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八路軍收復了太原?到底怎麼回事?”
李衛國發的明碼通電猶如一個巨雷在安靜的夜空中響起,一時間傳遍了大江南北,此時中國境內的各方勢力都知道了有支軍隊,在日本人手中搶回了一座大城,還在全面抗戰以來消滅了一萬多日軍精銳部隊,這可是一個大新聞。
現在中國戰場上正在進行著兩個大的會戰,一個是淞滬會戰,一個是太原會戰,而且兩個會戰都已經接近尾聲,也都算是中國軍隊的慘敗。
特別是淞滬會戰,到目前爲止,日軍才傷亡5萬餘人(歷史上宣佈四萬,但是由於主角的這邊的不斷勝仗的刺激,讓日軍多損失了一些。),真正戰死的士兵估計也就兩三萬或者再多點。而山西的戰況不同,日軍光在八戰區部隊的手上就死了一萬多人,加上在國民黨軍隊手上死的,這個數字就更多了。
所以因爲這些原因,所以國內很多勢力都把主力或多或少轉移了一部分在山西。
至於南京政府,不,應該算武漢政府了,這會上海就要陷落了,南京政府早就搬到武漢去了。武漢政府這邊,老蔣雖然有點不喜李衛國發這個明碼通電,但他作爲名義上的最高統帥,這點氣度還是有的。
於是一篇經過添加的文章,在第二天就出現在各大報紙上,說什麼蔣委員長領導有方,還說衛立煌消滅了至少5萬日軍之類的。反正武漢政府就是不能讓中共把他的風頭搶了,所以就誇大點宣傳,先把目光轉移到自己這邊再說。
“司令,我們現在怎麼辦?”此時的平遙,十四集團軍指揮部裡,一衆中央軍軍長,看到八路軍收復太原的消息,都五味陳雜,各種心情都有。由於不知道接下來的戰鬥怎麼打,所以他們只能把問題拋給作爲十四集團軍司令官衛立煌。
“難道這就是八路軍的兩路支援?一路航空部隊,一路直接掏了日軍的後方。亦或是八路軍早就想這麼幹了,剛好我的部隊需要支援,他就順手幫了個忙?”衛立煌此時正在思考之前八路軍所說的兩路援軍問題,根本沒有聽到這些屬下的詢問。
“司令?司令?”看見衛立煌在那發呆,旁邊的李默庵連忙叫了兩聲。
“額,你們在說什麼?”衛立煌這纔回過神來,看著都望著自己的諸位軍長,衛立煌連忙問道。
“各位軍長,想知道我們接下來的戰鬥怎麼打,是繼續打日本人,還是撤退?而且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晉綏軍王靖國部已經撤退了!”
“打,必須打!就算我們不主動進攻,也不能讓阪遠會師攻打太原。既然八路軍都敢跟日本人硬幹,我們中央軍可不能弱了氣勢!”衛立煌斬釘截鐵的說道,態度十分的堅決。
“司令,現在我們各個部隊都損失比較大,而且武器彈藥也有點緊缺,接著打,恐怕我們會撐不住!”
“現在這種情況我們難道撤?阪遠這個人不是善茬,若是我們露出撤退的跡象,他就直接壓上來,到時候我軍的陣型就會亂,那結果你們應該能預料到吧!”
