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章 誰道英雄是白身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劉備三人率領大軍一路風餐露宿,日過野店山村,夜宿荒原古寺,只看日升日落,不計時日。

這日午時,大軍已出廣平,前方便是安平郡明月峽,兄弟三人正待揮兵歇腳,猛聽得山後響起一陣急促的戰鼓金戈聲。

初時如琵琶遮面,轉軸拔弦,輕攏厚捻;次時似疾雨天降,雨打荷塘,嘈嘈切切;約有片刻功夫,猛然聲音一斷,接著一聲大鼓驟然炸響,彷彿雷公震怒,地裂山崩。數萬壯漢齊聲怒吼,幾千鐵騎刀槍共鳴。

“黃巾?!”

“董卓?!”

除了廣宗的張角和董卓麾下的北路大軍,這安平郡地界哪裡還有其他兵馬?哪裡還有這麼大的聲勢?

三人相視一眼神色漸漸凝重,聽這聲音怕不是有數萬甚至十餘萬大軍交鋒?

三人急忙登上前方山丘遠遠望去,但見:

朱甲遍野,黃巾覆地。朱甲遍野似滿山楓葉,密密麻麻;黃巾覆地如荒原秋菊,接踵摩肩。漢軍穿朱甲,執長戈左刺右撩,刺撩間鬼哭狼嚎,黃巾紛紛倒地。蛾賊戴黃巾,持大刀豎砍橫劈,砍劈處鳴嗷嘶叫,朱甲連連喪命。

十餘萬人在這山谷裡、山腰間奮勇廝殺,或捉對搏殺,或三五成羣圍攻反殺,只殺得谷中血流成河,屍骸如山。

不過盞茶的功夫,漢軍不敵蛾賊勢大,漸漸往谷口敗退。

“兄長,你看!”

劉備順著關羽的手指方向看過去,只見遠處谷底一員身形壯碩彪悍的漢將身背一壺箭,左右開弓,前方蛾賊紛紛中箭落馬。

當然,箭再多,也不過一壺而已,人卻如大海潮水一樣洶涌,那漢將很快被數員賊將團團圍住。

刀叉棍棒、斧鉞鉤叉十八般武器盡往周身飛來,在身前織成一張銳利的銀網,觸之不死既傷。漢將手中的三尖兩刃刀舞得虎虎生風,左支右擋,難以得脫。

漢將身後乃是一列列洪流般的鐵騎,桀驁兇悍。彷彿一支支銳利的箭矢在重重包圍中左突右闖,每走幾步,都會帶走一大片的黃巾亡魂。

鐵騎迅疾而勇猛,可惜,狹小的明月峽谷根本就不利於鐵騎的施展。很快的,鐵騎的洪流就被衆多的蛾賊攔腰截斷分割包圍,好似斷了線的紙鳶在風中飄搖。慘叫聲,咆哮聲,怒喝聲,此起彼伏。

一名旗手舉著一桿旌旗四方舞動,在人羣中奮力的嘶吼著,揮舞著,旗幟上鐵畫銀鉤的繡著“中郎將董”四個大字,隨風起舞,如一團彤雲般飄在人羣上空。

“嗤”,一支利箭攜帶著冰冷的殺氣,閃著寒光破空而來,正中旗手面門。

旗手仰面摔於馬下,巨大的旗桿狠狠的砸在地上,揚起漫天灰塵。旗手孤狼般嗷叫一聲,忿怒的從地上掙扎起來,扶起旗桿緊緊抱在懷中,一口鮮血噴在旌旗上,斑斑血痕,點點殷紅。

旗幟雖亦殘破,依舊如雲飄拂。

“嗚嗚嗚!”

一陣鳴嘯聲佈滿峽谷的上空,又有十數道利箭拖著長長的尾巴呼嘯而至,長虹貫日般飛向旗手,破胸而入破背而出,帶起一股股血花雨點般灑在地面,宛若四月天林間的桃花雨,悲壯,悽美。

“董卓要敗了!”

