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

“老聶那裡,他已經率領他的司令部隊伍渡過了黃河,正在往山東中部的山區而去,除此之外,115師的一個旅也渡過了黃河,正按計劃前往膠東。

剩下的五個旅還沒渡過黃河,不過應該沒什麼大問題,現在鬼子在黃河下游地區的兵力並不多,防守十分的鬆懈。”

徐向淺把電報遞給李衛國,一邊說道。

“肯定鬆懈,不然我也不會選這個時候讓他們兩個師的部隊去山東了。現在鬼子在山東就三個師團,而且注意力都集中在山東、江蘇的交界處,後方根本沒有什麼大部隊。徐州的國民黨可是號稱百萬軍隊,打的再次也起碼的兩三個月,等鬼子打完回來,山東的農村地帶都是我們的地盤了。”

歷史上八路軍進入山東的時間他就感覺有點晚了,加上兵力不多,前期發展也受到了不少影響。特別是津浦線附近,那是鬼子南北交通的樞紐,防備的特別嚴密。

現在不一樣,此時的八路軍兵強馬壯,兩個師5萬人去山東。以八路軍擴軍能力,三個月後那就是更龐大的數字了,鬼子得派多少人才能去剿滅。

“老李,老聶那裡發來電報說,山東有很多國民黨潰軍,以及不少投靠日軍的僞軍部隊,形勢比較複雜。而且山東的那些國民黨殘軍都不是好相處的,大多是前西北軍的將領,西北軍將領是出了名的騎牆派,爲了保存實力經常改名換姓,難保他們不投靠日軍。

特別是石友三這貨,早年就有投靠鬼子的前科,現在山東局勢不穩,我就不信他沒有這方面的心思!”

“西北軍的上層特別是那些騎牆派,讓老聶他們自己注意擦亮眼睛,若是對方抗日倒不用管,若是對方有投日嫌疑堅決消滅。還有就是前西北軍這些人中,也有一些是愛國抗日的,讓吉鴻昌利用他的身份多與那些愛國將領保持聯繫,宣傳我們的抗日主張。

就算不能拉進我黨,但也不能與之爲敵。”

想到石友三,李衛國也就想起了西北軍這支譭譽參半的隊伍。西北軍在當時國人的眼中,那是積極抗日的好軍隊,但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投降日本的中國軍隊高級將領,西北軍佔了近一半。

包括現在還在抗日的石友三、孫良城、龐炳勳等,讓人大跌眼鏡。馮玉祥這個自詡愛國的將領估計都沒想到他以前的部下都是這種人,這也是爲什麼馮玉祥當初爲什麼打不贏老蔣的原因。-

“這肯定的,相信老聶他們會知道怎麼做的!對了剛剛國民黨那邊傳來消息,川軍第47軍軍長李家鈺來了!”

說道最後,徐向淺纔想起這麼一件事,便對李衛國說道。

“李家鈺,這可是我們的老冤家了,以前在川陝鄂可是打過交道的,他不是奉命防守長治嗎?”

李衛國結果旁邊警衛員的遞過來的毛巾,把臉上的汗擦了擦,便疑惑的說道,說完便把手上的毛巾遞給了自己的警衛員。

“他是負責防守長治,可是現在鬼子不分幾路打過來了嗎,而且目的也很明顯,就是他防守的長治,估計是著急了,纔過來找我們。”徐向淺解釋道。

“我說我們在這待了這麼久,也沒見他過來打招呼,怎麼這會突然想起過來了,搞半天是來求幫助的!

先不管他了,我去洗漱一下,這跑了幾公里全身都是汗!”

wωw?Tтká n?¢ Ο

。。。。。。

“軍長,今天我才知道,看著這八路軍不怎麼地,平時也都在下面的鄉鎮駐紮,這一來到他們所在的根據地才發現根本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這裝備比我們都要好不少。基本都是漢陽造,還有德國的毛瑟步槍(紅四式步槍),這裝備都快趕上中央軍了吧!”