從剛纔的話,衛立煌已經聽出,這些軍長都有了避戰的想法。之前由於是阪遠緊追還好說,現在八路軍幫他們牽制住了大量日軍,他們的心思就開始活絡了。對於這種情況,衛立煌知道若是出現必須立即扼殺,不然整個軍隊的士氣就會下降,後面的仗就沒法打了。
聽到衛立煌的話,這些軍長相互看了看,他們都是知兵之人,對方所擔心的,他們也清楚。所以聽這麼一說,他們也在猶豫。
“可是司令,若是不趁著現在撤,我們以後想撤就難了。別看八路軍能拿下太原,但是等日軍回援之後,八路軍也堅持不了多久,等日本人把八路軍收拾了,到時候就剩我們了。”劉茂恩擔憂的說道。
“其實我也覺得我們應該繼續牽制住板垣師團,現在國府在上海戰場已經處於下風,日軍在杭州灣登陸之後,上海已經沒法打了,上海失陷後,首當其衝的就是首都南京。
現在國府正在進行大轉移,非常需要時間,而且日軍在淞滬戰場有著九個師團外加大量的飛機大炮,華北也有著日軍七個師團。若是任由八路軍失敗,日軍就可能直接沿著京浦線南下,到時候南京那邊的日子更不好過。
現在日軍在山西有著第5、20、26(總部在大同,剛剛擴建,主要負責大同以及綏遠的防務)、108、109五個師團大部分兵力在這裡。若是我們能把日軍其他的部隊在吸引過來,那麼就能大大緩解南京那邊的壓力。
這些是我的看法,如何決定就看大家了!”李默庵站起來說出了一通讓大家非常驚訝的話,不過這句話也讓在座的幾位軍長感觸頗多,李默庵的話其實有點變相綁架一樣,逼他們表態。
“好!李軍長說的不錯!對於李軍長的看法,不知道你們怎麼看?都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衛立煌聽了李默庵的話雖然也有點驚訝,不過還是拍手稱快!
“我覺得李軍長說的有道理,反正冬天也快到了,我就不信小鬼子冬天還能跟我們拼,咱們只要堅持到冬天,這場仗就值得打。”
不知道是不是李默庵的話起到了作用,劉茂恩也站起來支持道。
“我決定留下來!”
“我也留下來!”
看著這個情況,剩下的軍長也不好說撤退的事了,反正他們是中央軍,部隊打完了可以補充,反正都這樣了,打得再慘,他們也能接受!
“既然大家不反對,那就各自回去指揮好自己的部隊,一定給我堅持到最後!”
“是!”
這些軍長在這裡說的那是信心滿滿,但實際執行能力到底如何,衛立煌也不清楚。畢竟這個所謂的十四集團軍只有十四軍纔是他的嫡系部隊,其他的幾個軍都是臨時劃撥給他指揮的,背地裡買不買他的賬都還不一定。
雖然中央軍的執行能力不敢保證,但是隻要他們堅持一天,阪遠就不敢撤軍,他們的存在也就能給太原的林標爭取更多的時間。
相對於中央軍的幫忙,晉綏軍一如既往地坑隊友。不過在得知八路軍奪回太原後,閻錫山曾一度想率軍打回去,但是想到那面臨的後果,還是算了。
就算是他重回太原,日軍的瘋狂性報復他都不一定擋得住,而且他回去,太原屬不屬於他還說不準,八路軍會把自己嘴裡的肉拱手相讓嗎?顯然不可能的。
所以閻錫山寧願日本人佔領太原也不想讓八路軍佔領太原,對於中共他的骨子裡都是有著排斥的心理的,要不是迫於形勢他纔不會與其合作。
閻錫山的這個心理,也爲以後國共在山西發生衝突埋下了伏筆。
。。。。。。
對於中國軍隊重新奪回太原,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寺內壽一非常的震驚,在他的命令下,日軍108師團的步兵第25旅團、中國駐屯混成旅團(旅團長山下奉文)、第六重炮旅團、外加4個戰鬥機大隊(共144架戰鬥機)、兩個轟炸機大隊(共48架轟炸機)。一共三萬日軍,外加100多架飛機,浩浩蕩蕩的殺向太原。
再加上日軍104旅團,20師團的高木旅團,以及一些零散的其他部隊,太原面臨的日軍可能超過5萬人。