旗幟既倒,戰機變化莫測瞬息萬變,以主將之身而失陷於敵人圍困之中,軍令如何通達?

以瞬息百里的鐵騎馳騁峽谷穿梭荊棘,棄鐵騎之靈便機動而不用,以騎士之熱血換取蛾賊之殘軀,又焉得不敗?

劉備站著巨石上,迎著山頂獵獵的寒風悠然長嘆。可惜了,那如風的鐵騎,可惜了,那不屈的旗手!

鐵騎聽不見劉備的嘆息,旗手自然也聽不見劉備的感慨,旗手只是緊緊的抱著那如血的旌旗仰天倒下,桿落旗落,旗幟飄飄揚揚覆蓋在旗手的臉上。

“董卓已死!”

一聲長嘯傳遍四方,衆黃巾士兵手執刀劍齊聲高喝,聲若雷霆,直衝霄漢。

董卓當然還沒有死,他只是被黃巾軍團團的圍在了陣中。

可是象徵大漢北軍的那面紅色大旗已湮滅在蛾賊腳下,而前方的槍劍如林人山人海,陣外的漢軍士兵又如何能夠看到?

他們僅僅知道那人殺伐果決,曾帶他們馳騁隴西鎮守西羌,也曾帶他們征戰幷州,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

那人是他們的大帥!那人是他們勝利的精神所在!

可是現在,有人告訴他們那人死了!他們的精神所託就死在前方的敵軍陣中,他們又將如何取得勝利?士兵們相互望著,眼神中再無必勝的信念,只有一片迷茫。

軍心已亂!

軍心大亂!

“咚咚咚!”

又是一陣驚天的鼓聲響起,黃巾中軍大陣突然向兩側分開,數百匹戰馬打著響鼻馳到陣前,數百名黃巾騎士赤裸著上身越衆而出。

陣前一人手按寶劍,頭扎黃巾絲帶,輕跨戰馬,長髮散落黃袍飄飄,正是黃巾之主太平道渠首天公將軍張角。

身側一人高舉一桿大黃旗,隨風飄揚,上下翻卷,上書“替天行道”四個大字,矯若驚龍。

馬長嘶,人肅穆,旗飛揚。

這是黃巾中軍的虎狼騎士,這是天公將軍的近衛兵!

張角可能不熟悉排兵佈陣攻城拔寨,不擅長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但張角依然是那個張角,驚才絕豔的張角。

他利用左豐趕走了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盧植,他利用董卓的求功心切的心理在廣宗城下連敗董卓,逼其決戰明月峽,他向世人展現了他一呼百應的赫赫名聲,他也向漢廷隱藏了他手中的尖刀。

好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攻打南?和下曲陽的時候他將近衛兵死死的攥在手裡,和盧植對陣的時候他依舊忍著痛,沒有展露出半絲近衛兵的鋒芒。

他深知他的起義太倉促,他也知道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發展和鞏固自己的基業,所以他將他手中的尖刀隱匿於黃巾軍中,他要用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他要用在決定勝負決定生死的時刻。

眼下就是這個時刻!

“漢皇似貔貅,高官如盜匪。天不行道久矣,今日我張角要龔行天罰替天行道,殺盡這天下狗賊,還天下萬民一個明朗朗的晴天。兄弟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旌旗如雲,殺聲震天。

“殺!”張角一聲高喝,承影寶劍猛的一揮,數百名虎狼騎士猛然一提繮繩金戈高舉,從山坪之上一躍而下衝向漢軍,勇若熊羆,勢如猛虎,轉瞬便至眼前。

漢軍防線早已沖斷,四分五裂。失去了身後兄弟及陣營的支持,勇猛的漢軍在衆多的黃巾軍面前只能化成一隻只待宰的羔羊。

那漢將見事不諧,奮力一刀將前方敵將劈於馬下,拔馬衝了出去,大聲喝道:“鳴金,撤兵!”

