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第一次反圍剿(三)

“師座,敵人火力很猛啊!”離著陣地幾公里遠的地方,一個臨時搭建的帳篷邊,一個衣著軍官服的男子對著旁邊一箇中年男子說道。

“是挺猛的,把二團壓得都沒法進攻了,你看特別是那重機槍的數量還有其的位置佈置,看樣子我們小瞧了這支共匪武裝。”第十八軍一師師長林逸聖,放下手中的望遠鏡,不禁感嘆道。剛纔從望遠鏡裡看到,對方的火力配置十分得當,而是數量不少,把自己的士兵壓得擡不起頭來,幾次進攻受阻。

“師座,或許這是敵人爲了阻擋我們所以才加派了這麼多自動武器,等後面的大部隊一到,這點部隊是阻擋不了我們的。”旁邊的副官辯解道,在他看來敵人都是一羣窮光蛋哪來的那麼好的武器。

“言之差異,李衛國這支共-匪,可是搬空了漢陽兵工廠和整個武漢的軍械庫,重武器估計不少。命令後面的幾個團快點!”現在只有一個團的林逸聖,拿下一營的陣地看樣子是不行了,便催促著還在後面的幾支隊伍。

“好的師座。”那個副官便吩咐了下面的傳令兵去催促。

。。。。。

在他們談話的這個時間段裡,前線是殺聲震天,桂軍這個二團投入了兩個營的兵力冒著彈雨發起了衝鋒,慘叫和子彈的嗤嗤聲匯成了真實的戰爭場面,而桂軍這邊不少士兵在衝鋒的時候被一營的機槍打死。

桂軍雖然久經沙場,但畢竟想要用兩個營就想拿下裝備精良的紅軍一營的陣地,還是力有不逮,面對密密麻麻的彈雨,桂軍傷亡不小,而作爲師長的林逸聖並不是特別關心。

就在林逸聖等來了另外幾個團,準備強行拿下紅軍陣地的時候,發現紅軍已經撤退了,這讓他用滿了力氣使在棉花上一樣,只能命令士兵加緊追。

。。。。。

那紅軍陳博均的一營去哪了呢?原來李衛國這次的戰略就是,節節阻擊,在試探桂軍戰鬥力的時候,順便消耗一下敵人的實力。於是陳博均就帶著自己的一營開始後撤,與下一批阻擊敵人的友軍匯合,牽制敵人的進軍速度,讓襄陽順利撤走以及後方做好充分的準備。

由於襄陽被漢江分爲兩個城池,分別是漢江以南的襄陽和漢江以北的樊城(新中國有段時間叫襄樊也是這麼來的),並不適合防守,所以在阻擊了幾次敵人的進攻後,李衛國便命令三師的部隊全部撤出襄陽。

對於接下來的戰鬥,李衛國和一衆領導人商量了許久,襄陽可以放棄,但是谷城和老河口堅決不能放棄,否則十堰不保。所以在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就得趁敵軍被騷擾部隊牽制了,加緊部署漢江的谷城至老河口的防線,李衛國打算把這裡變成一個堅固的堡壘,打一場防守戰。

襄陽城外,隨著最後一支紅軍撤走之後,這座城池就變成了一座無人防守的城市。這之前,紅軍抄了不少有二心鄉紳的家,把他們錢財全部轉移走了,襄陽的黨員以及各種活動也都轉到了地下,這是之前就計劃好的。

“參謀長,我們真的要放棄襄陽城?”看著已經在視線裡逐漸變小的襄陽城,十五團團長蕭可不捨的問道。

“蕭團長,打仗不要計較一城的得失,現在的撤離是爲了將來徹底的擁有它。”李澤輝開導著旁邊這個主力團長。

“參謀長,是我小心眼了!”聽了參謀長的話後,蕭可也就沒有那麼留戀身後的城池了,便策馬朝著谷城方向撤退了。

。。。。。

隨著紅軍撤出了襄陽之後,敵人南北兩路大軍的先鋒部隊,很快就在襄陽會師了,看見紅軍不戰而退之後,很多人心裡便開始自大起來了,認爲是紅軍怕了他們的大軍。

在桂軍到了襄陽之後,很多之前被紅軍給抄過家或者沒收了土地的並且現在還想找紅軍報仇的鄉紳,便來到桂軍的臨時指揮部控訴紅軍的‘暴行’。在得到所謂的‘良民’狀告之後,加上桂軍本省就仇視gcd,所以便又開始了大清洗,不過襄陽城的黨員基本都撤走了,沒撤走的都是之前沒有暴露身份的,也轉入了地下活動,在實在抓不到gcd人員的桂軍便抓了一些平民發泄,這也讓襄陽的百姓特別反感桂軍的做法,也就發現紅軍的好了。

桂軍的前鋒部隊在襄陽修整了幾天後,後面的大軍差不多也趕上來了,頓時在襄陽,桂軍集中了六萬多大軍(剩下的則是分散在附近的城鎮)。隨著大軍的集結完畢,作爲這次圍剿的總指揮陶鈞,便命令第十八軍的一師、二師、第七軍的三師,第十九軍的一師,以及一個湖北暫編一師,五個師約四萬七千餘人,在陶鈞的率領下開始沿著漢江南北兩岸朝著漢江上游的紅軍控制的縣城前進。