只見由長治前往武鄉縣西營鎮的路上,有著一支數十人的隊伍,爲首的人是一個國民黨陸軍中將,旁邊說話的那位則是以爲陸軍少將。

這一行人正是駐守長治的川軍第四十七軍李家鈺和他的屬下178師師長李宗昉。四十七軍隸屬於鄧錫侯的第22集團軍,不過此時的22集團軍主力已經調到山東、江蘇參與徐州會戰去了,其中王銘章就是第41軍122師師長。

川軍是抗戰史上一支,中共、國民黨、日軍都在稱讚的一支隊伍。川軍的編制就是丙種軍,一個軍也沒有多少人,裝備在歷史上比中共的武器還差。但這支部隊卻是靠自己的悍不畏死,在整個抗戰打得非常的頑強與慘烈,甚至到後期,日軍都對川軍產生了一股莫名的畏懼感。

雖然這支部隊戰鬥力非常的頑強,憑著簡陋的武器,硬是跟鬼子精銳部隊打了很多的硬仗,不過結局並不是多好。

抗戰時期,每十五個四川人就有一個上了前線,戰場上的士兵每五個就有一個四川人。據統計,整個抗戰,川軍一共出動了350萬軍隊,要知道當時整個四川才5000萬人,這還只是軍隊,其他的民夫、勞力更多。

川軍不像很多國民黨軍隊,‘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川軍是反過來的,打了不少內戰,但是也沒打出什麼漂亮的內戰,反倒是出川抗日後,川軍卻是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血氣。

正面戰場上,川軍的部隊往往是打得最慘烈的,一個師四五千人,打下來就只有幾百人。歷史上的王銘章率領的滕縣保衛戰,一個師除了幾個傳遞消息的士兵活了下來,其他的全部與滕縣共存亡,也正是他的拼死抵抗,纔有了李宗仁指揮的臺兒莊大捷。

“別羨慕別人,你也不想想這支八路軍可不是當初被中央軍追著打的那一支,這可是跟我們川軍打過幾年仗的那支紅四方面軍。當初劉長官還在世,那時候20多萬川軍圍攻人家,反倒是被人家打的丟城失地。”

川軍在整個現在的戰場上最佩服的就是八路軍,當然也是因爲當初這支八路軍的前身---紅四方面軍,把他們打疼了,李家鈺自己都被打的落荒而逃。提到李衛國這個名字,當時的劉湘除了咬牙切齒,也不敢做什麼。

劉湘作爲川軍實力最強的軍閥都這樣,更別說其他人了。

“軍長,對於八路軍的作戰能力我還是挺佩服的,不過我們川軍若是有了那麼好的裝備,我們的部隊打的不一定比他們差。打內戰我們不行,但是打鬼子,我們川軍兒郎那是一點都不含糊的。”

李宗昉也沒有過度去羨慕八路軍的裝備,他也是有著自己的傲氣,雖然裝備差,但是骨氣猶在。

由於越接近西營鎮八路軍總部,李家鈺等人越驚訝。因爲他們發現八路軍總部附近的士兵裝備十分的精良,絲毫不弱於中央軍的王牌部隊。

清一色的毛瑟步槍,還有大量的衝鋒槍,以及一種不知名的機槍(37式通用機槍),軍容也非常的好。李家鈺敢賭,這支軍隊絕對可以跟日軍一對一的幹仗,而且還不一定會輸的那種強悍部隊。

雖然李家鈺說的都是他的猜測,但他也說得八九不離十,這支部隊絕對可以算八路軍的王牌部隊,也是裝備最好的一支部隊。這是八路軍總部的警衛旅,由前紅四方面軍警衛旅一部重新編制而成的,全旅8000人,旅長是杜保國(唐亮在留守後方)。

警衛旅的裝備都是統一的制式武器,清一色的紅四式步槍,機槍也都是剛剛量產的37式通用機槍,戰鬥力絕對是槓槓的。

。。。。。

“李軍長,歡迎歡迎!”在西營鎮外,李衛國得知李家鈺已經到了,他便出來親自迎接,雖然對方實力步槍,但是川軍這個招牌就得讓他重視。

“李副總司令,當不得你如此熱情。其向(李家鈺的字)是久仰您大名,可是一直無緣得見,加上以前也是您手下敗將,你這麼熱情那是折煞我了。”李家鈺見是李衛國親自來迎接,非常的惶恐。

“以前的事都過去了,李軍長也就別去提及,現在我們都是中國軍隊,一起抗日,以前的不愉快,就讓它過去吧!”

李衛國笑著說道,並把李家鈺一行迎接到了司令部。一路上八路軍士兵看著李家鈺的親衛部隊揹著的槍還不如他們普通作戰部隊,心裡也十分震驚,沒想到國民黨裡面還有裝備這麼差的部隊。

他們中間有一些都是湖南、江西等地的,也沒怎麼跟川軍交過手,對於川軍也都是聽說過,但卻沒有真正碰到過。現在一看對方的裝備,他們除了震驚,更多的則是佩服。

要知道之前晉綏軍拿著那麼好的裝備跟鬼子碰見就跑,哪像川軍即便敵強我弱,也得先跟鬼子拼上個幾回合。

。。。。。

“李軍長,你的來意我都知道。你放心,這次鬼子來犯,不說把他們全部消滅掉,也得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軍隊不是好欺負的。”