“噹噹噹!”

聽著山間清脆的鼓鉦齊鳴,看著潰不成軍的漢軍,劉備緊了緊手中的雙股劍,揚眉喝道:“走吧,該我們上場了!”

“哈哈,不瞞兄長,小弟早就等得不耐煩了!”張飛搓了搓手怪叫一聲,轉瞬錯愕的看著劉備道,“兄長,臨行前盧中郎不是說這董卓刻薄寡恩,我們爲何還要救援此人?”

“三弟,那日我在皇甫中郎將帳中所見趙雲、王黎二人皆不及弱冠,然二人援陽翟、燒長社、破波才黃邵於林間,戰功赫赫,已官至司馬、軍候。

我們弟兄三人既已立志匡扶漢室卻依然一介白身,我等再不奮起直追更待何時?更何況我們要援救的並非單單董卓一人,而是我大漢的兵將,我大漢朝的根基!”

劉備嘆了口氣,接著說道,“二弟、三弟,如今董卓大軍看是危急,但蛾賊所持者無非氣勢兵衆耳,其戰力裝備、軍事素養依舊弱於漢軍。

此間乃山野峽谷地勢崎嶇,蛾賊又少戰馬,久逐之則勢力越發衰竭。二弟、三弟,你二人各領五百軍馬伏于山間兩側,以逸待勞中道而擊,愚兄再隨後掩殺,蛾賊必敗也!”

……

風正烈,戈猶寒。

迎著割面的寒風,聽著身後不時發出的慘叫,董卓心裡一片寒意,前一刻他還在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後一刻他已經一敗塗地抱頭鼠竄。

他從來未想過自己會敗在蛾賊手中,也從未想過自己會如此的狼狽。所以他早早的打發徐榮去了京城充作自己與張讓、趙忠的信使。

他的身邊只有牛輔、李傕、郭汜及段煨幾名爲數不多的驍將,衝陣闖營征戰殺伐倒是不在話下,可讓他們出謀劃策、排兵佈陣,又怎及得上徐榮三四分?若是徐榮在此,今日又如何會敗?如何能敗?

董卓心如滴血,那可是他的幷州鐵騎,打上了濃濃的個人印記的鐵之騎兵,原本他還指望憑藉這支隊伍坐穩中郎將之位,力壓皇甫嵩和朱儁二人成就大漢第一名將,再借勢而上指點江山。

可惜,今日一敗,他的騎兵已四分五裂潰不成軍。

他只能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他還在,就還會有其餘的、更多的幷州鐵騎、隴西鐵騎甚至西涼鐵騎,風已不再寒冷,他的心卻再次熱烈。

董卓使勁的抽著胯下的戰馬,前方就是廣平郡曲周縣了,只要跨過眼前這座山,在廣平郡借的一二兵馬,他就還能夠重振旗鼓,捲土重來東山再起!

他已看到了希望,希望就在山的那一邊!

“轟!”

身後山谷中數聲山崩地裂般的巨響,地面一陣劇烈的抖動,胯下戰馬一聲哀鳴,不等董卓調整姿勢,碩大的身軀已如石彈般拋出重重的率在地上。

特麼的,這是老天要亡我嗎!

董卓一聲長嘆急忙爬起來,卻見牛輔、董越及段煨等人已扶劍站立身側臉上露出詫異和振奮的眼色,急忙回頭望去,只見來路上塵霧瀰漫,泥沙俱下。

兩側山腰上喊殺聲陣陣,旌旗隱約其間,由巨石橫木混成的洪流從山腰滾滾而下,樹木攔腰截斷,灌叢爲之齏粉。

勢如萬鈞雷霆聲動九天,力若百年風暴飛沙走石!

