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上萬敵人一夜消失,你們居然不知道!”敵人的指揮部裡,第十七軍軍長正在訓斥著手下的一個師長,旁邊的地上還有一個被摔壞的茶杯,旁邊的第三十六軍軍長也是臉色鐵青,整個指揮的人其他人此時都是安靜不敢不說話。
原來怎麼回事呢。7號天一亮,前線傳來對面陣地的敵人已經撤走了,而且是一個不落,根據從城裡的得到的消息,城裡的部隊在凌晨三點就撤走了,現在都6點了,他們纔得到消息。
這怎麼能不讓第十七軍軍長周斕生氣,打了兩天的仗,付出了上萬的死傷的代價,結果還是讓敵人跑了。所以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便立即把負責前線的師長叫了過來,纔有了現在這指揮部的一個場景。
“命令士兵原地休整,中午午飯之後再次出發。”既然叛軍已經撤走,周斕只能先讓士兵休整一下,打了兩天的仗都已經累的不行了。
“是!”
。。。。。
武漢,唐生智的住宅。
“報告總指揮,前線傳來了電報。”剛起牀正準備吃早餐的唐生智纔剛剛坐到餐桌旁,唐生智的親信就拿著一封電報進來了。
“噢,電報來了,說說前線現在是什麼情況了?”聽到有前線有電報傳來,唐生智便放下了手上的活,問道。
“劉軍長以及周軍長髮來電報,經過兩天的血戰,我部已經佔領了潛江,殲滅上萬叛軍,剩下的敵人已經潰逃。不過自身損失也頗大,現正在潛江修整,還望武漢指示下一步的行動。”副官打開文件夾,慢慢的念道,在念完之後就把電報遞給了唐生智。
“哼,估計是被敵人跑了吧,還殲敵上萬,命令劉興(三十六軍軍長)、周斕(第十七軍軍長),在修整半天之後,立即啓程追擊叛軍,務必殲滅更多的叛軍。”看著電報,唐生智哪能看不出來其中的貓膩,冷哼了一聲,便吩咐道。
“總指揮,我們真的還要繼續追擊叛軍?現在南京政府和武漢政府已經私下在談判了,我們是不是別在叛軍身上耗費太多精力?”作爲跟在唐生智身邊很久的老人,這個副官哪能不爲自己長官著想。
“你說的也對,李衛國這個人我還是有點了解,挺能打仗,麾下部隊戰鬥力挺強,要想徹底消滅他的部隊也不現實。最重要的就是你說的,現在武漢政府跟南京政府勾勾搭搭的,我們的注意力應該放在這上面。
這樣吧,你命令劉軍長和周軍長率軍繼續追擊叛軍李衛國部,現在不要求他們給我消滅多少叛軍,只要做出大兵壓境的樣子就行。還有命令第三十五軍的何健,讓他派出兩個師進入隨州以及孝感。”唐生智思考了一會兒,覺得自己副官說的沒錯,就不快不慢的說道。
“總指揮?難道我們就這麼放過叛軍?”從唐生智的話中聽到了不一樣的意味,副官小心翼翼的說道。
“暫時放過也不是不行,只要對方不威脅我們在兩湖的地位的就行,讓他在鄂西北那邊的山區慢慢折騰吧。”唐生智不在乎的說道,都是抱著死貧道不死道友的想法,包括驅逐逃到湘贛交界的蔣先雲就是這樣。
。。。。。。
7月7號晚上,經過一天的跋涉,王爾琢和李澤輝帶著剩下的部隊趕到了沙洋縣,正在縣城等候的李衛國也迎了出來。
“王旅長,李旅長,你兩辛苦了!”看著幾天不見有點消瘦的二人,李衛國連忙問候道。
“總指揮,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部隊傷亡太大!”說道後面,王爾琢神情也變得低沉起來,麾下的部隊損失了一半,剩下的還都帶著傷,對於他也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犧牲的士兵都是好樣的,你兩帶著隊伍進城吧,我準備好了一切爲你們接風洗塵。”李衛國先是對逝去的士兵表示了尊重,接著就把兩位主力部隊的旅長接進城了。
看到城裡給安排的一切,第三旅、第五旅的士兵都激動得哭了,這幾天他們見慣了腥風血雨。幾分鐘前還在一起殺敵的戰友,一會兒就離開了大家,這讓活下來的士兵不禁感到十分傷心,這會他們在這享受的時候,而那些死去的戰友,現在卻長埋在潛江的土地下面。
大部隊在沙洋修整了一晚,第二天就繼續開拔了,朝著襄陽趕去。而他們後面,在得到前面的叛軍增援到了,再加上接到了唐生智的電報後,兩個軍的追兵也就沒有那麼拼命地追擊了。可以保持著距離,但又給叛軍保持著一定的壓力,這讓前面的李衛國也看出了一些名堂。
