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

銅礦的發現讓李衛國乃至整個中央高層都很高興,因爲他們知道在這個時候意味著什麼。

只要熟知槍支的人都知道,槍支所用的子彈彈殼都是用銅製造的,所以這個規模不小的銅礦被發現也就意味著中共的兵工廠就可以生產出更多的子彈。在這之前中共的生產的子彈銅來源基本就是從蘇聯進口的,再加上本地的一些小銅礦,對於擁有數十萬軍隊的中共來說,銅礦依舊很缺乏。

爲了節省資源,根據地之前還打算利用用完的子彈殼進行復裝,但想到復裝子彈的缺點,李衛國就沒有采納,最多可以把子彈回收,重新冶煉,然後再生產出新的子彈殼。

並不是所有的子彈都是用銅的,後世的共和國以及俄羅斯則是採用了鋼殼子彈,美國等西方國家則是採用的黃銅製造的子彈,那是讓中國軍迷羨慕嫉妒恨的節奏。

用銅做子彈的原因就是因爲銅加工容易,氣密性好,而且軟,撞擊後變形,對人體的傷害也特別大。

美國人用銅,而且還是黃銅做子彈的原因,主要是美國自己本來就是產銅大國,旁邊的加拿大也是一樣,而且美國的後花園,南美洲更是擁有全球最大的銅礦,所以美國軍隊可以非常奢侈的用黃銅製造的子彈。

美國是產銅大國,中國同樣也是,不過中國用銅的地方太多了,哪都需要銅,若是軍隊採用銅製子彈,戰爭時期就會受制於人。加上中國不缺鋼,鋼的成本又低,所以中國建國後就開始研製鋼製子彈,這也就是爲什麼後世我們軍隊裡面的子彈基本都是鋼製的。

當然李衛國不是沒有想過像後世共和國採用鋼殼子彈,但是鋼殼子彈那是那麼容易生產出來的,而且前期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太多了。現在李衛國也只是讓兵工廠的人,沒事去嘗試研製一下鋼殼子彈,做做技術積累,畢竟研究型人才還是不足,想到段時間研發出來還真有點困難。

鋼製子彈造不出來,李衛國只能尋求繼續造銅製子彈了。中國的銅礦大多分佈在江西、雲南、湖北、安徽等地,而在目前中共所控制的區域內只有甘肅白銀這個地方有。

其他近點的也有不少,新疆有一個,可惜不是自己的地盤;西康省的昌都(現在屬西藏)也有銅礦,除了不是自己地盤,在那開採個銅礦也太難了;河套平原也有銅礦,可是儲量不大。倒是山西的中條山也有銅礦分佈,可是也不算自己的地盤。

對於甘肅白銀有銅礦,李衛國早就知道,所以在佔領西北後,就想方設法去找銅礦,但是找了這麼久也就現在才找到。

即便是寒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李衛國也坐著汽車,趕到了白銀火焰山地區,因爲銅礦就是在這裡發現的。在發現有銅礦後,白銀的駐軍就派出了一個營的騎兵開始在周圍巡邏,在看到有車隊來了之後,都紛紛敬禮。

此時在火焰山地區的一個平地,一個臨時的營地裡有著十來頂帳篷在那裡豎立著,帳篷上還有著不少的雪,不過這會兒有人正在清理。他們看到有著數輛汽車來到營地面前,也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出來迎接。

在李衛國下車後,只見他快速的來到迎接的隊伍面前,握著爲首的一個接近五十歲、頭髮已經泛白的老頭,激動地說道。

“李院長,太感謝你了!這次你的團隊勘探出來的結果,給特區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李副主席,你這嚴重了,我李四光作爲地質方面的研究者,爲祖國勘探礦產是理所當然的!”

沒人這個老頭,就是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他是被李衛國、周恩萊等不少中共黨員,廢了很大的功夫從國民黨手中給搶過來的,爲了他中共派去的說客都好幾波,在抗戰爆發後,他才答應中共的要求前來西北考察、並勘探礦產。

不過在西北待了一段時間後,李四光就喜歡上了這裡,並答應了李衛國的邀請出任蘭州大學地質系的教授,以及中共西北政府地質研究所的所長。

現在李四光進行勘探的團隊就是他之前的學生再加上蘭州大學地質系的學生,而且爲了方便李四光等人進行地質勘探工作,李衛國特批給配了數輛汽車,以及一些士兵、還有醫生保護,畢竟勘探是一件挺危險的事。