潰逃的漢軍來不及躲避便被砸成肉餅,但更多的是洶涌而來的蛾賊追兵,一個個慘叫著在巨石、滾木下東躲西藏左避右閃。

可是,峽谷如彎月,道路似羊腸,既無千軍騰挪閃轉之地,也無萬衆縱橫馳奔之所。轉瞬間,上千人馬便盡沒於滔滔的洪流中。

“嗡!”

一聲牛角長鳴,兩側山腰上驀地冒出數以千計的漢軍將士,旌旗飄飄,鱗甲森寒,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當先兩員大將手按腰刀傲立羣雄。

左軍爲首之人九尺上下,綠色鸚哥袍隨風而動,一把青龍大刀矗立身側,形似偃月,鋒刃盡露,日頭下點點寒光;右路領頭大漢八尺有餘,黑色長披風因勢飛揚,一桿丈八蛇矛橫執胸前,狀若毒蛇,寒光乍現,人羣中縷縷銀輝。

見蛾賊氣勢漸殆軍心震盪,那二人齊齊吶喊一聲,駿馬飛馳直撲山下,麾下將士堵在谷口,與蛾賊激戰在一起。

那二人勇猛異常,端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出手處刀刀見血矛矛奪命,不消片刻時間,便有十數名蛾賊將領被劈於馬下,上萬蛾賊前鋒營竟逼得進退失據。

“此二人武藝用兵俱是卓越不凡,你等可知此乃何人?”

董卓抖了抖身上的灰塵,詫異的回顧左右將校,見牛輔等人默不作聲,心裡暗哼一聲正待發飆。

又見山腳下再度閃出一彪人馬,爲首那人胯下一匹棗紅馬,手持一對雙股劍,疾呼道:“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二弟,三弟,速奪旗殺將,備來也!”

三隊人馬似鐵流般殺入黃巾陣中左突右奔,只見旌旗飄飄塵煙滾滾,千百男兒已堪堪抵住黃巾大軍。

趁他病,要他命!

董卓畢竟乃用兵行家,當年征伐西羌專鎮隴西幷州,又豈是善與之輩!見蛾賊來勢已盡,當下大喝一聲:“西羌男兒,北校兒郎,汝等胯下之物可還在乎?且隨我殺回去,以正我大漢男兒之名!”

數千鐵騎與萬餘北軍皆是軍中好男兒,哪裡忍得戰陣落敗亡命四方,聞聲激盪手中金戈利刃一翻旋風般隨董卓掩殺回去。

這一場激戰從午時殺到酉時,只殺得張角大敗虧輸,連連敗退,直退五十餘里,一直退到廣宗城下方纔作罷,十萬黃巾十停中已去三四停。

聽著帳中嘈嘈切切的唉聲嘆氣,看著天上孤零零的明月,張角亦覺得心中一樣的淒冷孤寂。

那些曾一起指點江山、四方傳道的老兄弟馬元義、波纔等或車裂於市或戰死疆場,自己身邊再無一人能與自己促膝談心、暢談天下,走進自己的內心。

波才敗亡東路黃巾覆滅,潁川的力量已鞭長莫及,自己只好動用朝中內線以左豐驅走盧植,只要再拿下董卓,冀州將再無制衡自己的力量。

到時候重拾鉅鹿,穩定民心和軍心,然後尋機南下廣平、魏郡,西進常山、趙國,坐守冀州放眼並兗豫,大事依舊可成。

遺憾的是,眼看董卓覆滅在即,卻不知又從哪裡冒出的幾個野漢子,幾刀打斷了本將的部署,掐滅了本將的野望!坐擁十萬精兵卻困守孤城,這黃巾的道路又在何方?

明月不解其中意,明月何曾照故人。張角望著孤月悠然長嘆,一口鮮血噴在帳外,此非戰之罪,實乃天欲亡我也!