七月十號,經過數天的長途跋涉,李衛國率領著自己的部隊終於回到了襄陽。而此時在襄陽周圍卻駐紮著武漢政府軍約有6萬餘人,分別在隨州、荊門等地,呈大軍壓境之勢。
就在下面的李衛國下面的將領準備作戰時,敵人卻沒有了下一步的動靜,這讓在襄陽的幾個旅長都感到很納悶。
不過李衛國倒是猜出來一些原因,首先是他的部隊現在還剩下好幾萬人,敵人若是想吃下他的隊伍,估計得大出血,就憑附近的六萬軍隊還差點事;還有就是現在局勢變化的很快,首先武昌爆發了gcd人起義,讓之前聲望頗高的武漢政府顏面大失,現在汪精衛開始和南京政府勾勾搭搭了;還有就是南方各地的軍隊也不穩,特別是軍隊裡有著gcd人的部隊,都開始或多或少的防範起來。
所以現在的局勢十分不明朗,唐生智也不想妄動。他不想妄動,可是有人逼他動,之前大失顏面的汪精衛在唐生智到達武漢後,每天都在催著他快速剿滅叛軍;除此之外,作爲南京政府的老蔣,以及下面的李宗仁、何應欽等都在催促他儘快平息叛亂。可是並不想因爲平叛而損兵折將的唐生智派出了和談使者,來到了襄陽。
“李學長,好久不見啊!”作爲此次代表唐生智部來襄陽秘密與李衛國接觸的代表,唐生明(唐生智的胞弟,黃埔四期畢業,現在是唐生智身邊的警衛團團長)笑著對來迎接自己的李衛國說道。
唐生明此時還真不好稱呼李衛國,現在李衛國在武漢政府眼裡是叛軍,一切的職務也就沒了,也就還有一個學長的身份在那,這樣叫也能拉攏兩人的關係。
“季澧學弟,這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現在我們可是處於敵對陣營,你不怕我把你扣在這?”對於眼前的唐生明,李衛國之前見過幾次,談不上多熟。對於這位印象最深的還是前世的他,在抗戰後長期臥底於汪精衛的南京僞政府,有些書還稱他是抗戰時期的最大間諜。不過現在的他,還只是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
“李學長開玩笑了,雖然現在我們處於敵對陣營,不過對於學長的人品還是挺相信的。我這次來是代表家兄來跟學長商量一下目前的戰事。”說道最後,唐生明低聲說道。
“既然季澧學弟有任務,請,我們去裡面詳聊!”這次唐生明的前來,是瞞著武漢政府的,所以此次行動不宜太過招搖。
知道對面的有些話不方面在這麼多人面前說,李衛國就把唐生明帶進了會議室,惲代英、聶榮臻、徐向前、陳賡都跟了進去。
“現在就我們幾個人了,季澧學弟有什麼話就直說吧!”來到會議室裡,李衛國就開門見山道。
“李學長,那我就直說了,這次來的目的是想讓貴部退出襄陽!”唐生明直接說明了來意。
“季澧學弟說笑了,現在我的部隊在襄陽待得好好地,爲什麼要退出襄陽,貌似貴部也不一定能在我的手上拿下襄陽吧!”李衛國聽到對方的來意之後,也沒立即反駁,知道其還有話說,便一臉深意的看著對方。
“學長,說句實話,若是真的到那一步,對我們雙方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吧。學弟的意思是貴部只需要交出襄陽以及附近的棗陽、宜城就行,襄陽城以西的城市還是歸你們,而且我們不會對貴部發起進攻,也不會封鎖你們對外界的往來,漢江照常對你們暢通。
而我們這邊得到就是一個名義上的好處,收復了失地,上面就不會要求家兄進攻貴部,這樣其實是互惠互利,你們覺得呢?”在李衛國等人的疑惑中,唐生明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這讓在座的幾位也感到詫異。
“季澧學弟,你這想法可是把學長嚇著了,不過事情重大我這邊也不能自作主張。”在得知唐生明的具體來意之後,雙方就先離開了會議室,李衛國把唐生明送到了接待處,就回來找來聶榮臻幾人聊聊這事。
把幾人聚在一起之後,衆人表情也是各不一樣,不過臉上的驚訝還是很明顯的。
“這事你們怎麼看?”李衛國坐下之後就來了這麼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