,也曾執掌中軍數年,雖非窮兇極惡嗜殺成性之人,卻也絕非宋襄公那種好名無實假仁假義之徒。

徐榮、華雄等人率獸食人爲虎作倀自取死道,王某自然知曉,也並不否認。但令弟雖因華雄而亡,究根結底卻是因其不遵將令擅自進兵所致。

鮑將軍,死者已矣,生者如斯。王某說一句大不敬的話,令弟既已亡故,我等是否更應當爲生者考慮?”

“王德玉,你什麼意思?”鮑信怒髮衝冠,雙手一按從座椅上霍然起身,指著王黎喝道,“你是在說鮑某貪功冒進假公濟私嗎!”

“難道不是嗎?”鮑信剛剛說完就惹怒了身旁一員大將,孫堅手按腰刀,喝道,“鮑允誠,王國相之言有何不妥?王相國說錯了嗎?令弟難道不是你派到虎牢關下搶功的嗎?”

“你!”

“鮑將軍稍安勿躁,且容王某把話先說完,若是有什麼不當之處,再請將軍指點!”王黎搖了搖頭,勸慰了孫堅兩句,朝鮑信致了致歉轉向袁紹說道,“本初,你我出生世家,家中的親人和門生一大把,而今你我朝中都還有袁太傅和尚書令等人。

虎牢起兵之初,袁太傅、尚書令及族中親人皆因你我之故爲董賊所獲下獄,於公於私,你我皆不能視而不見。現在,徐榮、華雄等西涼驍將盡在我等手中,依我之意,何不乾脆將這一干人等換回你我叔父?”

當年陳太傅閒處一室,薛勤曾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操也有言: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爲?本初你貴爲盟主因公忘私此乃大義。但我等又豈能置太傅和尚書令而不顧?

更何況,徐榮、華雄等人揮兵坐鎮虎牢而爲我等所下,五萬精兵傷亡殆盡,董賊必深狠之。今若以徐榮等必死之人人換回太傅、尚書令有用之身,與我等豈非更爲有利?”

袁紹愣愣的看著曹操,那幾句話如山寺中的晨鐘暮鼓般迴響在腦中。

第422章城門鏖戰第454章歸降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03章 黃梅雨第469章鏡圓第452章大兄向左,三弟向右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05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215章 脫樊籠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122章 王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106章 帝崩第217章 殺破狼第30章 入京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525章陷落第401章荀彧論戰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378章戰書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72章 窮途第181章 誅董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53章兵以詐立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52章 龍擡頭第124章 梵音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540章暮雲平第7章 九章算術第469章鏡圓第454章歸降第312章 將對將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75章 雒陽往事第70章 扣關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36章 求親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312章 將對將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34章撲朔迷離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346章 承諾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275章 虎癡第469章鏡圓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54章歸降第271章 初戰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51章 義烈第235章 “綁架”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8章 李代桃僵第17章 內鬼第17章 內鬼第512章引君入甕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469章鏡圓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469章鏡圓第348章 脫樊籠第58章 突圍第103章 黃梅雨第29章 飛龍在天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486章各懷心思第358章 最後的掙扎(六)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196章 獵騎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48章 無間道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450章使者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09章千鈞一髮第553章兵以詐立
第422章城門鏖戰第454章歸降第129章 風雨虎牢關(三)第103章 黃梅雨第469章鏡圓第452章大兄向左,三弟向右第195章 巧舌如簧第505章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第232章 俗子胸襟誰識我?自有英雄第261章 樹上開花,以假亂真第215章 脫樊籠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122章 王斷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13章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75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三)第106章 帝崩第217章 殺破狼第30章 入京第44章 長劍爭短長第28章 蕭蕭明月斷恩義,從此太平如路人第120章洛河畔王黎拜將,永安宮李儒弒帝第525章陷落第401章荀彧論戰第三336章 徐州煙火連豐沛(一)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378章戰書第74章 張機,又見張機第72章 窮途第181章 誅董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467章嘆人生,最難歡聚易離別第404章關塞重橫行第553章兵以詐立第6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未篡謙卑時第52章 龍擡頭第124章 梵音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第540章暮雲平第7章 九章算術第469章鏡圓第454章歸降第312章 將對將第178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六)第126章陳留郡曹公矯詔,清河國王黎點兵第81章 太平有大道,黃巾非塗高第246章 鳳起鹿門,龍隱隆中第398章鉅鹿決戰(十二)第397章鉅鹿決戰(十一)第75章 雒陽往事第70章 扣關第187章 武威歡迎你第179章 曹操的野望第470章唯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不展眉第36章 求親第130章 風雨虎牢關(四)第312章 將對將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434章撲朔迷離第412章老將出馬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346章 承諾第221章 圍魏救趙第275章 虎癡第469章鏡圓第498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三)第454章歸降第271章 初戰第138章 鹿走入長安第251章 義烈第235章 “綁架”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527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二)第8章 李代桃僵第17章 內鬼第17章 內鬼第512章引君入甕第320章 龍戰於野第469章鏡圓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469章鏡圓第348章 脫樊籠第58章 突圍第103章 黃梅雨第29章 飛龍在天第141章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第486章各懷心思第358章 最後的掙扎(六)第333章 借你頭顱一用第196章 獵騎第173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一)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48章 無間道第496章論古往,英雄鬥智(一)第450章使者第227章 天龍八部,崔十娘真正的身份第241章 翻雲覆雨第509章千鈞一髮第553章兵以詐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曲阳县| 静乐县| 古交市| 汕头市| 朝阳县| 六枝特区| 新乡县| 罗甸县| 津南区| 灌云县| 梁河县| 左云县| 自贡市| 历史| 湖口县| 遵义市| 吕梁市| 西丰县| 裕民县| 吴桥县| 阿荣旗| 离岛区| 榆树市| 隆化县| 大厂| 麻栗坡县| 岑溪市| 闽侯县| 大丰市| 玛沁县| 和平县| 东源县| 呼和浩特市| 庆城县| 安陆市| 肥东县| 玉田县| 德钦县| 澳门|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