……

張角賞月賞的吐血,劉備卻趁著明月麾軍疾行。

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344章 棄城第469章鏡圓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345章 楚歌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23章拽隊成羣恁麼來,放火殺人相合聚第402章兩封雞毛信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329章 毒士賈詡第299章 老友記第270章 閻象的心思第469章鏡圓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5章 秘密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371章破鏡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547章借屍還魂第207章 獵長安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0章 再探封府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469章鏡圓第61章 奇襲第226章 賭局第374章再敗於禁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69章鏡圓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549章劍神一笑第403章死志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章 驚雷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523章毒夫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219章 反間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509章千鈞一髮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248章 無間道第64章 陽翟(一)第379章誘敵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344章 棄城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471章苦菊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523章毒夫第262章 曹操立岸賦詩,呂布半渡殺敵第321章 激變第282章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8章 李代桃僵第15章 師門秘辛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375章宿命第384四章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5章 “綁架”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
第324章 再見白馬將軍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392章鉅鹿決戰(六)第82章 王黎初用計第317章 局中局(四)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90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朝中人第110章 雒陽風雲(二)第344章 棄城第469章鏡圓第109章 雒陽風雲(一)第508章挑燈夜戰第189章 暴風雨的夜第191章 十面埋伏(一)第345章 楚歌第111章 雒陽風雲(三)第517章奔跑吧,皇叔第305章 放出城中老鼠,咬殺村裡大蟲第250章 龐統的第二把火第423章拽隊成羣恁麼來,放火殺人相合聚第402章兩封雞毛信第514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76章 潁川歸王第376章慎勿說道人已去,歸時禪院近黎明第329章 毒士賈詡第299章 老友記第270章 閻象的心思第469章鏡圓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5章 秘密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22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43章中心開花及魚目混珠第352章 戲耍李文優第371章破鏡第389章鉅鹿決戰(三)第547章借屍還魂第207章 獵長安第41章 甲子三月聚京師第40章 再探封府第277章 至兒行蹤第469章鏡圓第61章 奇襲第226章 賭局第374章再敗於禁第99章 夜會田豐第469章鏡圓第445章中原角聲哀,烽火照高臺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245章 高人?高人!第549章劍神一笑第403章死志第174章峰如聚濤如怒,山河潼關路(二)第220章 匹馬過重圍,怒箭吼西風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9章 驚雷第186章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第286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第528章我身騎白馬,走三關(三)第523章毒夫第287章 老虎發威第115章 江湖夜雨十年燈第219章 反間第33章 阿翁其何人第431章國讎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第419章曹操的憤怒第364章 同歸於盡第509章千鈞一髮第369章徐庶的大禮第123章 暗度陳倉第360章 決戰前夕第248章 無間道第64章 陽翟(一)第379章誘敵第25章 滅門之恨意難平第461章兄弟鬩於牆(六)第202章 皇甫持節第344章 棄城第149章 殺聲連角起第471章苦菊第365章 英雄末路第37章 紅楓初夜識泥鴻,一宿姻緣逆旅中第523章毒夫第262章 曹操立岸賦詩,呂布半渡殺敵第321章 激變第282章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第478章和親先是詐,款塞果爲讎第401章荀彧論戰第460章兄弟鬩於牆(五)第8章 李代桃僵第15章 師門秘辛第206章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第375章宿命第384四章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第541章登臨壯士興懷,忠義孤臣許國第235章 “綁架”第258章 星耀文亭山第50章 當以吾血薦軒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上高县| 洱源县| 会宁县| 宣恩县| 赤峰市| 大庆市| 灯塔市| 晋中市| 巴塘县| 平顺县| 青川县| 玉屏| 简阳市| 将乐县| 巴彦淖尔市| 金塔县| 团风县| 滦平县| 曲周县| 石狮市| 抚顺市| 曲靖市| 崇义县| 长子县| 延安市| 外汇| 蒙城县| 饶平县| 湟中县| 巴林右旗| 武城县| 新昌县| 凌源市| 应用必备| 商南县| 连山| 共和县| 兴隆县|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