與此同時,日軍還從山東戰場抽調了一個旅團回來,作爲預備隊。若是山西戰場不順,那麼這個旅團也會隨即投入戰鬥。那樣日軍在整個山西就會投入超過十萬部隊,就看八路軍如何接招了。
。。。。。。
就在各路日軍紛紛殺向太原的時候,獨立四師也迎來了一支援軍,那就是王以哲的67軍。他的67軍剩下的約兩萬人都是東北軍老兵,對於日本人有著無法形容的仇恨,這可是一股挺強的力量。
“王軍長,久仰大名!你的到來,簡直是如虎添翼啊!”林標這人除了會打仗,也會做人,這也是他能在歷史上升的那麼快的原因。
“不敢當!不敢當!比不上林師長一戰下太原,這次估計全山西都知道林師長的威名了!”王以哲客氣的說道。
“別客氣了,都是自己人,接下來我們如何防守太原纔是最重要的!日軍來的人可不少,起碼四萬日軍,不知道王軍長有沒有信心與我在太原跟日軍好好幹一場。”
“日軍再多那有何懼!我67軍上下的2萬東北將士,將與日軍血戰到底。”王以哲非常豪氣的說道。
“不過王軍長放心,副總司令那邊已經派115、119師來支援我們了,現正在路上。而且大同的日軍第26師團,也將會被賀師長的120師以及何軍長的騎兵軍給牽制住,所以我們這一仗還是挺好打的。”
當天王以哲的67軍除了騎兵部隊,其他的都入城了,此時的太原城就有了三萬之衆的中國軍隊,而且在太原以南還有著獨立四師一個半旅的部隊作爲策應,北面還有兩個正在南下的主力師,所以他們這一仗也很好打。
更重要的是,李衛國沒打算在太原死守,當然日軍若真的打不下太原,那就另當別論了。李衛國之所以冒著很大的風險奪回太原,無非就是打打日軍的囂張氣餡,也想趁機在太原多消耗點日軍兵力,順便減輕南方戰事的壓力。
雖然國共有著很大的矛盾,但這個時候能幫的還是幫幫最好,反正也正好可以鍛鍊部隊的戰鬥力,特別是在集團作戰方面。現在日軍大部分兵力被拖在南方,等南方被日軍搞定之後,李衛國短時間也就失去了好機會跟日軍硬碰硬幹的機會了。
現在中共的歷史已經被他改了不少,實力大大增強,雖然游擊戰是必須堅持的,因爲那樣才能壯大自身實力,並消耗日軍的實力。但是在游擊戰進行的同時,還得開始學學大兵團作戰,爲以後做好準備,也更是爲了讓那些優秀的高級指揮員形成那個思維,這纔是最重要的。
特別是林標,這可是一個優秀的帥才,不趁機好好培養,那怎麼能行。現在整個八路軍的師級以上的指揮員裡面會打仗的,林標算一個,彭得懷勉強算一個,李振華、劉伯成、陳更、徐向淺算半個,黃公略本來不錯,可惜被抽調去當航空部隊二把手了。
剩下的人要不就是綜合型的,各方面都行,但是都不突出;要不就是資歷或者做一個將才不錯,帥才就差點事了。
由於對這些人物比較瞭解,所以李衛國知道怎麼去安排他們,怎麼去培養他們。
。。。。。。
“你們看,這是整個太原城的平面圖,之前日軍就是從東北角攻入太原的,現在這個地方還有著缺口,不過我們的人已經在修繕了。”林標指著地圖,對在座的人講解著接下來的仗怎麼打。
“師長,我們不可能只在太原城內防守吧,那樣我們會很被動的!”一旁的12旅旅長孫德清打斷了林標的話,說著自己的觀點。
雖然孫德清是黃埔一期畢業的,不過能力趕林標還是差點,不過之前打過敗仗,所以他現在只是一個旅長。不過在這一次的戰鬥中,他的12旅作戰勇敢,很快就攻破太原城,也讓不少人開始正視這個黃埔一期畢業的旅長。
現在黃埔一期的共產黨員,孫德清應該算是混的比較差的,不過他的資歷和能力在那擺著,只要有機會晚上升的會挺快的!誰叫他是黃埔系的呢。
這本該是16號的一更,但是由於今天我要出門,更新不好保證,所以就把這章算到今天來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