襄陽方面則留下第七軍軍長夏威,帶著自己下面的一師、二師留守,湖北暫編二師則留在宜城,圍剿南漳紅軍。

。。。。

湖北南漳縣城,第二師師長黃公略和參謀長賈恩溢率領著八團以及九團的一個營以及師部直轄的部隊在這裡防守,迎接敵人暫編第一師的進攻。由於早知道敵人不會把眼皮底下的南漳縣城繼續讓他們紅軍給佔領,所以在下達作戰任務之後,黃公略就吩咐駐紮在南漳的第八團修建防禦工事。

由於南漳不是主戰場,所以二師的炮營、十團、十一團就讓副師長林標帶著前往主戰場襄陽附近去了。所以黃公略手上只有八團和九團兩個團,以及一些師直屬部隊一共7000餘人,除了九團的一營駐守保康縣城,二營駐紮在保康與南漳之間的重要隘口的長坪鎮,在南漳的部隊則是八團全團,九團的三營,以及師部的部隊約有5000多人。

此時正在奔往南漳的湖北暫編一師卻不知道南漳的紅軍跟自己的部隊差不了多少。這個暫編師人不多,只有七千餘人,下轄三個團,是之前唐桂之戰結束後,李宗仁把湖北原依附唐生智下面的一些部隊重新編制了一下,沒有給正式的番號,就叫做暫編師,而這個一師就是其中的一個。

由於是暫編師,武器配備趕不上桂軍的主力部隊,士兵的武器大多是漢陽造,也有著其他雜牌武器,全師輕重機槍還不到20挺,火炮只有區區的5門滬造75mm山炮,可謂少得可憐。陶鈞的打算是什麼呢?在他看來紅匪主要把軍隊留在襄陽以及谷城之類的地方阻擋他們的進攻,在南漳這個小縣城肯定不會留太多的軍隊,再加上暫編師的武器不行、戰鬥力差,乾脆就留在宜城看守後方運輸線並剿滅附近的匪軍。

而這個暫編師的師長對於鄂西北的紅軍瞭解的也不多,再加上他認爲南漳沒有多少敵軍,所以便大搖大擺的帶著兩個多團約5000來人,來圍剿南漳的紅軍,還充滿著無比的自信。

此時的已經是寒冬,湖北的溫度也只有幾度而已,這麼冷的天說實話人們都不想出來,特別是暫編師的士兵。大冷的天在宜城烤火多好,現在非得被自己師長拉出來去打仗,加上本來就是暫編師,不是正規軍,士兵也不是真心想爲桂軍賣命,所以在前往南漳的路上,暫編師的士氣就不是很好。若不是有著督戰隊在一邊看著,很多士兵都想溜走。

。。。。。

就當宜城這邊的暫編師出動的時候,遠在南漳的黃公略便得知了這個消息.

“敵軍大約兩個團5000人正在朝著我方而來?”黃公略拿著這一份電報,問著電報員。

“是的,師長同志!”電報員認真地回答道,並行了一個軍禮。

“行,你下去吧!老賈,你看看這電報。”電報員只是負責接發電報,其他的他們也不懂,再確認電報的真實性後,黃公略便讓其下去了,再把電報給了自己的參謀長賈恩溢。

“這個暫編師膽子倒是挺大,就憑這5000人還想吃掉人數相同的我們?”看著電報內容,賈恩溢也覺得好笑,這個暫編師師長是不是壓根就沒打聽過駐紮在南漳紅軍的具體情況啊。雖然二師編制不是按預定的實行,但也趕得上國-民黨正規軍的了,這個暫編師說不好聽點就是雜牌軍,武器人員都很差勁,居然膽子這麼大。

“我看這個敵軍師長估計都沒了解過我們在南漳的實力,我之前還在想怎麼拿下宜城呢,要是敵人一直防守宜城,我還真沒轍,但現在敵人的主力居然都出來了,這可是老天爺都幫我們啊!”黃公略來到桌子旁笑著說道,可以看出他很高興。

“的確,宜城是敵人後勤補給的重要節點,依靠漢江敵人可以運送大量的補給到襄陽,拿下宜城我們就可以截斷敵人在漢江的這條運輸線,到時候他們要麼換路、要麼派兵奪回宜城,這對我們都有好處。”賈恩溢也鬆了一口氣了,彷彿宜城被他們攻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接下的時間,南漳的紅二師師部正在商量如何吃掉敵人,並拿下宜城。

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65章 大撤退(五)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58章 西征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49章 平叛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11章 夜襲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72章 崛起(三)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31章 天津(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59章 西征(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59章 西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
第461章 華北大掃蕩(十)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64章 大撤退(四)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86章 第三大規模掃蕩(二)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65章 大撤退(五)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05章 大同戰役(九)第16章 北伐之戰平江(二)第158章 西征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第45章 五大召開第49章 平叛第429章 皖南事變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473章 珍珠港事件(一)第111章 夜襲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228章 太原!太原!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26章 太原告急(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38章 天津(十三)第340章 編制調整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72章 崛起(三)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231章 天津(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491章 南洋風雲(三)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540章 太原光復(一)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521章 收復外蒙(八)第159章 西征(二)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159章 西征(二)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488章 渡河之戰第127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一)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平遥县| 贡嘎县| 东乡| 石泉县| 灌阳县| 桃园市| 舞阳县| 衡水市| 三亚市| 邢台县| 河南省| 子长县| 万载县| 汾西县| 弥勒县| 三河市| 安义县| 大化| 博爱县| 治多县| 郓城县| 仪陇县| 南投市| 台东市| 靖州| 登封市| 阜阳市| 沈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宁强县| 拜城县| 左贡县| 曲麻莱县| 申扎县| 庆阳市| 远安县| 西平县| 固阳县| 抚宁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