可見李衛國對李四光等人的重視,這也是爲什麼李四光肯留在西北,並把自己家人還有學生都叫過來的原因。因爲西北對他這種人才非常的重視,俗話說士爲知己者死,李四光留下這也是一個原因。

“李院長能否介紹一下你們的勘探情況,照理說像這麼大的礦產應該還有不少伴生礦吧?”李衛國知道這裡有銅礦,具體的儲量他也不記得,還有什麼伴生礦產他更不知道了。

“看樣子副主席對礦產還是有點了解。

副主席您說的沒錯,這次在白銀髮現的銅礦的確含有大量的伴生礦。這裡的銅礦儲量初步探明應該有100萬噸以上,在我國算是一個非常大的銅礦了。

除此之外其他的伴生礦有金、銀、黃鐵礦、硫、鉛、鋅等伴生礦的存在。其中具有價值的就是金銀的伴生礦了,不過金的伴生礦不多,銀的伴生礦倒是不少,估計得有上千噸,具體的儲量還得經過更仔細的探查。”

像李四光這種技術型人才,最忌諱的就是誇大其詞,所以他說的數據都是比較保守的,因爲有些他沒有確定的東西,他也不會亂說。

聽見有上千噸銀的存在,李衛國心裡那叫開心啊,這可是能給中共帶來很多的財富,這個金屬礦的發現也就能讓中共的財政變的更富裕了。

“看來甘肅也不是所謂的礦產貧瘠之地,我相信甘肅、陝西等地還會有更多的礦產的,這都得麻煩李院長和你的團隊去勘探。

而且院長你的年齡也不小了,可以的話以後這種勘探的工作都讓下面的學生去完成,你就在一旁指導就行。你可是我們當好不容易請過來的地質專家,你的身體不容馬虎!”

今年的李四光已經49歲了,頭髮都已經泛白,想必也是用腦太多,勞累而至。加上西北地區比較冷,這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經常在這種地方到處奔波還是有點不合適的,對身體傷害比較大。

“副主席的想法我明白,不過貴黨這麼重視我,我也不能什麼事也不幹。我這身體就是天生註定了到處奔波的命,再說副主席您不是派了這麼多醫生隨行,所以我的身體就不擔心了!

而且我也會量力而行,我還想趁著有生之年,多爲咱們國家發現一些礦藏,以此來幫助軍隊消滅小鬼子的軍隊。”

這個年代的這些科學家,其實很多都挺愛國的,別看現在還有很多也都在科學界小有名氣的人在國民黨政府工作。那是因爲現在的國民黨政府畢竟是中央政府,他們的才能在那裡才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在歷史上解放後,這些科學家大多都沒有尋著去海峽對岸,而是留在了新中國,貢獻自己的畢生所學,幫助祖國強大。這也算是這個年代可愛的人之一,因爲他們值得尊敬。

“那就有勞李院長了,不過我希望你能在地質報告上把白銀髮現的這些礦產的儲量給抹掉一個零。現在我國本來就比較羸弱,若是突然出現大型礦產,肯定會引起日本人的注意。

特別是銅礦,爲什麼我會這麼著急需要在根據地找到銅礦,因爲它是生產子彈這些戰爭必備的東西。日軍知道了肯定會派飛機過來轟炸,所以把儲量縮小到十分之一,也能騙過日本人的間諜。”

李衛國認真地說道,正是他也得跟這位地質學專家商量,畢竟數字作假也會影響他們這些專家的聲譽。

聽李衛國這麼語重心長的說道,李四光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好的,這也是形勢所逼,我會在我的學術報告中把儲量去掉一個零!”

“我知道這種事對於李院長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但是你放心,等我們力量強大以後,我們就不用在隱瞞了!我們黨也會出面給你澄清的,這我可以保證!”

李衛國知道這件事對李四光來說,下決心後會失去什麼,所以他採用自己的人格擔保。若是他這位boss所說的話,都不能相信,那就沒法了。

“我相信您!這裡我們就交給你們了,我就是負責勘探,剩下開採的事情就是你們的事了!”