對於李家鈺,李衛國也沒有去拐彎抹角。不像之前對衛立煌,那是對其人的敬重;對李家鈺則是因爲對這支軍隊的敬重,他們抗戰期間反對內戰,一心只打鬼子,跟他們八路軍歷史上也沒有什麼不愉快。

“沒想到李副總司令一語就道破我的來意。的確,這次我來的目的就是相與貴軍協同作戰,別看我的47軍是一個軍,說實話其實也就一萬多人,面對數萬鬼子的進攻,我還真有沒有把握。

這晉東南除了你們八路軍,我實在不知道還能找誰求助!”李家鈺這個時候也沒有那必要去維護自己的面子,畢竟打鬼子纔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不在乎。

“李軍長你這話說的,脣亡齒寒的道理我懂,中央軍現在自顧不暇,晉綏軍也早跑了。我們雙方肯定得聯手作戰,不然鬼子佔領了晉東南對我們也沒什麼好處。

對於此次對日作戰,我部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李軍長不妨聽一聽。”

說完,李衛國就對旁邊的徐向淺做了一個眼神事宜。李家鈺聽到八路軍早有想法,心裡也踏實不少,便轉過頭看對方的打算。

“李軍長,我們雙方面臨的敵人主要從兩個方向而來,一個是由陽泉、晉中等地開來的日軍108師團主力約一萬餘人,主要是沿著鐵路進攻長治;還有一路則是由邯鄲出發的日軍第16師團的一個旅團及一些僞軍,人數也是一萬多人。

日軍來勢很猛,還攜帶有大量的大炮、飛機等,我們若是強守肯定會損失很大。我軍的建議是,誘敵深入,保存有生力量,等敵軍戰線拉長之後,分而殲之,不知貴部意下如何!”

徐向淺在地圖上根據標示,向李家鈺等人講解著,最後看對方是什麼態度。

“我明白貴部的意思,但是我軍的命令是負責防守長治城,我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還望貴部諒解。”李家鈺明白八路軍的意思就是,先放棄一些城池,等鬼子佔領了這些地方後,力量肯定會被攤薄,那時候就好打了。

但是川軍不可能不戰而退,小縣城可以放棄,但是長治肯定不行。

“這也可以!由於我軍附近的部隊主要在太原以南、黎城以北的區域,我軍就負責牽制住日軍108師團的軍隊;黎城、潞城方向就交給貴軍如何?”

雖然覺得李家鈺有點死板,不過對方也說得沒錯。要是他們不戰而退,即便說是誘敵深入,但是看起來跟晉綏軍差不多,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他們是寧願死在戰場,也不願當逃跑的懦夫。

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1章 東征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章 汝城之戰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66章 西征(九)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78章 營救第167章 西征(十)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99章 漢中攻略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99章 東征(九)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47章 平叛(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83章 會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
第290章 晉東南之戰(十四)第392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圍剿(八)第567章 戰平漢線(三)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191章 東征第575章 緬甸反擊戰(一)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13章 激戰板垣師團(二)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202章 激戰板垣師團(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63章 大撤退(三)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60章 武漢起義(九)第137章 九一八(七)第2章 汝城之戰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272章 綏西攻防戰(七)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93章 固軍壩起義第17章 北伐之戰平江(三)第299章 援助(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69章 家的感覺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23章 武漢之戰(四)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166章 西征(九)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609章 興安嶺雄風(九)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69章 家的感覺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585章 津浦線風雲(一)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80章 第一次反圍剿(六)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178章 營救第167章 西征(十)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99章 漢中攻略第99章 漢中攻略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55章 武漢起義(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199章 東征(九)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304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五)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51章 南京大屠殺(二)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2章 北伐開始第268章 綏西攻防戰(三)第348章 綏寧會戰(八)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220章 激戰板垣師團(七)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47章 平叛(二)第257章 西北聯合大學(二)第421章 皖南事變(一)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183章 會師第523章 奪取新疆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泸溪县| 夹江县| 云南省| 祁阳县| 白城市| 巨野县| 天水市| 桃江县| 碌曲县| 门源| 仙桃市| 白沙| 宁安市| 永川市| 兴和县| 兴国县| 永宁县| 察雅县| 新和县| 施秉县| 灵石县| 泗洪县| 七台河市| 嫩江县| 台南市| 辛集市| 五家渠市| 晋中市| 长武县| 富源县| 山东省| 怀远县| 西吉县| 枣庄市| 温宿县| 库车县| 东乡县| 琼中| 新干县| 资中县|