。。。。。。

白銀的銅礦還有大量伴隨銀礦的發現,引起了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即便是冬天,特區政府的工業部門沒幾天就安排人過來修築廠房,準備開採這裡的資源。而且爲了保護這裡,政府直接派了一個騎兵營過來駐紮,可見之重視。

這個時候整個民國的銅礦年產量也不過700噸,日本的年產量也不到10萬噸。

而白銀的銅礦儲量至少是上百萬噸,加上中共這邊也有現代化的開採冶煉設備,年產萬噸的銅是沒什麼問題的。而對於此時的中共軍隊來說,年產一萬噸的銅,暫時是夠用的,而且隨著產量的提高,中共的軍隊實力也會逐漸增強,因爲有足夠的子彈了。

除此之外,甘肅、陝西、川東等地的煤、鐵、石油資源也有不少,雖然儲量在後世看來不大(川東的天然氣不算,那可是第二大氣都),但對於現在的西北政府來說,肯定夠用。特別是甘肅西部和陝西延長的石油,前者倒是適合小規模開採,不過也得靠李四光等人去勘探出具體位置;後者則是離著前線太近了。

延長油田可是有著十億噸以上的石油儲量,這個時候也在進行小規模的開採,日產量也就幾噸的樣子。若是中共在這裡突然大規模的開採石油,只有兩個下場。

一是日本人會發了瘋的派軍隊過來侵佔,誰叫鬼子缺石油,東北那麼多石油他也沒挖出來;第二個下場就是,日本人沒打過來,直接派飛機給你炸了。

兩個結果對中共都沒什麼好處,所以李衛國也就沒有提出在那裡大規模的勘探石油,實在不劃算。

。。。。。。

山西右玉縣,賀隆的120師師部駐紮在這裡。作爲第一批入晉作戰的120師,雖然沒有特別顯赫的戰績,但是120師的發展卻是非常快的。

短短幾個月時間,120師就開闢了晉綏根據地,下轄左雲、右玉、平魯、保德、河曲、偏關、清水河、岢嵐八座縣城,還在大同、懷仁、應縣、神池縣發展了游擊隊。兵力也由出發前的2萬3千餘人,發展到現在的正規軍35000人,游擊隊4000人,在與日寇的血戰中,不僅兵力沒有減少,反而還壯大了自己。

由於右玉縣城已經屬於長城以北了,北面雖有陰山、大青山等山脈阻擋,但冷空氣還是能南下,所以此時的右玉縣城也在飄著雪,地上也已經鋪滿了一層厚厚的雪。右玉縣本就不大,還是處於山區,所以此時的街道上除了偶爾可見八路軍巡邏士兵,其他的行人非常的少。

此時,120師師部,賀隆正坐在炕上取暖,並喝著熱酒,與他一起的有120師副師長王震,政委周逸羣。賀隆和王震喝酒很正常,但是作爲政委的周逸羣以前可是很少喝酒的,現在也因爲這個天氣也開始喝著酒。

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33章 天津(八)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4章 歸程第14章 升職第98章 入川(四)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87章 陝北第255章 相聚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14章 升職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4章 升職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98章 入川(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
第490章 南洋風雲(二)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613章 興安嶺雄風(十三)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319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三)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560章 日軍的反擊(十一)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151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三)第396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二)第208章 諜影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233章 天津(八)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496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三)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534章 觀察團事件(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556章 日軍的反擊(七)第566章 戰平漢線(二)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第352章 綏寧會戰(十二)第114章 歸程第14章 升職第98章 入川(四)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35章 奇襲太原(四)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598章 津浦線風雲(十四)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591章 津浦線作戰(七)第349章 綏寧會戰(九)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139章 谷城起義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第283章 晉東南之戰(七)第497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四)第398章 大同戰役(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87章 陝北第255章 相聚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125章 第二次反圍剿(九)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606章 興安嶺雄風(六)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96章 東征(六)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14章 升職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26章 第二次反圍剿(十)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401章 大同戰役(五)第474章 珍珠港事件(二)第14章 升職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1章 起義前夕(二)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98章 入川(四)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广南县| 勃利县| 宣化县| 建湖县| 岳池县| 酒泉市| 双城市| 天等县| 饶平县| 石河子市| 花垣县| 吉隆县| 甘泉县| 长岭县| 福清市| 吴川市| 娱乐| 万全县| 三江| 灵武市| 仁寿县| 威海市| 武平县| 五台县| 木里| 十堰市| 衡山县| 浙江省| 微博| 万安县| 凌海市| 临颍县| 彰武县| 大英县| 承德市| 叙永县| 土默特左旗| 石柱| 泉州市|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